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機械加工,尤其涉及一種協助機器人上下料工作方法。
技術介紹
1、隨著工業化的發展以及電子芯片在控制領域的廣泛應用,作業機器人已經進入到各個領域的生產中,例如自動化裝配、物流、焊接、遠程醫療以及檢驗檢測等領域。目前,在機械加工過程中,通常是工人手動將需要加工的零件放入到車床中,加工完成后再手動將零件從機床上取下,由于上下料過程是手動操作的,存在安全隱患。所以通過機器人對加工件進行自動化上下料,機器人進行上下料的過程中需要一個存放加工件的工作臺,用于將加工件排列堆放讓機器人進行夾取上料,而由于加工件的規格不一樣,現有的設備難以區分不同規格的加工件并對其進行自動上下料,使得上下料的工作效率低,因此,需要一種協助機器人上下料工作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協助機器人上下料工作方法,解決現有設備難以區分不同規格的加工件并對其進行自動上下料的技術問題。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3、一種協助機器人上下料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4、(1)上料:先把各種規格的加工件放到工作臺相應的物料槽內,通過物料槽內的物料識別器識別出其物料槽內加工件的編號并將其發送至機器人;
5、(2)取料:機器人根據接收到的加工信息移動至工作臺的物料架上方,機器人抓取相應物料槽內的加工件;
6、(3)上料:機器人將加工件放至固定板的加工槽內,機器人將加工件從加工槽外側的大槽口往內移動,使得加工件的
7、(4)翻轉:對于需要進行再次加工的加工件,機器人將初次加工完成的加工件往加工槽外側的大槽口方向移動,然后機器人將加工件進行上下翻轉,再將加工件從加工槽外側的大槽口往內移動,使得加工件的兩側分別與加工槽的內側壁抵接,然后機器人固定住加工件,通過加工設備對加工件進行再次加工;
8、(5)下料:機器人將加工完成的加工件從加工槽外側的大槽口移動,即可將加工件放置下一道工序的設備上或成品料庫。
9、進一步地,所述工作臺包括支撐架、上面板、物料架和抓手托盤,所述抓手托盤設置在支撐架頂端的前側,機器人設置在抓手托盤的一側,所述上面板設置在支撐架頂端的的后側,所述物料架設置在上面板的頂端,所述物料架上分別設置有物料槽,所述物料槽的一側設置有物料識別器,物料識別器分別與機器人和外部控制系統連接,所述支撐架的右端設置有固定板,所述支撐架下部的內側設置有下面板。
10、進一步地,所述物料槽的一側設置有圓柱孔,所述物料識別器設置在圓柱孔的內部。
11、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設置有加工槽,所述加工槽的底部設置有若干個凸條。
12、進一步地,所述加工槽設置為等腰梯形結構。
13、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架包括兩個第一立柱和兩個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間的上端連接有長橫梁,所述長橫梁之間設置有第一連接梁,所述第二立柱比第一立柱長。
14、進一步地,所述抓手托盤的兩端設置在長橫梁上,所述抓手托盤的后端設置在第一連接梁上。
15、進一步地,所述兩個第二立柱之間連接有第二連接梁,所述長橫梁的后端上設置有短橫梁,所述短橫梁之間連接有第二連接梁。
16、本專利技術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專利技術通過機器人與工作臺的協同作用下實現加工件自動上下料,還可以將加工件進行翻轉,變為上料一次進行兩次或多次加工,保證工人的安全的同時提高了上下料的工作效率。
18、2、本專利技術通過物料識別器識別加工件并傳送至機器人,保證機器人能夠準確抓取所需的加工件,以此區分不同規格的加工件,方便機器人對加工件進行上下料,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協助機器人上下料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協助機器人上下料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包括支撐架、上面板、物料架和抓手托盤,所述抓手托盤設置在支撐架頂端的前側,機器人設置在抓手托盤的一側,所述上面板設置在支撐架頂端的的后側,所述物料架設置在上面板的頂端,所述物料架上分別設置有物料槽,所述物料槽的一側設置有物料識別器,物料識別器分別與機器人和外部控制系統連接,所述支撐架的右端設置有固定板,所述支撐架下部的內側設置有下面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協助機器人上下料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槽的一側設置有圓柱孔,所述物料識別器設置在圓柱孔的內部。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協助機器人上下料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設置有加工槽,所述加工槽的底部設置有若干個凸條。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協助機器人上下料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槽設置為等腰梯形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協助機器人上下料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包括兩個第一立柱和兩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協助機器人上下料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托盤的兩端設置在長橫梁上,所述抓手托盤的后端設置在第一連接梁上。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協助機器人上下料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第二立柱之間連接有第二連接梁,所述長橫梁的后端上設置有短橫梁,所述短橫梁之間連接有第二連接梁。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協助機器人上下料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協助機器人上下料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包括支撐架、上面板、物料架和抓手托盤,所述抓手托盤設置在支撐架頂端的前側,機器人設置在抓手托盤的一側,所述上面板設置在支撐架頂端的的后側,所述物料架設置在上面板的頂端,所述物料架上分別設置有物料槽,所述物料槽的一側設置有物料識別器,物料識別器分別與機器人和外部控制系統連接,所述支撐架的右端設置有固定板,所述支撐架下部的內側設置有下面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協助機器人上下料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槽的一側設置有圓柱孔,所述物料識別器設置在圓柱孔的內部。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協助機器人上下料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東海,李波,江艷歡,艾鴻濱,王盛,何琳,覃玉培,胡天文,易業凱,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