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轉子位移控制機構,包括泵體和轉子,所述泵體的內部左側設置有葉輪,且葉輪的右側設置有導葉,所述泵體的內部右端設置有角接觸球軸承,所述軸端螺母的外部設置有軸承端蓋,所述轉子安裝于泵體的左端。該轉子位移控制機構,與現有的轉子位移控制機構相比,能測量轉子與定子軸向間隙或者瞬時位移變化,在間隙或位移值達到預警值時該系統會發出警報,有利于及時提示相關人員對其進行維護,該裝置還設置有進水口過濾結構,能夠將液體內的雜質過濾,有利于避免裝置損壞,同時該裝置設置有流量監測機構,當泵出量到達設定的值后,該裝置會關閉閥門停止工作并提醒使用者,有利于使用者根據需求泵送額定量的液體。有利于使用者根據需求泵送額定量的液體。有利于使用者根據需求泵送額定量的液體。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轉子位移控制機構
[0001]本技術涉及多級離心泵
,具體為一種轉子位移控制機構。
技術介紹
[0002]多級離心泵是將具有同樣功能的兩個以上的離心泵泵集合在一起,流體通道結構上,表現在第一級的介質泄壓口與第二級的進口相通,第二級的介質泄壓口與第三級的進口相通,如此串聯的機構形成了多級離心泵,多級離心泵的意義在于提高設定壓力。
[0003]現有多級離心泵的軸向位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信號,過大的軸向位移會使高速運轉狀態下轉子和定子劇烈摩擦,會對泵造成巨大的損壞,威脅泵房操作人員安全,主泵的破壞停機會嚴重影響企業生產,造成無可估量的經濟損失,所以需要定期對泵軸轉子進行檢測,現有轉子位移檢測方法多為人工檢測,需要先拆除泵體,再對泵軸位置進行測量,與以往的數據進行對比以確認轉子的位移程度,同時還要對泵軸的彎曲度進行測量,其過程為先用V形鐵把泵軸的兩端支承起來,并使磁性千分表的底座吸緊在平臺上,而指針垂直地指在泵軸上,然后進行測量,測量時應把軸分成若干段均勻地轉動軸,并用千分表逐次測量每段的晃動度,把各段的大晃動度記錄下來,從這些數值中,可以確定軸的大彎曲位置。
[0004]上述對轉子位移的檢測方式不僅過程十分繁瑣,費時費力,而且效率低下,人工的檢測精度也難以保證,并且其檢測過程中還需要先停止作業、拆除水泵,無法達到常時、即時的檢測,極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針對上述情況,在現有的轉子位移控制機構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轉子位移控制機構,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轉子位移控制機構,包括泵體和轉子,所述泵體的內部左側設置有葉輪,且葉輪的右側設置有導葉,所述泵體的內部右端設置有角接觸球軸承,且角接觸球軸承的右端設置有軸端螺母,所述軸端螺母的外部設置有軸承端蓋,且軸承端蓋的右壁內部設置有電渦流傳感器,所述轉子安裝于泵體的左端。
[0007]進一步的,所述泵體的上端左側設置有吸入段,且吸入段與泵體為焊接。
[0008]進一步的,所述吸入段的上端設置有過濾口,且過濾口與吸入段為螺紋連接。
[0009]進一步的,所述過濾口的內部設置有濾網,且濾網與過濾口為鑲嵌連接。
[0010]進一步的,所述濾網的下端設置有濾紗,且濾紗的下端設置有活性炭。
[0011]進一步的,所述泵體的上端右側設置有吐出段,且吐出段與泵體為焊接。
[0012]進一步的,所述吐出段的上端設置有流量器組件,且流量器組件包括流量管和流量表,所述流量管的右側設置有流量表。
[0013]進一步的,所述流量管的上端設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右側設置有電磁閥,所述出水管的左側設置有聲光報警器。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裝置能測量轉子與定子軸向間隙或者瞬時位移變化,在間隙或位移值達到預警值時該系統會發出警報,有利于及時提示相關人員對其進行維護,該裝置還設置有進水口過濾結構,能夠將液體內的雜質過濾,有利于避免裝置損壞,同時該裝置設置有流量監測機構,當泵出量到達設定的值后,該裝置會關閉閥門停止工作并提醒使用者,有利于使用者根據需求泵送額定量的液體。
[0015]1.本技術通過葉輪、導葉、軸端螺母、電渦流傳感器和轉子的設置,電渦流傳感器設置有與之配套的客戶端顯示系統、中央泵房控制系統和安全警報系統,電渦流傳感器分別與客戶端顯示系統和中央泵房控制系統通訊連接,而中央泵房控制系統與安全警報系統通訊連接,轉子能夠帶動葉輪旋轉抽出液體,并通過導葉把液體的旋轉運動變為軸向運動,從而完成泵送工作,而當泵體工作時,由于推力軸承磨損、端蓋松動、潤滑不足等原因,轉子有時會發生位移、竄動,此時軸端螺母與電渦流傳感器探頭之間的距離會發生變化,而軸端螺母與電渦流傳感器探頭之間的磁場相應發生變化,引起震蕩電壓變化,最終完成對轉子位移的監測,通過電渦流傳感器將轉子的位移物理信號轉換為電信號,輸出到客戶端顯示系統,由中央泵房控制系統分析數據,轉子位移達到預警值時表示軸承、摩擦副已發生較大磨損,由安全警報系統發出警報,通過上述過程,該裝置能測量轉子與定子軸向間隙或者瞬時位移變化,在間隙或位移值達到預警值時該系統會發出警報,有利于及時提示相關人員對其進行維護。
[0016]2.本技術通過流量器組件、流量管、流量表、出水管、電磁閥和聲光報警器的設置,流量器組件為智能流量器,流量管設置有多個電極傳感器,通過液體流速和電壓信號強度的關系,流量表能夠計算出液體的流速,從而計算出流量,使用者可通過流量表來設置液體的抽取量,當流量器組件監測到抽出的液體體積達到額定值后,會控制電磁閥關閉出水口,停止泵送液體,并向聲光報警器發出電信號,使其報警、發出閃爍光來提醒使用者泵送量已達到設定額度,通過上述過程,當泵出量到達設定的值后,該裝置會關閉閥門停止工作并提醒使用者,有利于使用者根據需求泵送額定量的液體。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技術一種轉子位移控制機構的正視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技術一種轉子位移控制機構的葉輪和導葉局部正視剖視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技術一種轉子位移控制機構的角接觸球軸承和軸承端蓋局部正視剖視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技術一種轉子位移控制機構的過濾口和濾網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1]圖中:1、泵體;2、葉輪;3、導葉;4、角接觸球軸承;5、軸端螺母;6、軸承端蓋;7、電渦流傳感器;8、轉子;9、吸入段;10、過濾口;11、濾網;12、濾紗;13、活性炭;14、吐出段;15、流量器組件;1501、流量管;1502、流量表;16、出水管;17、電磁閥;18、聲光報警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如圖1
?
3所示,一種轉子8位移控制機構,包括泵體1和轉子8,泵體1的內部左側設置有葉輪2,且葉輪2的右側設置有導葉3,泵體1的內部右端設置有角接觸球軸承4,且角接
觸球軸承4的右端設置有軸端螺母5,軸端螺母5的外部設置有軸承端蓋6,且軸承端蓋6的右壁內部設置有電渦流傳感器7,轉子8安裝于泵體1的左端,電渦流傳感器7設置有與之配套的客戶端顯示系統、中央泵房控制系統和安全警報系統,電渦流傳感器7分別與客戶端顯示系統和中央泵房控制系統通訊連接,而中央泵房控制系統與安全警報系統通訊連接,轉子8能夠帶動葉輪2旋轉抽出液體,并通過導葉3把液體的旋轉運動變為軸向運動,從而完成泵送工作,而當泵體1工作時,由于推力軸承磨損、端蓋松動、潤滑不足等原因,轉子8有時會發生位移、竄動,此時軸端螺母5與電渦流傳感器7探頭之間的距離會發生變化,而軸端螺母5與電渦流傳感器7探頭之間的磁場相應發生變化,引起震蕩電壓變化,最終完成對轉子8位移的監測,通過電渦流傳感器7將轉子8的位移物理信號轉換為電信號,輸出到客戶端顯示系統,由中央泵房控制系統分析數據,轉子8位移達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轉子位移控制機構,包括泵體(1)和轉子(8),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體(1)的內部左側設置有葉輪(2),且葉輪(2)的右側設置有導葉(3),所述泵體(1)的內部右端設置有角接觸球軸承(4),且角接觸球軸承(4)的右端設置有軸端螺母(5),所述軸端螺母(5)的外部設置有軸承端蓋(6),且軸承端蓋(6)的右壁內部設置有電渦流傳感器(7),所述轉子(8)安裝于泵體(1)的左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轉子位移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體(1)的上端左側設置有吸入段(9),且吸入段(9)與泵體(1)為焊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轉子位移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段(9)的上端設置有過濾口(10),且過濾口(10)與吸入段(9)為螺紋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轉子位移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口(10)的內部設置有濾網(11),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勝前,張幸,項萍斌,羅優,尋平平,宋斌,
申請(專利權)人:長沙佳能通用泵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