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具有帶懸掛裝置(3)的基體(2)和用于鉆桿的承接座(4)的鉆孔設備-軸承裝置,其中,在所述基體(2)和用于鉆桿的所述承接座(4)之間設置軸承(4),以便相對所述基體(2)徑向地和軸向地支承所述承接座,并且通過驅動裝置相對所述基體圍繞軸線(6)旋轉所述鉆桿,其中,所述軸承(5)具有由一個部件或兩個部件組成的軸承內圈(7,7′,7″)和由一個部件或兩個部件組成的軸承外圈(8,8′,8″),其中,既在所述軸承內圈(7,7′,7″)也在所述軸承外圈(8,8′,8″)中加入至少兩個滾道(9,9′,9″;10,10′,10″),其中,至少兩列滾動體(11,12,13)設置在所述至少兩個滾道(9,9′,9″;10,10′,10″)之間,并且其中,所述滾動體列(11)之一是圓錐滾子或調心滾子。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鉆孔設備-軸承裝置,其具有帶有懸掛裝置的基體以及用于鉆桿 的承接座,其中,在所述基體和用于鉆桿的承接座之間設置有軸承,以便相對所述基體徑向 地和軸向地支承承接座,并且通過驅動裝置能使鉆桿相對基體圍繞一軸線旋轉。
技術介紹
這種鉆孔設備-軸承裝置在現有技術中已經充分公開。在如圖1所示的鉆孔設 備中使用至少一個這種裝置,該裝置在多數情況下也稱作沖洗頭(在英文中稱為“旋轉接 頭”)。該裝置在圖1中用附圖標記1表示。在圖2中詳細示出了這種按現有技術的鉆孔設 備-軸承裝置。該軸承裝置1具有帶懸掛裝置3 (掛鉤)的基體2,在該懸掛裝置上可作用 有升降裝置的繩索,以便提升和降下該裝置1。在軸承裝置1的下部區域設置有用于鉆桿的 承接座。大多單獨地進行鉆桿的驅動。可選地,鉆桿的驅動也可以集成在沖洗頭中;在這種 情況下也可以說是“頂部驅動”。無論如何都需要實現相對基體2繞軸線6旋轉帶有鉆桿的 承接座5的軸承5。在現有技術中大多通過軸向圓錐滾子軸承承受在鉆孔過程中產生的主要軸向載 荷。在交變的軸向負荷情況下可以通過彈簧預張緊定位座圈。作為圓錐滾子軸承的替代方 案,也可以使用球面滾子推力軸承(非軸向)。在很多情況下,球面滾子推力軸承在徑向不 能自由活動,因此在這些情況下也可以傳遞徑向載荷。為了在承受鉆孔過程中產生的徑向 載荷,例如在上部和下部區域使用兩個徑向軸承(例如圓柱滾子軸承)。在圖2中,對于在此示出的已知的解決方案規定,除了中部區域中的、用于承受主 要-軸向載荷的推力圓錐滾子軸承之外,在下部區域安置一圓柱滾子軸承作為徑向軸承; 在上部區域安置一既可以傳遞徑向載荷也可以沿小的圓周傳遞軸向載荷的圓錐滾子軸承。在此,作為替代也可以使用徑向不能自由活動的球面滾子推力軸承,并因此可以 傳遞徑向載荷。也已知有對靠的軸承,例如球面滾子推力軸承和/或圓錐滾子軸承。為了 承受反向的軸向載荷也可以使用推力圓柱滾子軸承,那么在上部區域使用承受徑向載荷的 徑向圓柱滾子軸承。在按本專利技術的鉆孔設備-軸承裝置中的所有至今已知和常見的軸承方案都是基 于所謂的“分散的軸承”。這意味著,通過多個或多或少標準化的滾動軸承實現該軸承。這種方案的缺點是軸承裝置相對凸出的結構,而并不會相當緊湊。相應地,缺點是 結構高度大。此外,這種軸承裝置的安裝相對較耗費,其中尤其需要精確地調節各個軸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這樣地改進一種形成類型的鉆孔設備_軸承裝 置,使得上述缺點得以避免。也應當提供一種軸承裝置,該軸承裝置的特點是結構尤其緊 湊,也就是結構高度較小并且外徑盡可能地小。此外,該裝置應當易于安裝,其中,尤其是軸 承裝置的調節開銷應保持較小。該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具有由一個部件或兩個部件組成的 軸承內圈和由一個部件或兩個部件組成的軸承外圈,其中,在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中都加 工有至少兩個滾道,其中,至少兩列滾動體設置在所述滾道之間,并且其中,一列滾動體是 圓錐滾子或球面滾子。在此,一列滾動體可以僅僅設計和設置用于傳遞沿軸線方向作用的力(軸向力)。 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都可以一體地設計。優選所謂的軸承是鉆孔設備-軸承裝置的唯一的軸承。至少一個軸承圈可以具有至少一個用于與附件螺紋連接的螺紋。按照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的實施形式,一列設計為圓錐滾子的滾動體被這樣地布 置,使得該列滾動體可以僅僅傳遞沿軸線方向作用的力。一列滾動體也可以是圓柱滾子,其中,該列滾動體這樣地布置,使得其可以僅傳遞 徑向力。可以在滾道之間這樣地布置一列滾動體,使得該列滾動體既可以傳遞軸向力也可 以傳遞徑向力。在這種情形下可以規定,既可以傳遞軸向力也可以傳遞徑向力的滾動體是 與軸承裝置的軸線成一角度設置的圓柱滾子,圓錐滾子或球體。此外可以設計為,軸承內圈和軸承外圈都配設有沿軸線方向延伸的孔,借助該些 孔可以將所述軸承外圈和內圈固定在附件上。至少一個滾道可以由滾道圈形成,該滾道借助彈簧元件沿軸承裝置的軸線方向相 對支承其的軸承圈預緊。在此,按照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尤其優選的實施形式設計為,軸承內圈一 體地構造,軸承外圈由兩部分構成,并且在軸承外圈中的兩個滾道圈借助彈簧元件預緊地 設置在該軸承外圈的各一個部分中。此外,軸承內圈或軸承外圈可以具有用于嚙合主動小齒輪的齒部。鉆孔設備-軸承裝置優選設計為鉆頭,其中,其轉動軸在按規定使用時優選垂直 地布置。因此,鉆孔設備_軸承裝置的所建議的方案使得能夠通過螺紋連接的軸承單元承 受在鉆孔過程中要傳遞的全部力。與軸承裝置的力矩負載一樣,軸向載荷可以通過一個或兩個推力軸承承受。徑向 軸承承受徑向載荷。原則上也可以是球面滾子推力軸承。兩個推力軸承可以由彈簧軸向預緊。軸(鉆 桿的支座)可以與旋轉的內圈螺旋連接。軸承裝置的殼體(基體)可以與一個或若干外圈 螺旋連接。內圈和外圈都可以一體地設計,為此在這種情況下設計有用于輸送滾動體的安裝 孔。因此,以有利的方式獲得了一種具有明顯減小的結構高度的、緊湊的軸承單元。安裝也相對更簡單和便宜,因為僅必須將軸承圈與附件螺紋連接。尤其不需要單 獨調節各個軸承。軸和殼體公差不會影響軸承間隙。相應可以通過單個緊湊的軸承單元來替換多個軸承。所建議的方案優選應用在垂直的穿孔設備中。除了典型的鉆孔外,在此也考慮所謂的“上升_方法”,其中,在垂直應用的情況下鉆頭從下往上移動。此外,按照本專利技術也可以構造具有水平鉆孔方向的應用,例如應用在隧道掘進機 中。附圖說明在附圖中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在附圖中圖1是鉆孔設備的視圖,圖2是按現有技術的鉆孔設備_軸承裝置,其中使用了已知的軸承,圖3是按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實施形式的鉆孔設備-軸承裝置的徑向截面圖,圖4是以按圖3的視圖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替代的實施形式,圖5a至圖5f是帶有一體式的軸承外圈和兩部分的軸承內圈的、按本專利技術的軸承 的各種設計的示意圖,圖6a至6h是帶有一體式的軸承內圈和兩部分的軸承外圈或一體式的軸承內圈和 一體式的軸承外圈的、按本專利技術的軸承的的各種設計的示意圖,而圖7a至7e是帶有一體式的軸承內圈和兩部分的軸承外圈的、按本專利技術的軸承的 各種其它設計的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圖3示出了軸承5,通過該軸承可相對基體2旋轉地支承鉆頭_軸承裝置1的承接 座4(參見圖2)。在工作時,承接座4圍繞垂直設置的軸線6旋轉。軸承5具有一體的軸承內圈7和兩部分的軸承外圈8”。軸承外圈的兩個部分 借助螺紋連接相互連接;可以看見相關的、用于未示出的螺栓的通孔20和21。 顯然,在軸承內圈7和軸承外圈8”中加工有至少兩個滾道(當前是三個),其 中,在軸承內圈7中加工有滾道9、,9”和9…以及在軸承內圈8\8”中加工有1(Τ,10… 和1(Τ…。在此,在滾道9…和9、…和1(Τ,10…和10…、之間設置至少兩列-當前是 三列-滾動體11,12和13。通過滾動體11構成的子軸承設計為推力圓錐滾子軸承,并設計用于傳遞在鉆孔 過程中產生的軸向力。在根據圖3的實施形式中,帶有滾動體13的子軸承也設計為純粹的 推力軸承,在此設計為圓柱滾子軸承。然而,帶有滾動體12的子軸承設計為純粹的徑向軸 承,亦即,設計為僅僅可以傳遞徑向力的圓柱滾子軸承。使用圓錐滾子軸承(帶有滾動體11)具有特別的優點,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鉆孔設備-軸承裝置(1),具有帶有懸掛裝置(3)的基體(2)和用于鉆桿的承接座(4),其中,在所述基體(2)和用于鉆桿的所述承接座(4)之間設置一軸承(5),以便相對所述基體(2)徑向和軸向地支承所述承接座(4),并且通過一驅動裝置相對所述基體繞軸線(6)旋轉所述鉆桿,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5)具有由一個部件或兩個部件組成的軸承內圈(7,7`,7``)和由一個部件或兩個部件組成的軸承外圈(8,8`,8``),其中,在所述軸承內圈(7,7`,7``)和所述軸承外圈(8,8`,8``)中都加工有至少兩個滾道(9,9`,9``;10,10`,10``),其中,在所述滾道(9,9`,9``;10,10`,10``)之間設置至少兩列滾動體(11,12,13),并且其中,一列滾動體(11)是圓錐滾子或球面滾子。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西格弗里德德雷爾,萊因哈德基爾希,埃德加皮克爾,
申請(專利權)人:SKF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SE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