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全自動微生物染色制片裝置及染色方法,柜體內腔具有洗滌池,電機和洗滌池間連接有洗滌池提升機構,進出水管從柜體外部伸入洗滌池且在進出水管上分設進、出水管電磁閥;洗滌池內側壁上設有微型液位傳感器;柜體內腔頂部設有環狀紫外燈管且內側面上設有一對集塵極,一對集塵極中間是空心結構的電暈極,洗滌池正上方依次是同軸對中的轉盤式載玻片放置臺和多孔滴染盤;每一漏斗形試劑容器底部均連通裝有微型電磁閥的輸出管路;可對柜體內滅菌、通風和除塵;將染色方案和步驟事先編程寫入自動控制器,完全模擬染色制片的全過程,通過編程實現不同的染色步驟,精確控制每次染色和洗滌時間,實現統一且高質量的染色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染色制片技術,特指對微生物進行染色和制片,用于檢測高精度微生物。
技術介紹
目前傳統的微生物檢測方法是將微生物進行革蘭氏染色或者采用莢膜染色后在光學顯微鏡或者熒光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取樣。因為未經染色的微生物與周圍環境折光率差別甚小,故在顯微鏡下極難觀察。染色后微生物與環境形成鮮明對比,可以清楚地觀察到微生物的形態、排列及某些結構特征,用以分類以及活性檢測。目前大部分染色和制片工作都是采用人工手動來完成,且整個染色過程大概要持續十分鐘左右,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此外如果觀察樣品多,染色時間長,工作疲勞程度增加,勢必影響操作規范程度,從而造成制片質量差,影響檢測精度。中國專利號為 CN00106925. X公開了放置在載片上的顯微送檢物的染色用的自動染色裝置,該裝置配有多個前后排列的試劑容器,送檢物相繼通過試劑容器,用一個運輸筐裝載多個載片,運輸筐通過一個帶有提升裝置的電動運送機構同時從相應的試劑容器中提起并向前運送一步進入相鄰的試劑容器中,雖然這種染色裝置實現了載玻片的批量染色,使得染色效率大大提高, 但該裝置結構復雜,且裝置中不含滅菌、滅塵等措施,使得該裝置并不適用于細菌等高精度微生物檢測,此外該裝置并非是全自動,缺少對染色制片的固定環節,使用前仍有一定的人工工作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無菌、無塵、超凈的全自動微生物染色制片裝置,完全模擬染色制片的全過程。本專利技術同時還提供該微生物的染色方法,可同時進行多片載片的同時染色,并且通過簡單編程實現不同染色方案的精確染色。本專利技術全自動微生物染色制片裝置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具有一柜體,柜體內腔具有洗滌池,柜體頂部之外固定有電機,電機和洗滌池間連接有洗滌池提升機構,洗滌池提升機構具有方形支撐頂,支撐頂四角下部固接四根連接架,四根連接架分別穿過柜體頂部的四個穿孔固接下部的洗滌池,支撐頂正中下方固設渦輪,與渦輪相配的蝸桿連接電機;進出水管從柜體外部伸入洗滌池且在進出水管上分設進、出水管電磁閥;洗滌池內側壁上設有微型液位傳感器;柜體內腔頂部設有環狀紫外燈管且內側面上設有一對集塵極,一對集塵極中間是空心結構的電暈極,電暈極上部連接有步進電機且間隙套有步進電機的機軸;洗滌池正上方依次是同軸對中的轉盤式載玻片放置臺和多孔滴染盤;多孔滴染盤通過連接架連接柜體頂部,多孔滴染盤間隙套有電暈極;多孔滴染盤沿其周向均布有8個圓孔,每一圓孔上各裝有一漏斗形試劑容器;每一漏斗形試劑容器底部均連通裝有微型電磁閥的輸出管路, 微型電磁閥旁邊裝有反射式光電傳感器;轉盤式載玻片放置臺固接步進電機且周向均布有 8個與漏斗形試劑容器中心對應的載玻片放置槽;電機、步進電機、紫外燈管、集塵極、電暈極、進、出水管電磁閥和微型電磁閥分別以控制線連接自動控制器。本專利技術全自動微生物染色方法是將染色方案和步驟事先編程寫入自動控制器, 包括如下步驟:A、打開紫外燈管對柜體內滅菌,打開風扇保持柜體內通風,采用一對集塵極與電暈極對柜體內除塵,將所需染色液依次加入8個漏斗形試劑容器中,將待鏡檢的菌液滴在載玻片中央位置后分別放入載玻片放置臺的載玻片放置槽中。B、打開1號微型電磁閥直至相應的1號染色液滴在載玻片上后關閉,步進電機帶動載玻片放置臺旋轉,當相應的反射式光電傳感器檢測到下一載玻片信號后步進電機停止旋轉,按此重復直至步進電機旋轉360°后停止。C、電機旋轉并通過洗滌池提升機構將洗滌池提升其內的清水淹沒載玻片放置臺后進行洗滌,之后電機反向旋轉使洗滌池降至原位,打開出水管電磁閥放水,當微型液位傳感器檢測不到信號時關閉出水管電磁閥后打開進水管電磁閥給洗滌池送水,同時直流電機帶動風扇轉動通過電熱絲向柜體內送熱風使載玻片干燥。D、2號微型電磁閥自動打開直至將相應的2號染色液滴在載玻片上后關閉,步進電機帶動載玻片放置臺旋轉,當相應的反射式光電傳感器檢測到下一載玻片信號后停止旋轉,繼續打開2號微型電磁閥,將相應的2號染色液滴在載玻片上后關閉,按此重復直至步進電機旋轉360°后重復運行洗滌和換水。本專利技術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1、完全模擬染色制片的全過程,可以精確控制每次染色和洗滌的時間,可以實現統一且高質量的染色效果。2、采用了轉盤式滴染結構,可同時進行多片載片的同時染色。并且通過簡單編程實現不同染色方案的精確染色。3、具有實時換水的可移動洗滌池,從而保證洗滌質量減少污染。4、具有加熱以及通風裝置,保證裝置的室內溫度,從而減少染色過程中每次洗滌后的干燥的時間。5、裝置內具有紫外殺毒裝置以及靜電除塵裝置,保證整個裝置室內的無菌、無塵和超凈染色制片的工作環境,從而顯著提高鏡檢精度。6、本專利技術裝置適用于任何的染色過程,可以通過編程實現不同的染色步驟。7、建立了良好的工作界面,能夠簡單方便的實現各種染色過程的全自動操作。附圖說明圖1本專利技術裝置的主視結構圖2是圖1中洗滌池提升機構4的結構放大圖; 圖3是圖1中靜電除塵裝置的結構放大圖; 圖4是圖1中多孔滴染盤8放大的俯視圖5是圖1中漏斗形試劑容器9及其相關部件連接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6是圖1中轉盤式載玻片放置臺11放大的俯視圖7是革蘭氏染色方法流程圖;其中,圖7 (a)是圖1所示裝置工作在革蘭氏染色狀態下的工作程序主流程圖;圖7 (b)為洗滌模塊的具體工作流程圖;圖7 (c)為干燥狀態下的具體工作流程圖圖1-6中1.柜體;2.透氣孔;3.環狀紫外燈管;4.洗滌池提升機構;5.電機;6.步進電機;7.集塵極;8.多孔滴染盤;9.漏斗形試劑容器;10.電暈極;11.轉盤式載玻片放置臺;12.進出水管;13.洗滌池;14.電熱絲;15.風扇;16.直流電機;17.載玻片放置槽; 18.出水管電磁閥;19.進水管電磁閥;20.微型液位傳感器;21.透氣孔;22.旋蓋;23.旋口 ;24.微型電磁閥;25.輸出管路;26.自動控制器;27.渦輪;28.反射式光電傳感器; 29.蝸桿;30.支撐頂;31.連接架;32.圓孔;33.機軸;34.圓孔;35.金屬連接架;36.穿孔。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見圖1,本專利技術的全自動快速染色制片裝置的外部主體是一個柜體1,柜體1由鋼化玻璃組成,這樣可以方便用戶觀看柜體1內部的工作狀態,柜體1的頂部和底部設有透氣孔2,透氣孔2連通柜體1內腔,便于室內空氣的流通。在柜體1內腔的頂部裝有環狀紫外燈管3,對柜體1內腔中進行消毒,從而使內腔保持無菌的狀態。在柜體1內腔內設有電熱絲14、風扇15、洗滌池13、轉盤式載玻片放置臺11等。在柜體1內腔的底部裝有直流電機16,直流電機16輸出軸連接上部的風扇15,風扇15的上部固定電熱絲14,由直流電機 16帶動風扇15轉動,風扇15作用于電熱絲14,通過電熱絲14向柜體1內腔送熱風,用于提高內腔溫度,加速洗滌后的烘干環節。電熱絲14的上部是洗滌池13,洗滌池13上部固定連接洗滌池提升機構4,在柜體1的頂部之外固定有電機5,電機5和洗滌池13之間連接有洗滌池提升機構4,電機5通過洗滌池提升機構4可提升或者降低洗滌池13的位置,從而控制洗滌的時間。洗滌池13的進出水管12從柜體1外部伸入洗滌池13中,在進出水管 12上分別安裝進水管電磁閥19和出水管電磁閥18,在洗滌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全自動微生物染色制片裝置,具有一柜體(1),其特征是:柜體(1)內腔具有洗滌池(13),柜體(1)頂部之外固定有電機(5),電機(5)和洗滌池(13)間連接有洗滌池提升機構(4),洗滌池提升機構(4)具有方形支撐頂(30),支撐頂(30)四角下部固接四根連接架(31),四根連接架(31)分別穿過柜體(1)頂部的四個穿孔(36)固接下部的洗滌池(13),支撐頂(30)正中下方固設渦輪(27),與渦輪(27)相配的蝸桿(29)連接電機(5);進出水管(12)從柜體(1)外部伸入洗滌池(13)且在進出水管(12)上分設進、出水管電磁閥(19、18);洗滌池(13)內側壁上設有微型液位傳感器(20);柜體(1)內腔頂部設有環狀紫外燈管(3)且內側面上設有一對集塵極(7),一對集塵極(7)中間是空心結構的電暈極(10),電暈極(10)上部連接有步進電機(6)且間隙套有步進電機(6)的機軸(33);洗滌池(13)正上方依次是同軸對中的轉盤式載玻片放置臺(11)和多孔滴染盤(8);多孔滴染盤(8)通過連接架(35)連接柜體(1)頂部,多孔滴染盤(8)間隙套有電暈極(10);多孔滴染盤(8)沿其周向均布有8個圓孔(32),每一圓孔(32)上各裝有一漏斗形試劑容器(9);每一漏斗形試劑容器(9)底部均連通裝有微型電磁閥(24)的輸出管路(25),微型電磁閥(24)旁邊裝有反射式光電傳感器(28);轉盤式載玻片放置臺(11)固接步進電機(6)且周向均布有8個與漏斗形試劑容器(9)中心對應的載玻片放置槽(17);所述電機(5)、步進電機(6)、紫外燈管(3)、集塵極(7)、電暈極(10)、進、出水管電磁閥(19、18)和微型電磁閥(24)分別以控制線連接自動控制器(2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榮標,楊寧,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