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感應線束,具體涉及一種柔性連接線的灌膠裝置。
技術介紹
1、目前,柔性感應器線束的裝配通常是手工操作,需要經驗豐富的操作人員進行精細的操作。由于操作的復雜性和要求的高精度,裝配過程一般比較耗時,效率較低。同時,由于裝配的難度較大,操作人員的培訓和技術要求較高,這也導致了裝配成本的增加。
2、柔性感應器線束的通常包括線纜套,以及準備與線纜套組裝的殼體,殼體上配置有接管嘴,接管嘴與線纜套之間通過內部的線束連接,而在線束的自由拉伸狀態下,殼體與線纜套之間存在間距,因此在組裝過程中,需要在殼體內進行灌膠,再將線束塞入殼體內,其中,灌膠的目的之一是在殼體處起到一定的防水和密封性能,其目的之二是通過灌膠將殼體內部的線束固定。
3、現有技術中,礙于線纜套自身的長度,工人需要將線纜套提拉,再手持灌膠槍和殼體,進而對殼體實施灌膠工作,工人手動灌膠的方式對工作效率起到一定影響,且手動操控的灌膠量不易控制,存在膠液溢出或是不均勻的情況,同時,柔性的連接線束也對灌膠和定位工作增加了難度。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柔性連接線的灌膠裝置。
2、本技術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柔性連接線的灌膠裝置,包括:
3、連接線束,包括線纜套和待灌膠的殼體,線纜套的兩端設有上端蓋和下端蓋,所述下端蓋與殼體間隔并通過線束連接;
4、夾持模組,包括立式設置的工裝板,設置于工裝板上的多個灌膠夾持模
5、灌膠模組,包括載板,設于載板上的灌膠頭,以及用于驅動載板靠近灌膠口的移動模組。
6、進一步,所述移動模組包括連接至載板的姿態調節模組,所述姿態調節模組通過轉動載板以控制灌膠頭與灌膠口的相對角度。
7、進一步,所述載板上還設有充氣頭,所述充氣頭與灌膠頭并列設置。
8、進一步,所述姿態調節模組驅使充氣頭與灌膠頭依次朝向灌膠口。
9、進一步,所述夾持模組外側還設有交接模組,以及驅使交接模組動作的機械手,所述交接模組被設置為與夾持模組相對設置。
10、進一步,所述交接模組上設有與灌膠夾持模塊一一對應,并分別間隔于灌膠夾持模塊的交接夾持模塊,每個所述交接夾持模塊均連接有第二動作模塊,所述第二動作模塊用于驅使交接夾持模塊釋放或夾持連接線束。
11、進一步,所述灌膠模組外側還設有物流線,所述物流線上設置有承載連接線束的料盤,所述連接線束在料盤上關于其長度方向被約束,所述機械手通過交接模組抓取連接線束至夾持模組。
12、進一步,所述灌膠夾持模塊包括對應于殼體設置的第一夾持模塊,對應于下端蓋設置的第二夾持模塊,對應于上端蓋設置的第三夾持模塊;
13、所述交接模組包括布置于關于豎直方向間隔于第一夾持模塊的第一交接模塊,間隔于第二夾持模塊的第二交接模塊,以及間隔于第三夾持模塊的第三交接模塊。
14、進一步,所述移動模組包括用于驅使載板關于水平方向靠近和遠離的x軸移動模塊,所述姿態調節模塊被設置為關于y軸動作的轉動模塊。
15、進一步,所述線纜套上還設有一連接件,所述交接模組和夾持模組上設有與連接件對應設置的輔助夾持模塊。
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和有益效果:在灌膠模組中,通過工裝板上的多個灌膠加持模塊分別定位和夾持連接線束上的上端蓋、下端蓋和殼體,并將下端蓋和殼體以預期的間距間隔,在露置灌膠口的基礎上,在下端蓋與殼體之間提供灌膠頭進入的空間,本技術的夾持模組得以通過多個灌膠夾持模塊將連接線束以豎立的姿態定位,灌膠頭通過移動模組朝向于殼體上的灌膠口,從而有效解決了人工操作時,柔性的連接線束定位困難的問題,并且,整個灌膠工作自動化的進行,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通過灌膠頭得以精確控制灌膠量,以及在殼體內的灌膠位置。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柔性連接線的灌膠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柔性連接線的灌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模組(4)包括連接至載板(3.2)的姿態調節模組(5),所述姿態調節模組(5)通過轉動載板(3.2)以控制灌膠頭(3.1)與灌膠口(1.5)的相對角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柔性連接線的灌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載板(3.2)上還設有充氣頭(3.3),所述充氣頭(3.3)與灌膠頭(3.1)并列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柔性連接線的灌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態調節模組(5)驅使充氣頭(3.3)與灌膠頭(3.1)依次朝向灌膠口(1.5)。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柔性連接線的灌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模組(2)外側還設有交接模組(7),以及驅使交接模組(7)動作的機械手(6),所述交接模組(7)被設置為與夾持模組(2)相對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柔性連接線的灌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接模組(7)上設有與灌膠夾持模塊(2.2)一一對應,并分別間隔于灌膠夾持模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柔性連接線的灌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膠模組(3)外側還設有物流線(9),所述物流線(9)上設置有承載連接線束(1)的料盤(9.1),所述連接線束(1)在料盤(9.1)上關于其長度方向被約束,所述機械手(6)通過交接模組(7)抓取連接線束(1)至夾持模組(2)。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柔性連接線的灌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膠夾持模塊(2.2)包括對應于殼體(1.2)設置的第一夾持模塊(2.21),對應于下端蓋(1.4)設置的第二夾持模塊(2.22),對應于上端蓋(1.3)設置的第三夾持模塊(2.23);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柔性連接線的灌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模組(4)包括用于驅使載板(3.2)關于水平方向靠近和遠離的X軸移動模塊,所述姿態調節模塊被設置為關于Y軸動作的轉動模塊。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柔性連接線的灌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纜套(1.1)上還設有一連接件(1.6),所述交接模組(7)和夾持模組(2)上設有與連接件(1.6)對應設置的輔助夾持模塊(8)。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柔性連接線的灌膠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柔性連接線的灌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模組(4)包括連接至載板(3.2)的姿態調節模組(5),所述姿態調節模組(5)通過轉動載板(3.2)以控制灌膠頭(3.1)與灌膠口(1.5)的相對角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柔性連接線的灌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載板(3.2)上還設有充氣頭(3.3),所述充氣頭(3.3)與灌膠頭(3.1)并列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柔性連接線的灌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態調節模組(5)驅使充氣頭(3.3)與灌膠頭(3.1)依次朝向灌膠口(1.5)。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柔性連接線的灌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模組(2)外側還設有交接模組(7),以及驅使交接模組(7)動作的機械手(6),所述交接模組(7)被設置為與夾持模組(2)相對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柔性連接線的灌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接模組(7)上設有與灌膠夾持模塊(2.2)一一對應,并分別間隔于灌膠夾持模塊(2.2)的交接夾持模塊(7.1),每個所述交接夾持模塊(7.1)均連接有第二動作模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權,張光華,王俊,范益,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航工智能傳動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