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立式多級泵,包括依次設置的進水段、中段和出水段;機封壓蓋,設置在出水段上,機封壓蓋上設有供軸穿設的腔室,腔室適于安裝機械密封,且腔室與出水段連通;平衡管,設置在進水段和出水段之間,平衡管用于平衡軸向力;以及放氣閥,設置在機械密封的密封面上,放氣閥適于對腔室充分或放氣。取消原結構中的沖洗水管,增加放氣閥,使機械密封放氣充分,防止機封憋氣,并且腔室加大與出水段連通,使得機械密封能夠得到充分冷卻潤滑,同時通過平衡管、機封壓蓋和放氣閥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軸向力平衡及機械密封的潤滑冷卻系統,優化結構,使得整泵拆裝更加方便快捷。使得整泵拆裝更加方便快捷。使得整泵拆裝更加方便快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立式多級泵
[0001]本技術涉及泵
,特別涉及一種立式多級泵。
技術介紹
[0002]市場上的立式多級泵一般配置有沖洗水管來對機械密封進行沖洗冷卻,保持和改善潤滑。但用戶對立式多級泵要求大多為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這就成為我們產品生產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且使用沖洗水管后機械密封容易憋氣,從而影響密封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技術提出一種立式多級泵,能夠取消原結構中的沖洗水管,使得整泵拆裝更加方便快捷。
[0004]根據本技術第一方面實施例的立式多級泵,包括:
[0005]依次設置的進水段、中段和出水段;
[0006]機封壓蓋,設置在所述出水段上,所述機封壓蓋上設有供軸穿設的腔室,所述腔室適于安裝機械密封,且所述腔室與所述出水段連通;
[0007]平衡管,設置在所述進水段和所述出水段之間,所述平衡管用于平衡軸向力;以及
[0008]放氣閥,設置在所述機械密封的密封面上,所述放氣閥適于對所述腔室充分或放氣。
[0009]根據本技術的第一方面實施例的立式多級泵,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取消原結構中的沖洗水管,增加放氣閥,使機械密封放氣充分,防止機封憋氣,并且腔室加大與出水段連通,使得機械密封能夠得到充分冷卻潤滑,同時通過平衡管、機封壓蓋和放氣閥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軸向力平衡及機械密封的潤滑冷卻系統,優化結構,使得整泵拆裝更加方便快捷。
[0010]根據本技術的第一方面實施例所述的立式多級泵,所述立式多級泵還包括驅動組件、軸、葉輪組件和軸承組件,所述軸穿設于所述軸承組件和所述機封壓蓋的腔室,所述軸的一端適于連接所述葉輪組件,所述驅動組件適于連接所述軸的另一端。
[0011]根據本技術的第一方面實施例所述的立式多級泵,所述葉輪組件包括多個葉輪、導葉和出水導葉,各所述導葉分別設置在各所述葉輪上,各所述葉輪依次設置,所述出水導葉與末級的所述葉輪連接。
[0012]根據本技術的第一方面實施例所述的立式多級泵,所述軸上還設有減壓組件,所述減壓組件設置在所述葉輪組件和所述機械密封之間,以使末級的所述葉輪、所述減壓組件、所述腔室依次連接。
[0013]根據本技術的第一方面實施例所述的立式多級泵,所述減壓組件包括配合設置的平衡套和平衡鼓,所述平衡套和所述平衡鼓設置在所述軸上。
[0014]根據本技術的第一方面實施例所述的立式多級泵,所述軸承組件包括軸承壓蓋、軸承座和軸承,所述軸承設置在所述軸承座上,所述軸承壓蓋與所述軸承座配合以限位
所述軸承。
[0015]根據本技術的第一方面實施例所述的立式多級泵,所述驅動組件包括聯軸器、電機和電機架,所述電機架與所述出水段連接,所述電機安裝在所述電機架,所述電機通過所述聯軸器與所述軸的另一端連接。
[0016]根據本技術的第一方面實施例所述的立式多級泵,所述立式多級泵還包括拉桿,所述拉桿穿設于所述進水段和所述出水段之間并用于固定。
[0017]本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地說明;
[0019]圖1為傳統泵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的機封壓蓋示意圖。
[0022]附圖標記:
[0023]進水段1、中段2、葉輪3、導葉4、出水導葉5、出水段6、電機架7、拉桿8、平衡管9、軸10、機械密封11、機封壓蓋12、放氣閥13、平衡套14、平衡鼓15、軸承座16、軸承17、軸承壓蓋18、沖洗水管19。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詳細描述本申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申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申請的限制。
[0025]在本申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申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申請的限制。
[0026]在本申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義是一個或者多個,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大于、小于、超過等理解為不包括本數,以上、以下、以內等理解為包括本數。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區分技術特征為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先后關系。
[0027]本申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設置、安裝、連接等詞語應做廣義理解,所屬
技術人員可以在結合技術方案的具體內容后,合理確定上述詞語在本申請中的具體含義。
[0028]可以理解的是,參照圖1,傳統的立式多級泵中左側設有平衡管9,右側設有沖洗水管19,沖洗水管19對機械密封11起到沖洗、潤滑和冷卻的作用,平衡管9起到平衡進出水口的壓力的作用。其中機械密封11的安裝腔室小,即便配置有平衡管9,在使用沖洗水管19后依然會存在機械密封11憋氣的情況出現,從而影響軸向力平衡和密封性能,安裝不便且容易出現故障。
[0029]參照圖2至圖3,本申請第一方面實施例的立式多級泵,取消原結構中的沖洗水管19,加裝放氣閥13,此結構具有一體化的軸向力平衡及機械密封11冷卻潤滑放氣系統,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通過放氣閥13對機械密封11放氣充分,防止機封憋氣,并且對機械密封11腔室加大,使得機械密封11能夠得到充分冷卻潤滑。立式多級泵包括進水段1、中段2、出水段6、機封壓蓋12、平衡管9和放氣閥13。
[0030]其中進水段1、中段2、出水段6依次設置,機封壓蓋12設置在出水段6上,機封壓蓋12上設有供軸10穿設的腔室,腔室適于安裝機械密封11,且腔室與出水段6連通;平衡管9設置在進水段1和出水段6之間,平衡管9用于平衡軸向力;以及放氣閥13設置在機械密封11的密封面上,放氣閥13適于對腔室充分或放氣。通過取消原結構中的沖洗水管19,增加放氣閥13,使機械密封11放氣充分,防止機封憋氣,并且腔室加大與出水段6連通,使得機械密封11能夠得到充分冷卻潤滑,同時通過平衡管9、機封壓蓋12和放氣閥13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軸向力平衡及機械密封11的潤滑冷卻系統,優化結構,使得整泵拆裝更加方便快捷。
[0031]可以理解的是,具體參照圖3,機封壓蓋12上設有兩條軌跡分別連通至容腔,其中一條軌跡適于安裝放氣閥,另一條適于安裝平衡管,出水段6、平衡管9、機封壓蓋12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軸向力平衡及機械密封11潤滑冷卻系統,放氣閥13位于機械密封11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立式多級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設置的進水段、中段和出水段;機封壓蓋,設置在所述出水段上,所述機封壓蓋上設有供軸穿設的腔室,所述腔室適于安裝機械密封,且所述腔室與所述出水段連通;平衡管,設置在所述進水段和所述出水段之間,所述平衡管用于平衡軸向力;以及放氣閥,設置在所述機械密封的密封面上,所述放氣閥適于對所述腔室充分或放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多級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多級泵還包括驅動組件、軸、葉輪組件和軸承組件,所述軸穿設于所述軸承組件和所述機封壓蓋的腔室,所述軸的一端適于連接所述葉輪組件,所述驅動組件適于連接所述軸的另一端。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多級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葉輪組件包括多個葉輪、導葉和出水導葉,各所述導葉分別設置在各所述葉輪上,各所述葉輪依次設置,所述出水導葉與末級的所述葉輪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嘉豪,楊光,呂豐,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市白云泵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