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城市建筑定點測繪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城市建筑定點測繪裝置,包括測繪儀、安裝底座、角度調節機構和三組支撐滑柱,測繪儀固定安裝于安裝底座上,三組支撐滑柱的頂部均與安裝底座的底部鉸接,該城市建筑定點測繪裝置,通過高度定位板安裝于延伸支腿上,當需要記錄高度時,只需要推動高度定位板進行滑動與地面碰撞出標記點即可,過程迅速且花費時間較短,不需要通過記事本進行記錄,在不使用高度定位板時,能夠將高度定位板抽出延伸支腿內,通過高度定位板與支撐滑柱呈垂直設置,這種設置的方式好處在于,當支撐滑柱發生輕微的角度變壞,高度定位板與地面的接觸位置將會發生較多的距離變化,使得在第二次進行測繪時,能夠更加精確。能夠更加精確。能夠更加精確。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城市建筑定點測繪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城市建筑定點測繪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城市建筑定點測繪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在對城市建筑進行定點測繪時,會使用測繪儀放置在調節支架上進行測繪,而進行測繪時,如若發生測繪點的數據不準確,則需要在側繪點進行重新測量,而測繪儀的位置和高度必須與第一次測繪的位置相同,才能保證第二次測繪的圖形數據能夠和第一次測繪的圖形數據吻合。而對于只能角度調節的調節支架,則只需要在第一次測繪時,在側繪點標記三個支腿與地面的接觸位置即可,但對于額外具有高度調節功能的調節支架,則還需要進行記錄高度,而高度的記錄一般只能通過工人進行測量該裝置的高度,并記錄在記事本上,測量裝置的高度消耗的時間較多,且多個測繪點的高度數據進行記錄還會發生混亂。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城市建筑定點測繪裝置。
[0004]為達此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提供一種城市建筑定點測繪裝置,包括測繪儀、安裝底座、角度調節機構和三組支撐滑柱,測繪儀固定安裝于安裝底座上,三組支撐滑柱的頂部均與安裝底座的底部鉸接,角度調節機構固定安裝于安裝底座的底部,角度調節機構用于同時調節三組支撐滑柱的角度,每組支撐滑柱均為兩個,還包括高度定位板和三個延伸支腿,三個延伸支腿分別可滑動的安裝于三組支撐滑柱的底部,延伸支腿上設置有用于對支撐滑柱底端支撐的調節支座,用于調節測繪儀與地面的高度距離,高度定位板滑動安裝于延伸支腿上,當角度調節機構和延伸支腿均調節完成后,通過推動高度定位板與地面發生碰撞。
[0006]進一步的,高度定位板上開設有滑槽一,延伸支腿上固定設置有與滑槽一滑動連接的導滑塊,滑槽一的一端與高度定位板形成開口結構,導滑塊的頂部設置有限位頂板,導滑塊的底部設置有限位底板。
[0007]進一步的,延伸支腿包括兩個側板,調節支座包括推板、兩個摩擦板、兩個螺釘和兩個滑塊,推板的兩側與兩個側板的內側貼合,兩個滑塊分別固定安裝于兩個推板的兩側,側板上開設有與滑塊滑動連接的滑槽二,兩個摩擦板分別位于兩個側板的外側,每個螺釘穿過摩擦板與滑塊嚙合連接,滑塊上開設有與螺釘嚙合的螺紋孔。
[0008]進一步的,兩個側板的頂部設置有導滑板,導滑板上設置有與支撐滑柱滑動連接的直線軸承。
[0009]進一步的,限位底板的底部設置有插塊。
[0010]進一步的,角度調節機構包括螺桿、螺套、套管、三個鉸接座和鉸接桿,螺桿呈豎直固定安裝于安裝底座的底部,螺套嚙合于螺桿上,三個鉸接座分別固定安裝于三組支撐滑柱上,套管可轉動的套設于螺套上,每個鉸接桿的一端與套管鉸接,每個鉸接桿的另一端與鉸接座鉸接。
[0011]本技術的有益效果:該城市建筑定點測繪裝置,通過高度定位板安裝于延伸支腿上,當需要記錄高度時,只需要推動高度定位板進行滑動與地面碰撞出標記點即可,過程迅速且花費時間較短,不需要通過記事本進行記錄,且在不使用高度定位板時,能夠將高度定位板抽出延伸支腿內,并且通過高度定位板與支撐滑柱呈垂直設置,這種設置的方式好處在于,當支撐滑柱發生輕微的角度變壞,高度定位板與地面的接觸位置將會發生較多的距離變化,使得在第二次進行測繪時,能夠更加精確。
附圖說明
[001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技術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0013]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技術的局部立體結構分解示意圖;
[0015]圖3為本技術的局部立體結構示意圖一;
[0016]圖4為調節支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5為本技術的局部立體結構示意圖二;
[0018]圖中:1
?
測繪儀;2
?
安裝底座;3
?
支撐滑柱;4
?
角度調節機構;4a
?
螺桿;4b
?
螺套;4c
?
鉸接桿;4d
?
鉸接座;4e
?
套管;5
?
延伸支腿;5a
?
調節支座;5a1
?
推板;5a2
?
滑塊;5a3
?
摩擦板;5a4
?
螺釘;5b
?
導滑塊;5c
?
限位頂板;5d
?
限位底板;5e
?
側板;5e1
?
滑槽二;5f
?
插塊;6
?
高度定位板;6a
?
滑槽一。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
[0020]其中,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表示的僅是示意圖,而非實物圖,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為了更好地說明本技術的實施例,附圖某些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并不代表實際產品的尺寸。
[0021]參照圖1至圖5所示的一種城市建筑定點測繪裝置,包括測繪儀1、安裝底座2、角度調節機構4和三組支撐滑柱3,測繪儀1固定安裝于安裝底座2上,三組支撐滑柱3的頂部均與安裝底座2的底部鉸接,角度調節機構4固定安裝于安裝底座2的底部,角度調節機構4用于同時調節三組支撐滑柱3的角度,每組支撐滑柱3均為兩個,還包括高度定位板6和三個延伸支腿5,三個延伸支腿5分別可滑動的安裝于三組支撐滑柱3的底部,延伸支腿5上設置有用于對支撐滑柱3底端支撐的調節支座5a,用于調節測繪儀1與地面的高度距離,高度定位板6滑動安裝于延伸支腿5上,當角度調節機構4和延伸支腿5均調節完成后,通過推動高度定位板6與地面發生碰撞。在進行記錄時,首先會將三個延伸支腿5與地面的接觸位置進行記錄,即實現了對測繪儀1的位置定位,再通過推動高度定位板6與地面發生碰撞,使得高度定位板6與地面發生碰撞,實現了測繪儀1的高度記錄。而具體的高度記錄原理是,在第二次進行測繪時,通過將三個延伸支腿5的位置進行定位后,隨著角度調節機構4的角度調節,支撐滑柱3將沿著延伸支腿5進行上下滑動,同時帶動延伸支腿5做角度上的轉動,而在延伸支腿5轉動時,也將帶動高度定位板6進行轉動,當高度定位板6的端部轉動至與事前標記的碰撞點接觸時,即,測繪儀1恢復至與第一次記錄時的高度。而在第一次高度記錄的過程,只需要
推動高度定位板6進行滑動與地面碰撞出標記點即可,過程迅速且花費時間較短,不需要通過記事本進行記錄。
[0022]高度定位板6上開設有滑槽一6a,延伸支腿5上固定設置有與滑槽一6a滑動連接的導滑塊5b,滑槽一6a的一端與高度定位板6形成開口結構,使得在不使用高度定位板6時,能夠將高度定位板6抽出延伸支腿5內,導滑塊5b的頂部設置有限位頂板5c,導滑塊5b的底部設置有限位底板5d,通過限位頂板5c和限位底板5d,對高度定位板6進行限位卡接。且可以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城市建筑定點測繪裝置,包括測繪儀(1)、安裝底座(2)、角度調節機構(4)和三組支撐滑柱(3),測繪儀(1)固定安裝于安裝底座(2)上,三組支撐滑柱(3)的頂部均與安裝底座(2)的底部鉸接,角度調節機構(4)固定安裝于安裝底座(2)的底部,角度調節機構(4)用于同時調節三組支撐滑柱(3)的角度,每組支撐滑柱(3)均為兩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高度定位板(6)和三個延伸支腿(5),三個延伸支腿(5)分別可滑動的安裝于三組支撐滑柱(3)的底部,延伸支腿(5)上設置有用于對支撐滑柱(3)底端支撐的調節支座(5a),用于調節測繪儀(1)與地面的高度距離,高度定位板(6)滑動安裝于延伸支腿(5)上,當角度調節機構(4)和延伸支腿(5)均調節完成后,通過推動高度定位板(6)與地面發生碰撞。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建筑定點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高度定位板(6)上開設有滑槽一(6a),延伸支腿(5)上固定設置有與滑槽一(6a)滑動連接的導滑塊(5b),滑槽一(6a)的一端與高度定位板(6)形成開口結構,導滑塊(5b)的頂部設置有限位頂板(5c),導滑塊(5b)的底部設置有限位底板(5d)。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城市建筑定點測繪裝置,其特征在于,延伸支腿(5)包括兩個側板(5e),調節支座(5a)包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超,
申請(專利權)人:陳超,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