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光學系統和器件設計,具體為一種超廣角折反射鏡頭。
技術介紹
1、現在的超廣角鏡頭多為魚眼鏡頭,魚眼鏡頭雖然可以得到很大的視場,但隨著角度的增大其畸變也越大,導致畫面邊緣的視場采樣很少,不利于機器視覺對數據的采集和處理,精準度不足,普通魚眼鏡頭由于大視場像差大,會導致大視場相對照度低和成像質量差。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超廣角折反射鏡頭,解決了現有的魚眼鏡頭邊緣畸變大,相對照度低,成像質量差的問題。
2、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超廣角折反射鏡頭,包括折反鏡頭組和供其定位裝配的金屬框架,
3、所述折反鏡頭組包括由物面至像面方向依次同軸分布的第一透鏡組、第二透鏡組、第三透鏡組、第四透鏡組和第五透鏡組,所述金屬框架包括托座、蓋合套和安裝座,所述蓋合套螺紋套裝于托座的正面并形成供第一透鏡組和第二透鏡組嵌裝的容置腔,所述托座的背面垂直向外延伸有供第三透鏡組、第四透鏡組和第五透鏡組嵌裝的鏡筒,且鏡筒內尾部螺紋連接有限位板,所述安裝座螺紋套裝于鏡筒的外部,
4、所述第一透鏡組由透鏡g1和內反射膜保護層組成,所述透鏡g1的厚度和直徑分別為12.864mm和38mm,所述透鏡g1的正面設有半徑為21.9981mm的球形凸面,且于該球形凸面的中心處設有半徑為54.3911mm的球形凹面,所述內反射膜保護層覆蓋膠固于該球形凹面上,所述透鏡g1的背面設有半徑為31.1065mm的球形凹面,<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超廣角折反射鏡頭,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反鏡頭組(1)和供其定位裝配的金屬框架(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廣角折反射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G1(13)的邊緣涂墨處理,所述透鏡G1(13)的球形凸面上鍍有增透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廣角折反射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G2(15)的邊緣涂墨處理,所述透鏡G2(15)的球形凹面上鍍有鏡面反射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廣角折反射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G3(16)半徑為4.1887mm的球形凸面上鍍有多層增透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廣角折反射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G4(17)半徑為4.1887mm的球形凹面上鍍有多層增透膜。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廣角折反射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G5(18)半徑為205.6479mm的球形凹面上鍍有多層增透膜。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廣角折反射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G6(19)半徑為4.1639mm的球形凸面上鍍有多層增透膜。
8.根據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廣角折反射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座(8)的內底面嵌裝有與其同軸分布的硅膠圈(21),所述硅膠圈(21)與透鏡G1(13)的邊緣抵壓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超廣角折反射鏡頭,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反鏡頭組(1)和供其定位裝配的金屬框架(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廣角折反射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g1(13)的邊緣涂墨處理,所述透鏡g1(13)的球形凸面上鍍有增透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廣角折反射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g2(15)的邊緣涂墨處理,所述透鏡g2(15)的球形凹面上鍍有鏡面反射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廣角折反射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g3(16)半徑為4.1887mm的球形凸面上鍍有多層增透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廣角折反射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g4(17)半徑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閆瑞杰,王成龍,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馬谷光學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