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促進犢牛生長發育的代乳料,其特征在于,該代乳料組成為:全脂奶粉10%、大豆濃縮蛋白粉19.5%、玉米蛋白粉10%、干乳清粉9%、玉米淀粉10.2%、葡萄糖10%、油脂12.3%、磷酸氫鈣4%、石粉1.6%、蛋氨酸0.4%、賴氨酸1.3%、食鹽0.3%、乳化劑0.5%、香味劑9.4%、預混料1.5%,合計100%。其中預混料組成為:玉米30%、小麥10.34%、玉米酒精糟10%、小麥麩10%、花生粕10%、玉米蛋白粉12%、米糠7.06%、葵花粕4.6%、石粉2.67%、磷酸氫鈣1.59%、錫0.9%、食鹽0.8%、多微0.04%,合計100%。本發明專利技術的代乳料通過大范圍應用于秦川牛等中國黃牛群體,取得了明顯的促進生長,提高生產性能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畜禽早期飼養管理的
,涉及一種犢牛生長的日糧配方,特別是涉及一種能明顯促進中國黃牛犢牛生長發育的日糧配方。
技術介紹
黃牛的生長發育是通過細胞增殖與細胞增大以及細胞外液的增加而實現的。黃牛生長發育最快的階段是出生后2月齡內,如此迅速增長主要靠優質乳汁供給營養,所需的粗蛋白質應基本上是真蛋白質,其消化率應達到94%以上。犢牛肌肉組織的生長主要集中于8月齡前,如初生至8月齡肌肉組織的生長系數為53 ;8 12月齡為1. 7 ;到1. 5歲時降為1.2。肌肉的生長在出生后主要是肌肉纖維體積的增大,并隨著年齡的增長,肉的紋理變粗,故老齡牛肉質粗硬。脂肪的比例在初生時占胴體的90%。1歲以內仍增加不多,以后逐漸增加,年齡越大則脂肪的百分率越高。因此,提高黃牛經濟效益主要表現在日增重方面, 充分利用黃牛的生長規律,根據黃牛在不同的生長階段的生長特點,配制和飼喂不同營養水平和類型的日糧,使其在規定的年齡內達到屠宰體重,這是生產優質、高檔牛肉的重要因ο剛出生犢牛瘤胃在生理和代謝功能上均未發育完全,瘤胃不具有成年動物器官高度角質化程度。瘤胃的發育可分為瘤胃容量的增加和瘤胃絨毛的生長,初生犢牛瘤胃體積約占四個胃的1/3,以后隨著消化功能的完善最終瘤胃約占四個胃總體積的4/5。瘤胃容積的增加并不能刺激瘤胃絨毛的生長,只有當瘤胃發酵發生才能促進瘤胃上皮的發育,說明刺激瘤胃絨毛正常發育需要短鏈脂肪酸的存在。犢牛斷奶前腸道的發育主要受到初乳和常乳中生長因子的作用。斷奶后瘤胃發育過程和小腸發育變化主要受到日糧能量采食量和日糧能量濃度的影響。腸道隨著代謝能采食量顯著變化,并受營養水平高度影響。使用等能代料和顆粒料的研究表明日糧的物理形態對小腸發育的影響不大。犢牛的飼料主要有三種,即全乳、代乳料(粉)和以谷物為主的精料。但是在飼喂犢牛時,往往并不是一直都只用一種飼料飼喂。生產特殊飼喂的犢牛主要是用全乳或代乳料飼喂,一般代乳料中包含了幾乎所有的乳蛋白,并添加維生素和礦物質以保證營養平衡; 但犢牛常常還需要提供飲水和谷物等固體飼料。非特殊飼喂的(谷物飼喂的)犢牛在前 6 8時也需要吃奶或代乳料,其間還也需要飲水和干草等;6 8周以后,犢牛即可用以玉米為主谷物飼料飼喂。目前,國內有關家畜代乳料的研究十分活躍,成果也時有報導,這些成果在促進畜牧業朝“兩高一優”方面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Follenweider和Metz等1991年認為胴體肉色的深淺是衡量肉品品質的重要指標,胴體上的色素沉積受到牛品種、年齡以及日糧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為了使生產出的小牛肉顏色蒼白,生產者則嚴格控制日糧種固體飼料(纖維素)和鐵的攝入,于是就用鐵含量很低的牛奶或奶粉或其他代乳品飼喂,而且犢牛圈中不鋪放任何墊草和鋪墊物,甚至牛圈的圍欄均用非鐵質器材圍成。但是,僅用全乳飼喂而引起的鐵的嚴重缺乏,不僅造成牛的貧血,加之飼料單一、耗氧量降低,抗病力降低等則會出現生長速度嚴重低下。鐵是催化機體氧化作用的多種酶的組成部分或重要輔基, Robyh等1993年研究證實鐵缺乏的犢牛其相關酶的活性降低,于是體內的無氧酵解和乳糖循環加劇,使得能量消耗增加,鐵缺乏組犢牛的末體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顯著低于鐵充足組, 而且鐵缺乏組犢牛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升高。G. A. J. Miltenburg等1992年研究了育肥前7周飼料中鐵含量對肉色的影響,發現屠宰后肌肉中鐵和色素含量受育肥前7周代乳品中鐵含量的影響較大。在傳統的飼養方式下,在犢牛的整個長達6個月的育肥期,犢牛僅用代乳料為基礎的液體飼料飼喂,而不飼喂任何固體物質,這樣對犢牛的影響很大。僅飼喂代乳品不僅影響瘤胃的生理發育,而且也抑制了咀嚼和反芻這些飼喂固體飼料犢牛的正常行為的形成。而且,這種僅飼喂液體飼料的犢牛瘤胃內常形成毛球,會影響犢牛的消化活動。在小牛肉生產中也常見因瘤胃乳頭過度角化而影響其消化的。但是這飼養方式允許小牛肉成蒼白色,而蒼白色是消費者和市場專家評價小牛肉的主要指標。歐洲理事會出于動物福利考慮, 頒布了一個97A/EC規范,規定了 8 20周齡的犢牛日糧中纖維素性飼料的最小供給量, 但其中對于纖維素性飼料的沒有特殊規定。G. Cozzi等2002年就比較了補飼兩種不同的纖維性飼料——甜菜渣和麥秸對小牛肉犢牛生產性能、瘤胃發育以及胴體和肉質的影響, 發現補飼甜菜渣組的犢牛的日增中極顯著增加(P <0.01),補飼固體飼料的犢牛健康狀況也要優于僅飼喂代乳品組;而且,G. Cozz等認為肉色與飼料中鐵含量沒有直接關系,而是取決于動物對飼料中鐵的利用能力。粗飼料的供應情況對犢牛的行為和福利都有很大的影響。根據Koojiman等1991年的研究可知,在飼養過程中讓犢牛自由采食干草可以減少犢牛的舔癖,但是玉米青貯方面的功效則較小。然而,如果粗飼料中纖維含量太高,如秸稈,則往往能使犢牛的皺胃創傷。如果犢牛的日糧種缺乏足夠的粗飼料,往往會造成慢性的應激。 S. Mattiello等2002年的研究了僅飼喂代乳料、代乳料+麥秸和代乳料+甜菜渣三種飼喂條件下犢牛的行為和生理變化,結果表明,粗飼料對犢牛養成安全的行為習慣有重要作用。 J. N. Kaufhold等2000年研究了飼喂頻率對進食后體內代謝和激素水平的影響,發現1 內飼喂6次以上和每天僅飼喂兩次這兩種飼喂頻率下采食量和日增重差異不顯著,但是兩組的代謝和內分泌水平差異顯著。全乳飼喂和代乳品飼喂方式下,全液體飼料的飼喂也會給犢牛造成一系列的消化問題。Wi印kma等1987年發現,只飼喂牛乳而不飼喂粗飼料會抑制瘤胃發育。Cozzi等2002年研究并比較了飼喂液體+干草、液體飼料+甜菜渣和僅喂代乳料犢牛的發育情況,發現干草可促進瘤胃的發育,而甜菜渣能促進網胃的發育,均比飼喂代乳料組效果好。Morisse等在1999年和2000年指出飼喂顆粒飼料也能促進犢牛瘤胃的發育。Di Giancamillo等2003年發現飼喂固體飼料的牛大部分時間采食飼料和反芻,而至飼喂液體飼料的犢牛則多數時間在添舐他可以接觸到的任何物品。Welchman和Baust 1987 年發現飼喂代乳料會使犢牛幽門部形成病狀隆起。Wipkema等1987年對60頭單籠飼養的犢牛的研究發現,約2/3的犢牛皺胃壁上出現了可視創傷。 在國際奶牛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多用代乳料和開食料組合對犢牛實施早期斷奶。在我國利用開食料對犢牛進行早期斷奶已經取得成功,并為廣大奶牛場所采用。而代乳料卻遲遲未能得到應用,主要原因是養殖戶對用代乳料培育犢牛認識不足。然而,隨著我國奶牛業集約化生產,牛場生產、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人民對優質牛肉需求量的持續增長,這就需要開發經濟適用的代乳料來喂犢牛。另外,中國黃牛約存欄1億多頭,但都存在產奶量低的問題,甚至難以滿足犢牛的需要。因此,開發犢牛代乳料研究,無疑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根據犢牛營養需要和自身代謝情況,在不斷研究改進代乳料配方的基礎上,研制出適于中國黃牛犢牛生長發育的代乳料,該代乳料能夠明顯提高犢牛的生長發育速度。實現上述目的的一種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犢牛代乳料,其特征在于,該代乳料由全脂奶粉、大豆濃縮蛋白粉、玉米蛋白粉、干乳清粉、玉米淀粉、葡萄糖、油脂、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田成山,齊普查,田超,
申請(專利權)人:西安大農畜牧科技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