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半導體照明
,特別涉及一種具有光色調節功能的LED配光透鏡。
技術介紹
半導體照明以其高亮度、低能耗、壽命長、綠色環保等諸多優點,被譽為第三代照明,發光二極管具有不同于以往光源的發光原理和發光特性,對其實際應用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現更多的使用在道路照明、景觀照明、汽車照明等專業照明領域,而對于普通照明而言,尚存在諸多的限制,照度的均勻分布和光色的調節就是其中必須解決的兩個技術關鍵,由于LED光源具有光色單一、光束集中的特性,現有技術通過帶熒光粉的芯片封裝來改變出光光色,通過增設二次配光透鏡、配光燈罩的方法來均勻出光情況,雖能達到光色調節和二次配光的目的,但對于應用廠家而言,光色調節不夠靈活,受芯片封裝限制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效高、配光效果好,且能夠方便應用廠家實現燈具光色調整的LED配光器件。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加以實現兼具光色調節功能的LED配光器件,透光材料體的底面向內凹陷形成凹坑,拱頂的凹坑壁陷即構成配光器件的入光面,與入光面位置對應的透明材料體的頂面構成配光器件的出光面,入光面與出光面之間還設置有熒光層,在透明材料體的體內形成有隙腔,熒光材料填充在隙腔內。更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隙腔為環形片狀,隙腔的外徑小于出光面的外徑。本技術的兼具光色調節功能的LED配光器件,具有光色調整和光線方向雙項調整功能,通過在透明材料體內設置隙腔,不僅便于熒光層的制作,而且隙腔內壁本身可作為光學系統的一部分,具有結構穩固、便于加工、透光性好等優點,尤其適合對光色變化有豐富要求的室內及環境照明燈具的封裝應用。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 ...
【技術保護點】
1.兼具光色調節功能的LED配光器件,透光材料體的底面向內凹陷形成凹坑(1),拱頂的凹坑壁即構成配光器件的入光面(2),與入光面(2)位置對應的透明材料體的頂面構成配光器件的出光面(3),其特征在于:入光面(2)與出光面(3)之間還設置有熒光層,在透明材料體的體內形成有隙腔(4),熒光材料填充在隙腔(4)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剛,
申請(專利權)人:都江堰市華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90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