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是一種管坯的90°的轉向裝置,包括輥道,以輥道的中心線為基準,其一側安裝有右滑板與氣缸,另一側安裝有與輥道成平行狀態的加熱斜底爐以及在兩者之間的左滑板,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連桿的一端,連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一旋轉機構的轉軸下端,在轉軸的上端通過轉盤固定連接一鐵籠,鐵籠的底面與左滑板及右滑板留有h值的間隙,該裝置還包括機架,機架以地腳螺栓垂直固定于地平面上,氣缸在氣動裝置的驅動下,推動與連桿和鐵籠及已置于鐵籠中的剛出加熱斜底爐的管坯一道,沿著左滑板與右滑板逆時針方向旋轉90°,使管坯落到輥道上,進行穿孔工作。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制作方便,工作可靠,加快了生產進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轉向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管坯的90°的轉向裝置。
技術介紹
無縫鋼管是一種具有中空截面、周邊沒有接縫的圓形,方形,矩形鋼材,是被廣泛使用的型鋼,無縫鋼管是用鋼錠或實心管坯經穿孔制成毛管,然后經熱軋、冷軋或冷撥制成。因其制造工藝不同,又分為熱軋(擠壓)無縫鋼管和冷拔(軋)無縫鋼管兩種。冷拔(軋) 管又分為圓形管和異形管兩種。冷拔(軋)無縫鋼管的生產工藝路線很長,包括圓管坯一加熱一穿孔一打頭一退火一酸洗一涂油(鍍銅)一多道次冷拔(冷軋)一坯管一熱處理一矯直 —水壓試驗(探傷)。該生產工藝路線的實現,是由許多專業設備組成的工業生產流水線實行的,其專業設備包括管坯的90°的轉向裝置。在穿孔車間,穿孔機與加熱斜底爐常呈中心線平行排列,管坯常是從加熱斜底爐“端進側出”,管坯出爐后,需要轉一個90 °才能落到輥道上,被送到穿孔機進行穿孔。有些廠是采用鏈條機進行轉向和穿孔,該裝置工作不可靠,影響生產進度。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適應大直徑和超長管坯的轉向90°的一種管坯的90°的轉向裝置。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專利技術包括輥道,以輥道的中心線為基準,其一側安裝有右滑板與氣缸,另一側安裝有與輥道成平行狀態的加熱斜底爐以及在兩者之間的左滑板,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連桿的一端,連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一旋轉機構的轉軸(%)下端,在轉軸的上端通過轉盤固定連接一鐵籠,鐵籠的底面與左滑板及右滑板留有h值的間隙,該裝置還包括機架,機架以地腳螺栓垂直固定于地平面上,機架中心線與輥道的中心線正交,與旋轉機構同軸安裝。本專利技術的技術還在于機架和左滑板和右滑板,轉架,軸承座是自上而下組成一體化結構,轉架的上平面是圓環軌道,在軸承座通過滾動軸承同軸活動連接轉軸,在轉軸上端自上而下地固定安裝有轉盤和轉輪,轉輪的滾輪沿轉架的上平面的圓環軌道滾轉。本專利技術的技術還在于氣缸以管子與一帶動氣缸的氣動裝置密封連接。本專利技術的裝置工作過程是,氣缸在氣動裝置的驅動下,推動與連桿和鐵籠及已置于鐵籠中的剛出加熱斜底爐的管坯一道,沿著左滑板與右滑板逆時針方向旋轉90°,使管坯落到輥道上,進行穿孔工作。利用一只由氣動裝置驅動的汽缸,牽動旋轉機構,帶動鐵籠及已置于該鐵籠中的鋼坯旋轉90°,使其落到輥道上,被送到穿孔機進行穿孔。解決原裝置工作不可靠,影響生產進度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制作方便,工作可靠,加快了生產進度。附圖說明圖1是鋼坯橫置的狀態的一種管坯的90°的轉向裝置的裝配簡圖。圖2是鋼坯順置的狀態的一種管坯的90°的轉向裝置的裝配簡圖。圖3是一種管坯的90°的轉向裝置的旋轉機構裝配簡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加深對本專利技術的理解,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描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定。如圖1-3所示,本專利技術是一種管坯的90°的轉向裝置,所述轉向裝置包括輥道3, 以所述輥道3的中心線為基準,其一側安裝有右滑板7與氣缸4,另一側安裝有與所述輥道 3成平行狀態的加熱斜底爐1以及在兩者之間的左滑板2,氣缸4的活塞桿固定連接連桿8 的一端,連桿8的另一端固定連接一旋轉機構9的轉軸95下端,在所述轉軸95的上端通過轉盤91固定連接一鐵籠5,所述鐵籠5的底面與左滑板2及右滑板7留有h值的間隙,該裝置還包括機架10,所述機架10以地腳螺栓垂直固定于地平面上,所述加熱斜底爐1置于所述機架10之內,所述機架10中心線與所述輥道3的中心線正交,與旋轉機構9同軸安裝, 所述機架10和左滑板2和右滑板7,轉架93,軸承座94是自上而下組成一體化結構,所述轉架93的上平面是圓環軌道,在所述軸承座94通過滾動軸承同軸活動連接轉軸95,在所述轉軸95上端自上而下地固定安裝有轉盤91和轉輪92,轉輪92的滾輪沿轉架93的上平面的圓環軌道滾轉。所述氣缸4以管子與一帶動氣缸運動的氣動裝置密封連接。所述裝置工作過程是,氣缸4在氣動裝置的驅動下,推動與連桿8和鐵籠5及已置于鐵籠5中的剛出加熱斜底爐1的管坯6 —道,沿著左滑板2與右滑板7逆時針方向旋轉 90°,使管坯6落到輥道3上,進行穿孔工作。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制作方便,工作可靠,加快了生產進度。權利要求1.一種管坯的90°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裝置包括輥道(3),以所述輥道(3)的中心線為基準,其一側安裝有右滑板(7)與氣缸(4),另一側安裝有與所述輥道(3) 成平行狀態的加熱斜底爐(1)以及在兩者之間的左滑板O),所述氣缸(4)的活塞桿固定連接連桿(8)的一端,連桿(8)的另一端固定連接一旋轉機構(9)的轉軸(%)下端,在所述轉軸(95)的上端通過轉盤(91)固定連接一鐵籠(5),所述鐵籠(5)的底面與左滑板(2)及右滑板(7)之間均留有h值的間隙,該轉向裝置還包括機架(10),所述機架(10)以地腳螺栓垂直固定于地平面上,所述加熱斜底爐(1)置于所述機架(10)之內,所述機架(10)中心線與所述輥道(3)的中心線正交,與旋轉機構(9)同軸安裝,在所述加熱斜底爐(1)放置一管坯(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坯的90°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0) 和左滑板( 和右滑板(7),轉架(93),軸承座(94)是自上而下組成一體化結構,所述轉架 (93)的上平面是圓環軌道,所述軸承座(94)通過滾動軸承同軸活動連接轉軸(95),在所述轉軸(%)上端自上而下地固定安裝有所述轉盤(91)和轉輪(92),所述轉輪(9 的滾輪沿轉架(9 的上平面的圓環軌道滾轉。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管坯的90°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 (4)通過管子與一能帶動所述氣缸(4)運動的氣動裝置密封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管坯的90°的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裝置中的氣缸(4)在氣動裝置的驅動下,推動所述連桿(8)和鐵籠( 及已置于鐵籠(5)中的剛出加熱斜底爐⑴的管坯(6) —道,沿著左滑板(2)與右滑板(7)逆時針方向旋轉90°,使管坯(6)落到輥道(3)上,進行穿孔工作。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是一種管坯的90°的轉向裝置,包括輥道,以輥道的中心線為基準,其一側安裝有右滑板與氣缸,另一側安裝有與輥道成平行狀態的加熱斜底爐以及在兩者之間的左滑板,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連桿的一端,連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一旋轉機構的轉軸下端,在轉軸的上端通過轉盤固定連接一鐵籠,鐵籠的底面與左滑板及右滑板留有h值的間隙,該裝置還包括機架,機架以地腳螺栓垂直固定于地平面上,氣缸在氣動裝置的驅動下,推動與連桿和鐵籠及已置于鐵籠中的剛出加熱斜底爐的管坯一道,沿著左滑板與右滑板逆時針方向旋轉90°,使管坯落到輥道上,進行穿孔工作。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制作方便,工作可靠,加快了生產進度。文檔編號B21B39/20GK102489527SQ201110368369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9日專利技術者周海濤 申請人:常州瑞源鋼管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海濤,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瑞源鋼管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