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鍋爐裝備,涉及一種防掛焦的煤粉鍋爐結構。
技術介紹
1、目前國家存在的高噸位、高參數的煤粉鍋爐以直流燃燒器的形式存在居多,小型低參數低噸位煤粉鍋爐的燃燒器均以旋流煤粉燃燒器的存在居多。為符合國家環保要求,目前國內旋流煤粉燃燒器的燃燒火焰細長比值越來越大,這就要求煤粉鍋爐的爐膛的深度及寬度越來越大,為滿足鍋爐的燃燒特性,不能降低爐膛高度,這樣勢必會增加鍋爐重量,增加生產成本;而小型低參數低噸位煤粉鍋爐的爐膛燃燒區域容易掛焦,部分鍋爐灰斗內煤渣清理也較為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解絕小噸位煤粉鍋爐的爐膛燃燒區域容易掛焦、灰斗不便清理的問題,提供一種防掛焦的煤粉鍋爐結構。
2、為達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所述一種防掛焦的煤粉鍋爐結構,包括爐體和燃燒器,所述爐體的上段內部設置有助燃腔,所述助燃腔的兩側壁下端分別平行設置有風管;爐體的中段內部設置有燃燒腔,爐體的下段內部設置有冷灰斗,所述燃燒腔和助燃腔、冷灰斗上下連通;所述燃燒腔的前側設置有向下外突出的拱壁,拱壁上段的傾斜壁的傾斜角度為30-40°,所述燃燒器安裝于拱壁下段的直壁上。
4、優選的,所述冷灰斗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向下向內收縮的集灰壁,集灰壁的傾斜角度為50-60°。
5、優選的,所述風管伸入助燃腔內的端部設置有傾斜吹管,對角的兩傾斜吹管的管口相對設置,四傾斜吹管的對角線交匯于助燃腔的中心處。
6、優選的,所述爐
7、優選的,所述冷灰斗的下端中心位于燃燒腔中心下方。
8、優選的,所述燃燒器為旋流煤粉燃燒器。
9、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0、本技術通過增加爐體前側的拱壁,進而增大內部燃燒腔的燃燒面積,通過傾斜壁的傾斜角度,合理布置燃燒器火焰區域爐膛深度及寬度,解決燃燒腔內壁掛焦問題;風管端部的傾斜吹管使得助燃風通過進入助燃腔內后交匯于中心,能夠形成空氣層氣墊,有效提高煤粉的二次補燃效果,能有效降低鍋爐的機械不完全損失和co的生成量,從而提高鍋爐的熱效率,并且大大降低煤粉鍋爐原始nox排放濃度,提高小型煤粉鍋爐的市場占有率。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防掛焦的煤粉鍋爐結構,包括爐體(1)和燃燒器(2),其特征是:所述爐體(1)的上段內部設置有助燃腔(11)所述助燃腔(11)的兩側壁下端分別平行設置有風管(8);爐體(1)的中段內部設置有燃燒腔(10),爐體(1)的下段內部設置有冷灰斗(3),所述燃燒腔(10)和助燃腔(11)、冷灰斗(3)上下連通;所述燃燒腔(10)的前側設置有向下外突出的拱壁(4),拱壁(4)上段的傾斜壁(5)的傾斜角度為30-40°,所述燃燒器(2)安裝于拱壁(4)下段的直壁(6)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掛焦的煤粉鍋爐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冷灰斗(3)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向下向內收縮的集灰壁(7),集灰壁(7)的傾斜角度為50-6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掛焦的煤粉鍋爐結構,其特征是:所述風管(8)伸入助燃腔(11)內的端部設置有傾斜吹管(9),對角的兩傾斜吹管(9)的管口相對設置,四傾斜吹管(9)的對角線交匯于助燃腔(11)的中心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掛焦的煤粉鍋爐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爐體(1)的爐壁均為膜式壁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掛焦的煤粉鍋爐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燃燒器(2)為旋流煤粉燃燒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掛焦的煤粉鍋爐結構,包括爐體(1)和燃燒器(2),其特征是:所述爐體(1)的上段內部設置有助燃腔(11)所述助燃腔(11)的兩側壁下端分別平行設置有風管(8);爐體(1)的中段內部設置有燃燒腔(10),爐體(1)的下段內部設置有冷灰斗(3),所述燃燒腔(10)和助燃腔(11)、冷灰斗(3)上下連通;所述燃燒腔(10)的前側設置有向下外突出的拱壁(4),拱壁(4)上段的傾斜壁(5)的傾斜角度為30-40°,所述燃燒器(2)安裝于拱壁(4)下段的直壁(6)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掛焦的煤粉鍋爐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冷灰斗(3)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向下向內收縮的集灰壁(7),集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琴,徐書平,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華光工業鍋爐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