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基于光譜技術廢液COD在線取樣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廢液取樣
,具體為一種基于光譜技術廢液COD在線取樣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在河流污染和工業(yè)廢水性質的研究以及廢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中,COD是一個重要的而且能較快測定的有機物污染參數(shù)。另外,光譜技術是近幾年才發(fā)展起來的新型技術,是用光譜儀器快速掃描物質在特定光譜區(qū)域的反射、漫反射或透射光譜的一種儀器分析手段。由于光譜分析技術具有分析速度快、效率高、樣品無化學污染、無需樣品預處理、在線無損檢測等優(yōu)點,因此在廢液COD在線取檢測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0003]但現(xiàn)有廢液COD在線取樣裝置依舊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只能在一個特定位置進行取樣操作,使用不靈活,且獲取的廢液COD樣本較為單一,得到的數(shù)據結果誤差較大,不具備代表性。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光譜技術廢液COD在線取樣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基于光譜技術廢液COD在線取樣裝置,包括頂架,所述頂架由兩組門形架垂直交叉設置而成,所述頂架的內壁固定有環(huán)形軌道,所述頂架的中心位置貫穿設置有轉動軸。
[0007]更進一步地,所述轉動軸的頂端固定有從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上開設有扇形缺口,且所述扇形缺口內部固定有弧形塊,所述弧形塊上轉動安裝有一對軸承座,一對所述軸承座上均轉動安裝有單向軸,所述單向軸的頂端均固定有回轉齒輪。r/>[0008]更進一步地,所述單向軸的外壁均固定有棘輪,所述棘輪的外壁均卡接有止回棘爪,所述止回棘爪通過鉸接件安裝于所述弧形塊的上端面,所述頂架上還安裝有旋轉電機,所述旋轉電機的輸出端通過減速器連接有雙齒輪,所述雙齒輪中的下齒輪與所述從動齒輪嚙合連接,所述雙齒輪中的上齒輪與所述回轉齒輪嚙合連接。
[0009]更進一步地,所述轉動軸的底端焊接有橫梁,所述橫梁的前側壁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外壁滑動安裝有滑座,所述滑座的前側壁固定有電動伸縮桿,所述電動伸縮桿的伸縮端固定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固定有在線取樣探頭,所述升降架的上還安裝有一對探頭保護組件,所述探頭保護組件包括導柱、復位彈簧及橡膠墊,所述導柱穿設于所述升降架上開設的圓孔內部,所述導柱的外壁套設有所述復位彈簧,所述導柱的頂端固定有限位板,所述導柱的外壁固定有限位環(huán),所述復位彈簧設置于所述升降架的下端面與所述限位環(huán)的上端面之間,所述導柱的底端固定有所述橡膠墊。
[0010]更進一步地,所述橫梁的前側壁還固定有一對軸承架,且一對所述軸承架內部共同轉動安裝有螺桿,所述螺桿貫穿所述滑座的側壁并與其螺紋連接,所述螺桿上朝向所述轉動軸的一端通過減速器與步進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接,所述橫梁上遠離所述轉動軸的一端
底面固定有萬向輪,所述萬向輪滾動設置于所述環(huán)形軌道內部;
[0011]所述環(huán)形軌道的外壁還焊接有若干個鉸接座,所述鉸接座上均安裝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外壁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外壁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開設有若干個固定孔。
[0012]更進一步地,一對所述棘輪均為單向旋轉,且它們的旋轉方向相反;所述止回棘爪的外壁抵接有彈簧片,所述彈簧片的其中一端通過圓柱座固定于所述弧形塊的上端面。
[0013]更進一步地,所述橫梁上靠近所述轉動軸的一端可拆卸安裝有橫桿,所述橫桿的下表面等間距固定有若干個攪拌桿,且每一個所述攪拌桿的外壁均固定若干個攪拌葉;所述橫梁上靠近所述橫桿一端利用螺絲固定有連接套,所述連接套呈矩形且其上、下表面均開設固定孔,所述連接套與所述橫桿相匹配安裝。
[0014]更進一步地,所述滑座的前表面還固定有導軌,所述升降架滑動安裝于所述導軌上;所述復位彈簧的外徑小于所述限位環(huán)的直徑;所述在線取樣探頭與外部的CCD檢測器電性連接,所述CCD檢測器通過A/D轉換器與外部的PC微機電性連接。
[0015]更進一步地,所述PC微機與外部的無線遙控器進行雙向聯(lián)絡和信號傳輸,所述PC微機與所述無線遙控器內部均設置有通訊模塊。
[0016]更進一步地,所述滑套上端面螺紋安裝有緊固螺栓,所述連接板的上表面還嵌設有防滑墊。
[0017]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一、本專利技術中,電動伸縮桿的伸縮端固定有升降架,升降架上固定有在線取樣探頭,從而在線取樣探頭可對不同深度廢液進行取樣操作;電動伸縮桿、升降架又安裝于滑座上,滑座由步進電機控制可沿滑槽方向向左或者向右移動,從而在線取樣探頭可移動左、右位置進行取樣操作;橫梁的訂單通過轉動軸與從動齒輪相固定,從動齒輪外壁與雙齒輪嚙合連接,旋轉電機可驅動雙齒輪順時針或者逆時針轉動,進而可帶動橫梁順時針或者逆時針轉動,在線取樣探頭即可在一個圓域范圍內不同方位進行取樣操作;綜上,本專利技術實現(xiàn)了在線取樣探頭在三維空間內不同方位進行取樣,擴大了取樣范圍,得到的COD數(shù)據更加全面精確,更具有代表性,同時操作更加靈活,工作效率高。
[0019]二、本專利技術中旋轉電機可驅動雙齒輪順時針或者逆時針轉動,雙齒輪與從動齒輪嚙合連接,由于從動齒輪上開設有扇形缺口,當可驅動雙齒輪的下層齒輪轉動到扇形缺口位置時,即會停止帶動從動齒輪轉動,雙齒輪的上層齒輪剛好與單向軸的頂端的回轉齒輪嚙合連接,并繼續(xù)帶動回轉齒輪單向轉動,因此可確保橫梁在一個圓周范圍轉動,避免了因橫梁過度轉動而導致電導線出現(xiàn)纏繞的問題;另外,單向軸的外壁固定有棘輪,棘輪的外壁卡接有止回棘爪,確保了回轉齒輪只能單向轉動,當雙齒輪的上層齒輪開始反轉時,由于止回棘爪的阻擋作用,從動齒輪整體會重新轉動,并回到與雙齒輪的下層齒輪嚙合連接,因此,通過巧妙的結構設計,確保了橫梁在一個圓周范圍可靈活的順時針或者逆時針轉動。
[0020]三、本專利技術中,環(huán)形軌道的外壁焊接有若干個鉸接座,鉸接座上均安裝有連接板,連接板的外壁套接有滑套,滑套的外壁焊接有固定板,從而可調節(jié)連接板、滑套的組合長度,便于固定板在不同遠近位置進行固定安裝,鉸接座的設置進一步可調節(jié)固定安裝的角度方位。
[0021]四、本專利技術中,橫梁上靠近轉動軸的一端可拆卸安裝有橫桿,橫桿的下表面等間距
固定有若干個攪拌桿,且每一個攪拌桿的外壁均固定若干個攪拌葉,橫桿、攪拌桿及攪拌葉均能跟隨橫梁的轉動而轉動,有利于是的廢液混合更加均勻,得到的取樣數(shù)據更加精確,且實現(xiàn)該攪拌功能,無需再提供電機動力源,節(jié)約了成本。
附圖說明
[002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3]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一視角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二視角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5]圖3為本專利技術中從動齒輪、雙齒輪及旋轉電機的安裝示意圖;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光譜技術廢液COD在線取樣裝置,包括頂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架(1)由兩組門形架垂直交叉設置而成,所述頂架(1)的內壁固定有環(huán)形軌道(2),所述頂架(1)的中心位置貫穿設置有轉動軸(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光譜技術廢液COD在線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軸(3)的頂端固定有從動齒輪(4),所述從動齒輪(4)上開設有扇形缺口(401),且所述扇形缺口(401)內部固定有弧形塊(402),所述弧形塊(402)上轉動安裝有一對軸承座(403),一對所述軸承座(403)上均轉動安裝有單向軸(404),所述單向軸(404)的頂端均固定有回轉齒輪(405)。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光譜技術廢液COD在線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向軸(404)的外壁均固定有棘輪(406),所述棘輪(406)的外壁均卡接有止回棘爪(407),所述止回棘爪(407)通過鉸接件安裝于所述弧形塊(402)的上端面,所述頂架(1)上還安裝有旋轉電機(5),所述旋轉電機(5)的輸出端通過減速器連接有雙齒輪(6),所述雙齒輪(6)中的下齒輪與所述從動齒輪(4)嚙合連接,所述雙齒輪(6)中的上齒輪與所述回轉齒輪(405)嚙合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光譜技術廢液COD在線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軸(3)的底端焊接有橫梁(8),所述橫梁(8)的前側壁開設有滑槽(9),所述滑槽(9)外壁滑動安裝有滑座(10),所述滑座(10)的前側壁固定有電動伸縮桿(11),所述電動伸縮桿(11)的伸縮端固定有升降架(12),所述升降架(12)上固定有在線取樣探頭(13),所述升降架(12)的上還安裝有一對探頭保護組件(7),所述探頭保護組件(7)包括導柱(701)、復位彈簧(702)及橡膠墊(703),所述導柱(701)穿設于所述升降架(12)上開設的圓孔內部,所述導柱(701)的外壁套設有所述復位彈簧(702),所述導柱(701)的頂端固定有限位板(704),所述導柱(701)的外壁固定有限位環(huán)(705),所述復位彈簧(702)設置于所述升降架(12)的下端面與所述限位環(huán)(705)的上端面之間,所述導柱(701)的底端固定有所述橡膠墊(703)。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光譜技術廢液COD在線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8)的前側壁還固定有一對軸承架(2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趙葉祺,陳啟振,吳輝,
申請(專利權)人:中驗科技福建有限公司廈門泓益檢測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