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應用在定量包裝機或定量散裝秤上的給料機構。它設有導料器、給料器、及控制閥,所述導料器為管狀并傾斜放置,導料器下端與給料器連通,所述導料器一側設有排氣管,所述給料器為管狀,給料器內設有隔板,該隔板將給料器分為兩個空腔,每個空腔上都設有喉口,所述控制閥置于給料器下部并與給料器鉸接。本機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合理,生產制造成本較低,生產效率和計量精度較高,運行可靠,環保低耗的給料機構,較好地避免了現有技術中外力推動物料帶來的物料狀態改變的缺點。(*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給料機構,具體地說是應用在定量包裝機或定量散裝秤上的一種給料機構。
技術介紹
定量包裝機是實現商品計量和包裝的必備設備,被廣泛地應用在食品、化工、糧食、飼料、冶金、建材等行業中進行商品的定量包裝。定量包裝機主要由儲料倉、給料機構、 稱重計量裝置、夾袋機構運行控制系統等組成。由于定量包裝物料的品種、狀態、化學性能和定量包裝要求等不同,定量包裝機的結構形式和給料方式也不相同。現有技術中,對于自然狀態下流動性好的固體物料,如大米、小麥、食鹽等物料,依靠重力式給料方式或振動式給料方式來實現定量包裝機的自動給料;對于在自然狀態下,流動性較差的散狀蓬松固體物料,如、豆粕、麩皮、飼料等物料,大多采用螺旋式或皮帶拖動式這兩種強制型給料機構來實現定量包裝機的給料。對于皮帶拖動機構,計量精度控制與工作效率之間矛盾較為突出,且在皮帶機的運行中,易造成物料的拋撒,對比重較輕的物料還易造成粉塵飛揚,操作現場環境較差。對于螺旋式送料機構,螺旋攪攏輸送物料的過程當中,由于物料被強行擠壓推進, 容易造成物料原始形狀的破壞或破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給料機構,替代現有技術中所采用的螺旋式或皮帶拖動式這兩種強制型給料機構。使流動性較差的散狀蓬松固體物料進行自動給料,并且能方便地解決局部維護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一種給料機構,它設有導料器、給料器、及控制閥,所述導料器為管狀并傾斜放置,導料器下端與給料器連通,所述導料器一側設有排氣管,所述給料器為管狀,給料器內設有隔板,該隔板將給料器分為兩個空腔,每個空腔上都設有喉口,所述控制閥置于給料器下部并與給料器鉸接。上述控制閥底面大于給料器下出口,并可將給料器下出口遮蔽,所述控制閥由氣缸驅動。上述控制閥底面一側設有漏口。上述給料器的截面外輪廓為長方形。上述導料器軸向與水平方向夾角為45-75度。采用上述方案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合理,生產制造成本較低,安裝調試簡便,生產效率和計量精度較高,安全運行可靠,環保低耗的給料機構,較好地避免了現有技術中外力推動物料帶來的物料狀態改變的缺點。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給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一種給料機構中給料器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沿A-A線的剖視圖。圖4為控制閥底面的仰視結構。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圖3及圖4所示,本技術一種給料機構,它設有導料器6、給料器 10、及控制閥8,所述導料器6為管狀并傾斜放置,導料器6上部與儲料倉1相連通,導料器 6下端與給料器10連通,所述導料器6 —側設有排氣管7,所述給料器10為管狀,給料器10 內設有隔板11,該隔板11將給料器10分為兩個空腔,每個空腔上都設有喉口 12,所述控制閥8置于給料器10下部并與給料器10鉸接。儲料倉1的結構為現有技術,這里不再詳述。喉口 12是安裝在給料器10內壁上的突起,置于給料器10內壁上部為宜,它構成一種類似瓶頸的通道。根據流體力學原理及實踐測試,喉口 12可以防止松散物料在通道中的擠壓,保障了物料的順利傳輸。控制閥8底面大于給料器10下出口,并可將給料器10下出口遮蔽,控制閥8的側面可以為一扇形,該扇形的頂點處與給料器10鉸接。控制閥8可由氣缸驅動。控制閥8底面一側可以設有漏口 13。給料器10的截面大小及形狀根據具體需要而定,截面外輪廓可以為長方形。 導料器6軸向成一定的傾斜角度,它的作用是緩沖儲料倉1內的物料,在進入差壓式給料器10的過程中所造成的沖擊壓力,同時防止物料在給料過程中的架拱現象。導料器軸向與水平方向夾角以45-75度為宜。排氣管7的作用是將進入導料器內的空氣壓力迅速地排放出去,保證導料器6內物料的正常給料。 使用時,物料有儲料倉1經過導料器6,然后進入給料器10,在給料器10下部受控制閥8控制,當控制閥8旋轉,完全開啟,物料順利通過,當控制閥8完全關閉,將給料器 10下口完全遮蔽,則物料停止輸送,當控制閥8處于半開啟狀態,給料器10下口大部分被遮蔽,只有控制閥8底面的漏口 13可以通過,此時物料可以小流量通過。物料通過控制閥 8后落入稱重計量裝置3,控制閥8處于半開啟狀態時可以與稱重計量裝置3配合對物料進行微調。由于稱重計量裝置3部分為現有技術,這里不再詳述,本技術講述重點在于控制閥8及其以上的部件。權利要求1.一種給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它設有導料器(6)、給料器(10)、及控制閥(8),所述導料器(6)為管狀并傾斜放置,導料器(6)下端與給料器(10)連通,所述導料器(6) —側設有排氣管(7),所述給料器(10)為管狀,給料器(10)內設有隔板(11),該隔板(11)將給料器 (10)分為兩個空腔,每個空腔上都設有喉口(12),所述控制閥(8)置于給料器(10)下部并與給料器(10)鉸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給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閥(8)底面大于給料器(10) 下出口,并可將給料器(10 )下出口遮蔽,所述控制閥(8 )由氣缸驅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給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閥(8)底面一側設有漏口 (13)。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給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給料器(10)的截面外輪廓為長方形。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給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料器(6)軸向與水平方向夾角為45-75度。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應用在定量包裝機或定量散裝秤上的給料機構。它設有導料器、給料器、及控制閥,所述導料器為管狀并傾斜放置,導料器下端與給料器連通,所述導料器一側設有排氣管,所述給料器為管狀,給料器內設有隔板,該隔板將給料器分為兩個空腔,每個空腔上都設有喉口,所述控制閥置于給料器下部并與給料器鉸接。本機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合理,生產制造成本較低,生產效率和計量精度較高,運行可靠,環保低耗的給料機構,較好地避免了現有技術中外力推動物料帶來的物料狀態改變的缺點。文檔編號B65B37/02GK202098574SQ20112015229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3日專利技術者張榮軒 申請人:山西長治維特衡器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給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它設有導料器(6)、給料器(10)、及控制閥(8),所述導料器(6)為管狀并傾斜放置,導料器(6)下端與給料器(10)連通,所述導料器(6)一側設有排氣管(7),所述給料器(10)為管狀,給料器(10)內設有隔板(11),該隔板(11)將給料器(10)分為兩個空腔,每個空腔上都設有喉口(12),所述控制閥(8)置于給料器(10)下部并與給料器(10)鉸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榮軒,
申請(專利權)人:山西長治維特衡器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1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