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乳化測試儀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簡易的乳化測試儀。
技術介紹
1、油墨是印刷生產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它的性能直接影響著產品的印刷質量和生產效率,所以對油墨的性能進行測定有利于在實際生產操作過程中對油墨的某些性能進行適當?shù)恼{整,從而達到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目的,油墨影響印刷成品質量的因素有:油墨粘度、油墨的乳化率、油墨的轉移率、油墨的干燥性能等等,而對于油墨的乳化中,現(xiàn)在進行油墨乳化率測試,通過測試杯對水樣及油墨進行承托,使用攪拌槳將油墨與水混合,另外,杯式乳化測試需要靠員工將攪拌槳從測試杯取出,在取出的過程中,需要攪動測試杯的油墨,由于每次攪動的角度、力度、時間不同,導致一定的測試誤差,另外,由于油墨和水混合在一起,是油墨覆蓋在水的表面,只有和油墨相融的水才被納入計算乳化率,這些水沒有完全被倒出測試杯,最后被當作乳化水,會造成很大的誤差,同時在測試儀的使用中,對于放置桌面的水平要求較高,不夠水平的情況下將會影響乳化的測試效果,而對于測試儀的找平工作又增加測試工作所需的繁瑣。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根據(jù)印刷時墨棍傳導水的實際情況,提供一種簡易的乳化測試儀,其優(yōu)點簡單、容易操作,便于水槽的放置承托,減輕找平工作的繁瑣的功能。
2、本技術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xiàn)的:一種簡易的乳化測試儀,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表面內嵌安裝有控制按鈕,所述殼體的一側設有側板,所述側板與殼體之間依次設有著墨輥、混合輥和傳水輥,所述混合輥的兩端分別與側板和殼體內部通
3、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對簡易的乳化測試儀進行使用時,通過利用外部移墨器將油墨移動至著墨輥22,隨后運行轉動馬達31,使得轉動馬達31的輸出端帶動混合輥23進行慢速轉動,此時開啟氣泵34,利用氣泵34將外部氣體傳遞至出氣管32,壓力表35對出氣管32的壓強進行檢測,而后氣體進入氣筒25內部,此時活塞26由于氣筒25內部壓強,帶動桿體27在氣筒25內部進行滑動,通過連板28配合滑塊三29和滑槽三30,增加桿體27移動時的穩(wěn)定性及導向性,同時分別帶動著墨輥22和傳水輥24向混合輥23靠近,隨后將測試水樣倒入水槽3,并調整轉動馬達31轉速,以調整混合輥23轉動至測試所需速度,油墨和水樣在混合輥23以一定的轉速混合,在達到實驗所需時間后,關閉氣泵34,隨后著墨輥22和傳水輥24將遠離混合輥23,并抽出水槽3,待將混合輥23油墨刮下來后,便可配合水分機分析儀測試油墨中水分含量,該結構有效還原實際印刷時的上水和水墨混合模式,提高乳化測試精度,降低誤差,在對簡易的乳化測試儀進行使用時,優(yōu)先運行雙軸馬達,使其通過傳動結構帶動承托塊進行移動,在將承托塊調整至容納槽內部后,隨后將水槽放置于殼體的輥軸底部、底座頂部,在將水槽放置好后,再次運行雙軸馬達,使得承托塊帶動水槽移動至殼體的輥軸底部,并確保水槽內部的水樣與輥軸接觸,得以完成水槽的安裝,該環(huán)節(jié)保障了水槽放置安裝中不出現(xiàn)晃蕩、水樣溢出的情況,且操作便利,區(qū)別現(xiàn)有為避免水樣灑出,而小心謹慎的端平安裝,為測試儀的使用帶來便利,在對簡易的乳化測試儀進行使用時,優(yōu)先將該底座與殼體放置于適當位置,隨后通過水平儀配合底座進行水平檢測,在底座不處于水平時,操作較低處的旋鈕,轉動旋鈕,從而帶動螺桿二進行轉動,螺紋塊二將帶動支撐塊進行縱向移動,通過支撐塊從塊體內部的伸出,將對處于較低處的底座進行支撐,維持底座的水平,通過該結構增加該乳化測試儀找平的便利,同時通過水平的放置將避免測試中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4、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雙軸馬達的的表面固定套接有與底座內部固定連接的固定環(huán)。
5、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固定環(huán)將對雙軸馬達進行支撐固定使用。
6、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底座的頂部轉動連接有滾珠,所述連桿的一端通過軸承與底座內部轉動連接。
7、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滾珠便于水槽在底座頂部進行順暢移動使用,通過軸承便于連桿在底座內部進行順暢轉動。
8、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底座頂部的兩端并位于側塊一側均開設有配合承托塊容納使用的容納槽。
9、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容納槽便于對承托塊進行容納使用。
10、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螺紋塊一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滑塊一,所述側塊的內部開設有配合滑塊一滑動使用的滑槽一。
11、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滑槽一與滑塊一的滑動連接,便于螺紋塊二在塊體內部進行移動導向。
12、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螺桿二的頂部貫穿至塊體頂部并固定安裝有旋鈕。
13、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旋鈕便于操作螺桿二進行轉動使用。
14、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塊體的兩側均開設有配合滑塊二滑動使用的滑槽二,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安裝有水平儀。
15、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滑槽二配合滑塊二進行滑動使用,水平儀配合底座進行水平檢測。
16、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桿體的一端固定安裝有連板,所述連板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滑塊三,所述側板和殼體的內部均開設有配合滑塊三滑動使用的滑槽三。
17、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連板配合滑塊三和滑槽三,增加桿體移動時的穩(wěn)定性及導向性。
18、綜上所述,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技術在對簡易的乳化測試儀進行使用時,通過運行轉動馬達,使得轉動馬達的輸出端帶動混合輥進行轉動,此時開啟氣泵,分別帶動著墨輥和傳水輥向混合輥靠近,隨后將測試水樣倒入水槽,油墨和水樣在混合輥以一定的轉速混合,在達到實驗所需時間后,將混合輥油墨刮下來后,便可配合水分機分析儀測試油墨中水分含量,該結構有效還原實際印刷時的上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簡易的乳化測試儀,包括殼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的表面內嵌安裝有控制按鈕(37),所述殼體(1)的一側設有側板(33),所述側板(33)與殼體(1)之間依次設有著墨輥(22)、混合輥(23)和傳水輥(24),所述混合輥(23)的兩端分別與側板(33)和殼體(1)內部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所述殼體(1)的內部固定安裝有轉動馬達(31),所述轉動馬達(31)的輸出端通過聯(lián)軸器與混合輥(23)一端相互固定套接,所述著墨輥(22)和傳水輥(24)的兩端分別貫穿至側板(33)和殼體(1)內部并固定安裝有桿體(27),所述桿體(27)的一端滑動套接有氣筒(25),所述氣筒(25)的內部滑動連接有與桿體(27)一端固定連接的活塞(26),所述側板(33)與殼體(1)之間固定安裝有后板(36),所述后板(36)后側的兩端均固定安裝有氣泵(34),所述氣泵(34)的出氣口連通有貫穿至后板(36)內部的出氣管(32),所述出氣管(32)的一側連通有壓力表(35),所述出氣管(32)的兩端分別貫穿至殼體(1)和側板(33)內部并與氣筒(25)后側相互連通,所述殼體(1)的底部固定安裝有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簡易的乳化測試儀,其特征在于:所述雙軸馬達(14)的表面固定套接有與底座(2)內部固定連接的固定環(huán)。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簡易的乳化測試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頂部轉動連接有滾珠(15),所述連桿(13)的一端通過軸承與底座(2)內部轉動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簡易的乳化測試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頂部的兩端并位于側塊(5)一側均開設有配合承托塊(6)容納使用的容納槽。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簡易的乳化測試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塊一(7)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滑塊一(9),所述側塊(5)的內部開設有配合滑塊一(9)滑動使用的滑槽一(10)。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簡易的乳化測試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二(17)的頂部貫穿至塊體(16)頂部并固定安裝有旋鈕。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簡易的乳化測試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塊體(16)的兩側均開設有配合滑塊二(19)滑動使用的滑槽二(20),所述底座(2)的表面固定安裝有水平儀(4)。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簡易的乳化測試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桿體(27)的一端固定安裝有連板(28),所述連板(28)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滑塊三(29),所述側板(33)和殼體(1)的內部均開設有配合滑塊三(29)滑動使用的滑槽三(3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簡易的乳化測試儀,包括殼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的表面內嵌安裝有控制按鈕(37),所述殼體(1)的一側設有側板(33),所述側板(33)與殼體(1)之間依次設有著墨輥(22)、混合輥(23)和傳水輥(24),所述混合輥(23)的兩端分別與側板(33)和殼體(1)內部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所述殼體(1)的內部固定安裝有轉動馬達(31),所述轉動馬達(31)的輸出端通過聯(lián)軸器與混合輥(23)一端相互固定套接,所述著墨輥(22)和傳水輥(24)的兩端分別貫穿至側板(33)和殼體(1)內部并固定安裝有桿體(27),所述桿體(27)的一端滑動套接有氣筒(25),所述氣筒(25)的內部滑動連接有與桿體(27)一端固定連接的活塞(26),所述側板(33)與殼體(1)之間固定安裝有后板(36),所述后板(36)后側的兩端均固定安裝有氣泵(34),所述氣泵(34)的出氣口連通有貫穿至后板(36)內部的出氣管(32),所述出氣管(32)的一側連通有壓力表(35),所述出氣管(32)的兩端分別貫穿至殼體(1)和側板(33)內部并與氣筒(25)后側相互連通,所述殼體(1)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頂部設有位于殼體(1)內側的水槽(3),所述水槽(3)的兩側均設有與底座(2)頂部固定連接的側塊(5),所述側塊(5)的內部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螺桿一(8),所述螺桿一(8)螺紋連接有螺紋塊一(7),所述螺紋塊一(7)一端的底部固定安裝有配合水槽(3)承托使用的承托塊(6),所述螺桿一(8)的底部貫穿至底座(2)內部并固定套接有錐形齒輪一(11),所述錐形齒輪一(11)的表面嚙合有錐形齒輪二(12),所述底座(2)的內部設有雙軸馬達(14),所述雙軸馬達(14)的輸出端均通過聯(lián)軸器固定套接有與錐形齒輪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黃俊文,李瑋煒,梁家豪,周龍華,楊冬梅,賴活,
申請(專利權)人:茂名阪田油墨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