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協助汽車轉向的電動轉盤。它由轉盤、護圈、底盤、電動機、齒輪箱、電磁式離合器、液壓式制動器和電氣控制系統組成。轉盤與底盤之間裝有滾珠和潤滑油、并用內密封圈和外密封圈密封。在渠化十字路口,當信號燈顯示左轉彎放行。需要調頭汽車的司機就可以將汽車向左轉,開到已裝在人行道上的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轉盤上。當裝在橫桿上的上雷達檢測到汽車已開到轉盤上,電腦控制儀就會接通指示燈、燈光閃爍,通知司機停車。同時電腦控制儀還會啟動電動機,并接通電磁式離合器的電。電動機通過電磁式離合器帶動齒輪箱的齒輪轉動。齒輪箱的輸出齒輪帶動轉盤轉動。轉盤轉過九十度角時,前雷達就會檢測到汽車已轉到位。液壓式制動器對轉盤制動。汽車就可以開走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協助汽車轉向的電動轉盤。
技術介紹
過去,在城市的十字交叉路口中央都有一個種有花草的轉盤。汽車圍著轉盤轉到不同的道路上或者調頭。現在,城市里很少見到這種轉盤;取而代之的是渠化十字路口。這樣就有很多汽車在渠化十字路口左轉彎信號燈亮時,違規調頭。小轎車在六車道渠化路口可以勉強調頭;但在四車道渠化十字路口,就要反復揉車、才能調頭,這樣會影響交通。另外,很多汽車在左轉彎過雙斑黃線時,會與迎面而來的汽車相撞。如果汽車可以在渠化十字路口調頭,汽車就不需要左轉彎過雙斑黃線。在地下停車場有些較窄的地方以及隧道內都不好轉向或調頭。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可以解決汽車在渠化十字路口或其他較窄的地方調頭困難。本專利技術協助汽車轉向的電動轉盤,由轉盤、底盤、護圈、滾珠、內密封圈、外密封圈、 電動機、離合器、齒輪箱、制動器和電氣控制系統組成。轉盤呈圓盤狀,轉盤上有一個中心圓孔。在靠近轉盤中心圓孔的底面上,有一個以轉盤的中心為圓心的上內密封凹槽圈。在靠近轉盤的外邊緣的底面上,有一個以轉盤的中心為圓心的上外密封凹槽圈。在轉盤的底面上的上內密封凹槽圈與上外密封凹槽圈之間,至少有一個以轉盤的中心為圓心的上軌道槽圈。轉盤的上軌道槽圈的截面為圓弧狀。轉盤有外邊緣齒輪。底盤上有中心軸;在靠近底盤的中心軸旁,有一個以底盤的中心為圓心的下內密封凹槽圈。在靠近底盤的外邊緣的底盤上,有一個以底盤中心為圓心的下外密封凹槽圈。在底盤上的下內密封凹槽圈與下外密封凹槽圈之間,至少有一個以底盤的中心為圓心的下軌道槽圈。底盤的下軌槽圈的截面也為圓弧狀。將底盤的中心軸插到轉盤的中心孔中,并壓到位。那么轉盤的上軌道槽圈與底盤的下軌槽圈、轉盤的上內密封凹槽圈與底盤的下內密封凹槽圈、轉盤的上外密封凹槽圈與底盤的下外密封凹槽圈就會對齊。在轉盤的上軌道槽圈與底盤的下軌道槽圈內,裝有滾珠,滾珠有潤滑油潤滑。在轉盤的上內密封凹槽圈與底盤的下內密封凹槽圈內,裝有內密封圈。在轉盤的上外密封凹槽圈與底盤的下外密封凹槽圈內,裝有外密封圈。護圈的外下側固定在底盤上;護圈的內下側壓在轉盤上。護圈的內下側面裝有萬向輪、使轉盤與護圈之間的摩擦成為滾動摩擦。底盤旁有齒輪箱,齒輪箱的輸出齒輪與轉盤的外邊緣齒輪嚙合。電動機通過離合器帶動齒輪箱的齒輪轉動;離合器是電磁式離合器。制動器直接對轉盤制動; 制動器是液壓式制動器。電氣控制系統由電腦控制儀、指示燈、上雷達、前雷達組成。上雷達裝在人行道上方的信號燈橫桿上;前雷達和指示燈裝在綠化帶的豎直桿上。將本專利技術協助汽車轉向的電動轉盤,裝在渠化十字路口的人行道的左半部分上。 當渠化十字路口的信號燈顯示左轉彎放行時,司機把需要調頭的汽車向左轉,開到協助汽車轉向的電動轉盤上。裝在信號燈橫桿上的上雷達檢測到汽車已完全開到轉盤上時,電腦3控制儀就會接通指示燈、讓指示燈的燈光閃爍;司機把汽車停在轉盤上。電腦控制儀會啟動電動機和接通電磁式離合器的電,電動機轉動通過電磁式離合器帶動齒輪箱的齒輪轉動; 齒輪箱的輸出齒輪帶動轉盤的邊緣齒輪轉動,使轉盤轉動。當轉盤轉過90°角、相當于汽車轉過90°角后,前雷達就會測到汽車已轉到位。電腦控制儀就會停電磁式離合器的電, 使電動機不再帶動齒輪箱的齒輪轉動。啟動液壓式制動器,直接對轉盤制動。當轉盤停下來后,已完成調頭任務的汽車就可以直接開走。緊接著需要調頭的汽車又左轉彎,開到轉盤上。當信號燈橫桿上的上雷達檢測到汽車已完全開到轉盤上時,電腦控制儀就會關停液壓式制動器的電、停止制動;同時接通電磁式離合器的電,電動機通過電磁式離合器重新帶動齒輪箱的齒輪轉動。開始第二個汽車調頭轉向。在短短十幾秒鐘渠化十字路口的左轉彎放行中,就會有幾輛汽車通過協助汽車轉向的電動轉盤調頭。當然在開挖的隧道及地下停車場較窄的地方,也可以利用本專利技術幫助汽車調頭或轉向。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具體詳細的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在渠化十字路口中實際應用的俯視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剖面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俯視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轉盤的仰視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的底盤的俯視圖。圖6是汽車在本專利技術的轉盤上時的外觀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協助汽車轉向的電動轉盤由轉盤1、底盤3、護圈2、滾珠9、內密封圈8、外密封圈7、電動機5、離合器、齒輪箱6、制動器4和電氣控制系統組成。圖3繪圖4 所示,轉盤1呈圓盤狀,轉盤1上有一個中心圓孔。圖4所示,在靠近轉盤1的中心圓孔的底面上,有一個以轉盤1的中心為圓心的上內密封凹槽圈。在靠近轉盤1的外邊緣的底面上,有一個以轉盤1的中心為圓心的上外密封凹槽圈。轉盤1的底面上的上內密封凹槽圈與上外密封凹槽圈之間,至少有一個以轉盤1的中心為圓心的上軌道槽圈。轉盤1的上軌道槽圈的截面為圓弧狀。轉盤1有外邊緣齒輪。圖5所示,底盤3上有中心軸。在靠近底盤3的中心軸旁,有一個以底盤3的中心為圓心的下內密封凹槽圈。在靠近底盤3的外邊緣上,有一個以底盤3中心為圓心的下外密封凹槽圈。底盤3上的下內密封凹槽圈與下外密封凹槽圈之間,至少有一個以底盤3的中心為圓心的下軌道槽圈。底盤3的下軌道槽圈的截面也為圓弧狀。圖2所示,將底盤3的中心軸插到轉盤1的中心孔中、并壓到位;那么轉盤1的上軌道槽圈與底盤3的下軌道槽圈、轉盤1的上內密封凹槽圈與底盤3的下內密封凹槽圈、轉盤1的上外密封凹槽圈與底盤3的下外密封凹槽圈就會對齊。在轉盤3的上軌道槽圈與底盤3的下軌道槽圈內裝有滾珠9。在轉盤1的上內密封凹槽圈與底盤3的下內密封凹槽圈內裝有內密封圈8。在轉盤1的上外密封凹槽圈與底盤3的下外密封凹槽圈內裝有外密封圈7。護圈2的外下側固定在底盤3上,護圈2的內下側壓在轉盤1上。護圈2 的內下側面上裝有萬向輪,使轉盤1與護圈2之間的摩擦成為滾動摩擦。圖2和圖5所示,底盤3旁有齒輪箱6。齒輪箱6的輸出齒輪與轉盤1的外邊緣齒輪嚙合。電動機5通過離合器帶動齒輪箱5的齒輪轉動。離合器是電磁式離合器。制動器4直接對轉盤1制動。制動器4是液壓式制動器4。圖6所示,電氣控制系統由電腦控制儀、指示燈12、上雷達10、前雷達11組成。上雷達10裝在人行道上方的信號燈橫桿上。前雷達11和指示燈12裝在綠化帶的豎直桿上。 圖1所示,將本專利技術協助汽車轉向的電動轉盤裝在渠化十字路口的人行道的左半部分上。當渠化十字路口的信號燈顯示左轉彎放行時,司機把需要調頭的汽車向左轉,開到轉盤1上。裝在信號燈橫桿上的上雷達10檢測到汽車已完全開到轉盤1上時,電腦控制儀就會接通指示燈12的電、讓指示燈12的燈光閃爍。司機把汽車停在轉盤1上。圖2所示, 電腦控制儀會啟動電動機5和接通電磁式離合器的電。電動機5轉動通過電磁式離合器帶動齒輪箱6的齒輪轉動;齒輪箱6的輸出齒輪帶動轉盤1的邊緣齒輪轉動,使轉盤1轉動。 圖1和圖6所示,當轉盤1轉過90°角、相當于汽車轉過90°角后,前雷達就會檢測到汽車已轉到位。圖2和圖3所示,電腦控制儀就會停電磁式離合器的電,使電動機5不再帶動齒輪箱6的齒輪轉動。啟動液壓式制動器4,直接對轉盤1制動。當轉盤停下來后,已完成調頭任務的汽車就可以直接開走。緊跟著需要調頭的汽車又左轉彎,開到轉盤1上。圖6所示,當信號燈橫桿上的上雷達10檢測到汽車已完全開到轉盤1上時,電腦控制儀就會關停液壓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協助汽車轉向的電動轉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協助汽車轉向的電動轉盤,由轉盤(1)、底盤(3)、護圈(2)、滾珠(9)、內密封圈(8)、外密封圈(7)、電動機(5)、離合器、齒輪箱(6)、制動器(4)和電氣控制系統組成,所述轉盤(1)呈圓盤狀,所述轉盤(1)上有一個中心圓孔;在靠近所述轉盤(1)中心圓孔的底面上,有一個以所述轉盤(1)的中心為圓心的上內密封凹槽圈;在靠近所述轉盤(1)的外邊緣的底面上,有一個以所述轉盤(1)的中心為圓心的上外密封凹槽圈;在所述轉盤(1)的底面上的上內密封凹槽圈與上外密封凹槽圈之間,至少有一個以所述轉盤(1)的中心為圓心的上軌道槽圈;所述轉盤(1)的上軌道槽圈的截面為圓弧狀,所述轉盤(1)有外邊緣齒輪;所述底盤(3)上有中心軸,在靠近所述底盤(3)的中心軸旁,有一個以所述底盤(3)的中心為圓心的下內密封凹槽圈;在靠近所述底盤(3)的外邊緣,有一個以所述底盤(3)中心為圓心的下外密封凹槽圈;在所述底盤(3)上的下內密封凹槽圈與下外密封凹槽圈之間,至少有一個以所述底盤(3)的中心為圓心的下軌道槽圈,所述底盤(3)的下軌道槽圈的截面也為圓弧狀;將所述底盤(3)的中心軸插到所述轉盤(1)的中心孔中、并壓到位,那么所述轉盤(1)的上軌道槽圈與所述底盤(3)的下軌道槽圈、所述轉盤(1)的上內密封凹槽圈與所述底盤(3)的下內密封凹槽圈、所述轉盤(1)的上外密封凹槽圈與所述底盤(3)的下外密封凹槽圈就會對齊;在所述轉盤(1)的上軌道槽圈與所述底盤(3)的下軌道槽圈內,裝有所述滾珠(9),所述滾珠(9)有潤滑油潤滑;在所述轉盤(1)的上內密封凹槽圈與所述底盤(3)的下內密封凹槽圈內,裝有所述內密封圈(8);在所述轉盤(1)的上外密封凹槽圈與所述底盤(3)的下外密封凹槽圈內,裝有所述外密封圈(7);所述護圈(2)的外下側固定在所述底盤(3)上,所述護圈(2)的內下側壓在所述轉盤(1)邊上;所述護圈(2)內下側下面裝有萬向輪,它使所述轉盤(1)與所述護圈(2)之間的摩擦成為滾動摩擦;所述底盤(3)旁有所述齒輪箱(6),所述齒輪箱(6)的輸出齒輪與所述轉盤(1)的外邊緣齒輪嚙合;所述電動機(5)通過離合器帶動所述齒輪箱(6)的齒輪轉動;所述制動器(4)直接對所述轉盤(1)制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英華,
申請(專利權)人:張英華,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