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濕法分離裝置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多功能醇沉罐。
技術介紹
1、醇沉罐常用于口服液制備領域,以便于提取口服液浸膏即原料內的有效成分為口服液的原液。在現有相關技術中,口服液浸膏主要通過乙醇進行提純。具體而言,對口服液浸膏進行提純時,需要首先將熬煮制成的且溫度較高的口服液浸膏通入醇沉罐的醇沉腔室,然后再向醇沉腔室內通入乙醇。口服液浸膏和乙醇通入醇沉罐后,還需要使醇沉腔室內的溫度降低至常溫或低溫并且進行攪拌,以使得可溶于乙醇的有效成分充分接觸并溶于乙醇。攪拌過后,有效成分溶于乙醇形成提純清液,而不溶于乙醇的雜質將在醇沉腔室的底部形成沉淀浸膏。
2、針對上述中的相關技術,不同類型的口服液浸膏的適宜提純溫度往往不同,由于醇沉腔室內的溫度不便于調控,使得不同類型的口服液浸膏難以在適宜溫度下進行提純,適用性較差,影響了口服液的制備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便于對醇沉罐的溫度進行調控,以確保口服液的制備效率,本申請提供一種多功能醇沉罐。
2、本申請提供的一種多功能醇沉罐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3、一種多功能醇沉罐,包括醇沉內膽、降溫夾套以及升溫夾套,所述醇沉內膽的內部開設有醇沉腔室;
4、所述降溫夾套套設于醇沉內膽,所述降溫夾套與醇沉內膽之間開設有降溫腔室,所述降溫夾套開設有冷媒進口和冷媒出口,所述冷媒進口和冷媒出口均連通于降溫腔室;
5、所述升溫夾套位于降溫夾套的底部,所述升溫夾套套設于醇沉內膽,所述升溫夾套與醇沉內膽之間開設
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醇沉腔室的溫度過高時,通過冷媒進口向降溫腔室內通入冷媒,進而使得醇沉腔室的溫度降低,從而將醇沉腔室內的溫度下降調控至提純口服液浸膏的適宜溫度。相反地,當醇沉腔室的溫度過低時,通過蒸汽進口向升溫腔室內通入水蒸汽,進而使得醇沉腔室的溫度上升,從而將醇沉腔室內的溫度上升調控至提純口服液浸膏的適宜溫度。通過使醇沉腔室的溫度維持在適宜的溫度,不僅確保了醇沉罐的適用性,還確保了口服液的制備質量和制備效率。
7、可選的,所述冷媒進口位于冷媒出口的底部。
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冷媒自冷媒進口通入降溫腔室后,自下而上逐漸上升至冷媒出口并自冷媒出口排出,進而有利于確保冷媒與醇沉內膽之間的接觸時間,從而有利于確保快速地將醇沉腔室內的溫度下降至調控至提純口服液浸膏的適宜溫度。
9、可選的,所述蒸汽進口位于蒸汽出口的頂部。
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水蒸汽自整齊進口通入升溫腔室后,自上而下逐漸填充升溫腔室,且溫度下降的水蒸汽和水蒸汽冷凝后形成的冷凝水自蒸汽出口排出,進而有利于確保水蒸汽與醇沉內膽之間的接觸時間,從而有利于確保快速地將醇沉腔室內的溫度上升至調控至提純口服液浸膏的適宜溫度。
11、可選的,所述升溫腔室呈螺旋狀設置。
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水蒸汽在呈螺旋狀設置的升溫腔室內運動時,更有利于確保水蒸汽與醇沉內膽之間的有效接觸,從而進一步有利于確保水蒸汽與醇沉內膽之間的接觸時間。
13、可選的,所述醇沉內膽開設有浸膏進口、真空口以及呼吸口,所述浸膏進口、真空口以及呼吸口均連通于醇沉腔室。
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浸膏進口將口服液浸膏通入醇沉腔室之前,關閉呼吸口且通過真空口將醇沉腔室抽為負壓,進而使得性狀較為粘稠的口服液浸膏更易通入醇沉腔室,減少了口服液浸膏阻塞浸膏進口的情況的發生。待口服液浸膏全部通入醇沉腔室后,開啟呼吸口,使得醇沉腔室連通于大氣,直至醇沉腔室內的氣壓自負壓恢復。待醇沉腔室的氣壓恢復后,呼吸口再次關閉,使得醇沉腔室內的物料不易漏出。
15、可選的,所述醇沉內膽開設有乙醇進口,所述乙醇進口連通于醇沉腔室,所述醇沉腔室內設有噴淋管,所述噴淋管貫穿開設有若干噴淋口。
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乙醇自乙醇進口通入噴淋管,且再通過若干噴淋口噴淋于口服液浸膏,從而使得口服液浸膏與乙醇充分接觸。
17、可選的,所述醇沉內膽的底部開設有浸膏出口,所述浸膏出口連通于醇沉內膽,所述醇沉腔室的底部內壁設有沉積斜面,所述沉積斜面自上而下朝浸膏出口所在位置傾斜設置。
1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口服液浸膏提純完畢后,浸膏出口開啟,口服液浸膏提純后形成的沉淀浸膏順著沉積斜面滑落至浸膏出口,進而使得沉淀浸膏不易積攢于醇沉腔室的底部。
19、可選的,所述醇沉內膽設有第一攪拌槳葉和攪拌驅動件,所述第一攪拌槳葉的類型為錨式攪拌槳葉,且所述第一攪拌槳葉貼近沉積斜面設置,并且所述第一攪拌槳葉的底部呈尖端設置,所述攪拌驅動件用于驅動攪拌槳葉轉動。
2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錨式攪拌槳葉的攪拌范圍大,且相較于槳式或渦輪式漿葉,更不易因口服液浸膏的粘稠度大而難以攪拌均勻。另外,底部呈尖端設置的第一攪拌槳葉貼近沉積斜面,有利于將沉積斜面粘附的口服液浸膏刮下,從而減少沉積斜面積攢口服液浸膏的情況的發生。
21、可選的,所述醇沉內膽設有攪拌軸和第二攪拌槳葉,所述第一攪拌槳葉和第二攪拌槳葉均安裝于攪拌軸,所述第二攪拌槳葉的類型為槳式攪拌葉,所述第二攪拌槳葉位于第一攪拌槳葉的頂部。
2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類型為槳式攪拌葉的第二攪拌槳葉對位于口服液浸膏頂部的乙醇進行攪拌,有利于確保乙醇與口服液浸膏的有效接觸。
23、可選的,所述降溫夾套內設有第一保溫層,所述升溫腔室內設有第二保溫層。
2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保溫層使得降溫腔室內的冷媒不易吸收除醇沉腔室之外的熱量,進而有利于確保降溫腔室的冷卻效果;第二保溫層使得升溫腔室內的水蒸汽不易將熱量釋放至除醇沉腔室之外的位置,進而有利于確保降溫腔室的升溫效果。
25、綜上所述,本申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
26、1.當醇沉腔室的溫度過高時,通過冷媒進口向降溫腔室內通入冷媒,進而使得醇沉腔室的溫度降低,從而將醇沉腔室內的溫度下降調控至提純口服液浸膏的適宜溫度。相反地,當醇沉腔室的溫度過低時,通過蒸汽進口向升溫腔室內通入水蒸汽,進而使得醇沉腔室的溫度上升,從而將醇沉腔室內的溫度上升調控至提純口服液浸膏的適宜溫度。通過使醇沉腔室的溫度維持在適宜的溫度,不僅確保了醇沉罐的適用性,還確保了口服液的制備質量和制備效率。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多功能醇沉罐,其特征在于:包括醇沉內膽(1)、降溫夾套(2)以及升溫夾套(3),所述醇沉內膽(1)的內部開設有醇沉腔室(10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醇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進口(202)位于冷媒出口(203)的底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醇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進口(302)位于蒸汽出口(303)的頂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醇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溫腔室(301)呈螺旋狀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醇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醇沉內膽(1)開設有浸膏進口(105)、真空口(106)以及呼吸口(107),所述浸膏進口(105)、真空口(106)以及呼吸口(107)均連通于醇沉腔室(10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醇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醇沉內膽(1)開設有乙醇進口(103),所述乙醇進口(103)連通于醇沉腔室(101),所述醇沉腔室(101)內設有噴淋管(16),所述噴淋管(16)貫穿開設有若干噴淋口(161)。
7.根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醇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醇沉內膽(1)設有第一攪拌槳葉(14)和攪拌驅動件(13),所述第一攪拌槳葉(14)的類型為錨式攪拌槳葉,且所述第一攪拌槳葉(14)貼近沉積斜面(12)設置,并且所述第一攪拌槳葉(14)的底部呈尖端設置,所述攪拌驅動件(13)用于驅動攪拌槳葉轉動。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醇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醇沉內膽(1)設有攪拌軸和第二攪拌槳葉(15),所述第一攪拌槳葉(14)和第二攪拌槳葉(15)均安裝于攪拌軸,所述第二攪拌槳葉(15)的類型為槳式攪拌葉,所述第二攪拌槳葉(15)位于第一攪拌槳葉(14)的頂部。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醇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溫夾套(2)內設有第一保溫層(21),所述升溫腔室(301)內設有第二保溫層(3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功能醇沉罐,其特征在于:包括醇沉內膽(1)、降溫夾套(2)以及升溫夾套(3),所述醇沉內膽(1)的內部開設有醇沉腔室(10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醇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進口(202)位于冷媒出口(203)的底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醇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進口(302)位于蒸汽出口(303)的頂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醇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溫腔室(301)呈螺旋狀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醇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醇沉內膽(1)開設有浸膏進口(105)、真空口(106)以及呼吸口(107),所述浸膏進口(105)、真空口(106)以及呼吸口(107)均連通于醇沉腔室(10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醇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醇沉內膽(1)開設有乙醇進口(103),所述乙醇進口(103)連通于醇沉腔室(101),所述醇沉腔室(101)內設有噴淋管(16),所述噴淋管(16)貫穿開設有若干噴淋口(16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飛,冉建明,王國洲,郭玉紅,李晗,胡寶山,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華潤高科天然藥物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