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布了手持式砂輪的拆卸工具,包括套筒,在所述套筒圓環狀的端面上設置有長方體狀的四個卡柱,長方體卡柱在套筒徑向上的寬度為套筒側壁厚度的一半,所述卡柱均勻分布在圓環狀的端面上,卡柱的一個側面與套筒的外壁連通,在套筒上設置有兩個沿其軸向向外延伸的轉動臂,兩個轉動臂均為圓柱形且其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砂輪盤固定后,將套筒的開口端放置在砂輪盤的軸線上,卡柱卡定在軸線的卡環上,使轉動臂繞套筒的軸線轉動即可將安裝在其上的螺母松開,圓柱形的轉動臂沒有棱角,避免了手掌的的劃傷;在轉動臂的末端安裝有球頭,可以將增加手掌與轉動臂的接觸面,有利于轉動,減小了手掌受到的壓強,增加了手掌的舒適度。(*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刃具加工工序中砂輪的拆卸工具,具體是指手持式砂輪的拆卸工具。
技術介紹
刃具是用來進行切削加工的工具,主要指車刀,鉸刀,刨刀,鉆頭等,從材質上區分主要有兩類硬質合金、淬火鋼材,通常的刃具都是硬質合金作為刃具整體,優點是使用時間長,缺點是成本過高,且硬質合金不能完全利用;還有一種是由淬火鋼材作為刃具的基本部分,由硬質合金作為刃具的刃部,優點是成本低,缺點是使用壽命短,耐磨性能比較差,力口工工藝復雜,成功率較低。刃具的生產制造工藝主要有選料、下料、初加工、精加工、成品清洗、檢測、包裝等。其中初加工和精加工包括車、銑、鏜、鉆、磨等工藝。銑床主要用銑刀在工件上加工各種表面的機床。通常銑刀旋轉運動為主運動,工件和銑刀的移動為進給運動, 它可以加工平面、溝槽,也可以加工各種曲面、齒輪等。銑床是用銑刀對工件進行銑削加工的機床。統床除能銑削平面、溝槽、輪齒、螺紋和花鍵軸外,還能加工比較復雜的型面,效率較刨床高,在機械制造和修理部門得到廣泛應用。在砂輪盤的拆卸過程中,由于砂輪與中軸通過卡接方式和螺紋連接的,在砂輪工作以后,砂輪與中軸之間的連接很緊密,不易將其拆分開,而且,砂輪、中軸等連接部分均為圓柱形,其表面通常光滑,在外力的作用下會任意轉動,拆除的難度極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持式砂輪的拆卸工具,克服砂輪難以拆分和組裝的問題,提高砂輪拆裝效率。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手持式砂輪的拆卸工具,包括套筒,套筒內部為空腔結構,其一端開口具有圓環狀的端面,在所述套筒圓環狀的端面上設置有長方體狀的四個卡柱,長方體卡柱在套筒徑向上的寬度為套筒側壁厚度的一半,所述卡柱均勻分布在圓環狀的端面上,卡柱的一個側面與套筒的外壁連通,在套筒上設置有兩個沿其軸向向外延伸的轉動臂,兩個轉動臂均為圓柱形且其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套筒為圓柱形,其內部為空腔結構,套筒的一端具有圓環狀的端面,套筒的側面在端面延伸,并凸出于端面形成四個長方體狀的卡柱,卡柱在套筒徑向上的寬度為圓環端面厚度的一半,卡柱均勻分布在端面的圓環上四個卡柱關于套筒的軸線的成中心對稱,在套筒的側壁上設置有兩個轉動臂,轉動臂為圓柱形,兩個轉動臂的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且其軸線與套筒的軸線相交,使用時,將砂輪盤固定后,將套筒的開口端放置在砂輪盤的軸線上,以卡柱卡定在軸線的卡環上,使轉動臂繞套筒的軸線轉動即可將安裝在其上的螺母松開,圓柱形的轉動臂沒有棱角,避免了手掌的的劃傷。所述套筒的圓環狀端面沿平行于套筒軸線方向向內凹陷形成四個卡孔,所述卡孔的側面與套筒的內部空腔連通,所述四個卡孔均勻分布在套筒的圓環狀端面上,任意兩個相鄰的卡柱關于兩個卡柱之間的卡孔所在的套筒直徑對稱。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卡柱所在的端面設置有四個卡孔,卡孔與卡柱間隔分布,任意一個卡孔與其相鄰的卡柱之間的距離均相同,卡孔沿平行于套筒軸線的方向向內凹陷,卡孔在套筒內壁上有開口, 如此,便于將砂輪軸上的凸出塊插入卡孔內,進一步增大砂輪軸與套筒之間的扭臂,便于砂輪的拆卸。在所述轉動臂的末端設置有球頭。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在轉動臂的末端安裝有球頭,可以將增加手掌與轉動臂的接觸面,有利于轉動,減小了手掌受到的壓強, 增加了手掌的舒適度。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1本技術手持式砂輪的拆卸工具,將砂輪盤固定后,將套筒的開口端放置在砂輪盤的軸線上,以卡柱卡定在軸線的卡環上,使轉動臂繞套筒的軸線轉動即可將安裝在其上的螺母松開,圓柱形的轉動臂沒有棱角,避免了手掌的的劃傷;2本技術手持式砂輪的拆卸工具,卡孔與卡柱間隔分布,任意一個卡孔與其相鄰的卡柱之間的距離均相同,卡孔沿平行于套筒軸線的方向向內凹陷,卡孔在套筒內壁上有開口,如此,便于將砂輪軸上的凸出塊插入卡孔內,進一步增大砂輪軸與套筒之間的扭臂,便于砂輪的拆卸;3本技術手持式砂輪的拆卸工具,在轉動臂的末端安裝有球頭,可以將增加手掌與轉動臂的接觸面,有利于轉動,減小了手掌受到的壓強,增加了手掌的舒適度。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1-套筒,2-卡柱,3-轉動臂,4-卡孔,5-球頭。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技術手持式砂輪的拆卸工具,包括套筒1,套筒1內部為空腔結構,其一端開口具有圓環狀的端面,在套筒1圓環狀的端面上設置有長方體狀的四個卡柱 2,長方體卡柱2在套筒1徑向上的寬度為套筒1側壁厚度的一半,四個卡柱2均勻分布在圓環狀的端面上,卡柱2的一個側面與套筒1的外壁連通,在套筒1上設置有兩個沿其軸向向外延伸的轉動臂3,在轉動臂3的末端設置有球頭5,兩個轉動臂3均為圓柱形且其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在卡柱2所在的端面設置有四個卡孔4,卡孔4與卡柱2間隔分布,任意一個卡孔4與其相鄰的卡柱2之間的距離均相同,卡孔4沿平行于套筒1軸線的方向向內凹陷,卡孔4在套筒1內壁上有開口。如上所述,便可以很好地實現本技術。權利要求1.手持式砂輪的拆卸工具,包括套筒(1),套筒(1)內部為空腔結構,其一端開口具有圓環狀的端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筒(1)圓環狀的端面上設置有長方體狀的四個卡柱 (2),長方體卡柱(2)在套筒(1)徑向上的寬度為套筒(1)側壁厚度的一半,所述卡柱(2)均勻分布在圓環狀的端面上,卡柱(2)的一個側面與套筒(1)的外壁連通,在套筒(1)上設置有兩個沿其軸向向外延伸的轉動臂(3),兩個轉動臂(3)均為圓柱形且其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砂輪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的圓環狀端面沿平行于套筒(1)軸線方向向內凹陷形成四個卡孔(4),所述卡孔(4)的側面與套筒 (1)的內部空腔連通,所述四個卡孔(4)均勻分布在套筒(1)的圓環狀端面上,任意兩個相鄰的卡柱(2)關于兩個卡柱(2)之間的卡孔(4)所在的套筒(1)直徑對稱。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砂輪的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轉動臂(3)的末端設置有球頭(5)。專利摘要本技術公布了手持式砂輪的拆卸工具,包括套筒,在所述套筒圓環狀的端面上設置有長方體狀的四個卡柱,長方體卡柱在套筒徑向上的寬度為套筒側壁厚度的一半,所述卡柱均勻分布在圓環狀的端面上,卡柱的一個側面與套筒的外壁連通,在套筒上設置有兩個沿其軸向向外延伸的轉動臂,兩個轉動臂均為圓柱形且其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本技術將砂輪盤固定后,將套筒的開口端放置在砂輪盤的軸線上,卡柱卡定在軸線的卡環上,使轉動臂繞套筒的軸線轉動即可將安裝在其上的螺母松開,圓柱形的轉動臂沒有棱角,避免了手掌的的劃傷;在轉動臂的末端安裝有球頭,可以將增加手掌與轉動臂的接觸面,有利于轉動,減小了手掌受到的壓強,增加了手掌的舒適度。文檔編號B25B13/06GK202241038SQ20112038455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1日專利技術者侯國慶, 侯霄寒, 樊華, 陳勇, 陳棟華 申請人:成都航威精密刃具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侯國慶,陳勇,樊華,侯霄寒,陳棟華,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航威精密刃具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