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地源熱泵,具體為一種地源熱泵。
技術介紹
1、地源熱泵是利用淺層地能進行供熱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術,是熱泵的一種,熱泵是利用卡諾循環和逆卡諾循環原理轉移冷量和熱量的設備,地源熱泵通常是指能轉移地下土壤中熱量或者冷量到所需要的地方,通常熱泵都是用來做為空調制冷或者采暖用的,地源熱泵還利用了地下土壤巨大的蓄熱蓄冷能力,冬季地源把熱量從地下土壤中轉移到建筑物內,夏季再把地下的冷量轉移到建筑物內,一個年度形成一個冷熱循環。
2、公開號“cn210165615u”提供的一種地源熱泵,支撐架的內壁設有若干吸盤,地源熱泵機組置于支撐架上時,將吸盤上的空氣擠走,地源熱泵的底部與支撐架吸附,避免地源熱泵機組啟動時產生震動導致與支撐架之間產生偏移,同時保證了地源熱泵機組與安裝板的整體平穩性;安裝板與減震底板的四角之間設有套設的可上下伸縮的伸縮柱與連接底柱,升降架的底板套設于套柱上,當電機產生震動時,安裝板上下震動,伸縮柱沿著連接底柱的插孔上下活動,升降架通過套孔沿著套柱上下滑動,大大減少了減震底板的震動與位移。
3、但是上述技術方案以及現有技術中存在以下缺陷:
4、由于該地源熱泵吸附固定在支撐架上的吸盤上,導致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一旦地源熱泵損壞的話不僅不方便后期單獨對地源熱泵進行拆卸,而且在長時間的振動力下,吸盤與地源熱泵之間也容易出現松動情況,從而影響地源熱泵的使用穩定性,其次該地源熱泵中國的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彈性勢能,因此不能很好的對地源熱泵進行減震,在實用性方面有待提高。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地源熱泵,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地源熱泵,包括支撐側板、地源熱泵本體、控制箱以及支撐底座,所述地源熱泵本體左右端面對稱設置有支撐側板,所述地源熱泵本體上端面左側安裝有控制箱,所述支撐側板底部安裝有支撐底座,所述支撐底座內部設置有用于對支撐側板進行拆裝的安裝組件,以便地源熱泵本體拆裝更加方便,所述支撐底座下端設置有止震組件,且止震組件用于降低地源熱泵本體工作時的共振噪音。
4、優選的,所述安裝組件包括位移板、定位插塊、蝸桿、蝸輪和雙螺紋絲桿,所述支撐底座內部下側安裝有雙螺紋絲桿,所述雙螺紋絲桿環形側面前后兩側對稱設置有位移板,所述位移板內壁上側設置有定位插塊,所述雙螺紋絲桿環形側面前側設置有蝸輪,所述蝸輪環形側面左側嚙合有蝸桿。
5、優選的,所述蝸桿環形側面上側設置有限位環,所述蝸桿上端設置有手轉盤,所述支撐底座上端面前側安裝有限位蓋。
6、優選的,所述止震組件包括減震座、支撐基臺、固定底板和隔震墊,所述支撐底座下端面前后兩側對稱安裝有減震座,所述減震座下端安裝有支撐基臺,所述支撐基臺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下端面粘貼有隔震墊。
7、優選的,所述支撐基臺內部中間位置設置有隔震套,且隔震套材質為丁基橡膠,所述支撐底座下端面中間位置設置有限位柱,且限位柱與隔震套相匹配,所述限位柱底部連接有限位拉簧。
8、優選的,所述支撐底座上端面開設有限位腔,且限位腔與位移板相匹配,所述定位插塊外表面包裹有保護套,所述限位腔內壁下側粘接有緩沖墊,所述支撐底座前端面下側安裝有檢修蓋。
9、優選的,所述減震座材質為阻尼減震器,所述隔震墊材質為橡膠減振墊,所述固定底板內部前后兩側對稱開設有安裝通孔。
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技術通過對蝸桿進行正轉,便可以使蝸桿通過蝸輪帶動雙螺紋絲桿反轉,而反轉的雙螺紋絲桿會通過位移板帶動定位插塊同步向內側移動并卡裝在相對應的定位槽中,以此對地源熱泵本體進行安裝固定,避免地源熱泵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松動情況,同理,當對蝸桿進行正轉時,便可以使位移板帶動定位插塊同步向外側移動并與定位槽分離,此時便可以對地源熱泵本體進行拆卸,本結構不僅能夠對地源熱泵進行穩固支撐固定,而且拆裝便捷性也好;
12、2、本技術通過安裝減震座,能夠對大部分支撐底座傳遞過來的振動進行緩沖,并且限位拉簧會通過限位柱對支撐底座施加向下拽拉力,避免支撐底座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向上跳動情況,同時隔震套不僅會對限位柱進行限位,而且也避免限位柱與支撐基臺之間產生共振噪音,而隔震墊也能夠避免固定底板與外界地面之間產生共振噪音,以此有效降低地源熱泵本體在工作過程中的共振噪音。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地源熱泵,包括支撐側板(1)、地源熱泵本體(2)、控制箱(3)以及支撐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熱泵本體(2)左右端面對稱設置有支撐側板(1),所述地源熱泵本體(2)上端面左側安裝有控制箱(3),所述支撐側板(1)底部安裝有支撐底座(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源熱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組件(6)包括位移板(61)、定位插塊(62)、蝸桿(64)、蝸輪(66)和雙螺紋絲桿(67),所述支撐底座(4)內部下側安裝有雙螺紋絲桿(67),所述雙螺紋絲桿(67)環形側面前后兩側對稱設置有位移板(61),所述位移板(61)內壁上側設置有定位插塊(62),所述雙螺紋絲桿(67)環形側面前側設置有蝸輪(66),所述蝸輪(66)環形側面左側嚙合有蝸桿(6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地源熱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蝸桿(64)環形側面上側設置有限位環(642),所述蝸桿(64)上端設置有手轉盤(641),所述支撐底座(4)上端面前側安裝有限位蓋(6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源熱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震組件(5)包括減震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地源熱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基臺(52)內部中間位置設置有隔震套(57),且隔震套(57)材質為丁基橡膠,所述支撐底座(4)下端面中間位置設置有限位柱(55),且限位柱(55)與隔震套(57)相匹配,所述限位柱(55)底部連接有限位拉簧(56)。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地源熱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底座(4)上端面開設有限位腔(63),且限位腔(63)與位移板(61)相匹配,所述定位插塊(62)外表面包裹有保護套(621),所述限位腔(63)內壁下側粘接有緩沖墊(42),所述支撐底座(4)前端面下側安裝有檢修蓋(41)。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地源熱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座(51)材質為阻尼減震器,所述隔震墊(54)材質為橡膠減振墊,所述固定底板(53)內部前后兩側對稱開設有安裝通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地源熱泵,包括支撐側板(1)、地源熱泵本體(2)、控制箱(3)以及支撐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熱泵本體(2)左右端面對稱設置有支撐側板(1),所述地源熱泵本體(2)上端面左側安裝有控制箱(3),所述支撐側板(1)底部安裝有支撐底座(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源熱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組件(6)包括位移板(61)、定位插塊(62)、蝸桿(64)、蝸輪(66)和雙螺紋絲桿(67),所述支撐底座(4)內部下側安裝有雙螺紋絲桿(67),所述雙螺紋絲桿(67)環形側面前后兩側對稱設置有位移板(61),所述位移板(61)內壁上側設置有定位插塊(62),所述雙螺紋絲桿(67)環形側面前側設置有蝸輪(66),所述蝸輪(66)環形側面左側嚙合有蝸桿(6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地源熱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蝸桿(64)環形側面上側設置有限位環(642),所述蝸桿(64)上端設置有手轉盤(641),所述支撐底座(4)上端面前側安裝有限位蓋(6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地源熱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震組件(5)包括減震座(51)、支撐基臺(5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汪洋,袁慧,李璐,
申請(專利權)人:合肥琥乾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