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聚氨酯手套,具體涉及一種組合物和使用該組合物制備水性聚氨酯手套的方法。
技術介紹
1、一次性防護手套與我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其中丁腈手套、乳膠手套和pvc手套為目前主流三大一次性手套產品,這些手套各具特色,根據其性能優勢應用在各個領域。丁腈和乳膠手套制備需要進行硫化,這一過程中會加入各種硫化劑等助劑,導致手套存在異味,且硫化需要在較高的溫度下進行,能耗較高;丁腈手套因其沒有彈性,導致手感偏硬不能用于較為精密的操作,如外科手術;乳膠手套因為含有殘留的蛋白質會導致部分人群存在過敏的現象,因此在有些領域的應用受到限制。
2、水性聚氨酯手套具有無毒無味、生產工藝簡單的優點,是當今一次性手套研究的熱點。因為水性聚氨酯的制備方法與丁腈乳液、乳膠的制備方法有差異,因此決定了水性聚氨酯手套的制備工藝與其也有較大差別。丁腈乳液的合成采用類似丙烯酸乳液的合成方法,是乳液聚合法,顆粒表面被非離子乳化劑、陰離子乳化劑等外乳化劑包覆,因此對金屬離子的容忍性高,而水性聚氨酯采用自乳化工藝,表面的親水基團連接在聚合物鏈段上,沒有外乳化劑包覆,因此對金屬離子的容忍性低于丁腈乳液,另外如果使用外乳化劑,反而會影響正常的絮凝,無法制備手套。因此,減少或消除金屬離子進入膠液,避免影響膠液的離子穩定性是水性聚氨酯絮凝法制備手套的關鍵所在。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穩定生產水性聚氨酯手套的工藝方法,以解決金屬鹽類絮凝劑中的高價態金屬離子遷移到膠液中,造成膠液不穩定而產生
2、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3、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涉及一種組合物,其包含:
4、(1)膠液原料,按重量計,包含水性聚氨酯樹脂(純固體份)15-22份,鈦白漿1-5份,消泡劑0.02-0.08份,金屬鹽類或金屬氫氧化物0.2-3份,補加水至整體100份;
5、(2)絮凝劑/脫模劑混合溶液原料,按重量計,包含脫模劑5-12份,絮凝劑5-12份,補加水至整體100份。
6、進一步的,膠液原料,按重量計,包含水性聚氨酯樹脂(純固體份)18-20份,鈦白漿1-2份,消泡劑0.02-0.04份,金屬鹽類或金屬氫氧化物0.2-2份,補加水至整體100份;絮凝劑/脫模劑混合溶液原料,基于100份的絮凝劑/脫模劑混合溶液原料,其中脫模劑5-8份,絮凝劑8-10份。
7、進一步的,本專利技術中,所述水性聚氨酯樹脂為離子型樹脂或離子型與非離子型復配樹脂,所帶有的離子基為羧酸的銨鹽或堿金屬鹽、磺酸鈉鹽等,其中,羧酸的銨鹽或堿金屬鹽如羧酸與叔胺成的鹽、羧酸與堿金屬成的鹽;其中,磺酸鈉鹽是通過乙二氨基乙基磺酸鈉引入的;進一步的,所述水性聚氨酯樹脂的離子基優選為二羥甲基丙酸與三乙胺的銨鹽;
8、本專利技術中,對于離子型水性聚氨酯樹脂,其制備原料包括異氰酸酯、多元醇、親水擴鏈劑;對于離子型與非離子型復配水性聚氨酯樹脂,其制備原料包括異氰酸酯、多元醇、小分子醇和小分子胺擴鏈劑以及非離子醇(如如聚乙二醇類或聚乙二醇單烷基醚),其中:
9、異氰酸酯組分選自官能度大于等于2的多異氰酸酯,優選官能度為2的二異氰酸酯,如甲苯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等,特別優選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的一種或多種;
10、制備所述水性聚氨酯樹脂的多元醇選自數均分子量為500~6000的二元醇和/或三元醇和/或四元醇;更優選數均分子量為500~5000、官能度為2~3的聚酯多元醇(包括聚碳酸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或其組合物;
11、制備所述水性聚氨酯樹脂的親水擴鏈劑選自二羥甲基丙酸、二羥甲基丁酸、乙二氨基乙基磺酸鈉中的一種或多種;當所述水性聚氨酯樹脂為離子型與非離子型復配樹脂時,原料中含有占原料總質量0.2-1.5%的非離子醇。
12、本專利技術中,所述消泡劑選自聚醚改性有機硅消泡劑,如畢克化學的byk028。
13、本專利技術中,所述金屬鹽類或金屬氫氧化物為鋰、鈉、鉀等的鹽或氫氧化物;
14、進一步的,所述金屬鹽類或金屬氫氧化物包括但不限于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鉀、碳酸氫鉀、海藻酸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鋰。
15、本專利技術中,所述脫模劑選自硬脂酸鈣懸濁液,質量濃度為30-50%,優選50%;所述絮凝劑選自四水合硝酸鈣。
16、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種水性聚氨酯手套的制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17、a:手套膠液配置:將水性聚氨酯樹脂用去離子水稀釋,在200-400r/min、優選250-350r/min機械攪拌下加入鈦白漿,消泡劑,和金屬鹽類或金屬氫氧化物,機械攪勻10-30min,靜置待用;
18、b:絮凝劑/脫模劑混合溶液配置:用去離子水配置含有脫模劑、絮凝劑的絮凝劑/脫模劑混合溶液,使用前保持200-400r/min機械攪拌攪勻;
19、c:將清洗干燥后的手模浸入絮凝劑/脫模劑混合溶液中保持5-15s,取出后放入95-110℃烘箱中烘干,保持手模溫度在50-70℃下浸入手套膠液中保持5-15s,取出后放入100-120℃的烘箱中烘烤至表干,然后放入去離子水中浸泡約2-5min,取出后放入100-120℃烘箱中烘烤15-40min后脫模。
20、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21、通過引入能夠與金屬鹽類絮凝劑(通常為二價或三價的金屬鹽類)反應的金屬鹽類或金屬氫氧化物,將高價態的金屬離子(如鈣離子)以不溶或者低水溶性的化合物形式固定在手套內部,避免其遷移到手套膠液中造成膠液不穩定而產生結皮甚至破乳,反應產生的化合物因具有低水溶性還可以起到填料的作用,同時金屬離子(如鈣離子)在手套內部還能夠與樹脂中的親水基團形成離子鍵,提高手套的力學性能。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按重量計,(1)膠液原料,基于100份的膠液原料,其中水性聚氨酯樹脂(純固體份)15-22份,鈦白漿1-5份,消泡劑0.02-0.08份,金屬鹽類或金屬氫氧化物0.2-3份;(2)絮凝劑/脫模劑混合溶液原料,基于100份的絮凝劑/脫模劑混合溶液原料,其中脫模劑5-12份,絮凝劑5-12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按重量計,(1)膠液原料,基于100份的膠液原料,其中水性聚氨酯樹脂(純固體份)18-20份,鈦白漿1-2份,消泡劑0.02-0.04份,金屬鹽類或金屬氫氧化物0.2-2份;(2)絮凝劑/脫模劑混合溶液原料,基于100份的絮凝劑/脫模劑混合溶液原料,其中脫模劑5-8份,絮凝劑8-1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金屬鹽類或金屬氫氧化物為鋰、鈉、鉀的鹽或氫氧化物。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鹽類或金屬氫氧化物包括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鉀、碳酸氫鉀、海藻酸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鋰。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消泡劑為聚醚改性有機硅消泡劑;和/或絮凝劑為四水合硝酸鈣。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脫模劑為硬脂酸鈣懸濁液。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組合物在制備手套中的用途。
9.一種水性聚氨酯手套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手模浸入絮凝劑/脫模劑混合溶液中保持5-15s,取出后在95-110℃烘箱中烘干,保持手模溫度在50-70℃下浸入手套膠液中保持5-15s,取出后放入100-120℃的烘箱中烘烤至表干,然后放入去離子水中浸泡2-5min,取出后放入100-120℃烘箱中烘烤15-40min后脫模。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按重量計,(1)膠液原料,基于100份的膠液原料,其中水性聚氨酯樹脂(純固體份)15-22份,鈦白漿1-5份,消泡劑0.02-0.08份,金屬鹽類或金屬氫氧化物0.2-3份;(2)絮凝劑/脫模劑混合溶液原料,基于100份的絮凝劑/脫模劑混合溶液原料,其中脫模劑5-12份,絮凝劑5-12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按重量計,(1)膠液原料,基于100份的膠液原料,其中水性聚氨酯樹脂(純固體份)18-20份,鈦白漿1-2份,消泡劑0.02-0.04份,金屬鹽類或金屬氫氧化物0.2-2份;(2)絮凝劑/脫模劑混合溶液原料,基于100份的絮凝劑/脫模劑混合溶液原料,其中脫模劑5-8份,絮凝劑8-1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金屬鹽類或金屬氫氧化物為鋰、鈉、鉀的鹽或氫氧化物。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鹽類或金屬氫氧化物包括碳酸鈉、碳...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震,晉云全,紀學順,孫家寬,張續,劉一鳴,
申請(專利權)人: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