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彈體總裝配線,包括輸送工位用于將風帽、藥柱、彈體分別傳輸至環形組裝工位的承載座上;壓合工位位于環形組裝工位所在的正對位置,通過壓頭件對準風帽上料的正上方,并控制升降座的升降作業使壓頭件對承裝在風帽內的藥柱進行壓實作業;組裝工位包括夾持件以及壓緊件,通過夾持件對位于內側承載座上的風帽進行夾持后旋轉并抬升,隨后運送至位于承載座外側的彈體上方,并通過彈體上方的壓緊件對罩蓋的風帽進行壓緊作業,形成彈體,轉運至壓裝工位上。本裝置采用的輸送工位、環形組裝工位相互配合,能夠獨立實現將風帽、藥柱、彈體相互組裝成型,實現了彈體從原料到組裝成型的一套完整的裝配過程。型的一套完整的裝配過程。型的一套完整的裝配過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彈體總裝配線
[0001]本專利技術屬于裝配組件
,具體涉及一種彈體總裝配線。
技術介紹
[0002]彈體是通過人工的方式對彈體進行層層組裝,這種方式需要消耗大量人力,極大地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同時這種方式效率低,難以滿足現代化高速生產的需求。
[0003]在中國專利CN201710735878.3中公開了一種彈體自動裝配裝置,在該裝置中,可以自動完成針對彈體的裝配工藝,且能保證裝配各工序動作的有效性,提高彈體裝配合格率和質量。
[0004]盡管上述方案能夠替代人工的方式進行,但是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并不是說把藥柱推送至彈體內就能直接成型,在進行組裝后,還有經過多個步驟的壓實,檢測、滾鉚,涂膠,再檢測,單獨采用上述方案然后對于后面的各個步驟,仍然需要轉運至不同的車間進行不同工種的加工,費事費力,并不能節省效率,并且這種多次轉運和檢測時,均采用人工代替機械作業,大大影響了整體的合格率。
技術實現思路
[0005]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彈體總裝配線,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
[0006]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7]一種彈體總裝配線,包括輸送工位、環形組裝工位、壓合工位、組裝工位、壓裝工位、滾鉚工位、點膠工位、線掃描工位,所述輸送工位用于將風帽、藥柱、彈體分別傳輸至環形組裝工位的承載座上;
[0008]所述壓合工位位于環形組裝工位所在的正對位置,包括升降座、壓頭件,通過壓頭件對準風帽上料的正上方,并控制升降座的升降作業使壓頭件對承裝在風帽內的藥柱進行壓實作業;
[0009]所述組裝工位包括夾持件以及壓緊件,通過夾持件對位于內側承載座上的風帽進行夾持后旋轉并抬升,隨后運送至位于承載座外側的彈體上方,并通過彈體上方的壓緊件對罩蓋的風帽進行壓緊作業,形成彈體,隨后轉運至壓裝工位上;
[0010]所述壓裝工位對轉運來的彈體在豎直方向壓裝作業;
[0011]所述滾鉚工位用于對壓裝合格的彈體所在的外周沿進行滾鉚作業,使成型的彈體所在外周沿形成輥溝;
[0012]所述點膠工位用于在彈體所在的外周沿壓合成型的輥溝內進行環形點膠作業;
[0013]所述線掃描工位用于對成型的彈體進行外觀缺陷檢測。
[0014]進一步的,所述輸送工位包括風帽輸送組件、藥柱輸送組件、彈體輸送組件,通過風帽輸送組件對載盤上承裝的風帽轉運至環形組裝工位的承載座上,所述藥柱輸送組件將載盤上承裝的藥柱經過蘸蠟工位進行蘸涂后,被轉運至風帽所在的中部腔體內,所述彈體
輸送組件被轉運至承載座上。
[0015]進一步的,所述環形組裝工位的承載座包括有第一承載槽與第二承載槽,通過在第一承載槽對倒扣狀態的風帽進行承載,所述第二承載槽對彈體進行承載;
[0016]同時所述第一承載槽位于環形組裝工位所在的內側,第二承載槽位于外側。
[0017]進一步的,所述壓裝工位包括壓裝轉盤以及壓裝座,通過將裝配成型的彈體豎向轉運至壓裝轉盤上,隨后通過壓裝座對壓裝轉盤上的彈體進行壓裝作業。
[0018]進一步的,所述滾鉚工位包括滾鉚夾爪、夾緊組件,所述夾緊組件為兩組,并且對彈體所在的兩端部進行夾緊,所述滾鉚夾爪位于夾緊組件之間位置,通過夾緊組件帶動彈體自身產生轉動,從而使得滾鉚夾爪對彈體形成擠壓并產生輥溝。
[0019]進一步的,所述滾鉚夾爪包括Y型支桿、位于Y型支桿頂部伸出的輥輪件以及底部的升降氣缸,使得輥輪件之間形成用于夾緊彈體的區域,同時位于所述Y型支桿一側為活動設置,另一側為固定設置,所述升降氣缸實現Y型支桿整體的升降。
[0020]進一步的,所述線掃描工位包括夾緊件、推進氣件、第二相機組合,所述夾緊件將彈體進行夾取后,通過位于后端部的推進氣件整體向前推進至第二相機組合下方,夾緊件采用自旋轉帶動彈體的轉動,同步使得第二相機組合對旋轉狀態的彈體進行掃描。
[0021]進一步的,位于所述第二相機組合所在的正下方設置有NG料盒,并使夾緊件將彈體推送至NG料盒所在的上部位置。
[0022]進一步的,位于所述點膠工位與線掃描工位之間位置設置有跳動檢測工位,所述跳動檢測工位包括驅動夾爪、光源、以及第一相機組合,所述驅動夾爪對彈體進行夾持后,實現自旋轉,并且第一相機組合拍攝彈體在旋轉時的狀態變化并記錄,所述光源作為底部的補光光照。
[0023]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
[0024]1、本裝置采用的輸送工位、環形組裝工位相互配合,能夠獨立實現將風帽、藥柱、彈體相互組裝成型,并且實現全自動化匹配與組裝,無需人工操作即可完成多個彈體的部件相互組裝。
[0025]2、本裝置的環形組裝工位上設置有承載座,當承載座上上料完成組裝后,空載的承載座重新回到上料機構上進行上料作業,這種操作方式能夠快速上下料作業,無需人工干預,提高了裝配的效率。
[0026]3、本裝置的壓裝工位可以將裝配的彈體快速實現精準的壓裝作業,提高了壓裝效率。
[0027]4、本裝置采用的滾鉚工位能夠實現在彈體所在的外周進行滾鉚作業,提高了滾鉚效率,同時滾鉚后再進行點膠作業,最后通過線掃描工位對點膠后的彈體進行二次外觀的劃痕檢測,無需二次轉運,并將出現殘次不合格的彈體直接剔除,通過底部的NG收納盒進行收納,提高了檢測效率。
附圖說明
[002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0029]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30]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輸送工位和環形組裝工位連接狀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31]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輸送工位和環形組裝工位俯視結構示意圖;
[0032]圖4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環形組裝工位整體結構示意圖;
[0033]圖5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圖4中A處部分結構示意圖。
[0034]圖6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圖4中B處部分結構示意圖。
[0035]圖7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壓裝工位、滾鉚工位、點膠工位、線掃描工位整體連接結構示意圖;
[0036]圖8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壓裝工位整體結構示意圖;
[0037]圖9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滾鉚工位整體結構示意圖;
[0038]圖10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圖9中滾鉚夾爪部分結構示意圖;
[0039]圖1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線掃描工位結構示意圖;
[0040]圖1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跳動檢測工位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1]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0042]如圖1
?
圖6所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彈體總裝配線,包括輸送工位1、環形組裝工位2、壓合工位3、組裝工位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彈體總裝配線,包括輸送工位(1)、環形組裝工位(2)、壓合工位(3)、組裝工位(4)、壓裝工位(5)、滾鉚工位(6)、點膠工位(7)、線掃描工位(8),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工位(1)用于將風帽、藥柱、彈體分別傳輸至環形組裝工位(2)的承載座(21)上;所述壓合工位(3)位于環形組裝工位(2)所在的正對位置,包括升降座(31)、壓頭件(32),通過壓頭件(32)對準風帽上料的正上方,并控制升降座(31)的升降作業使壓頭件(32)對承裝在風帽內的藥柱進行壓實作業;所述組裝工位(4)包括夾持件(41)以及壓緊件(42),通過夾持件(41)對位于內側承載座(21)上的風帽進行夾持后旋轉并抬升,隨后運送至位于承載座(21)外側的彈體上方,并通過彈體上方的壓緊件(42)對罩蓋的風帽進行壓緊作業,形成彈體,隨后轉運至壓裝工位(5)上;所述壓裝工位(5)對轉運來的彈體在豎直方向壓裝作業;所述滾鉚工位(6)用于對壓裝合格的彈體所在的外周沿進行滾鉚作業,使成型的彈體所在外周沿形成輥溝;所述點膠工位(7)用于在彈體所在的外周沿壓合成型的輥溝內進行環形點膠作業;所述線掃描工位(8)用于對成型的彈體進行外觀缺陷的檢測。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體總裝配線,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工位(1)包括風帽輸送組件(11)、藥柱輸送組件(12)、彈體輸送組件(13),通過風帽輸送組件(11)對載盤上承裝的風帽轉運至環形組裝工位(2)的承載座(21)上,所述藥柱輸送組件(12)將載盤上承裝的藥柱經過蘸蠟工位進行蘸涂后,被轉運至風帽所在的中部腔體內,所述彈體輸送組件(13)被轉運至承載座(21)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彈體總裝配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組裝工位(2)的承載座(21)包括有第一承載槽(211)與第二承載槽(212),通過在第一承載槽(211)對倒扣狀態的風帽進行承載,所述第二承載槽(212)對彈體進行承載;同時所述第一承載槽(211)位于環形組裝工位(2)所在的內側,第二承載槽(212)位于外側。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銀,邢國華,王厚地,
申請(專利權)人:昆山盟馳智能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