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套料鉆加工的輔助夾具,它涉及一種用于套料鉆加工的輔助夾具。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套料鉆刀具的加工精度,提高刀具壽命,滿足使用要求。所述悶頭由悶頭主體和擋臺構成,悶頭主體和擋臺均呈圓柱狀,悶頭主體和擋臺同軸設置,悶頭主體一端端面和擋臺的一端端面連為一體;所述支撐套為由兩個支撐套半環相對設置并通過緊固件連接在一起形成的套筒,通過緊固件將兩個支撐套半環夾緊在套料鉆的頸部的外圓上,支撐套內孔與套料鉆的頸部的外圓小間隙配合,兩個支撐套半環之間留有間隙。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輔助夾具主要用于磨削加工套料鉆的外圓及內孔。(*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輔助夾具,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套料鉆加工的輔助夾具。
技術介紹
套料鉆是一種鉆削刀具,套料鉆外形如圖8 11所示。該刀具在零件毛坯上鉆削出毛坯棒料,用于檢驗零件毛坯材料的材質及其各項機械性能,套料鉆的切削部分其外圓與內孔要求同軸精度0. 02mm,只有達到這個精度要求,該刀具才能正常切削加工,如果刀具同軸精度不好,則刀具在切削時振擺大,刀具極易崩刃,刀具使用壽命短。由于該刀具具有獨特的外形特點,加工時沒有頂尖孔及支撐架直接夾持的外圓輪廓,無法保證其加工精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套料鉆加工的輔助夾具,以確保套料鉆刀具的加工精度,提高刀具壽命,滿足使用要求。本技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所述輔助夾具由悶頭和支撐套構成;所述悶頭由悶頭主體和擋臺構成,悶頭主體和擋臺均呈圓柱狀,悶頭主體和擋臺同軸設置,悶頭主體一端端面和擋臺的一端端面連為一體,擋臺的外徑大于悶頭主體的外徑,悶頭主體和擋臺之間形成在臺肩面;擋臺的另一端端面上加工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開口端呈漸擴狀的圓臺形輪廓;所述支撐套為由兩個支撐套半環相對設置并通過緊固件連接在一起形成的套筒,每個支撐套半環的兩端外側壁上各設有周向凸臺,在每個周向凸臺的兩端部各加工有一個連接耳,在每個連接耳上開有通孔,兩個支撐套半環相對設置且二者連接耳上的相應通孔形成同軸設置的四對連接通孔,緊固件分別穿過每對連接通孔將兩個支撐套半環固連在一起;悶頭的悶頭主體的外圓與套料鉆的內孔緊配,臺肩面定位在套料鉆鉆頭端上,中心孔用于頂尖頂緊及裝夾;通過緊固件將兩個支撐套半環夾緊在套料鉆的頸部的外圓上,支撐套內孔與套料鉆的頸部的外圓小間隙配合,兩個支撐套半環之間留有間隙。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對套料鉆結構進行分析和研究,本技術提供了由悶頭及支撐套構成的專用輔助夾具,利用悶頭及支撐套來磨削加工刀具外圓及內孔,可完全達到設計及使用精度要求。利用本技術所述的專用輔助夾具來進行定位裝夾套料鉆,然后再磨削加工套料鉆的外圓及內孔,使得加工后的套料鉆外圓、內孔的同軸精度完全滿足設計要求,經實際使用,利用本技術進行定位可確保磨削刀具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及使用壽命,成功地加工出滿足要求的套料鉆,而且降低了刀具費用支出。利用本技術可完全確保套料鉆刀具在進行切削加工時同軸精度,保證了其加工精度。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所述輔助夾具安裝在套料鉆進行套料鉆磨削加工的裝配圖(主視圖),圖2是圖1的左視圖,圖3是圖1的俯視圖;圖4是悶頭I的主視圖,圖5是支撐套 II的主視圖,圖6是圖5的左視圖,圖7是圖5的俯視圖;圖8是套料鉆的主視圖,圖9是圖8的左視圖,圖10是圖8的俯視圖,圖11是圖8的A向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具體實施方式一如圖1 11所示,本實施方式所述的一種套料鉆加工的輔助夾具由悶頭I和支撐套II構成;所述悶頭I由悶頭主體1和擋臺2構成,悶頭主體1和擋臺 2均呈圓柱狀,悶頭主體1和擋臺2同軸設置,悶頭主體1 一端端面和擋臺2的一端端面連為一體,擋臺2的外徑大于悶頭主體1的外徑,悶頭主體1和擋臺2之間形成在臺肩面3 ;擋臺2的另一端端面上加工有中心孔2-1,所述中心孔2-1的開口端呈漸擴狀的圓臺形輪廓; 所述支撐套II為由兩個支撐套半環4相對設置并通過緊固件6連接在一起形成的套筒,每個支撐套半環4的兩端外側壁上各設有周向凸臺4-1,在每個周向凸臺4-1的兩端部各加工有一個連接耳4-2,在每個連接耳4-2上開有通孔4-2-1,兩個支撐套半環4相對設置且二者連接耳4-2上的相應通孔4-2-1形成同軸設置的四對連接通孔,緊固件6分別穿過每對連接通孔將兩個支撐套半環4固連在一起;悶頭的悶頭主體1的外圓與套料鉆5的內孔 5-1緊配,臺肩面3 (臺階面)定位在套料鉆5鉆頭端上,中心孔2-1用于頂尖頂緊及裝夾; 通過緊固件將兩個支撐套半環4夾緊在套料鉆5的頸部5-2的外圓上,支撐套II內孔與套料鉆5的頸部5-2的外圓小間隙配合,兩個支撐套半環4之間留有間隙。所述緊固件6可采用螺栓螺母。由于套料鉆有其獨特的結構特點,如圖8 11所示,外圓有20°右旋螺旋槽,設計有內孔及其端面齒,在加工制造時無法直接夾持該刀具,滿足加工精度要求。現研制輔助夾具(悶頭及支撐套)來進行磨削加工外圓及內孔,保證其同軸精度要求。下面對專用輔助夾具結構型式及磨削加工過程說明如下1、專用輔助夾具結構型式I 悶頭由于套料鉆右端有60°頂尖孔,而左端開有刀具端面齒,頂尖無法直接頂緊、裝夾,為保證外圓的同軸精度要求,研制了輔助夾具悶頭,外形如圖4所示。悶頭的Φ30外圓與套料鉆Φ30內孔緊配,Φ45右端臺階面定位在套料鉆左端面,而Φ2Χ60。的中心孔用于頂尖頂緊、裝夾,保證外圓與尾柄的同軸精度要求。II支撐套為了保證套料鉆Φ30內孔的同軸精度要求,研制了支撐套,外形如圖5所示。該支撐套Φ55內孔與套料鉆的Φ55外圓小間隙配合,64X16四處凸臺及Φ7孔用于螺栓、螺母將兩支撐套半環夾緊在套料鉆ΦΜ外圓上,做好的支撐套在線切割機床將其割為兩半, 中分面加工為0. 5mm間隙,Φ64外圓為磨削套料鉆內孔時支撐架支撐部位。2、磨削加工過程該方案套料鉆外圓、內孔磨削加工過程為將粗加工好的套料鉆利用悶頭緊配在套料鉆Φ30內孔上,利用螺釘螺母將支撐套兩半環夾緊在套料鉆Φ55外圓上,套料鉆的兩側利用頂尖裝夾在機床上,磨削套料鉆的Φ57外圓及1° 30'倒錐,磨削支撐套Φ64外圓,磨削套料鉆柄部兩處外圓,保證其同軸精度要求;磨削好各外圓后,拆卸下悶頭,夾持套料鉆的柄部(右端),利用支撐架支撐在支撐套的Φ64外圓上,磨削Φ30內孔及2°倒錐, 拆卸下輔助夾具支撐套,套料鉆的外圓及內孔磨削完畢。利用該方案磨削的套料鉆,刀具的外圓和內孔同軸精度在0. 02mm以內,滿足設計及使用精度要求。具體實施方式二 本實施方式所述緊固件為螺栓和螺母。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具體實施方式三如圖6所示,本實施方式所述兩個支撐套半環4之間留有的間隙為0.5mm。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具體實施方式四如圖4 7所示,本實施方式所述中心孔2-1的開口端的錐角為 60° ;悶頭1的悶頭主體1外圓為Φ30,支撐套II內孔為Φ55。其它組成及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套料鉆加工的輔助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夾具由悶頭(I)和支撐套(II)構成;所述悶頭(I)由悶頭主體(1)和擋臺(2)構成,悶頭主體(1)和擋臺(2)均呈圓柱狀,悶頭主體(1)和擋臺(2)同軸設置,悶頭主體(1)一端端面和擋臺(2)的一端端面連為一體,擋臺(2)的外徑大于悶頭主體(1)的外徑,悶頭主體(1)和擋臺(2)之間形成在臺肩面(3);擋臺(2)的另一端端面上加工有中心孔(2-1),所述中心孔(2-1)的開口端呈漸擴狀的圓臺形輪廓;所述支撐套(II)為由兩個支撐套半環(4)相對設置并通過緊固件連接在一起形成的套筒,每個支撐套半環(4)的兩端外側壁上各設有周向凸臺(4-1),在每個周向凸臺(4-1)的兩端部各加工有一個連接耳(4-2),在每個連接耳(4-2)上開有通孔(4-2-1),兩個支撐套半環(4)相對設置且二者連接耳(4-2)上的相應通孔(4-2-1)形成同軸設置的四對連接通孔,緊固件(6)分別穿過每對連接通孔將兩個支撐套半環(4)固連在一起;悶頭的悶頭主體(1)的外圓與套料鉆(5)的內孔(5-1)緊配,臺肩面(3)定位在套料鉆(5)鉆頭端上,中心孔(2-1)用于頂尖頂緊及裝夾;通過緊固件將兩個支撐套半環(4)夾緊在套料鉆(5)的頸部(5-2)的外圓上,支撐套(II)內孔與套料鉆(5)的頸部(5-2)的外圓小間隙配合,兩個支撐套半環(4)之間留有間隙。...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套料鉆加工的輔助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夾具由悶頭(I)和支撐套(II) 構成;所述悶頭(I)由悶頭主體(1)和擋臺(2)構成,悶頭主體(1)和擋臺(2)均呈圓柱狀, 悶頭主體(1)和擋臺( 同軸設置,悶頭主體(1) 一端端面和擋臺O)的一端端面連為一體,擋臺O)的外徑大于悶頭主體(1)的外徑,悶頭主體(1)和擋臺(2)之間形成在臺肩面(3);擋臺(2)的另一端端面上加工有中心孔0-1),所述中心孔的開口端呈漸擴狀的圓臺形輪廓;所述支撐套(II)為由兩個支撐套半環(4)相對設置并通過緊固件連接在一起形成的套筒,每個支撐套半環的兩端外側壁上各設有周向凸臺G-i),在每個周向凸臺的兩端部各加工有一個連接耳G-2),在每個連接耳(4-2)上開有通孔0-2-1), 兩個支撐套半環(4)相對設置且二者連接耳(4- 上的相應通孔(4-2-1)形成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盛麗,魏成雙,魏崇巍,
申請(專利權)人: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9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