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纜的,特別是電纜過油裝置的。
技術介紹
1、電纜是一種電能或信號傳輸的媒介,通常呈由幾根或幾組線芯絞合而成的繩索狀,具有內通電、外絕緣的特征;電纜在使用過程中對護套層剝離率有量化要求(若護套層與中心芯線之間粘連太緊,則護套層不易剝掉;若護套層與中心芯線之間粘連太松,則纜芯結構不穩定;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一般有兩種,其中一種是將中心芯線通過粉箱在表面沾上一層滑石粉(即過粉工藝),而另外一種則是在中心芯線的表面涂上一層油(即過油工藝)。
2、傳統的人工牽拉過油方式不僅存在過油效率低下的問題,還很容易出現過油不均勻的現象;現有的過油設備主要通過轉動的傳送帶使油布循環地先浸入油液內,再于中心芯線的表面進行擦拭,如公告號為cn112435803b的?一種電線電纜生產用中心芯線過油裝置;然而,該設備無法對中心芯線進行全周向地過油,且液槽還很容易在工作一段時間后逐漸積累雜質以影響后續過油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連續式電纜過油裝置,能夠保證中心芯線能夠全周向穩定且均勻地過油。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出了連續式電纜過油裝置,包括過油機構、油箱、過濾器、油泵、牽拉器和中央控制器,所述過油機構由兩瓣可拆裝的弧板所共同構成,兩瓣所述弧板在拼接時分別拼合形成可供中心芯線貫穿的穿線通道以及盤繞穿線通道設置的螺旋注油槽,所述螺旋注油槽分別通過板體注油孔接入裝有板體接頭的板體進油口和板體出油口,所述過油機構、油箱和過濾
3、作為優選,兩瓣所述弧板之間通過卡扣相卡接且拼接面處通過板體密封圈進行密封。
4、作為優選,所述螺旋注油槽內還填有油氈繩。
5、作為優選,所述牽拉器包括靜導輪、動導輪、驅動件和支撐架,所述靜導輪和動導輪相向設置并形成可供中心芯線通過的狹隙,所述動導輪由驅動件驅動靠近或遠離靜導輪以調節狹隙大小,所述靜導輪和驅動件分別由支撐架所支撐。
6、作為優選,所述過濾器包括基軸、過濾膜、套筒和密封端座,所述過濾膜逐圈繞包在基軸之外并與基軸共同形成膜卷,所述膜卷沿著筒體通道置入套筒內部且縱向兩端分別由密封端座所封裝,所述套筒的筒壁處分別設有帶有筒體接頭的筒體進油口和筒體出油口,所述筒體進油口和筒體出油口分別通過筒體注油孔連通筒體通道。
7、作為優選,所述密封端座包括端座和定位套,所述端座具有可供膜卷插接的插口,所述套筒在插口的外圍處頂撐端座,所述套筒與端座之間通過座體密封圈在頂撐面處進行密封,所述端座通過定位套與套筒間接連接。
8、作為優選,所述插口呈臺階狀且臺階面設有環形凹槽,所述插口之中裝有墊片,所述墊片的外沿伸入環形凹槽內部。
9、作為優選,所述套筒與端座之外分別設有筒體外螺紋和座體外螺紋,所述套筒和端座通過由同一個套筒所螺紋套設而連接在一起。
10、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
11、1)通過采用兩瓣可拼裝形成穿線通道和螺旋注油槽的弧板共同構成過油機構,又將過油機構與油箱、過濾器、油泵和牽拉器相聯用,從而可在利用牽拉器驅動中心芯線沿著穿線通道逐段穿過過油機構期間,利用油箱、過濾器和油泵使經過過濾后的油液沿著螺旋注油槽不斷循環繞設中心芯線,最終保證中心芯線能夠全周向穩定且均勻地過油;
12、2)通過在螺旋注油槽內填入油氈繩,可將中心芯線從直接逐段全周向浸入油液改為被浸有油液的油氈繩所逐段全周向擦拭,從而使油膜在中心芯線表面更為均勻、輕薄,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漏油現象的產生;
13、3)通過將過濾膜逐圈繞包在基軸之外并與基軸共同形成膜卷,又將膜卷沿著筒體通道置入套筒內部且縱向兩端分別利用由端座和定位套所構成的密封端座進行封裝,不僅可利用層層設置的過濾膜在較小的空間內對油液進行有效過濾,且膜卷還能夠被輕易地拆裝替換;
14、4)通過在端座與套筒的相鄰面處加裝座體密封圈,又在端座的供膜卷插接的插口之中增設墊片,從而可在端座和套筒由同一個套筒所螺紋套設而連接在一起時,保證由膜卷與套筒所組成的過濾芯的軸向兩端的快捷密封。
15、本專利技術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連續式電纜過油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過油機構(1)、油箱(2)、過濾器(3)、油泵(4)、牽拉器(5)和中央控制器,所述過油機構(1)由兩瓣可拆裝的弧板所共同構成,兩瓣所述弧板在拼接時分別拼合形成可供中心芯線(6)貫穿的穿線通道(11)以及盤繞穿線通道(11)設置的螺旋注油槽(12),所述螺旋注油槽(12)分別通過板體注油孔(13)接入裝有板體接頭(14)的板體進油口和板體出油口,所述過油機構(1)、油箱(2)和過濾器(3)之間通過油泵(4)和油管形成循環油路,所述過油機構(1)通過牽拉器(5)使中心芯線(6)逐段通過穿線通道(11),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別與過濾器(3)、油泵(4)和牽拉器(5)電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式電纜過油裝置,其特征在于:兩瓣所述弧板之間通過卡扣相卡接且拼接面處通過板體密封圈進行密封。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式電纜過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注油槽(12)內還填有油氈繩(15)。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式電纜過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牽拉器(5)包括靜導輪(51)、動導輪(52)、驅動件(53)和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連續式電纜過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器(3)包括基軸(31)、過濾膜(32)、套筒(33)和密封端座,所述過濾膜(32)逐圈繞包在基軸(31)之外并與基軸(31)共同形成膜卷,所述膜卷沿著筒體通道(331)置入套筒(33)內部且縱向兩端分別由密封端座所封裝,所述套筒(33)的筒壁處分別設有帶有筒體接頭(333)的筒體進油口和筒體出油口,所述筒體進油口和筒體出油口分別通過筒體注油孔(332)連通筒體通道(331)。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連續式電纜過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端座包括端座(34)和定位套(35),所述端座(34)具有可供膜卷插接的插口(341),所述套筒(33)在插口(341)的外圍處頂撐端座(34),所述套筒(33)與端座(34)之間通過座體密封圈(36)在頂撐面處進行密封,所述端座(34)通過定位套(35)與套筒(33)間接連接。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連續式電纜過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341)呈臺階狀且臺階面設有環形凹槽(342),所述插口(341)之中裝有墊片(37),所述墊片(37)的外沿伸入環形凹槽(342)內部。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連續式電纜過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3)與端座(34)之外分別設有筒體外螺紋和座體外螺紋,所述套筒(33)和端座(34)通過由同一個套筒(33)所螺紋套設而連接在一起。
...【技術特征摘要】
1.連續式電纜過油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過油機構(1)、油箱(2)、過濾器(3)、油泵(4)、牽拉器(5)和中央控制器,所述過油機構(1)由兩瓣可拆裝的弧板所共同構成,兩瓣所述弧板在拼接時分別拼合形成可供中心芯線(6)貫穿的穿線通道(11)以及盤繞穿線通道(11)設置的螺旋注油槽(12),所述螺旋注油槽(12)分別通過板體注油孔(13)接入裝有板體接頭(14)的板體進油口和板體出油口,所述過油機構(1)、油箱(2)和過濾器(3)之間通過油泵(4)和油管形成循環油路,所述過油機構(1)通過牽拉器(5)使中心芯線(6)逐段通過穿線通道(11),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別與過濾器(3)、油泵(4)和牽拉器(5)電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式電纜過油裝置,其特征在于:兩瓣所述弧板之間通過卡扣相卡接且拼接面處通過板體密封圈進行密封。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式電纜過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注油槽(12)內還填有油氈繩(15)。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式電纜過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牽拉器(5)包括靜導輪(51)、動導輪(52)、驅動件(53)和支撐架(54),所述靜導輪(51)和動導輪(52)相向設置并形成可供中心芯線(6)通過的狹隙,所述動導輪(52)由驅動件(53)驅動靠近或遠離靜導輪(51)以調節狹隙大小,所述靜導輪(51)和驅動件(53)分別由支撐架(54)所支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子純,楊華勇,吳榮美,陳彩云,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東強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