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移動式仔魚捕撈器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6075132 閱讀: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移動式仔魚捕撈器,包括前網兜、網架,所述的前網兜的后側設有一個導魚口,該導魚口與一個網箱相連通,該網箱包括漂浮材料的網箱架和網片,所述的網架為由上橫桿、下橫桿以及左右立桿構成的環形結構,且該網箱架設于前網兜的開口端。將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整體放入水中。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現了一種仔魚死亡率低,操作方便,仔魚逃逸率低,單網捕撈量高的移動式仔魚捕撈器。(*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Movable fish larva fish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ortable fish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larvae, net, net, the rear side of the front net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hole, the guide hole is communicated with a cage, the cage cage includes frame and mesh floating material, the grid on the upper and lower cross bars, and the left and right vertical rod ring structure, and the cage installed on the open end of the bag before. The utility model is put into the water as a whole.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a movable fish larva fishing device with low mortality, convenient operation, low escape rate and high net catch.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捕魚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移動式的池塘仔魚捕撈器。
    技術介紹
    人工繁殖的魚苗一般都在孵化后3 4天下池塘進行培育,直至養成夏花或冬片魚種。剛下塘的仔魚因未長出鱗片、游泳能力差,在下塘的10天左右內如用網具捕撈,在起網時,會由于仔魚粘在網片上離開水體而造成死亡。應用傳統技術,一般需池塘培育15天、 魚苗長成2cm左右時才可用網具捕撈。鱖魚、翹嘴紅舶、_魚等肉食性魚類養殖的興起,急需大量Icm左右的活仔魚作為飼料魚。因此,研制捕撈池塘中規格Icm左右仔魚的器具與技術成為急待解決的難題。公開號為CN201138995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撈魚網,旨在提供一種能避免魚受傷的撈魚網。所述撈魚網包括握桿和魚網框,魚網框分為上、下兩層, 上層為透水的魚網層,下層為不透水的塑料層。采用本技術的撈魚網在撈到魚后脫離水面時,下層不透水的塑料層中會存有一定量的積水,可供所撈的魚在其中自由呼吸和游動,并避免細的魚網線對魚身表面的傷害,尤其適用于對金魚換水等場合。這種撈魚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于活仔魚的捕撈,但其用于池塘捕撈活仔魚時,其單網的捕撈量非常小,而且仔魚的逃逸率會非常高,一方面進一步造成單網的捕撈量減小,另一方面由于仔魚先進網,再逃逸,會造成仔魚的損傷,會造成大量仔魚損失的問題。公開號為C擬877觀9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防逃撈魚網,包括一個固定魚網框和一個轉動魚網框,固定魚網框和轉動魚網框分別為半個魚網框,固定魚網框和轉動魚網框上共同裝有一個魚網;固定魚網框的前端固定連接有一轉軸座,轉動魚網框的前端為一轉軸;轉軸安裝在轉軸座內;固定魚網框的后端固定連接有一套筒,轉動魚網框的后端連接一轉動桿,轉動桿裝在套筒內, 轉動桿的末端固定連接有轉動手柄。該技術使用時,逆時針旋轉轉動手柄,使轉動魚網框逆時針轉動與固定魚網框扣合,使魚被網住后不能躍出逃脫。但是這種結構的每網到少量的魚就需要轉動魚網框,并將其拿出水面,并倒出魚。而且該技術方案也使得每次網上的魚都需要將其帶離水,對于仔魚來說,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仔魚的死亡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仔魚死亡率高,操作麻煩,仔魚逃逸率高,單網捕撈量低等技術問題,提供一種仔魚死亡率低,操作方便,仔魚逃逸率低,單網捕撈量高的移動式仔魚捕撈器。本技術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移動式仔魚捕撈器,包括前網兜、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網兜的后側設有一個導魚口,該導魚口與一個網箱相連通,該網箱包括漂浮材料的網箱架和網片,所述的網架為由上橫桿、下橫桿以及左右立桿構成的環形結構,且該網箱架設于前網兜的開口端。將本技術整體放入水中。由于網箱架為漂浮材料(該漂浮材料為木材或其它可以浮于水面的輕質材料),所以其在加上網片的重量后還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在使用時,帶動前網兜,使得前網兜的開口端朝向運動方向,并拉動網箱向前移動,當仔魚進入到前網兜后,由于整個捕撈器還在向前移動,大量的仔魚會在網兜的導向作用下進入網箱中,由于前網兜只通過一個導魚口與網箱相連通,捕撈器的移動速度快于仔魚的游速,所以,仔魚在進入到網箱后,再從網箱游出的可能性已經非常小。因此,在網箱裝滿之前,可以不斷的通過移動該捕撈器而進行捕撈,這使得其單網的捕撈量較大。當網箱中集滿仔魚后,先將前網兜拉出水面,將網兜中的仔魚驅集在網箱內,再用一個可以盛水的器皿連水帶仔魚一起捕出,由于仔魚在被捕撈的過程中不離開水,極大地降低了仔魚的死亡率。作為優選,所述的前網兜為錐形結構,其上下兩側分別設有兩個力綱,該力綱的前端與網架相連,后端與網箱相連。這種結構使得前網兜對仔魚的導向性更好,使得大量的進入到前網兜的仔魚可以順利地進入到網箱中。上下兩側的力綱使得前網兜在拉動網箱的過程中,更為可靠,不會對前網兜的網片造成損傷。作為優選,所述的導魚口設于網箱的中部,該導魚口與網箱的上下左右各邊的間距為10-35CM。由于魚具有沿網活動的習性,導魚口與上下左右各邊的間距小于IOCM時,進入到網箱內的仔魚,在沿上下左右各側的網片游動時,很容易從導魚口一側游出,會使得仔魚的逃逸率增加,當間距大于IOCM時,仔魚沿網片游出的可能性大大減小。作為優選,所述的前網兜的左右立桿上分別設有一個翼網。在使用時,操作者分別拉著兩側的翼網帶動捕撈器向前運動。在移動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增加或減小兩翼網之間的夾角,達到增加或減小單網的捕撈范圍。作為優選,所述的翼網分別與一個手桿相連。可能通過兩人握住該手桿進行操作, 使用非常方便。作為本技術的另一方案,所述的上橫桿設有一個手桿,該手桿與上橫桿相垂直,并與所述的網架處于同一平面。該技術方案使得本技術實現了單人操作,其是目前的抄網的一種改進方案,在現有的前網兜后側加了一個網箱,使得其操作方便,仔魚逃逸率低,單網捕撈量高,是對抄網的一個重大改進。作為優選,所述的導魚口的上側與一個用于遮擋導魚口的擋魚網片相連,該檔魚網片的左側、右側及下側均寬出導魚口 2-5CM,擋魚網片設于網箱的內側。在網箱前進過程中,該擋魚片在水流作用和浮力的共同作用下,呈漂浮狀態,使得導魚口正常打開,當網箱停止前進時,擋魚網片下垂,使得其可以關閉導魚口,網箱內的仔魚無法逃逸。本技術帶來的有益效果是,解決了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仔魚的死亡率高,操作麻煩,仔魚逃逸率高,單網捕撈量低等技術問題,實現了一種仔魚死亡率低,操作方便,仔魚逃逸率低,單網捕撈量高的移動式仔魚捕撈器。附圖說明附圖1是本技術的實施例1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技術的實施例2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本技術的擋魚片的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1 如圖1、圖3所示,本技術是一種移動式仔魚捕撈器,包括前網兜1、 網架,所述的網架為由上橫桿6、下橫桿9以及左右立桿4構成的環形結構,且該網架設于前網兜1的開口端。前網兜1為錐形結構,其上下兩側分別設有一個力綱10,該力綱10的前端與網架相連,后端與一個網箱2相連,該網箱2包括由木板制成的網箱架和由網布縫制而成的網箱。所述的前網兜1的左右立桿4上分別設有一個翼網3,各翼網3上分別設有一個手桿5。后側設有一個導魚口 7,該導魚口 7與網箱2相連通,導魚口 7設于網箱2的中部, 導魚口 7的上側與一個用于遮擋導魚口的擋魚網片8相連,該檔魚網片8的左側、右側及下側均寬出導魚口 3CM,擋魚網片設于網箱2的內側,該導魚口 7與網箱2的上下各邊的間距為15CM,與左右各邊的間距為25CM。本技術在使用時,操作者分別通過手桿拉著兩側的翼網帶動捕撈器向前運動。在移動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增加或減小兩翼網之間的夾角,達到增加或減小單網的捕撈范圍。帶動前網兜,使得前網兜的開口端朝向運動方向,并拉動網箱向前移動,當仔魚進入到前網兜后,由于整個捕撈器還在像前移動,大量的仔魚會在網兜的導向作用下進入到網箱中,由于前網兜只通過一個導魚口與網箱相連通,所以,仔魚在進入到網箱后,再從網箱游出的可能性已經非常小。因此在網箱裝滿之前,可以不斷的通過移動該捕撈器進移而進行捕撈,這使得其單網的捕撈量較大。同時,由于仔魚的逃逸率較低,使得對其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1. 一種移動式仔魚捕撈器,包括前網兜(1)、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網兜(1)的后側設有一個導魚口(7),該導魚口(7)與一個網箱(2)相連通,該網箱(2)包括漂浮材料的網箱架和網片,所述的網架為由上橫桿(6)、下橫桿(9)以及左右立桿(4)構成的環形結構,且該網箱架設于前網兜(1)的開口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宓國強練青平胡廷尖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午夜无码片免费|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少妇A片一区二区三区|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中国人|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日日摸日日碰人妻无码|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人妻中文字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直播| 无码H黄肉动漫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日韩午夜福利无码专区a| 亚洲av无码片在线播放|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 无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成人无码区免费A片视频WWW|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犯す中字|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成人无码影院| 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