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注塑成形,尤其涉及一種環形零件注塑成形模具及使用方法。
技術介紹
1、一種環形密封墊零件是內側壁內凹的氟硅橡膠零件,由于該零件環形內腔部分呈環形內凹狀,采用傳統的單一型芯模具結構進行注塑成形后,無法將零件從模具型芯中取出來,若強行使用外力撬開零件脫模,則容易破壞零件結構,無法得到合格的產品零件,因此為了提高該零件生產的合格率,需要一款在脫模時不損傷零件的模具。
2、公告號為cn216329723u的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內凹槽注塑件易脫模具,其凸模空腔壁上設有水平通孔,水平通孔中活動設有其外端帶成型凸起的水平伸縮塊,該水平伸縮塊與聯動伸縮機構相配接。通過聯動伸縮機構帶動水平伸縮塊伸出頂在注塑件內壁上而形成內凹槽、縮回而在脫模時不會阻礙注塑件脫出模具,不損傷注塑件。但該模具結構較為復雜,大規模使用時制備成本較高,同時需要操作水平伸縮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生產效率。
3、公告號為cn216914632u的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led支架封裝模具,在環繞所述金屬片注入塑膠料形成所述注塑部時,所述密封結構將所述注塑部隔絕在所述上功能區及所述下功能區外,避免塑膠料進入所述上功能區及所述下功能區,使功能受損,也可避免在壓合完成后,對功能區去膠的工作流程,降低了生產成本。該專利雖然分為上模具、下模具,但其注塑部內無針對形成內側壁內凹部分的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環形零件注塑成形模具及使用方法。
2、本專利技術通過以
3、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環形零件注塑成形模具,包括下模、上模、型芯一和型芯二,所述下模與上模連接,所述型芯一和型芯二設置在下模上,所述型芯一上設置型面a,所述型芯二上設置型面b。
4、優選地,所述下模上設置下模型腔a,所述下模型腔a一側設置下模型腔b,下模型腔a另一側設置下模型腔c。
5、優選地,所述下模上設置插孔a,所述插孔a設置在下模型腔a內側,下模側壁設置凹槽a。
6、優選地,所述下模上設置溢料沉腔和放置平臺,所述溢料沉腔設置在下模型腔a外側,溢料沉腔端部設置出料口,所述放置平臺上設置插孔b和導柱,所述導柱設置在插孔b上。
7、優選地,所述上模上設置上模型腔a,所述上模型腔a側壁由外至內依次設置上模型腔b、上模型腔c、上模型腔d及上模型腔e。
8、優選地,所述上模上設置插孔c、凹槽b和凹槽c,所述凹槽b和凹槽c設置在上模側壁。
9、優選地,所述型芯一鏡像設置兩個,型芯一上設置凸釘a,所述型面a設置在型芯一側壁。
10、優選地,所述型芯二鏡像設置兩個,型芯二上設置凸釘b,所述型面b設置在型芯二側壁。
11、一種環形零件注塑成形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2、s1:將模具直立裝入機床;
13、s2:將環形零件制備材料填入上模型腔a中,在上模放置型芯一和型芯二;
14、s3:合模并進行成形工藝;
15、s4:開模,將型芯一、型芯二、環形零件及多余物整體取出,然后將型芯二中間多余料取出,再取出型芯二,然后取出型芯一,最后取出環形零件;
16、s5:對環形零件去毛刺、清洗。
17、優選地,所述步驟s3包括:加壓5~20mpa使下模、上模合模,在100~300℃下保溫、保壓4~20min進行成形工藝。
18、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19、本專利技術通過可拆卸的型芯一、型芯二設置,在成形工藝開模后先取出型芯一和型芯二,再取出環形零件,可避免環形零件的損壞,提高產品生產的合格率。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環形零件注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100)、上模(200)、型芯一(300)和型芯二(400),所述下模(100)與上模(200)連接,所述型芯一(300)和型芯二(400)設置在下模(100)上,所述型芯一(300)上設置型面A(302),所述型芯二(400)上設置型面B(40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形零件注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00)上設置下模型腔A(101),所述下模型腔A(101)一側設置下模型腔B(102),下模型腔A(101)另一側設置下模型腔C(103)。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環形零件注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00)上設置插孔A(104),所述插孔A(104)設置在下模型腔A(101)內側,下模(100)側壁設置凹槽A(107)。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環形零件注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00)上設置溢料沉腔(105)和放置平臺(108),所述溢料沉腔(105)設置在下模型腔A(101)外側,溢料沉腔(105)端部設置出料口(109),所述放置平臺(108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形零件注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00)上設置上模型腔A(205),所述上模型腔A(205)側壁由外至內依次設置上模型腔B(201)、上模型腔C(202)、上模型腔D(203)及上模型腔E(204)。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形零件注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00)上設置插孔C(206)、凹槽B(207)和凹槽C(208),所述凹槽B(207)和凹槽C(208)設置在上模(200)側壁。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形零件注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一(300)鏡像設置兩個,型芯一(300)上設置凸釘A(301),所述型面A(302)設置在型芯一(300)側壁。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形零件注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二(400)鏡像設置兩個,型芯二(400)上設置凸釘B(401),所述型面B(402)設置在型芯二(400)側壁。
9.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形零件注塑成形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環形零件注塑成形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包括:加壓5~20MPa使下模(100)、上模(200)合模,在100~300℃下保溫、保壓4~20min進行成形工藝。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環形零件注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100)、上模(200)、型芯一(300)和型芯二(400),所述下模(100)與上模(200)連接,所述型芯一(300)和型芯二(400)設置在下模(100)上,所述型芯一(300)上設置型面a(302),所述型芯二(400)上設置型面b(40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形零件注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00)上設置下模型腔a(101),所述下模型腔a(101)一側設置下模型腔b(102),下模型腔a(101)另一側設置下模型腔c(103)。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環形零件注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00)上設置插孔a(104),所述插孔a(104)設置在下模型腔a(101)內側,下模(100)側壁設置凹槽a(107)。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環形零件注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00)上設置溢料沉腔(105)和放置平臺(108),所述溢料沉腔(105)設置在下模型腔a(101)外側,溢料沉腔(105)端部設置出料口(109),所述放置平臺(108)上設置插孔b(110)和導柱(106),所述導柱(106)設置在插孔b(110)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形零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緒堅,李賀,王雷,楊庭海,唐育廣,韋林,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