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全方位多風道節能熱風發生爐,其特征是在爐膛燃燒室上方和煙囪底座進煙口之間設有蛇形火路,在爐體內部具有與蛇形火路曲線形狀相配合的蛇形內風道A和B,爐體包括內爐體和外爐體,爐膛燃燒室和蛇形火路及蛇形內風道A和B皆設于內爐體中,在內爐體前主爐壁外側設有前室并形成前室風道,在前室風道中設有風道隔板,前室風道的出風口與蛇形內風道A的入口相連通,在內爐體的左、右兩側內爐壁外側設有左、右側室并形成對稱式結構的左、右側室風道,在左、右側室風道中設有側室風道隔板。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爐體火路風道布局合理,全方位多風道吸熱,風道受熱面積大且均勻無死角,熱能回收利用率高、爐膛不易燒穿破損,使用壽命長及節能環保等優點。(*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利用熱風干燥物品的烘干爐設計技術,特別是一種新型全方位多風道節能熱風發生爐,可用于加工茶葉、食用菌等農副產品及食品、水產品和衣物等生產生活用品的烘干。
技術介紹
目前用于烘干茶葉、食用菌等農副產品、及水產品、食品、衣物等物品的烘干機具設備種類較多,有烘干爐、熱風爐等,其熱源有使用電爐的,有使用煤炭和木柴為燃料的,其基本的燃燒方式和工作原理都相同,即利用燃燒所產生的熱量加熱風道,外界空氣通過風道吸收熱量后成為熱風排出作為烘干機房烘干(干燥)物品所需的熱風源。但目前所使用的不少烘干爐、熱風爐的熱回收利用率偏低,例如在我國茶葉主產區還通常使用傳統的老虎灶,灶具是用普通磚頭或耐火磚頭固定砌成(或用鋼板材加工)的常壓爐灶進行供熱,有的是采用在灶的爐膛中安裝鋼管的火管灶式供熱爐具,由于火管灶的爐膛空間大,各部位鋼火管受熱極不均勻,導致包括火管在內的爐膛容易燒穿,使用壽命短,使用期一般最多只能達2年,無形中增加了許多生產成本,且熱回收利用率仍然偏低(以12或16型的烘干機,即以攤葉面積或占地面積為12-16平米的烘干機(室)所配套使用的某種火管灶為例, 每小時至少用燃料120公斤),為了降低能耗,目前一些茶葉生產區使用了節能型熱風發生爐,雖然在節能降耗方面有了一定進步(每小時用燃料60-70公斤,比火管灶節約50%左右),但仍存在燃燒火路短,風道結構不理想,受熱面積不均勻(存在熱回收死角),能耗偏大,燃燒所產生的熱能利用率仍較偏低和爐灶爐膛仍容易燒穿破損等不足之處。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全方位多風道節能熱風發生爐,具有爐體火路風道結構科學布局合理,全方位多風道吸熱,風道受熱面積大且均勻、無死角,熱能回收利用率高、爐膛不易被燒穿破損,使用壽命長,成本節約、節能環保,可用于茶葉烘干和食用菌等農副產品烘干、食品、水產品的烘干及衣物等的烘干設備使用。本技術的目的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這種新型多風道節能熱風發生爐, 包括爐體,爐壁,在爐體頂端設有煙囪,在爐體內部設有爐膛燃燒室和用于提供熱風源的吸熱風道及其熱風出口,其特征是a、在所述爐膛燃燒室上方和煙囪底座的進煙口之間設有一蛇形火路,該蛇形火路的橫截面為矩形結構,蛇形火路的縱截面為上下往復彎曲的蛇形結構;b、在爐體內部沿著所述蛇形火路的上下兩側具有里外兩條與蛇形火路曲線形狀相應配合的并亦上下往復彎曲延伸的蛇形內風道A和蛇形內風道B,所述蛇形內風道A和 B皆與熱風出口相連通,以便用于充分吸收蛇形火路內部(壁部)的熱量;C、所述爐體包括內爐體(又稱主爐體)和外爐體(又稱附設爐體),在內爐體的四周外部具有內爐壁(又稱主爐壁),在外爐體的四周外部具有外爐壁(又稱附設爐壁),所述內爐體的內爐壁(又稱主爐壁)是由熱傳導率高的隔板(如鋼板)制成,所述外爐體的外爐壁(又稱附設爐壁)是由保溫隔熱效果良好的板材所制成,所述爐膛燃燒室和蛇形火路(注兩者組成爐內膽)及蛇形內風道A和B皆設于內爐體(又稱主爐體)中;d、在所述靠灶口一側的內爐壁(又稱前主爐壁)和前外爐壁的兩壁部之間設有前室并形成前室風道(即在該兩壁部之間留有一定的間距作為前室吸熱風道),所述前室風道具有一獨立的與外界空氣相通的進風口,在所述前室風道中設有交叉分布的前室風道隔板,以形成來回曲折延伸的前室吸熱風道,以便有利盡量吸收燃燒室前壁部(即前主爐壁) 上的熱量,前室風道的出風口位于前室風道的上方,并與蛇形內風道A的入口相連通(相連接);e、在所述內爐體(又稱主爐體)的左、右兩側內爐壁(又稱兩側主爐壁)和外爐壁(又稱兩側附設爐壁)的兩壁部之間設有左、右側室并形成對稱式結構的左、右側室風道 (又稱側風道)(即在兩側的內爐壁與外爐壁的兩壁部之間留有適當的間距作為側室吸熱風道),在左、右側室風道中亦設有交叉分布的側室風道隔板,以形成來回曲折延伸的側室吸熱風道,以便有利盡量吸收內爐壁兩側壁部上的熱量(注主要是吸收由爐膛燃燒室和蛇形火路組成的爐內膽兩外側壁部上的熱量,爐內膽壁部為內爐壁的一部分),所述左、右側室風道也各具有一獨立的與外界空氣相通的進風口,左、右側室風道的出風口是與蛇形內風道B的入口相連通(相連接)。本技術的上述技術特征還可進一步具體為一、所述煙囪部件是由內煙囪體和外煙囪體套接構成并形成內外夾層的結構,所述外煙囪體的高度(即長度)低于內煙囪體的高度(為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內煙囪體的高度),在內外煙囪體之間留有一定的間距以形成環狀煙囪吸熱風道(用于吸收內煙囪體中熱煙氣的熱量),所述前室風道的進風口是與所述的煙 吸熱風道相連通(相連接),并通過煙 吸熱風道的進風口與外界空氣相通(具體制造時,可將前室風道的進風口與所述位于煙囪底部的煙囪吸熱風道的出風口相連通)。煙囪吸熱風道的進風口是位于外煙囪體的頂部(與外界空氣相通的開口處)。將外煙囪體的高度(即長度)制成低于內煙囪體的高度,目的是避免煙囪吸熱風道吸入內煙囪排放出的廢煙氣。二、在所述左、右側室內各具有一過渡風道,所述前室風道的進風口是通過該左、 右側室內的過渡風道及過渡風道的進風口與所述煙囪吸熱風道的出風口相連通。三、所述左、右側室風道各自的進風口是開設位于左、右側室的上方并與外界空氣相通(即是在所述左、右側室的上方開設有用于各自側室風道的進風口,該進風口是與外界空氣相通。)四、在靠近所述爐膛燃燒室及其上方部分火路一側的部分蛇形內風道B的內部還設有交叉分布的內風道B隔板,以形成來回曲折延伸的(屬于部分內風道B的)吸熱風道, 以便有利盡量吸收燃燒室及其上方部分火路一側壁部上的熱量。五、所述左、右側室風道為長度相等的對稱結構,所述位于左、右側室內的過渡風道亦為長度相等的對稱結構,所述依次由環狀煙囪吸熱風道、左(或右)側室內的過渡風道、前室風道、蛇形內風道A到熱風出口處所共同形成的風道總長度與依次由所述左(或右)側室風道、蛇形內風道B到熱風出口處所共同形成的風道總長度相等(或大體相等)。工作時,從環狀煙囪吸熱風道的進風口進來的外界冷空氣是分別途經環狀煙囪吸熱風道、 左、右側室內的過渡風道、前室風道后進入蛇形內風道A并從熱風出口處排出從左、右側室風道各自進風口進來的外界冷空氣又是分別途經左、右側室風道后進入蛇形內風道B并從熱風出口 12處排出。六、在所述左側室或右側室的下方還附設有一個側室清灰口,該側室清灰口是位于靠近最后一段(即末段)蛇形火路的底部,以便用于清除從爐內的蛇形火路和內煙囪中落下的細小煙塵顆粒。七、還在灶口(又稱爐灶燒火口)處設有助燃鼓風機,另在爐體的熱風出口處設有引風機(又稱離心風機)。八、另還可在爐膛燃燒室的下邊即爐篩(爐排)的下邊設有爐渣室,爐渣室設置一排渣門。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操作方法與現有技術的熱風發生爐大致相同,但由于本技術設計使用了散熱和吸熱面積極大且效果極佳的蛇形火路、全方位設計的多種吸熱風道包括與蛇形火路曲線形狀相應配合的上下往復彎曲延伸的蛇形內風道A和B、有利盡量吸收燃燒室前壁部熱量的前室吸熱風道、有利盡量吸收內爐體的兩側內爐壁壁部熱量的(主要由爐膛燃燒室和蛇形火路組成的爐內膽外側壁部熱量的)側室吸熱風道、以及內煙 體熱量的圓環狀煙 吸熱風道,又在各種吸熱風道中設置相應的風道隔板,形成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新型全方位多風道節能熱風發生爐,包括;爐體(1),爐壁,在爐體頂端設有煙囪,在爐體內部設有爐膛燃燒室(20)和用于提供熱風源的吸熱風道及其熱風出口(12),其特征是:a、在所述爐膛燃燒室(20)上方和煙囪底座(27)的進煙口之間設有一蛇形火路(21),該蛇形火路的橫截面為矩形結構,蛇形火路的縱截面為上下往復彎曲的蛇形結構;b、在爐體內部沿著所述蛇形火路(21)的上下兩側具有里外兩條與蛇形火路曲線形狀相應配合的并亦上下往復彎曲延伸的蛇形內風道A和蛇形內風道B,所述蛇形內風道A和B皆與熱風出口(12)相連通;c、所述爐體包括內爐體(4)和外爐體(2),在內爐體(4)的四周外部具有內爐壁(5),在外爐體(2)的四周外部具有外爐壁(3),所述爐膛燃燒室(20)和蛇形火路(21)及蛇形內風道A和B皆設于內爐體(4)中;d、在所述靠灶口(9)一側的內爐壁即前主爐壁和前外爐壁的兩壁部之間設有前室(6)并形成前室風道(32),所述前室風道具有一獨立的與外界空氣相通的進風口,在所述前室風道(32)中設有交叉分布的前室風道隔板(33),以形成來回曲折延伸的前室吸熱風道,前室風道的出風口位于前室風道的上方,并與蛇形內風道A的入口(23)相連通;e、在所述內爐體(4)的左、右兩側內爐壁(5)和外爐壁(3)的兩壁部之間設有左、右側室(7、8)并形成對稱式結構的左、右側室風道(34),在左、右側室風道中亦設有交叉分布的側室風道隔板(35),以形成來回曲折延伸的側室吸熱風道,所述左、右側室風道也各具有一獨立的與外界空氣相通的進風口(13),左、右側室風道的出風口(36)是與蛇形內風道B的入口(25)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型全方位多風道節能熱風發生爐,包括;爐體(1),爐壁,在爐體頂端設有煙囪,在爐體內部設有爐膛燃燒室00)和用于提供熱風源的吸熱風道及其熱風出口(12),其特征是a、在所述爐膛燃燒室OO)上方和煙囪底座07)的進煙口之間設有一蛇形火路(21), 該蛇形火路的橫截面為矩形結構,蛇形火路的縱截面為上下往復彎曲的蛇形結構;b、在爐體內部沿著所述蛇形火路的上下兩側具有里外兩條與蛇形火路曲線形狀相應配合的并亦上下往復彎曲延伸的蛇形內風道A和蛇形內風道B,所述蛇形內風道A和B 皆與熱風出口(12)相連通;c、所述爐體包括內爐體(4)和外爐體O),在內爐體的四周外部具有內爐壁(5), 在外爐體(2)的四周外部具有外爐壁(3),所述爐膛燃燒室OO)和蛇形火路及蛇形內風道A和B皆設于內爐體(4)中;d、在所述靠灶口(9)一側的內爐壁即前主爐壁和前外爐壁的兩壁部之間設有前室(6) 并形成前室風道(3 ,所述前室風道具有一獨立的與外界空氣相通的進風口,在所述前室風道(3 中設有交叉分布的前室風道隔板(33),以形成來回曲折延伸的前室吸熱風道,前室風道的出風口位于前室風道的上方,并與蛇形內風道A的入口相連通;e、在所述內爐體(4)的左、右兩側內爐壁(5)和外爐壁(3)的兩壁部之間設有左、右側室(7、8)并形成對稱式結構的左、右側室風道(34),在左、右側室風道中亦設有交叉分布的側室風道隔板(3 ,以形成來回曲折延伸的側室吸熱風道,所述左、右側室風道也各具有一獨立的與外界空氣相通的進風口(13),左、右側室風道的出風口(36)是與蛇形內風道B的入口 05)相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全方位多風道節能熱風發生爐,其特征是所述煙囪部件(14)是由內煙囪體(16)和外煙囪體(15)套接構成并形成內外夾層的結構,所述外煙囪體的高度低于內煙囪體的高度,在內外煙囪體之間留有一定的間距以形成環狀煙囪吸熱風道(17),所述前室風道的進風口(31)是與所述的煙囪吸熱風道(17)相連通,并通過煙囪吸熱風道的進風口(18)與外界空氣相通。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全方位多風道節能熱風發生爐,其特征是所述煙囪吸熱風道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肖茂,田洪武,林亞明,林蘭英,陳煒,肖蔚華,
申請(專利權)人:肖茂,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