大型頂進式攪拌器,包括底板、底板支座、下護套所組成。在底板上設置有底板支座,底板支座上端與下護套連接,下護套的內腔中設置有四氟套,四氟套的內腔中設置有護套軸,護軸套的上端與設置在下攪拌軸下端的下軸頭擋板連接;所述的下攪拌軸的上端外圈兩邊設置有下輪轂,下輪轂上設置有下葉片。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為保證攪拌器在運行過程中的穩定性,增加了底部支撐裝置,該裝置利用介質浮力給大型頂進式攪拌器在運行中提供支撐,形成上、下兩處支撐,確保穩定性,并且該裝置能根據介質的高度而變化,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到攪拌器,特別是涉及到一種大型頂進式攪拌器。
技術介紹
在脫硫攪拌裝置中,有一種事故漿液箱箱罐的直徑達到13米,高度17 米。大型頂進式攪拌器在運行過程中的穩定性很差,生產效率低,設備使用壽命短,不能滿足生產發展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大型頂進式攪拌器,它能克服目前現有以上產品所存在的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大型頂進式攪拌器,包括底板、底板支座、下護套所組成,其特征在于底板上設置有底板支座,底板支座上端與下護套連接,下護套的內腔中設置有四氟套,四氟套的內腔中設置有護套軸,護軸套的上端與設置在下攪拌軸下端的下軸頭擋板連接;所述的下攪拌軸的上端外圈兩邊設置有下輪轂,下輪轂上設置有下葉片。本技術為保證攪拌器在運行過程中的穩定性,增加了底部支撐裝置,該裝置利用介質浮力給大型頂進式攪拌器在運行中提供支撐,形成上、下兩處支撐,確保穩定性,并且該裝置能根據介質的高度而變化,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1.底板,2.底板支座,3.下護套,4.四氟套,5.護套軸,6.下軸頭擋板,7.下攪拌軸,8.下葉片,9.下輪轂。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大型頂進式攪拌器,包括底板1、底板支座2、下護套3所組成,其特征在于底板1 上設置有底板支座2,底板支座2上端與下護套3連接,下護套3的內腔中設置有四氟套4, 四氟套4的內腔中設置有護套軸5,護軸套5的上端與設置在下攪拌軸7下端的下軸頭擋板 6連接;所述的下攪拌軸7的上端外圈兩邊設置有下輪轂3,下輪轂3上設置有下葉片8。具體實施時,底板與底板支座按設計圖紙要求加工后焊接,底板支座與下護套用螺栓連接;下護套內腔中套有四氟套,四氟套中套有護套軸,護套軸與下攪拌軸底端由螺釘連接固定;下攪拌軸外圈按設計圖紙要求焊接有兩個下輪轂,所述的下輪轂上用螺栓固定有下葉片。在使用過程中四氟套和護套軸為易損件需定時更換,更換步驟如下。1.停機;2.排空漿液;3.拆卸護套軸與下軸頭擋板連接螺栓4.拆卸下護套與底板支座連接螺栓;5.更換四氟套和護套軸;6.擰緊護套與底板支座連接螺栓;7.擰緊護套軸與下軸頭擋板連接螺栓。權利要求1.大型頂進式攪拌器,包括底板(1)、底板支座(2)、下護套(3)所組成,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設置有底板支座(2),底板支座(2)上端與下護套(3)連接,下護套(3)的內腔中設置有四氟套(4),四氟套(4)的內腔中設置有護套軸(5),護軸套(5)的上端與設置在下攪拌軸(7)下端的下軸頭擋板(6)連接;所述的下攪拌軸(7)的上端外圈兩邊設置有下輪轂(3), 下輪轂(3)上設置有下葉片(8)。專利摘要大型頂進式攪拌器,包括底板、底板支座、下護套所組成。在底板上設置有底板支座,底板支座上端與下護套連接,下護套的內腔中設置有四氟套,四氟套的內腔中設置有護套軸,護軸套的上端與設置在下攪拌軸下端的下軸頭擋板連接;所述的下攪拌軸的上端外圈兩邊設置有下輪轂,下輪轂上設置有下葉片。本技術為保證攪拌器在運行過程中的穩定性,增加了底部支撐裝置,該裝置利用介質浮力給大型頂進式攪拌器在運行中提供支撐,形成上、下兩處支撐,確保穩定性,并且該裝置能根據介質的高度而變化,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文檔編號B01F7/18GK202289914SQ20112035834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3日專利技術者陳登云 申請人:陳登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登云,
申請(專利權)人:陳登云,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