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光學零件加工,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基于全歐測角儀的角度測量裝置。
技術介紹
1、當前全歐測角儀的測量光源距自身測量平臺的高度只有110mm,有效測量高度為55mm~110mm,在測量一定高度產品的角度時,需要調整產品來實現產品不同高度上角度的測量,但是受測量光源距離自身測量平臺的高度限制,不能測量零件任意高度上的角度。從測量操作上來說,當我們測量產品的角度(二面角)時,需要把每個測量面的反射像調整至視野中央,通過兩個面的反射像的距離計算測量的角度。在調整測量面的反射像時,需要通過全歐測量儀自身帶的測量平臺調節螺旋鈕進行調節,該螺旋鈕不方便操作,在調節過程中易誤觸碰測量平臺導致反射像跳出視場。如何打破零件測量高度上的限制,實現零件不同高度上角度的測量,并且操作方便靈活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2、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改進和發展。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基于全歐測角儀的角度測量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全歐測角儀測量光源距離自身測量平臺的高度限制,不能測量零件任意高度上的角度的技術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基于全歐測角儀的角度測量裝置,所述角度測量裝置包括:平行光管平臺、產品測量平臺和安裝臺,所述平行光管平臺和所述產品測量平臺間隔設置在所述安裝臺上,平行光管設置在所述平行光管平臺的頂部,所述平行光管平臺帶動所述平行光管沿垂直于所述安裝臺的方向移動,產品操作臺設置在所述產品測量平臺的上端,所述產品測量平臺可
3、可選地,本基于全歐測角儀的角度測量裝置還包括顯示操作屏,所述顯示操作屏設置在所述安裝臺上,用于分別操作和顯示所述平行光管沿垂直于安裝臺方向的移動距離,以及所述產品操作臺的空間三維移動的距離。
4、可選地,所述平行光管平臺包括電機、底座和升降臺,所述底座設置在所述安裝臺上,所述升降臺和所述電機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全歐測角儀的支撐臺設置在所述升降臺上,所述平行光管設置在所述支撐臺上,所述電機接收到驅動信號后驅動所述升降臺沿垂直于所述安裝臺的方向移動。
5、可選地,所述支撐臺上設置有卡槽和卡箍,所述卡箍與所述卡槽螺栓連接,以將所述平行光管卡緊在所述卡槽內。
6、可選地,所述產品測量平臺包括承載臺和三維支架,所述全歐測角儀的產品托盤設置在所述三維支架上,所述三維支架設置在所述全歐測角儀的數碼盤上,所述承載臺設置在所述安裝臺上,所述數碼盤設置在所述承載臺上。
7、所述產品測量平臺包括承載臺和三維支架,所述全歐測角儀的產品托盤設置在所述三維支架上,所述三維支架設置在所述承載臺上,所述數碼盤設置在所述安裝臺上,所述承載臺設置在所述數碼盤上。
8、可選地,所述產品測量平臺包括距離調節支架,所述距離調節支架設置在所述安裝臺上,所述全歐測角儀的數碼盤設置在所述距離調節支架上,所述產品托盤設置在所述數碼盤上,所述距離調節支架帶動所述產品托盤相對于所述安裝臺做空間三維移動。
9、可選地,所述距離調節架包括兩個支撐架、一個橫梁和一個直立架,所述承載臺設置在所述直立架的頂端,所述直立架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橫梁上,所述橫梁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兩個支撐架之間,其中所述橫梁的移動方向與所述直立架的移動方向垂直。
10、可選地,所述橫梁與所述支撐架、所述直立架分別是螺紋連接。
11、可選地,所述支撐架的端部設置有電機,所述支撐架的內部設置有螺桿,所述螺桿的一端與所述電機同軸連接,所述螺桿的另一端通過軸承設置在所述支撐架上。
12、可選地,所述直立架上的電機帶動所述直立架相對于所述承載臺移動,所述支撐架帶動所述橫梁和所述直立架相對于所述承載臺移動。
13、本技術提供的基于全歐測角儀的角度測量裝置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本專利技術通過對全歐測角儀進行改造,實現平行光管可以在垂直于安裝臺的方向上的調整高度,解決測量高度上的限制。另外產品測量平臺實現產品操作臺在空間三維方向上的移動,解決了光學零件不同高度的角度測量,同時通過改造產品測量平臺,解決了自身平臺調節操作不方便的問題,賦予了全歐測角儀易操作、易控制的特點。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基于全歐測角儀的角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測量裝置包括:平行光管平臺、產品測量平臺和安裝臺,所述平行光管平臺和所述產品測量平臺間隔設置在所述安裝臺上,平行光管設置在所述平行光管平臺的頂部,所述平行光管平臺帶動所述平行光管沿垂直于所述安裝臺的方向移動,產品操作臺設置在所述產品測量平臺的上端,所述產品測量平臺可以帶動所述產品操作臺做空間三維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顯示操作屏,所述顯示操作屏設置在所述安裝臺上,用于分別操作和顯示所述平行光管沿垂直于安裝臺方向的移動距離,以及所述產品操作臺的空間三維移動的距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角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光管平臺包括電機、底座和升降臺,所述底座設置在所述安裝臺上,所述升降臺和所述電機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全歐測角儀的支撐臺設置在所述升降臺上,所述平行光管設置在所述支撐臺上,所述電機接收到驅動信號后驅動所述升降臺沿垂直于所述安裝臺的方向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角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臺上設置有卡槽和卡箍,所述卡箍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角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產品測量平臺包括承載臺和三維支架,所述全歐測角儀的產品托盤設置在所述三維支架上,所述三維支架設置在所述全歐測角儀的數碼盤上,所述承載臺設置在所述安裝臺上,所述數碼盤設置在所述承載臺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角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產品測量平臺包括承載臺和三維支架,所述全歐測角儀的產品托盤設置在所述三維支架上,所述三維支架設置在所述承載臺上,所述數碼盤設置在所述安裝臺上,所述承載臺設置在所述數碼盤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角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產品測量平臺包括距離調節支架,所述距離調節支架設置在所述安裝臺上,所述全歐測角儀的數碼盤設置在所述距離調節支架上,所述產品托盤設置在所述數碼盤上,所述距離調節支架帶動所述產品托盤相對于所述安裝臺做空間三維移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角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離調節架包括兩個支撐架、一個橫梁和一個直立架,所述承載臺設置在所述直立架的頂端,所述直立架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橫梁上,所述橫梁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兩個支撐架之間,其中所述橫梁的移動方向與所述直立架的移動方向垂直。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角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的端部設置有電機,所述支撐架的內部設置有螺桿,所述螺桿的一端與所述電機同軸連接,所述螺桿的另一端通過軸承設置在所述支撐架上。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角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架上的電機帶動所述直立架相對于所述安裝臺移動,所述支撐架帶動所述橫梁和所述直立架相對于所述安裝臺移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全歐測角儀的角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測量裝置包括:平行光管平臺、產品測量平臺和安裝臺,所述平行光管平臺和所述產品測量平臺間隔設置在所述安裝臺上,平行光管設置在所述平行光管平臺的頂部,所述平行光管平臺帶動所述平行光管沿垂直于所述安裝臺的方向移動,產品操作臺設置在所述產品測量平臺的上端,所述產品測量平臺可以帶動所述產品操作臺做空間三維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顯示操作屏,所述顯示操作屏設置在所述安裝臺上,用于分別操作和顯示所述平行光管沿垂直于安裝臺方向的移動距離,以及所述產品操作臺的空間三維移動的距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角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光管平臺包括電機、底座和升降臺,所述底座設置在所述安裝臺上,所述升降臺和所述電機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全歐測角儀的支撐臺設置在所述升降臺上,所述平行光管設置在所述支撐臺上,所述電機接收到驅動信號后驅動所述升降臺沿垂直于所述安裝臺的方向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角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臺上設置有卡槽和卡箍,所述卡箍與所述卡槽通過螺栓連接,以將所述平行光管卡緊在所述卡槽內。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角度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產品測量平臺包括承載臺和三維支架,所述全歐測角儀的產品托盤設置在所述三維支架上,所述三維支架設置在所述全歐測角儀的數碼...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葛凱冬,李文強,張佩偉,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創思工貿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