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凈水器水箱組件,其包括支架座、限位支架、水箱、側面外殼Ⅰ和側面外殼Ⅱ,支架座設置固定底板和濾芯固定卡座,濾芯固定卡座設置在固定底板上,所述限位支架設置與濾芯固定卡座對應裝配的濾芯限位筒,所述水箱設置在相鄰的濾芯固定卡座和相鄰濾芯限位筒之間;所述水箱與水路板構件相連,水路板構件上設置純水出水口,與水箱的進水口相連通。在用于固定安裝濾芯的支架座和限位支架之間設置隨形水箱,凈水器內部結構更為緊湊,增大水箱體積,節約占地空間,使用安放更為方便。使用安放更為方便。使用安放更為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凈水器水箱組件
[0001]本技術屬于凈水器
,具體涉及一種凈水器中的水箱組件。
技術介紹
[0002]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水凈化的需求越來越高,多功能的凈水器受到廣泛應用,開發廠家對于凈水器的功能結構也在不斷的研究開發。
[0003]目前,市場上多采用濾芯對原水進行凈化,并將凈化水存儲在水箱中以備使用。濾芯與濾芯之間一般用濾芯支架支撐,濾芯支架之間的空間利用率很低,導致整機內部結構松散,體積大。
[0004]為了使整機結構更緊湊,節約空間,還需進一步設計凈水器內部組件,優化結構,提升空間利用率,增加水箱的儲水體積。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凈水器水箱組件,其在用于固定安裝濾芯的支架座和限位支架之間設置隨形水箱,凈水器內部結構更為緊湊,增大水箱體積,節約占地空間,使用安放更為方便。
[0006]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凈水器水箱組件,支架座、限位支架、水箱、側面外殼Ⅰ和側面外殼Ⅱ。
[0007]所述支架座設置固定底板和濾芯固定卡座,濾芯固定卡座設置在固定底板上。
[0008]所述限位支架設置與濾芯固定卡座對應裝配的濾芯限位筒。
[0009]所述水箱設置在相鄰的濾芯固定卡座和相鄰濾芯限位筒之間。
[0010]本技術提供的凈水器水箱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本技術提供的凈水器水箱組件設計隨形水箱,設置在支架座和限位支架之間,使內部結構更為緊湊,整機體積減小。
[0012](2)本技術中設計的水箱結構能夠充分利用空間,增大儲水量。
[0013](3)水箱外壁設置加強筋,增加水箱外壁強度。
附圖說明
[0014]圖1示出本技術中一種凈水器水箱組件各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示出本技術中一種凈水器水箱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示出本技術中濾芯固定卡座、濾芯限位筒和水箱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4示出本技術中水箱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5示出本技術中水箱主體和水箱蓋組裝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6示出本技術中水路板構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7示出本技術中純水出水口與水箱電磁閥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標號說明
[0022]1?
支架座;
[0023]101
?
固定底板;
[0024]102
?
濾芯固定卡座;
[0025]2?
限位支架;
[0026]201
?
濾芯限位筒;
[0027]3?
水箱;
[0028]301
?
水箱主體;
[0029]302
?
水箱蓋;
[0030]303
?
水箱電磁閥;
[0031]4?
側面外殼Ⅰ;
[0032]5?
側面外殼Ⅱ;
[0033]6?
水路板構件;
[0034]601
?
濾芯安裝座;
[0035]602
?
RO濾芯安裝座;
[0036]603
?
條形掛耳槽;
[0037]604
?
純水出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38]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本技術的特點和優點將隨著這些說明而變得更為清楚、明確。
[0039]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凈水器水箱組件,其包括支架座1、限位支架2、水箱3、側面外殼Ⅰ4和側面外殼Ⅱ5,具體如圖1所示。
[0040]所述支架座1設置固定底板101和濾芯固定卡座102,濾芯固定卡座102設置在固定底板101上,固定底板101和濾芯固定卡座102一體成型,或者濾芯固定卡座102與固定底板101固定連接,如螺紋連接或卡扣連接,所述濾芯固定卡座102的個數根據濾芯個數確定。
[0041]所述限位支架2設置與濾芯固定卡座102對應裝配的濾芯限位筒201,以固定安裝濾芯。
[0042]所述側面外殼Ⅰ4和側面外殼Ⅱ5分別設置在支架座1和限位支架2兩側,覆蓋所有濾芯固定卡座102和濾芯限位筒201。
[0043]所述水箱3設置在相鄰的濾芯固定卡座102和相鄰濾芯限位筒201之間,如圖2和圖3所示。
[0044]所述水箱3包括水箱主體301和水箱蓋302。所述水箱主體301在與水箱蓋302相連接的端面設置向外凸出的前端骨位,所述水箱蓋302在與水箱主體301相連接的端面設置凹槽。裝配時,在水箱蓋302端面的凹槽底部放置鐵絲,安裝水箱主體301,使水箱主體301前端骨位進入水箱蓋302端面的凹槽內,水箱主體301前端骨位和水箱蓋302端面的凹槽形成緊固連接。
[0045]在高周波熱合機的作用下,鐵絲發熱,使水箱主體301前端骨位和水箱蓋302端面的凹槽內局部熔融,冷卻后緊固連接在一起。具體如圖4和圖5所示。
[0046]本技術中,設置兩個濾芯固定卡座102和兩個濾芯限位筒201。所述水箱3兩側
呈U型,兩側U型槽包裹固定卡座102和濾芯限位筒201,水箱3面對側面外殼Ⅰ4和側面外殼Ⅱ5的兩側面為平面,與另外兩側U型槽共同形成內部相通的封閉儲水空間,從而形成水箱3,具體如圖2和圖3所示。
[0047]所述水箱3面對側面外殼Ⅰ4和側面外殼Ⅱ5的兩外部側面設計蜂窩狀加強筋,水箱3U型槽側面設置隨形加強筋,蜂窩狀加強筋和隨形加強筋相連接,以增加水箱3的外壁強度。
[0048]所述水箱3設置進水口、出水口、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進水口與濾芯的出水口相連通。
[0049]所述水箱3還設置低液位檢測器和高液位檢測器,當水箱3中儲水液面觸發高液位檢測器,凈水器則停止制水,當儲水液面觸發低液位檢測器,凈水器則重新開始制水,保證儲水量。
[0050]所述水箱3靠近支架座1一側外部設置紫外殺菌模組固定位,用于固定安裝紫外殺菌模組,用于水箱3內部的殺菌。
[0051]所述凈水器水箱組件還包括水路板構件6。所述水路板構件6上設置前置濾芯安裝座601和RO濾芯安裝座602,二者內部設置條形掛耳槽603,分別用于與前置濾芯和RO濾芯上的條形掛耳進行配合安裝固定前置濾芯和RO濾芯。安裝時條形掛耳旋入條形掛耳槽603,從而得到固定。具體如圖6所示。
[0052]所述前置濾芯安裝座601和RO濾芯安裝座602內部均設置進水口和出水口。原水通過前置濾芯安裝座601內部的進水口進入前置濾芯,進行前置過濾,然后通過出水口流出,再進入水路板構件6上的水路導流至RO濾芯安裝座602內部的進水口,進入RO濾芯,過濾后,從RO濾芯安裝座602內部的出水口流出,再經水路板構件6內部的水路導流至純水出水口604。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凈水器水箱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架座(1)、限位支架(2)、水箱(3)、側面外殼Ⅰ(4)和側面外殼Ⅱ(5),所述支架座(1)設置固定底板(101)和濾芯固定卡座(102),濾芯固定卡座(102)設置在固定底板(101)上,所述限位支架(2)設置與濾芯固定卡座(102)對應裝配的濾芯限位筒(201),所述水箱(3)設置在相鄰的濾芯固定卡座(102)和相鄰濾芯限位筒(201)之間;所述水箱(3)與水路板構件(6)相連,水路板構件(6)上設置純水出水口(604),與水箱(3)的進水口相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凈水器水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01)和濾芯固定卡座(102)一體成型,或者濾芯固定卡座(102)與固定底板(101)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凈水器水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面外殼Ⅰ(4)和側面外殼Ⅱ(5)分別設置在支架座(1)和限位支架(2)兩側,覆蓋所有濾芯固定卡座(102)和濾芯限位筒(20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凈水器水箱組件,其特征在于,設置兩個濾芯固定卡座(102)和兩個濾芯限位筒(201),所述水箱(3)兩側呈U型,兩側U型槽包裹固定卡座(102)和濾芯限位筒(201),水箱(3)面對側面外殼Ⅰ(4)和側面外殼Ⅱ(5)的兩側面為平面,與另外兩側U型槽共同形成內部相通的封閉儲水空間,從而形成水箱(3)。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凈水器水箱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包括水箱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勁松,張燚,羅海濤,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三五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