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瓜果深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哈密瓜自動挖瓤裝置,包括工作臺,工作臺的頂部設置有升降裝置,升降裝置上有橫板,橫板上設置有旋轉裝置和切削裝置,工作臺上設置有通孔,切削裝置的底部貫穿通孔設置,切削裝置包括伸縮缸、空心桿、連接桿和彈性切刀,橫板的頂部固定設置有安裝座,安裝座的內部轉動設置有空心桿,空心桿可升降貫穿設置在通孔的中心處,伸縮缸固定設置在安裝座的頂部,伸縮缸的輸出端延伸至空心桿內部與連接桿轉動連接,彈性切刀的上下兩端均鉸接有連接件,彈性切刀上端的連接件與連接桿轉動連接,彈性切刀下端的連接件與空心桿的內壁固定連接,空心桿的下部開設有刀孔,彈性切刀的貫穿刀孔并與其相配合。相配合。相配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哈密瓜自動挖瓤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瓜果深加工
,具體的說是一種哈密瓜自動挖瓤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瓜果類深加工技術是農業產業化必經之路。最近幾年瓜果類深加工自動化程度也越來越高。
[0003]哈密瓜是一種優質甜瓜,由于來自于新疆哈密這個地方的哈密瓜最出名,所以就以“新疆哈密”這個地名來為這種甜瓜命名。哈密瓜體型橢圓,瓜形較為周正,其營養價值高,口感好,深得人們喜愛。目前瓜果類深加工機械設備,用于處理哈密瓜還存在以下問題:
[0004](1)現有的設備大多用于處理紅棗、蘋果、山楂、杏等,其原理主要是通過圓管型裝置類似于沖孔操作,將核頂出,但是哈密瓜的內瓤并非一個完整的果核,現有設備無法有效處理哈密瓜的瓜瓤結構;
[0005](2)現在也有些處理哈密瓜等瓜果類產品的自動化設備,幾乎全部集中在去皮和切瓣工序,也有少量可以切片,現有技術目前尚無成熟的哈密瓜去瓤自動化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0006]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哈密瓜自動挖瓤裝置。
[0007]一種哈密瓜自動挖瓤裝置,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的頂部設置有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上有橫板,所述橫板上設置有旋轉裝置和切削裝置,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通孔,所述切削裝置的底部貫穿通孔設置,所述切削裝置包括伸縮缸、空心桿、連接桿和彈性切刀,所述橫板的頂部固定設置有安裝座,所述安裝座的內部轉動設置有空心桿,所述空心桿可升降貫穿設置在通孔的中心處,所述伸縮缸固定設置在安裝座的頂部,所述伸縮缸的輸出端延伸至空心桿內部與連接桿轉動連接,所述彈性切刀的上下兩端均鉸接有連接件,所述彈性切刀上端的連接件與連接桿轉動連接,所述彈性切刀下端的連接件與空心桿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空心桿的下部開設有刀孔,所述彈性切刀的貫穿刀孔并與其相配合。
[0008]進一步的,所述旋轉裝置包括旋轉電機、主動同步輪和被動同步輪,所述旋轉電機固定設置在安裝座上,所述旋轉電機的輸出端固定設置有主動同步輪,所述安裝座上固定設置有軸承座,所述空心桿貫穿軸承座設置,所述空心桿和軸承座之間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所述軸承座上方的空心桿外部固定設置有被動同步輪,所述主動同步輪和被動同步輪之間設置有同步皮帶。
[0009]進一步的,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外部滑動設置有滑板,所述固定箱的頂部設置有驅動滑板升降運動的升降電機。
[0010]進一步的,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放瓜臺,放瓜臺內部開設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與工作臺上設置的通孔相連通。
[0011]進一步的,所述彈性切刀的上下兩端均固定設置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與連接件鉸接,所述彈性切刀的左右兩側均開設有切刀刃。
[0012]進一步的,所述空心桿的下端設置有開孔刀。
[0013]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專利技術通過升降裝置、旋轉裝置和切削裝置的相互配合對哈密瓜的瓜瓤進行切出。由于哈密瓜體型橢圓,瓜形較為,彎曲后的彈性切刀可以較好的貼合哈密瓜的內部曲線,能夠對哈密瓜內腔的瓜瓤進行自動化去除,清除干凈徹底且浪費瓜肉少。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6]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旋轉裝置和切削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旋轉裝置和切削裝置的剖視圖;
[0019]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彈性切刀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放瓜臺的剖視圖。
[0021]圖中:1工作臺、2升降裝置、21固定箱、22升降電機、23滑板、3橫板、4切削裝置、41伸縮缸、42空心桿、43連接桿、44彈性切刀、45連接座、46切刀刃、47刀孔、48開孔刀、5旋轉裝置、51旋轉電機、52主動同步輪、53被動同步輪、54同步皮帶、6安裝座、7軸承座、8軸承、9放瓜臺、10弧形槽、11哈密瓜。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使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3]以下結合附圖1
?
5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地說明:
[0024]一種哈密瓜自動挖瓤裝置,包括工作臺1,其特征在于:工作臺1的頂部設置有升降裝置2,升降裝置2上有橫板3,橫板3上設置有旋轉裝置5和切削裝置4,工作臺1上設置有通孔,切削裝置4的底部貫穿通孔設置,工作臺1上設置有放瓜臺9,放瓜臺9內部開設有弧形槽10,弧形槽10與工作臺1上設置的通孔相連通。
[0025]在本實施例中,將哈密瓜11的底部放置在放瓜臺9上,哈密瓜11的底部與弧形槽10相配合,便于對哈密瓜11進行定位,使其放置的更加牢固。
[0026]工作臺1的頂部設置有升降裝置2,升降裝置2上有橫板3,升降裝置2包括固定箱21,固定箱21的外部滑動設置有滑板23,固定箱21的頂部設置有驅動滑板23升降運動的升降電機22。
[0027]在本實施例中,啟動升降電機22,升降電機22通過絲杠和絲母帶動滑動設置在固定箱21外部的滑板23進行升降,滑板23通過橫板3帶動旋轉裝置5和切削裝置4進行升降。通過絲杠和絲母進行傳動實現直線運動是本領域常用的技術方案,具體結構不再贅述。
[0028]切削裝置4包括伸縮缸41、空心桿42、連接桿43和彈性切刀44,橫板3的頂部固定設置有安裝座6,安裝座6的內部轉動設置有空心桿42,空心桿42可升降貫穿設置在通孔的中心處,空心桿42的下端設置有開孔刀48,伸縮缸41固定設置在安裝座6的頂部,伸縮缸41的輸出端延伸至空心桿42內部與連接桿43轉動連接,彈性切刀44的上下兩端均固定設置有連接座45,連接座45與連接件49鉸接,彈性切刀44上端的連接件49與連接桿43轉動連接,彈性
切刀44下端的連接件49與空心桿42的內壁固定連接,空心桿42的下部開設有刀孔47,彈性切刀44的貫穿刀孔9并與其相配合,彈性切刀44的左右兩側均開設有切刀刃46。
[0029]在本實施例中,當升降裝置2帶動橫板3向下移動時,開孔刀48和空心桿42插入放置在放瓜臺9上的哈密瓜11內部。伸縮缸41的輸出端帶動連接桿43向下移動,連接桿43擠壓彈性切刀44的上端,并使彈性切刀44的整體發生彎曲,彈性切刀44的中部彎曲后并從刀孔47伸出與哈密瓜11的瓜瓤部位發生接觸。
[0030]旋轉裝置5包括旋轉電機51、主動同步輪52和被動同步輪53,旋轉電機51固定設置在安裝座6上,旋轉電機51的輸出端固定設置有主動同步輪52,安裝座6上固定設置有軸承座7,空心桿42貫穿軸承座7設置,空心桿42和軸承座7之間通過軸承8轉動連接,軸承座7上方的空心桿42外部固定設置有被動同步輪5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哈密瓜自動挖瓤裝置,包括工作臺(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1)的頂部設置有升降裝置(2),所述升降裝置(2)上有橫板(3),所述橫板(3)上設置有旋轉裝置(5)和切削裝置(4),所述工作臺(1)上設置有通孔,所述切削裝置(4)的底部貫穿通孔設置,所述切削裝置(4)包括伸縮缸(41)、空心桿(42)、連接桿(43)和彈性切刀(44),所述橫板(3)的頂部固定設置有安裝座(6),所述安裝座(6)的內部轉動設置有空心桿(42),所述空心桿(42)可升降貫穿設置在通孔的中心處,所述伸縮缸(41)固定設置在安裝座(6)的頂部,所述伸縮缸(41)的輸出端延伸至空心桿(42)內部與連接桿(43)轉動連接,所述彈性切刀(44)的上下兩端均鉸接有連接件(49),所述彈性切刀(44)上端的連接件(49)與連接桿(43)轉動連接,所述彈性切刀(44)下端的連接件(49)與空心桿(42)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空心桿(42)的下部開設有刀孔(47),所述彈性切刀(44)的貫穿刀孔(9)并與其相配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哈密瓜自動挖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裝置(5)包括旋轉電機(51)、主動同步輪(52)和被動同步輪(53),所述旋轉電機(51)固定設置在安裝座(6)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于洪金,黃勝利,劉眾望,張號,莫建旭,張謙,張元,楊凱,杜啟恒,陳達,林澍,朱瑞昌,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靈智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