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電子設備,并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柔性電路板組件和電子設備。
技術介紹
1、目前很多電子設備具有多個殼體部分,例如筆記本電腦可以包括顯示端殼體和鍵盤端殼體,相鄰的兩個殼體部分之間可以通過鉸鏈機構機械連接,其中一個殼體部分(例如顯示端殼體)可繞著鉸鏈機構的旋轉樞軸線相對于另一個殼體部分(例如鍵盤端殼體)旋轉,以實現電子設備的打開和閉合。在兩殼體部分需要電信號傳遞時,兩個殼體部分上的電子元件可以通過柔性電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實現電氣連接。
2、柔性電路板可以從鉸鏈機構中心的縫隙穿過或者從鉸鏈機構的表面繞過以連接兩個殼體部分的電氣功能。前一種實現方式中,柔性電路板與鉸鏈機構直接摩擦,破損的風險較高,可靠性較差。后一種實現方式中,柔性電路板的部分處于自由狀態,位于鉸鏈機構處的柔性電路板會發生拱起,容易形成嚴重擠壓,導致柔性電路板斷裂。
3、因此,需要提供一種電氣連接方式,能夠提高柔性電路板電氣連接的可靠性。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提供一種柔性電路板組件和電子設備,能夠約束柔性電路板的運動形態,提高柔性電路板電氣連接的可靠性。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鉸鏈機構,用于鉸接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其中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可繞所述鉸鏈機構的旋轉樞軸線相對于彼此旋轉;柔性電路板,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間的中間段,其中所述第一端與位于所述第一
3、本申請實施例中,在第一機身組件與第二機身組件相對旋轉的過程中,柔性電路板在彈性張緊機構的作用下,運動形態會受到約束,能夠實現柔性電路板的往返受控運動。柔性電路板在運動過程中能夠保持平整,受力較為均勻,因此可以延長柔性電路板的使用壽命,提高了柔性電路板的可靠性。
4、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遮片,設置于所述柔性電路板上,所述遮片與所述鉸鏈機構分別位于所述柔性電路板的兩側;其中,所述遮片至少覆蓋所述柔性電路板上的可視區域。
5、遮片起到遮丑和防護柔性電路板的作用。遮片的遮蓋區域大于或等于柔性電路板的可視區域,這樣柔性電路板不會直接暴露于外部,既不會被用戶看見,還可以免受外部灰塵、劃擦等影響。
6、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遮片的兩端與所述柔性電路板相連接,其余部分與所述柔性電路板相分離。
7、遮片僅部分(例如遮片在柔性電路板的運動方向上的兩端或者遮片在垂直于柔性電路板的運動方向上的兩端)與柔性電路板貼合,其余部分與柔性電路板分離,由于遮片的部分區域與柔性電路板之間留有間隙,可以減少或避免遮片對柔性電路板產生的拉力,柔性電路板的受力減小,其可靠性可以得到提高。
8、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彈性張緊機構包括彈性元件和牽拉件;所述牽拉件與所述柔性電路板相抵接,以使所述柔性電路板相對于所述牽拉件的外表面運動;所述彈性元件分別連接所述牽拉件和所述第二殼體。
9、彈性張緊機構利用彈性元件的彈力作用于柔性電路板上,使得第一機身組件和第二機身組件之間旋轉過程中,柔性電路板可以往返受控運動,以滿足柔性電路板的長期動態彎折要求。
10、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牽拉件為桿狀件。
11、桿狀件具有中心線,該中心線可以與鉸鏈機構的旋轉樞軸線相平行。
12、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桿狀件的外表面相對于所述柔性電路板可自由滾動。
13、桿狀件的外表面可以自由滾動,在桿狀件滾動時,桿狀件上與柔性電路板相接觸的位置不斷變化,產生的摩擦力較小,可以減少牽拉件和柔性電路板的磨損。
14、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牽拉件包括內桿和套管;所述套管套設于所述內桿上,所述套管相對于所述內桿可自由轉動;所述柔性電路板繞設于所述套管的外表面,且與所述套管相抵接;所述內桿與所述彈性元件相連接。
15、套管的外表面可以自由滾動,產生的摩擦力較小,可以減少牽拉件和柔性電路板的磨損。
16、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彈性張緊機構還包括:導向件,與所述第二殼體相連,用于對所述牽拉件的運動方向進行導向。
17、導向件可以限定牽拉件的運動方向,從而進一步約束柔性電路板的運動形態。
18、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導向件上設置有導向槽,所述牽拉件在所述旋轉樞軸線方向上的端部位于所述導向槽中。
19、導向槽可以限定牽拉件的運動方向,結構簡單。
20、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導向槽的延伸方向位于第一平面內,且垂直于所述鉸鏈機構的旋轉樞軸線,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之間的夾角為180°時所在的平面。
21、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導向件包括導向孔和導向柱;所述彈性元件設置于所述導向孔中,可沿所述導向孔的延伸方向發生彈性變形;所述導向柱的一端位于所述導向孔中且與所述彈性元件相連,所述導向柱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導向孔的外部且與所述牽拉件相連。
22、導向柱在彈性元件的彈力作用下,能夠沿著導向孔的長度方向(即導向孔的延伸方向)運動,從而帶動牽拉件沿導向孔的長度方向運動。通過導向孔和導向柱的配合,可以限定彈性元件的變形方向以及牽拉件的運動方向。
23、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彈性元件包括第一彈性元件和第二彈性元件,所述第一彈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彈性元件分別設置于所述牽拉件在所述旋轉樞軸線方向上的兩端。
24、通過在牽拉件兩端設置彈性元件,可以使牽拉件受力更均衡,運動更平穩。
25、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殼體與所述第二殼體之間的夾角最小時,所述彈性元件的拉力為0牛頓~2牛頓;和/或,所述第一殼體與所述第二殼體之間的夾角最大時,所述彈性元件的拉力為15牛頓~30牛頓。
26、在柔性電路板和牽拉件的運動過程中,彈性張緊機構為浮動張緊,彈性元件始終提供拉力作用,使牽拉件與柔性電路板相抵接,以保持柔性電路板的平整性。彈性元件的拉力變化范圍可以確保柔性電路板在受控運動的前提下不至于受到過大的拉力。
27、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彈性元件為彈簧,或者為以下材質中的至少一種:橡膠,聚氨酯,尼龍。
28、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電子元件為顯示屏,所述第二電子元件為顯示屏驅動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牽拉件(1422)為桿狀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桿狀件的外表面相對于所述柔性電路板(141)可自由滾動。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牽拉件(1422)包括內桿和套管;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槽(14231)的延伸方向位于第一平面內,且垂直于所述鉸鏈機構(130)的旋轉樞軸線(1301),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殼體(111)和所述第二殼體(121)之間的夾角為180°時所在的平面。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
9.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1421)為彈簧,或者為以下材質中的至少一種:橡
10.一種柔性電路板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柔性電路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電路板組件還包括: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柔性電路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牽拉件(1422)為桿狀件。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柔性電路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桿狀件的外表面相對于所述柔性電路板(141)可自由滾動。
14.根據權利要求10-13中任一項所述的柔性電路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牽拉件(1422)包括內桿和套管;
15.根據權利要求10-14中任一項所述的柔性電路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1421)為彈簧,或者為以下材質中至少一種:橡膠,聚氨酯,尼龍。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牽拉件(1422)為桿狀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桿狀件的外表面相對于所述柔性電路板(141)可自由滾動。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牽拉件(1422)包括內桿和套管;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槽(14231)的延伸方向位于第一平面內,且垂直于所述鉸鏈機構(130)的旋轉樞軸線(1301),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殼體(111)和所述第二殼體(121)之間的夾角為180°時所在的平面。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