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顯著抑制了飛散性的2-羥基萘-3-羧酸的造粒物及其制法。提供以平均粒徑150μm以上、硬度70g~3000g為特征的2-羥基萘-3-羧酸的造粒物,和以干式壓縮2-羥基萘-3-羧酸得到成形物、再將其粉碎、分級為特征的該造粒物的制造方法。(*該技術在2020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顯著抑制了飛散性的2-羥基萘-3-羧酸的造粒物及其制法。
技術介紹
2-羥基萘-3-羧酸作為顏料或染料的中間體是重要的,其制造一般是先讓β-萘酚與氫氧化鈉反應制成β-萘酚鈉,然后使其在加壓下與二氧化碳反應制成2-羥基萘-3-羧酸的鈉鹽,再添加無機酸使之酸析分離,這種方法是已知。作為β-萘酚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早就有人采用稱之為所謂科爾柏-施密特反應的固-氣相反應,但這個反應需要50小時以上的長反應時間,而且由于高溫下反應的熱不均勻性,β-萘酚損失多,反應中導致相變化的反應難以抑制,有難以得到穩定收率等問題,為了改進這一點,有人提出了使用反應介質的方法等諸多方法。本專利技術者之一已經專利技術了使輕油或煤油、β-萘酚鈉和β-萘酚組成的液狀混合物與二氧化碳反應的方法(參照特公昭56-53296號公報),這種方法目前正在工業上實施。這種方法是可以連續化的,雜質含量極少,可以提供品質波動度極小的2-羥基萘-3-羧酸。若采用這種方法,則能得到諸如熔點220~221℃、純度99.5%β-萘酚鈉含量0.03%這樣高品質的2-羥基萘-3-羧酸。2-羥基萘-3-羧酸可通過酸析、過濾、離心分離等操作從母液中分離,水洗后干燥,就可以作為顏料或染料的中間體使用。2-羥基萘-3-羧酸的結晶一般含有非常微細的粉末,飛散性強。此外,2-羥基萘-3-羧酸有強烈粘膜刺激性,因而在操作上帶來很大麻煩。例如,以2-羥基萘-3-羧酸作為顏料或染料的中間體進料時,若將2-羥基萘-3-羧酸投入反應槽中,則微細粉末狀的2-羥基萘-3-羧酸就會變成粉塵飛舞上來。在空氣中飛舞的2-羥基萘-3-羧酸微細粉末很不容易沉降,會在廣闊范圍內飄浮,污染環境,刺激作業者的皮膚、粘膜,從而產生不快感。為了減輕這樣的進料時的作業性或安全性問題,作業者要佩帶防塵眼鏡或防塵面罩,或者采用在與反應槽的原料進料口不同的口吸收脫氣、用過濾器捕集微細粉末的方法,但這是不夠的。2-羥基萘-3-羧酸的飛散性之所以強烈,可以認為是由于它含有非常微細的結晶,而且由于它幾乎不溶于水中、幾乎不引起吸濕等的現象、各個結晶微粒不經由附著水凝聚、結合、因而受到外來沖擊時容易發生以各個獨立的微細微粒形式運動。此外,微細的2-羥基萘-3-羧酸粉末添加到溶劑中時,微粒彼此之間會形成塊狀物,因而溶解性變差,有給作業帶來麻煩這樣的問題。為了抑制有這樣的性狀的物質的飛散性,特開昭59-196841號提出了具有特定粒度特性、把水分含量調整到13~30%的2-羥基萘-3-羧酸粉末混練、用擠出式造粒機造粒后干燥、再進行濕式擠出的造粒法方案。然而,用這種方法得到的顆粒劑由于各個微粒的結合力弱,輸送時或傳送時等情況下顆粒會崩解、返回到原來的小粒徑微粒狀態而發生飛散,因而不能令人滿意。此外,為了用這種方法顆粒化,要向2-羥基萘-3-羧酸的干燥粉末中添加預定量的水,或者有必要對酸析的2-羥基萘-3-羧酸用離心分離等進行水分調整,從而使制造步驟變得繁雜,無法推向大量生產。另一方面,在醫藥品等的制造步驟中,有人提出了把糊精、淀粉、羧甲基纖維素等粘結劑連同水或醇等溶劑一起添加到主藥粉末中、混練、造粒來制造良好顆粒劑的方案。然而,在2-羥基萘-3-羧酸的制造步驟中,若添加這些粘結劑,就不能得到高純度的2-羥基萘-3-羧酸,若基于這樣的2-羥基萘-3-羧酸來合成偶氮顏料或聚合物等,有也會引起色調惡化或成形品劣化等這樣的問題。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要解決上述課題,從而得到顯著抑制了飛散性的2-羥基萘-3-羧酸造粒物。專利技術公開本專利技術提供2-羥基萘-3-羧酸的造粒物,其特征在于平均粒徑在150μm以上、硬度為70~3000g。有這樣的特性的2-羥基萘-3-羧酸的造粒顯著抑制了飛散性、變得容易操作、環境污染或對人體的影響極大地減輕了。而且,這種2-羥基萘-3-羧酸的造粒物即使給予頗強的沖擊,也不會返回到原來微細粉末狀的微粒,輸送時等的崩解受到了抑制。進而,雖然平均粒徑在150μm以上,但與以往的小粒徑(40~70μm)顆粒相比,顯示出同等以上的溶解特性,適合作為顏料或染料的中間體利用。本專利技術的造粒物,通過使2-羥基萘-3-羧酸粉末干式壓縮得到成形物、將其粉碎、分級,就能較好地制備。因此,這樣的制備方法也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內。定義平均粒徑平均粒徑系指像以下那樣測定的值重量預先測定的造粒物用目孔1180μm、500μm、297μm、180μm、106μm和74μm的篩目依次過篩,測定篩目上的殘存量。首先,全量用1180μm篩目以230rpm篩10分鐘。測定篩目上的殘存量,求出相對于最初重量而言的重量%。另一方面,通過篩目的造粒物全量用500μm的篩目同樣過篩。依次重復此操作,最后測定通過74μm篩目的造粒物重量。所得到的結果用下式求平均粒徑平均粒徑(μm)=(1180×1180μm篩目上殘存部%/100)+(500×500μm篩目上殘存部%/100)+(297×297μm篩目上殘存部%/100)+(180×180μm篩目上殘存部%/100)+(106×106μm篩目上殘存部%/100)+(74×74μm篩目上殘存部%/100)+(45×74μm篩目通過部分%/100)硬度用簡易顆粒硬度計測定。把尖端φ1mm的圓錐臺型壓棒插入試樣中心并加重,能使試樣破碎的加重為硬度。用磨損度試驗器測定的粉化率測定造粒物的粉化難易。取各試樣10g,用60M的篩目(目孔0.25mm),以230rpm的速度過篩1分鐘。篩目上殘存的造粒物用內部直徑27cm,厚度4cm的磨損度試驗器給予3分鐘、25轉/分鐘的沖擊,然后再次用60M的篩目過篩1分鐘。給予沖擊前的造粒物在篩目上的殘存量為W1,給予沖擊后的造粒物在篩目上的殘存量為W2,粉化率用下式表示粉化率(%)=(W1-W2)/W1×100 靜止角、充氣表觀比重、填充表觀比重是用細川micron公司制粉末試驗機(PT-N型)按試驗機上附帶的說明書中記載的方法測定的。靜止角在標準篩(10目)上使樣品振動,通過漏斗,用注入法測定。充氣表觀比重在篩上使樣品振動、通過Shout落下,接納于規定容器中進行測定。填充表觀比重把樣品裝入規定的容器中,從一定高度進行規定次數敲擊,用敲擊的沖擊力搗實后進行測定。壓縮度壓縮度是從充氣表觀比重與填充表觀比重用下式求出的值(填充表觀比重-充氣表觀比重)/填充表觀比重×100本專利技術的2-羥基萘-3-羧酸造粒物是按上述測定的平均粒徑150μm以上的,但較好可以是297~2000μm、更好可以是350~1600μm的。若平均粒徑不足150μm,則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飛散抑制效果,而且溶解時容易形成塊狀物而使溶解速度變慢。若平均粒徑超過2000μm,則雖然飛散抑制效果優異,但有溶解速度慢、作業效率變差的傾向。本專利技術的2-羥基萘-3-羧酸造粒物理想的是,通過74μm篩目的微粒的比例在14%重量以下、較好在6%重量以下。若通過74μm篩目的小粒徑微粒的比例超過14%重量,則變得容易飛散。本專利技術的2-羥基萘-3-羧酸造粒物的硬度可以是70~3000g、更好的是100~1000g。若硬度不足70g,則造粒物變得容易崩解,因而輸送時等會粉末化而成為飛散的原因。若硬度超過3000g,則結合力太強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2-羥基萘-3-羧酸造粒物,其特征在于,平均粒徑在150μm以上,硬度為70g~3000g。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上野隆三,北山雅也,泉地信孝,奈良俊吾,橘高正治,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上野制藥應用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JP[日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