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在現有鋼筋混凝土壁上開洞的加固與防滲漏結構,其由套管,內翼環,外翼環,墻體鋼筋,鋼筋混凝土墻體和灌漿料組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1、套管的防滲漏由現有的單翼環防滲漏改為雙翼環防滲漏,可起到很好的防滲漏效果;2、由于鋼筋混凝土墻體內的截斷鋼筋焊接在雙翼環上,使得雙翼環套管的翼環鋼板起到對孔洞加強作用;3、采用雙翼環套管對現有鋼筋混凝土池壁或墻壁開洞穿管的處理方法可使開洞的大小略大于套管的尺寸,減少了由于開洞太大造成的施工困難、成本高的問題。(*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加固與防滲漏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在現有鋼筋混凝土壁上開洞的加固與防滲漏結構。
技術介紹
在工業、民用建筑的鋼筋混凝土池體池壁或鋼筋混凝土墻體的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設計缺陷或施工遺漏等原因漏掉管道的預留孔洞,從而需要在池壁或墻體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在池壁或墻體開洞穿管并進行加固和防滲漏處理;特別是改建、擴建工程中,在現有鋼筋混凝土池壁或墻體上開洞穿管處的加固和防滲漏處理更是屢見不鮮。在現有鋼筋混凝土池壁或鋼筋混凝土墻體上開洞時,需要考慮鋼筋混凝土池內液體或池(墻)外地下水滲漏問題,同時根據現行規范要求當池壁或墻壁的開孔孔洞直徑大于300mm時,需要對孔洞處采取加強措施,以減小孔洞對池壁或墻體的強度的消弱作用。目前在鋼筋混凝土池壁或鋼筋混凝土墻體上開洞處理技術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案 第一種處理方案防水套管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圖集要求制作、安裝,孔洞處池壁或墻壁不作加固處理;第二種處理方案防水套管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圖集要求制作、安裝,孔洞處池壁或墻壁采用設置附加鋼筋加固處理。第一種處理方案存在的缺點有以下兩點第一,開洞后未對鋼筋混凝土池壁或墻體加強,存在安全隱患;第二,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圖集要求制作的防水套管的翼環為單翼環,另外國家標準圖集要求套管應在墻壁或池壁混凝土澆筑前安裝就位,而這種在現有鋼筋混凝土池壁或墻體上開洞后再埋設防水套管的方法只能在套管就位后通過灌漿料灌漿填充洞口與套管間的空隙,由于灌漿不容易灌密實,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滲漏問題。現有第二種處理方案存在的缺點有以下兩點第一,根據規范要求需在孔洞周圍加設加強鋼筋,加強鋼筋需滿足錨固長度要求,故超出孔洞邊緣較長的尺寸,若要埋入鋼筋開鑿混凝土的面積將遠大于孔洞尺寸,增大了開鑿和加固施工的工程量;第二,同第一種方案,存在不同程度的滲漏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現有鋼筋混凝土壁上開洞的加固與防滲漏結構。本技術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現有鋼筋混凝土壁上開洞的加固結構。本技術的第一個目的由如下技術方案實施,一種在現有鋼筋混凝土壁上開洞的加固與防滲漏結構,其由套管,內翼環,外翼環,墻體鋼筋,鋼筋混凝土墻體和灌漿料組成,所述內翼環和所述外翼環分別套在所述套管外壁兩端,并與所述套管外壁密封焊接,所述內翼環和所述外翼環分別與所述墻體鋼筋焊接連接,所述鋼筋混凝土墻體與所述套管外壁之間由所述灌漿料灌實密封。本技術的第二個目的由如下技術方案實施,一種在現有鋼筋混凝土壁上開洞的加固結構,其包括內翼環、外翼環、墻體鋼筋和鋼筋混凝土墻體,所述內翼環和所述外翼環沿所述鋼筋混凝土墻體橫向置于所述鋼筋混凝土墻體內、外側,并分別與所述墻體鋼筋焊接連接,所述內翼環和所述外翼環之間及兩側至所述鋼筋混凝土墻體為灌漿料,所述灌漿料沿所述內翼環和所述外翼環中心線設有通孔。在防滲漏問題的處理上,本技術的特點在于套管由現有的單翼環套管改為雙翼環套管,由于增加了一個翼環,相當于增加了一道防水措施,在一個翼環防水失效的情況下另一個翼環還可以起到防水作用。在加固問題的處理上,本技術的特點在于將兩個翼環分別設置在套管上對應于鋼筋混凝土墻體內外側兩層鋼筋的位置,并將孔洞處截斷的鋼筋分別焊接在相應位置的翼環上,這樣翼環即可起到連接截斷鋼筋的作用,同時翼環本身的強度也可起到對孔洞的加強作用。本技術的優點在于,1、套管的防滲漏由現有的單翼環防滲漏改為雙翼環防滲漏,可起到很好的防滲漏效果;2、由于截斷鋼筋焊接在雙翼環上,使得雙翼環套管的翼環鋼板起到對孔洞加強作用;3、采用雙翼環套管對現有鋼筋混凝土池壁或墻壁開洞穿管的處理方法可使開洞的大小略大于套管的尺寸,減少了由于開洞太大造成的施工困難、成本高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鋼筋混凝土壁上開洞的加固與防滲漏結構平面圖。圖2為圖1的A-A剖面圖。圖3為現有鋼筋混凝土壁上開洞的加固結構平面圖。圖4為圖3的A-A剖面圖。圖5為雙翼環套管結構圖。鋼筋混凝土墻體1,套管2,內翼環3,外翼環5,墻體鋼筋4,灌漿料6,通孔7。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 一種在現有鋼筋混凝土壁上開洞的加固與防滲漏結構,其由套管2,內翼環3,外翼環5,墻體鋼筋4,鋼筋混凝土墻體1和灌漿料6組成,內翼環3和外翼環5分別套在套管2外壁兩端,并與套管2外壁密封焊接,內翼環3和外翼環5分別與墻體鋼筋4焊接連接,鋼筋混凝土墻體1與套管2外壁之間由灌漿料6灌實密封。實施例2 當在現有鋼筋混凝土池壁或墻壁上開洞不存在滲漏問題,僅考慮孔洞處加強時,可以去掉套管只留下雙翼環用于孔洞處的加強。一種在現有鋼筋混凝土壁上開洞的加固結構,其包括內翼環3、外翼環5、墻體鋼筋4和鋼筋混凝土墻體1,內翼環3和外翼環5沿鋼筋混凝土墻體1橫向置于鋼筋混凝土墻體1內、外側,并分別與墻體鋼筋4焊接連接,內翼環3和外翼環5之間及兩側至鋼筋混凝土墻體1為灌漿料6,灌漿料6沿內翼環3 和外翼環5中心線設有通孔7。權利要求1.一種在現有鋼筋混凝土壁上開洞的加固與防滲漏結構,其特征在于,其由套管,內翼環,外翼環,墻體鋼筋,鋼筋混凝土墻體和灌漿料組成,所述內翼環和所述外翼環分別套在所述套管外壁兩端,并與所述套管外壁密封焊接,所述內翼環和所述外翼環分別與所述墻體鋼筋焊接連接,所述鋼筋混凝土墻體與所述套管外壁之間由所述灌漿料灌實密封。2.一種在現有鋼筋混凝土壁上開洞的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內翼環、外翼環、 墻體鋼筋和鋼筋混凝土墻體,所述內翼環和所述外翼環沿所述鋼筋混凝土墻體橫向置于所述鋼筋混凝土墻體內、外側,并分別與所述墻體鋼筋焊接連接,所述內翼環和所述外翼環之間及兩側至所述鋼筋混凝土墻體為灌漿料,所述灌漿料沿所述內翼環和所述外翼環中心線設有通孔。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在現有鋼筋混凝土壁上開洞的加固與防滲漏結構,其由套管,內翼環,外翼環,墻體鋼筋,鋼筋混凝土墻體和灌漿料組成。本技術的優點在于,1、套管的防滲漏由現有的單翼環防滲漏改為雙翼環防滲漏,可起到很好的防滲漏效果;2、由于鋼筋混凝土墻體內的截斷鋼筋焊接在雙翼環上,使得雙翼環套管的翼環鋼板起到對孔洞加強作用;3、采用雙翼環套管對現有鋼筋混凝土池壁或墻壁開洞穿管的處理方法可使開洞的大小略大于套管的尺寸,減少了由于開洞太大造成的施工困難、成本高的問題。文檔編號E04B1/66GK202073192SQ20112019910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日專利技術者馮驥, 初建祥, 孔繁剛, 燕鵬飛, 王文杰, 白春麗 申請人:內蒙古電力勘測設計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在現有鋼筋混凝土壁上開洞的加固與防滲漏結構,其特征在于,其由套管,內翼環,外翼環,墻體鋼筋,鋼筋混凝土墻體和灌漿料組成,所述內翼環和所述外翼環分別套在所述套管外壁兩端,并與所述套管外壁密封焊接,所述內翼環和所述外翼環分別與所述墻體鋼筋焊接連接,所述鋼筋混凝土墻體與所述套管外壁之間由所述灌漿料灌實密封。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燕鵬飛,白春麗,馮驥,孔繁剛,王文杰,初建祥,
申請(專利權)人:內蒙古電力勘測設計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1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