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雙色注塑成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S1、合模:通過雙色注塑機液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雙色注塑成型工藝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成型工藝,特別涉及一種雙色注塑成型工藝,屬于雙色注塑
技術介紹
[0002]雙色注塑是指將兩種不同的材料注塑到同一套模具,從而實現注塑出來的零件由兩種材料形成的成型工藝。有的兩種材料是不同顏色的,有的是軟硬不同的,從而提高產品的美觀性和裝配等性能。
[0003]雙速注塑生產過程中,由于兩種注塑材料種類的不同,其熔點和注塑溫度均有不同,同時對模具的溫度要求也會不同,而模溫會影響到產品的成型周期和成型品質,不良的模溫會造成產品變形和翹曲等各種問題,現有的注塑成型工藝中,模溫除冷卻過程外一般維持不變,無法滿足兩種不同材料的溫度需求,為此,提出一種雙色注塑成型工藝。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希望提供一種雙色注塑成型工藝,以解決或緩解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至少提供一種有益的選擇。
[0005]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雙色注塑成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S1、合模:通過雙色注塑機液壓
?
機械合模機構將動模和定模組合在一起,形成模具整體,利用定模上的高壓油缸進行鎖模;S2、注射:通過電加熱器對兩個料筒內的物料進行加熱,使物料成為液態,通過噴嘴注入模具型腔內,型腔內部設置溫度傳感器,模具內部設置電加熱器,并連接控制器,通過控制器控制注射時的模具溫度;S3、保壓:注射完成后壓力調整為注射壓力的85%進行保壓,壓實熔體,增加物料密度;S4、冷卻:控制器關閉模具內部加熱器,向模具的冷卻水道中通入冷卻液,熔體熱量經過模架傳遞至冷卻水道,并隨冷卻液一同被送出;S5、開模:高壓油缸松開動模,雙色注塑機液壓
?
機械合模機構帶動動模移動,使動模與定模分開;S6、頂出:利用模具頂出結構將產品頂出脫模,并通過機械手或人工取走產品。
[0006]進一步優選的:在所述S1中,液壓
?
機械合模機構設定低壓合模開始位置及低壓合模終止位置,低壓合模開始位置為模具閉合前5厘米,液壓
?
機械合模機構到達低壓合模開始位置后調整動模的移動速度,動模減速運動,低壓合模終止位置為模具閉合位置,液壓
?
機械合模機構到達低壓合模終止位置后停止運動,低壓合模能夠防止模具受到撞擊損壞或出現壓痕,低壓合模設定距離越短則越節省時間,提高注塑效率。
[0007]進一步優選的:在所述S1中,設定高壓鎖模開始位置,高壓鎖模開始位置與低壓合模終止位置為同一位置,在高壓鎖模開始位置時高壓油缸進行鎖模,鎖模后定模和動模在
高壓油缸的作用下鎖緊,不會發生相對運動。
[0008]進一步優選的:在所述S2中,注射壓力在40
?
200MPa之間變化,隨著型腔填充壓力逐漸增加,模具注射至型腔填充95%左右停止注射。
[0009]進一步優選的:在所述S2中,模具溫度控制在25
?
120℃之間,根據物料不同控制器自動進行溫度的調整。
[0010]進一步優選的:在所述S3中,設定2
?
3S恒定保壓時間,設定1S延遲保壓時間。
[0011]進一步優選的:在所述S4中,冷卻水道之間間距為4
?
6厘米,冷卻水道距離型腔面1.5
?
2厘米,冷卻面積大于型腔投影區域70%的面積。
[0012]進一步優選的:在所述S4中,物料冷卻的末溫度低于物料的熱變形溫度。
[0013]進一步優選的:在所述S5中,開模分為慢速開模和快速開模兩個階段,防止開模速度過快導致產品受損。
[0014]進一步優選的:在所述S6中,在雙色注塑機背桿的推動作用下,頂板帶動頂出機構向前運動,將產品頂出,產品自然落下或被機械手取走。
[0015]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一、本專利技術通過溫度傳感器檢測模具模溫,通過加熱器對模具進行加熱,在進行不同材料的雙色注塑成型工藝時能夠根據材料的性質對模溫進行調整,保證模具能夠處于最佳工作溫度,提高產品質量,加快成型產品結晶度,使產品能夠得到較均勻的結構,減少產品后期收縮體積,防止產品開裂。
[0016]二、本專利技術通過控制器自動控制溫度變化,在批量生產過程中無需工作人員反復調節模溫,降低工作人員勞動強度,同時節省時間,提高雙色注塑成型效率。
[0017]上述概述僅僅是為了說明書的目的,并不意圖以任何方式進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實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過參考附圖和以下的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面、實施方式和特征將會是容易明白的。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9]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在下文中,僅簡單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實施例。正如本領域技術人員可認識到的那樣,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可通過各種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實施例。因此,附圖和描述被認為本質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2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0022]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雙色注塑成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S1、合模:通過雙色注塑機液壓
?
機械合模機構將動模和定模組合在一起,形成模
具整體,利用定模上的高壓油缸進行鎖模;S2、注射:通過電加熱器對兩個料筒內的物料進行加熱,使物料成為液態,通過噴嘴注入模具型腔內,型腔內部設置溫度傳感器,模具內部設置電加熱器,并連接控制器,通過控制器控制注射時的模具溫度;S3、保壓:注射完成后壓力調整為注射壓力的85%進行保壓,壓實熔體,增加物料密度;S4、冷卻:控制器關閉模具內部加熱器,向模具的冷卻水道中通入冷卻液,熔體熱量經過模架傳遞至冷卻水道,并隨冷卻液一同被送出;S5、開模:高壓油缸松開動模,雙色注塑機液壓
?
機械合模機構帶動動模移動,使動模與定模分開;S6、頂出:利用模具頂出結構將產品頂出脫模,并通過機械手或人工取走產品。
[0023]本實施例中,具體的:在所述S1中,液壓
?
機械合模機構設定低壓合模開始位置及低壓合模終止位置,低壓合模開始位置為模具閉合前5厘米,液壓
?
機械合模機構到達低壓合模開始位置后調整動模的移動速度,動模減速運動,低壓合模終止位置為模具閉合位置,液壓
?
機械合模機構到達低壓合模終止位置后停止運動。
[0024]本實施例中,具體的:在所述S1中,設定高壓鎖模開始位置,高壓鎖模開始位置與低壓合模終止位置為同一位置,在高壓鎖模開始位置時高壓油缸進行鎖模。
[0025]本實施例中,具體的: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色注塑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合模:通過雙色注塑機液壓
?
機械合模機構將動模和定模組合在一起,形成模具整體,利用定模上的高壓油缸進行鎖模;S2、注射:通過電加熱器對兩個料筒內的物料進行加熱,使物料成為液態,通過噴嘴注入模具型腔內,型腔內部設置溫度傳感器,模具內部設置電加熱器,并連接控制器,通過控制器控制注射時的模具溫度;S3、保壓:注射完成后壓力調整為注射壓力的85%進行保壓,壓實熔體,增加物料密度;S4、冷卻:控制器關閉模具內部加熱器,向模具的冷卻水道中通入冷卻液,熔體熱量經過模架傳遞至冷卻水道,并隨冷卻液一同被送出;S5、開模:高壓油缸松開動模,雙色注塑機液壓
?
機械合模機構帶動動模移動,使動模與定模分開;S6、頂出:利用模具頂出結構將產品頂出脫模,并通過機械手或人工取走產品。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色注塑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液壓
?
機械合模機構設定低壓合模開始位置及低壓合模終止位置,低壓合模開始位置為模具閉合前5
?
10厘米,液壓
?
機械合模機構到達低壓合模開始位置后調整動模的移動速度,動模減速運動,低壓合模終止位置為模具閉合位置,液壓
?
機械合模機構到達低壓合模終止位置后停止運動。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雙色注塑成型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俊,歐陽志文,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吉特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