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可篩式自動集魚捕撈裝置,包括池塘、固定柱、網箱、定滑輪、固定繩索、起網繩索、篩魚柵欄、固定框、集魚網道、電動繞繩裝置以及投飼機;所述投飼機設置在池塘的一側;所述固定繩索通過固定柱置于池塘上方,固定繩索的AB兩端分別固定于池塘岸邊,固定柱、固定繩索與池塘岸邊共同圍成一個正方形;所述定滑輪固定于固定柱上;靠近岸邊的一面側網上設有集魚網道,與岸邊相對的側網上設有固定框,所述固定篩魚柵欄與固定框相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裝置可自動篩魚、自動集魚,在節約人力和時間成本的同時降低了因過多人為操作導致魚體外傷的概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水產養殖自動控制裝置
,涉及一種可篩式自動集魚捕撈裝置。
技術介紹
針對大面積池塘的捕魚方法,傳統的全塘拉網集魚捕撈已出現較多的問題,分析有幾點:一是因多次捕撈對魚體損傷很大,因此傳統的方式是盡量一次全塘捕撈完,需耗費很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導致捕魚的成本很高;二是因捕撈上來的漁獲物必須全部處理,而大面積池塘漁獲物較多,若需者少則售價低廉;三是在遇到魚價高時,想隨時現捕鮮賣,但因無法以最小成本捕獲塘魚而錯失良機;四是若要對捕撈上來的漁獲物進行規格篩選,需耗費很大的人力和時間,如果是人為篩選,會容易因操作不當而使魚受傷。因此,有必要技術一種便捷省工的可篩式自動集魚捕撈裝置應用于水產養殖行業。目前市面上已存在類似裝置,該裝置主要構造為:固定繩索、起網繩索、2個定滑輪、投飼機和魚網。各構造組裝方式為:固定繩索設置于池塘上方,其繩頭固定于池塘兩側;魚網由5塊網片構成,其一個邊與固定繩索連接;投飼機設置與池塘一側;投飼機兩邊分別固定2個定滑輪;起網繩索連接網片,繩頭分別繞過2個定滑輪連接電動繞繩裝置。技術原理為:利用投飼機開啟時,魚類在投飼機前半徑20米范圍內集中搶食的習性,把養殖池塘的的魚誘至投飼機前方集中活動,然后迅速拉緊預先放置好的起網繩索,起網繩索前的5個網片將投飼機前集中活動的魚類包圍起來,以達到起捕的效果目的。現有的類似裝置存在以下幾個缺點:一是起捕的魚類大小規格不一,仍需人工進行篩選;二是起捕后,仍需人工將魚類搬運至吊網;三是現有裝置的五個網片構成的網箱形狀為長方形,起捕面積較小,且定滑論只設置在一側網片上,這些設計會使得在實際操作時所需的力度相對較大,起網時間也相對較長;四是起捕時,僅靠2個定滑輪同時拉動5個網片上升,難度大且容易驚動到魚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篩式自動集魚捕撈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無法自動篩魚集魚以及捕撈過程中容易將魚損壞的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篩式自動集魚捕撈裝置,包括池塘、固定柱、網箱、定滑輪、固定繩索、起網繩索、篩魚柵欄、固定框、集魚網道、電動繞繩裝置以及投飼機;所述投飼機設置在池塘的一側;所述固定繩索通過固定柱置于池塘上方,固定繩索的AB兩端分別固定于池塘岸邊,固定柱、固定繩索與池塘岸邊共同圍成一個正方形;所述定滑輪固定于固定柱上;所述網箱由五塊網片組成,其中包含四面側網和一個底網,靠近投飼機的一面側網固定在池塘邊上,其余三面側網通過起網繩索與固定繩索連接,繩頭分別繞過定滑輪然后和電動繞繩裝置相連;靠近岸邊的一面側網上設有集魚網道,與岸邊相對的側網上設有固定框,所述固定篩魚柵欄與固定框相連。進一步的,固定柱為6個。進一步的,定滑輪為5個。進一步的,所述電動繞繩裝置為2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一是本技術的裝置可自動篩魚、自動集魚,在節約人力和時間成本的同時降低了因過多人為操作導致魚體外傷的概率;二是本技術的裝置設置為正方形,增加了起捕面積,且采用五個滑輪從斜對面同時拉網,只需拉起3張網片,起捕速度更快,不易驚動集中搶食的魚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捕獲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池塘,2、固定柱,3、網箱,4、定滑輪,5、固定繩索,6、起網繩索,7、篩魚柵欄,8、固定框,9、集魚網道,10、電動繞繩裝置,11、投飼機。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一種可篩式自動集魚捕撈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池塘1、固定柱2、網箱3、定滑輪4、固定繩索5、起網繩索6、篩魚柵欄7、固定框8、集魚網道9、電動繞繩裝置10以及投飼機11;投飼機11設置在池塘1的一側;固定繩索5通過固定柱2置于池塘上方,固定繩索5的AB兩端分別固定于池塘岸邊,固定柱2、固定繩索5與池塘岸邊共同圍成一個正方形;定滑輪4固定于固定柱2上;網箱3由五塊網片組成,其中包含四面側網和一個底網,靠近投飼機11的一面側網固定在池塘邊上,其余三面側網通過起網繩索6與固定繩索5連接,繩頭分別繞過定滑輪4然后和電動繞繩裝置10相連;靠近岸邊的一面側網上設有集魚網道9,與岸邊相對的側網上設有固定框8,用于固定篩魚柵欄7。如圖1所示,在池塘1的一邊設置投飼機11,投飼機11開啟時,魚類在以投飼機11為半圓心,以飼料拋出去的射程為半徑的范圍內集中搶食。在以最大飼料射程為半徑的圓的圓切線上設置六根用于固定繩索5的固定柱2,固定繩索5的AB兩端分別固定于池塘岸邊,固定柱2、固定繩索5與池塘岸邊共同圍成一個正方形。定滑輪4如圖示分別固定于五根固定柱2上,網箱3由五塊網片構成,包含四個側網和一個底網,靠近投飼機11的一個側網固定在池塘邊上,其余三個側網通過四條起網繩索6與固定繩索5連接,繩頭分別繞過四個定滑輪4連接兩個電動繞繩裝置9,三個側網中靠近岸邊的一個側網上設置一個集魚網道8,與岸邊相對的側網上設置一個固定框8,用于固定篩魚柵欄7。起捕前,通過人工劃船的方式將網箱3的底網從一側向另一側慢慢提起,目的是將底網上的淤泥清洗掉,可減少正式起捕時的難度,接著根據所需魚的規格挑選合適的篩魚柵欄7安裝到固定框8上,然后將集魚網道9封閉起來。起捕時,投飼機11開啟,當魚類集群大量進食時,通過電動繞繩裝置同時迅速拉緊四條起網繩索5,網箱3上與固定繩索5連接的三個側網迅速提升,魚類就集中包在網箱3內,然后通過人工劃船的方式將網箱3從與集魚網道9相對的側網開始向集魚網道9方向慢慢收起,不符合起捕規格的魚逐漸從篩魚柵欄7游出,待魚基本篩完后,將集魚網道9打開并固定在吊網上,符合規格的魚則會通過集魚網道9自動進入吊網,從而達到自動篩選以及自動集中起捕的目的。應用此裝置捕魚,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勢:一是該裝置可自動篩魚、自動集魚,在節約人力和時間成本的同時降低了因過多人為操作導致魚體外傷的概率;二是該裝置設置為正方形,增加了起捕面積,且采用五個滑輪從斜對面同時拉網,只需拉起3張網片,起捕速度更快,不易驚動集中搶食的魚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捕獲率。以起捕5000公斤魚所需的成本計算,比較該設備與傳統人工起捕及現有技術,具體估算如下表所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篩式自動集魚捕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塘(1)、固定柱(2)、網箱(3)、定滑輪(4)、固定繩索(5)、起網繩索(6)、篩魚柵欄(7)、固定框(8)、集魚網道(9)、電動繞繩裝置(10)以及投飼機(11);所述投飼機(11)設置在池塘(1)的一側;所述固定繩索(5)通過固定柱(2)置于池塘上方,固定繩索(5)的AB兩端分別固定于池塘岸邊,固定柱(2)、固定繩索(5)與池塘岸邊共同圍成一個正方形;所述定滑輪(4)固定于固定柱(2)上;所述網箱(3)由五塊網片組成,其中包含四面側網和一個底網,靠近投飼機(11)的一面側網固定在池塘邊上,其余三面側網通過起網繩索(6)與固定繩索(5)連接,繩頭分別繞過定滑輪(4)然后和電動繞繩裝置(10)相連;靠近岸邊的一面側網上設有集魚網道(9),與岸邊相對的側網上設有固定框(8),所述固定篩魚柵欄(7)與固定框(8)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篩式自動集魚捕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塘(1)、固定柱(2)、網箱(3)、定滑輪(4)、固定繩索(5)、起網繩索(6)、篩魚柵欄(7)、固定框(8)、集魚網道(9)、電動繞繩裝置(10)以及投飼機(11);所述投飼機(11)設置在池塘(1)的一側;所述固定繩索(5)通過固定柱(2)置于池塘上方,固定繩索(5)的AB兩端分別固定于池塘岸邊,固定柱(2)、固定繩索(5)與池塘岸邊共同圍成一個正方形;所述定滑輪(4)固定于固定柱(2)上;所述網箱(3)由五塊網片組成,其中包含四面側網和一個底網,靠近投飼機(11)的一面側網固定在池塘...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壽福,葉香塵,呂業堅,張盛,滕忠作,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產引育種中心,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