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干熄焦工藝,特別是涉及一種干熄焦余熱清潔回收發電。
技術介紹
1、干熄焦工藝,是相對濕熄焦而言的,是指采用惰性氣體將紅焦降溫冷卻的一種熄焦工藝方法,干熄焦工藝產生的余熱進行發電可以充分利用其高余熱回收率,高環境友好性,易操作性等特點。目前利用干熄焦余熱發電的方案,大多采用單壓余熱鍋爐與汽輪機發電機組合的方式,這種系統中,余熱鍋爐排煙溫度很高,可高達165攝氏度,而且需要外界提供的用來除氧氣的低壓蒸汽,這種模式對余熱的利用效率,利用雙壓鍋爐與汽輪機組合的方案,能夠有效降低煙氣的排放溫度,進而提高鍋爐對余熱的利用率。
2、現有干熄焦余熱清潔回收發電,在生產過程中,輸送管道內部會產生粉塵,為了更好的清潔粉塵,會在輸送管道內部設置過濾網,對粉塵進行過濾,在長時間使用后,過濾網表面會殘留許多粉塵,通常需要對過濾網取出進行清潔,對過濾網的安裝和拆除的過程較為復雜,對過濾網的清潔作業較為困難。
3、因此,現有的干熄焦余熱清潔回收發電,無法滿足實際使用中的需求,所以迫切需要能改進的技術,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干熄焦余熱清潔回收發電,以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3、本技術為一種干熄焦余熱清潔回收發電,包括輸送管道,所述輸送管道的表面套接有清潔套筒,所述清潔套筒頂部的一側設置有進液閥,所述清潔套筒底部的中端設置有出液閥,所述清潔套筒的內部轉動設置有十字架
4、進一步地,連接于所述第二擋板的所述十字架板表面開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內部設置有彈簧,所述第二擋板的頂部貫穿設置有套孔,所述套孔的內壁固定安裝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滑動卡接在所述限位槽內,且所述限位板設置于所述彈簧的端部。
5、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擋板與所述第二擋板貼近于所述清潔套筒內壁的表面設置有橡膠墊,且所述橡膠墊設置于所述輸送管道的側面。
6、進一步地,所述清潔套筒設置為柱形狀,所述第一擋板與所述第二擋板設置為弧形片狀,且兩個所述第一擋板與兩個所述第二擋板組合成柱形狀。
7、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擋板表面的過濾網與所述輸送管道的輸送口相對應。
8、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該裝置通過設置清潔套筒,步進電機可帶動十字架板發生轉動,從而第一擋板與第二擋板能夠在清潔套筒的內部發生轉動,當第二擋板的表面貼近在輸送管道的輸送口處時,輸送管道內氣體能夠自由進行傳輸,第二擋板表面的過濾網能夠對氣體內部的粉塵雜質進行過濾,當第一擋板的表面貼近輸送管道的輸送口處,實現對輸送管道輸送口的封堵作業,此時弧形滑槽滑動弧形滑塊的表面,第二擋板整體向清潔套筒的內部移動,從而第二擋板的表面不與清潔套筒的內壁相貼合,在浸液閥與出液閥的作用下,將清潔液向清潔套筒內部傳輸,實現對清潔套筒內部的清潔,同時在弧形滑槽與弧形滑塊的作用下,第二擋板的表面不與清潔套筒的內壁相貼合,對第二擋板的清潔效果更好,對過濾網表面的清潔作業更加全面,清潔過程簡單、快捷,提高雙壓鍋爐與汽輪機組合的方案的工作質量。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干熄焦余熱清潔回收發電,包括輸送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管道(1)為雙壓鍋爐與汽輪機之間的輸氣管道,所述輸送管道(1)的表面套接有清潔套筒(2),所述清潔套筒(2)頂部的一側設置有進液閥(3),所述清潔套筒(2)底部的中端設置有出液閥(4),所述清潔套筒(2)的內部轉動設置有十字架板(11),所述十字架板(11)的端面設置有第一擋板(6)與第二擋板(7),且所述第一擋板(6)設置有兩個,所述第二擋板(7)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第一擋板(6)與兩個所述第二擋板(7)交錯安裝在所述十字架板(11)的四個端角處,所述第二擋板(7)的上下端面均固定設置有凸出弧板(8),所述凸出弧板(8)的表面開設有弧形滑槽(9),所述清潔套筒(2)的內壁設置有與所述弧形滑槽(9)相對應的弧形滑塊(10),所述清潔套筒(2)頂部的中端設置有步進電機(5),所述步進電機(5)的輸出端連接于所述十字架板(11)的中心處,所述第二擋板(7)的表面設置有過濾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干熄焦余熱清潔回收發電,其特征在于,連接于所述第二擋板(7)的所述十字架板(11)表面開設有限位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干熄焦余熱清潔回收發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擋板(6)與所述第二擋板(7)貼近于所述清潔套筒(2)內壁的表面設置有橡膠墊,且所述橡膠墊設置于所述輸送管道(1)的側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干熄焦余熱清潔回收發電,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潔套筒(2)設置為柱形狀,所述第一擋板(6)與所述第二擋板(7)設置為弧形片狀,且兩個所述第一擋板(6)與兩個所述第二擋板(7)組合成柱形狀。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干熄焦余熱清潔回收發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擋板(7)表面的過濾網與所述輸送管道(1)的輸送口相對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干熄焦余熱清潔回收發電,包括輸送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管道(1)為雙壓鍋爐與汽輪機之間的輸氣管道,所述輸送管道(1)的表面套接有清潔套筒(2),所述清潔套筒(2)頂部的一側設置有進液閥(3),所述清潔套筒(2)底部的中端設置有出液閥(4),所述清潔套筒(2)的內部轉動設置有十字架板(11),所述十字架板(11)的端面設置有第一擋板(6)與第二擋板(7),且所述第一擋板(6)設置有兩個,所述第二擋板(7)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第一擋板(6)與兩個所述第二擋板(7)交錯安裝在所述十字架板(11)的四個端角處,所述第二擋板(7)的上下端面均固定設置有凸出弧板(8),所述凸出弧板(8)的表面開設有弧形滑槽(9),所述清潔套筒(2)的內壁設置有與所述弧形滑槽(9)相對應的弧形滑塊(10),所述清潔套筒(2)頂部的中端設置有步進電機(5),所述步進電機(5)的輸出端連接于所述十字架板(11)的中心處,所述第二擋板(7)的表面設置有過濾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干熄焦余熱清潔回...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蘇偉,曹宗恒,賀陽,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省建設高壓容器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