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貨船裝貨艙口的操作機構(25),所述裝貨艙口包括至少一個艙口板(18、19),所述艙口板能在打開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運動以便打開和關閉貨船的貨艙(23),其中,至少一個致動器設備安裝到所述艙口板或者與所述艙口板連接以便實現所述艙口板在所述打開位置和所述關閉位置之間的運動,并且其中,所述艙口板通過滑動基部(1)以及通過所述滑動基部和至少一個鉸接桿臂(2、3)或扇形齒輪能被抬升到行進位置以及能被降低到鎖定位置,所述滑動基部(1)布置成由一個或多個導引件(4’、4”)支撐在所述船只的船體上滑動,所述至少一個鉸接桿臂(2、3)或扇形齒輪直接或間接連接到所述船只的船體。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船只的裝貨艙口的操作機構,更具體地涉及貨船裝貨艙口的操作機 構。貨船通常包括由一塊或多塊艙口板形成的一個或多個裝貨艙口,必須移動這些艙口板 才能蓋住或打開船只的貨艙(即貨物空間)。利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裝貨艙口操作機構,可使前 述艙口板在其打開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運動,從而可打開或關閉船只的貨艙。因為必須壓縮裝貨艙口板之間的密封,在關閉艙口時尤其如此,而另一方面,由于 當打開艙口時裝貨艙口板必須被向上抬升到行進位置,所以需要很大的力。因此,本專利技術涉及通過一些致動器來打開和關閉貨船的裝貨艙口。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已有用于貨船裝貨艙口的操作機構的各種不同方案。通常,裝貨艙口的操作設備被實施成使得利用分離的裝置來實現艙口板的抬升和 降低(另一方面,即進行艙口板的實際驅動)。通常,利用缸操作的桿機構來實現抬升和降低運動,該桿機構通常具有兩個單元, 每對艙口一個單元,或者利用輪式升降器(wheel lifter)來實施抬升和降低運動,該輪式 升降器對于每對艙口具有8個單元。例如通過齒條小齒輪驅動裝置來對裝貨艙口的一部分實施驅動,該齒條小齒輪驅 動裝置從功率和功率需求上看是小的,因為艙口板的行進輪沿著平的輪軌滾動。通常,利用分離的手動操作的鎖或鎖定銷來鎖定裝貨艙口,在一個裝貨艙口板中 存在多個這種手動操作的鎖或鎖定銷。專利技術公開FI 20060604中給出了用于貨船裝貨艙口的操作機構的一種方案,其 中,根據該專利技術公開,在該方案中,可通過固定到板的齒條來使裝貨艙口板運動。現有技術的方案具有一定的弱點和缺陷。根據現有技術方案,為了抬升和降低裝 貨艙口以及另一方面為了驅動它們,在設備中需要多個不同的裝置,而這是不期望的,因為 設備變得更易于失效且更復雜,而且服務需求增加且因此成本上升。
技術實現思路
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操作機構的特征在于權利要求1特征部分所述的內容。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操作機構的特征還在于權利要求2-10中所公開的內容。本專利技術給出了一種裝貨艙口(更特別地,側向滾動艙口)的操作機構,該機構使得 當驅動艙口板進入打開位置以及進入關閉位置時能夠使用常規致動器(液壓馬達或電馬 達)作為唯一的致動器。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方案中,產生了一個很大的力,這樣的力是必需 的,因為在關閉艙口時必須壓縮裝貨艙口板之間的密封,而另一方面,由于當打開艙口時裝 貨艙口板必須被向上抬升到行進位置。所考慮的機構還使得在艙口的關閉位置能夠自動鎖定。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操作機構被實施成使得致動器被固定到導引件上的滑動承載裝置,該承載裝置當經由桿機構進行運動時將裝貨艙口抬升到行進位置。在抬升之后,致動器通 過固定到裝貨艙口的齒條拉動裝貨艙口打開。與現有技術方案相比,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方案具有一定的優點。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方案給出了這樣的操作機構,其使得能夠利用一個低功率致動器 (每個裝貨艙口板一個致動器)來執行所有驅動功能(抬升/降低以及行進)。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方案適合于液壓馬達驅動器以及電馬達驅動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方案簡化了艙口的安裝和維護,并且實際上其結構簡單、便宜并且 操作上可靠。附圖說明下面將參照圖l_6c更詳細地描述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方案,附圖中圖la示出了從側面看到的操作機構。圖lb示出了從上方看到的(根據圖la的)操作機構,其中,滑動基部處于位置A, 并且艙口板關閉了貨艙。圖2a示出了從側面看到的操作機構。圖2b示出了從上方看到的(根據圖2a的)操作機構,其中,滑動基部處于位置B, 并且艙口板處于行進位置(可驅動的中間位置)。圖3a示出了操作機構的側視圖。圖3b示出了從上方看到的(根據圖3a的)操作機構,其中,滑動基部的位置使得 艙口板處于可驅動的中間位置。圖4a和圖4b示出了裝貨艙口(即,艙口板)處于關閉位置的情形。圖4a示出了 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方案的側視圖,而圖4b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方案的頂視圖。圖5a和圖5b示出了裝貨艙口(S卩,艙口板)處于可驅動的中間位置的情形。圖 5a示出了從側方看到的前述情形,而圖5b示出了從上方看到的前述情形。圖6a和圖6b示出了裝貨艙口(S卩,艙口板)處于打開位置(完全打開)的情形。 圖6a示出了艙口板完全打開的情形的側視圖,而圖6b示出了艙口板完全打開的情形的頂 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根據圖la和圖lb,通過滑動基部1以及可轉動桿臂2和3來實施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操 作機構25。滑動基部1支撐在一個或多個導引件4(左導引件4’,右導引件4”)上運動,一 個或多個導引件4固定到船只的船體。桿臂2以鉸接方式通過鉸鏈14固定到滑動基部,而 桿臂3以鉸接方式通過鉸鏈13例如直接地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到船只的船體。桿臂2、3還以 鉸接方式通過鉸鏈15彼此固定。在圖lb中可以看到,諸如電驅動器或液壓驅動器的致動 器5使齒輪6旋轉,并且進一步使齒輪11旋轉,因為齒輪11是與齒輪6接觸的。用附圖標 記20和21表示齒輪的軸。在裝貨艙口的抬升階段,即當希望向上抬升艙口板19時,齒輪6 在這種情況下與固定到導引件4’的齒條7連接。齒輪6的旋轉(當其接觸齒條時)使得 滑動基部1運動,然后,這使得可轉動桿臂2和3轉動。桿臂3的頂端8與裝貨艙口接觸, 即通過銷10經由所述桿臂頂端中制成的溝槽固定到艙口板19。當滑動基部從位置A被驅動到位置B時,如圖la和lb以及進一步如圖2a和2b所示,裝貨艙口(即艙口板19)通過 上述桿機構抬升到行進位置(到可驅動的中間位置)。與此同時,裝貨艙口的輪16(圖4a、 4b中示出)抬升到固定輪軌22頂部上,使得能夠在前述軌的頂部上驅動艙口板。在沒有分離的致動器的情況下,所討論的機構將裝貨艙口自動地鎖定到關閉位 置,如圖la和lb所示,這是因為在關閉位置固定到艙口板的銷10擱在桿臂3頂端中制成 的溝槽9上,并且由于鉸鏈點13的有利位置,使得用于轉動桿3的力不是從銷10產生的。根據圖3a和3b,當滑動基部接近位置B時,齒輪6與齒條7的接觸分開,與此同 時,由齒輪6旋轉的齒輪11附接到固定于艙口板的齒條12。當齒輪6、11繼續它們的旋轉 時,艙口板運動到打開位置。通過改變齒輪的旋轉方向,可使艙口板運動回關閉位置,在這 種情況下,上述階段以相反的順序重復。圖4a和4b示出了根據圖la的情形,其中,裝貨艙口(即艙口板)處于關閉位置。 在這種情況下,安裝到艙口板的輪16位于溝槽17中,艙口板可由輪16支撐運動,該溝槽17 或者等同特征形成在船只的船體中,或者輪軌22和前述溝槽直接或間接地形成在該船只 的船體中。艙口板18和19被保持成彼此緊靠,它們的端部包括緊靠彼此擠壓的密封件24,在 這種情況下,水或灰塵不能夠通過它們進入貨艙23。圖5a和5b示出了根據圖2a的情形,其中,裝貨艙口處于可驅動的中間位置,即輪 16已經從溝槽17升高到輪軌22上,并且當艙口板支撐在輪軌22頂部上的輪上時,可通過 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操作機構25使艙口板運動。艙口板可輕易地在前述軌的頂部上運動,因為輪 承受了艙口板18、19的重量。圖6a和6b示出了裝貨艙口 18和19處于打開位置的情形的側視圖和頂視圖,即 艙口板18和19完全不覆蓋貨物空間23,也即貨艙。裝貨艙口已經通過操作機構25被驅 動到根據附圖的位置,并且根據附圖,裝貨艙口處于第二極限位置,即盡可能彼此遠離。附 圖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貨船裝貨艙口的操作機構(25),所述裝貨艙口包括至少一個艙口板(18、19),所述艙口板能在打開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運動以便打開和關閉貨船的貨艙(23),其中,至少一個致動器設備被安裝到所述艙口板或者與所述艙口板連接以便實現所述艙口板在所述打開位置和所述關閉位置之間的運動,其特征在于,所述艙口板通過滑動基部(1)以及通過所述滑動基部和至少一個鉸接桿臂(2、3)或扇形齒輪能被抬升到行進位置以及能被降低到鎖定位置,所述滑動基部(1)布置成由一個或多個導引件(4’、4”)滑動支撐在所述船只的船體上,所述至少一個鉸接桿臂(2、3)或扇形齒輪直接或間接連接到所述船只的船體。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I庫科利德斯,
申請(專利權)人:貨運技術芬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FI[芬蘭]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