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5200455 閱讀: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種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其包括一背板、一導光板、一發光源以及一膠框。背板包括一承載部,此承載部具有一發光源承載面以及一導光板承載面,且發光源承載面所在的水平高度低于導光板承載面所在的水平高度。導光板配置于導光板承載面上,導光板具有一側向入光面與一頂出光面,而發光源配置于發光源承載部上以提供一光線。此外,膠框配置于背板上并且承靠于導光板,其中膠框具有一反射面,此反射面位于光線的傳遞路徑上以將光線反射而從側向入光面進入導光板。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增加發光二極管組件的發光面到有效照明區的邊緣的最短光路徑A。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是有關于一種背光模塊,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 (edge-type backlight module)。
    技術介紹
    由于液晶顯示器具有低電壓操作、無輻射線散射、重量輕以及體積小等傳統陰極 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 CRT)所制造的顯示器無法達到的優點,因此液晶顯示器已成 為近年來顯示器研究的主要課題,且不斷地朝向彩色化發展。由于液晶顯示器為非自發 光型顯示器,因此需要背光模塊提供所需的光線,方可達到顯示的功能。近年來,隨著環 保意識的提升,背光模塊中所使用的發光組件已逐漸從冷陰極熒光燈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轉換成更為環保的發光二極管組件。當發光二極管組件被應用 于背光模塊中時,以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為例,發光二極管組件通常是設置于一條狀的印 刷電路板上以形成發光二極管燈條(LED light bar),而發光二極管燈條通常會通過一可 撓性線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PC)與一控制電路板電性連接。圖1為公知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的上視示意圖,而圖2A與圖2B為公知不同結構 的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1與圖2A,公知的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100 包括一導光板110、一發光源120、一膠框(frame) 130以及一背板(back bezel) 140。導光 板110配置于背板140上,且導光板110具有一頂出光面112以及一與頂出光面112連接 的側向入光面114,此外,頂出光面112包括一與側向入光面114連接的周邊區112a以及一 有效照明區112b。從圖1與圖2A可知,發光源120配置于側向入光面114旁,以提供一光線L,而發 光源120包括一電路板122以及多個側向發光結構的發光二極管組件124,且各個側向發光 結構的發光二極管組件124配置于電路板122上并與電路板122電性連接。換言之,發光 源120為一側向發光結構的發光二極管燈條(side-view LED light bar) 0如圖1所示,在公知的發光源120中,任二相鄰發光二極管組件124的間距 (pitch)為P,而各個發光二極管組件124的發光面到有效照明區112b的邊緣的最短光路 徑為A。為了使有效照明區112b內的亮度均勻,制造者會根據發光二極管組件124的光線 L發散角來決定最佳化的A/P比率(A/P ratio) 0然而,目前液晶顯示器已經逐漸朝向窄邊 框設計(slim boarder design)發展,若要符合前述的窄邊框的設計需求,各個發光二極管 組件124的發光面到有效照明區112b的邊緣的最短光路徑A勢必會被要求降低,而當A/P 比率過低時,在靠近側向入光面114的有效照明區112b處便會出現亮暗交替的光斑(hot spot),圖1中的陰影處是指亮度較低的區域。此光班可通過降低間隔P而獲得解決,但當 間距P降低時,制造者必須使用較多數量的發光二極管組件124,進而制造成本提高。很明 顯地,圖2A中的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100的光學設計難以兼顧A/P比率以及制造成本。請參照圖2B,圖2B中的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100’采用頂發光結構的發光二極管 燈條(top-view LED light bar)作為其發光源120。詳言之,發光源120包括一電路板122以及多個頂發光結構的發光二極管組件124’(top-viewLED),其中各個頂發光結構的發光 二極管組件124’配置于電路板122上并與電路板122電性連接。為了進一步改善頂發光 結構的發光二極管組件124’的散熱效能,制造者通常會采用散熱片HS,以將頂發光結構的 發光二極管組件124’所產生的熱導出。承上述,在圖2A與圖2B中的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100與100’中,邊框的寬度W(通 常是指有效照明區112b的邊緣到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100、100’的邊緣的距離)與A/P比 率息息相關,換言之,發光二極管組件124的發光面到有效照明區112b的邊緣的最短光路 徑A直接受限于邊框的寬度。因此,如何在符合窄邊框的設計需求以及不大幅增加生產成 本的前提下,獲得較大的A/P比率,實為目前研發的重要議題之一。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其適用于窄邊框設計的液晶顯示器。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其包括一背板、一導光板、一發光源以及一 膠框。背板包括一承載部,此承載部具有一發光源承載面以及一導光板承載面,且發光源承 載面所在的水平高度低于導光板承載面所在的水平高度。導光板配置于導光板承載面上, 導光板具有一側向入光面,而發光源配置于發光源承載部上以提供一光線。此外,膠框配置 于背板上并且承靠于導光板,其中膠框具有一反射面,此反射面位于光線的傳遞路徑上以 將光線反射而從側向入光面進入導光板。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前述的發光源承載面與導光板承載面的水平高度差異介 于3毫米至10毫米之間。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前述的導光板更具有一頂出光面以及一與頂出光面相對 的散射面。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前述的導光板承載面所在的水平高度介于發光源承載面 所在的水平高度與頂出光面所在的水平高度之間。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前述的發光源包括發光二極管燈條(LED lightbar)。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前述的發光二極管燈條包括一電路板以及多個發光二極 管組件,電路板配置于發光源承載面上,且電路板具有一組件設置表面,而發光二極管組件 則配置于組件設置表面上,且發光二極管組件的光軸指向反射面。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前述的膠框的反射面、發光源承載面以及導光板的側向 入光面環繞出一容納空間,而發光源位于容納空間內,且發光源位于反射面下方。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前述的反射面為一平面或一弧面。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前述的反射面所在的平面與側向入光面所在的平面夾一 銳角Θ1,而銳角θ 1介于15°至75°之間。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前述的反射面所在的平面與發光源承載面所在的平面夾 一銳角θ 2,而銳角θ 2介于15°至75°之間。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前述的側向入光面所在的平面實質上垂直于發光源承載 面所在的平面。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前述的背板可進一步包括一側向承靠部,此側向承靠部 與承載部連接,而膠框承靠于背板的側向承靠部。本專利技術令發光源承載面所在的水平高度低于導光板承載面所在的水平高度,以增 加發光二極管組件的發光面到有效照明區的邊緣的最短光路徑(A)。當本專利技術的設計概念 應用在窄邊框設計的液晶顯示器時,不但可以符合窄邊框的設計需求,且可以有效地增加 A/P比率。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定。 附圖說明圖1為公知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的上視示意圖;圖2A與圖2B為公知不同結構的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的剖面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的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的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的剖面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100、100,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110:導光板112:頂出光面112a:周邊區112b:有效照明區114:側向入光面120 發光源122:電路板124 側向發光結構的發光二極管組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一種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背板,包括一承載部,該承載部具有一發光源承載面以及一導光板承載面,且該發光源承載面所在的水平高度低于該導光板承載面所在的水平高度;一導光板,配置于該導光板承載面上,該導光板具有一側向入光面;一發光源,配置于該發光源承載部上以提供一光線;以及一膠框,配置于該背板上并且承靠于該導光板,其中該膠框具有一反射面,該反射面位于該光線的傳遞路徑上以將該光線反射而從該側向入光面進入該導光板。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發光源承載面與該導光 板承載面的水平高度差異介于3毫米至10毫米之間。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導光板更具有一頂出光 面以及一與該頂出光面相對的散射面。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導光板承載面所在的水 平高度介于該發光源承載面所在的水平高度與該頂出光面所在的水平高度之間。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發光源包括發光二極管 燈條。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側面入光式背光模塊,其特征在于,該發光二極管燈條包括一電路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承勛林蘇逸
    申請(專利權)人: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7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不卡久久精品无码免费|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 成人无码嫩草影院|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无码高潮| 无码熟妇人妻av| 久久久久琪琪去精品色无码|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专区|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无广告| 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久... |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国产人成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八戒理论片午影院无码爱恋|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无码福利写真片视频在线播放| 未满小14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亚洲免费无码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无码高潮爽到爆的喷水视频app|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精品久久久无码21p发布| 无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不卡| 东京热一精品无码AV|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