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直刀式開料刀,包括刀柄和刀頭,所述刀頭工作部開設有多個刀片,所有的所述刀片在所述刀頭上均勻分布設置,所述刀片上設置有刀背面及與所述刀背面相對的刀刃面,所述刀背面與所述刀刃面之間設置有至少兩個刀棱面,所述刀棱面遠離所述刀頭的旋轉中心側設置,所述刀片的端部設置有向所述刀背面傾斜的切刃面,所述刀頭、刀柄和刀片的外表面均設置有涂層。在本技術方案中,在刀片的外壁側設置多個刀棱面,通過刀棱面形成邊棱,可以有效的防止刀背面與被加工材料發生干涉,起到避空的作用。到避空的作用。到避空的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直刀式開料刀
[0001]本技術涉及開料刀
,特別涉及一種直刀式開料刀。
技術介紹
[0002]現有的開料刀中,開料刀上至少設置有兩個刀片,刀片的外壁側均是由圓弧形過渡,在木料加工過程中,刀片的背面與被加工材料發生干涉,從而造成刀片不能實現切割空轉,同時造成排屑能力差。同時沒有涂層的保護,長時間工作容易變形甚至折斷。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直刀式開料刀。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5]一種直刀式開料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和刀頭,所述刀頭工作部開設有多個刀片,所有的所述刀片在所述刀頭上均勻分布設置,所述刀片上設置有刀背面及與所述刀背面相對的刀刃面,所述刀背面與所述刀刃面之間設置有至少兩個刀棱面,所述刀棱面遠離所述刀頭的旋轉中心側設置,所述刀片的端部設置有向所述刀背面傾斜的切刃面,所述刀頭、刀柄和刀片的外表面均設置有涂層。
[0006]進一步地,所述刀片為3個,且所述三個刀片相鄰夾角為120
°
。
[0007]進一步地,所述切刃面向所述刀頭的軸心線側傾斜設置。
[0008]進一步地,所述刀背面與所述切刃面之間設置有排屑斜面,所述排屑斜面上設置有所述涂層。
[0009]進一步地,所述涂層為TiNC涂層、TiN涂層、TiSiNC涂層或類金剛石涂層中的任意一種。
[0010]進一步地,所述刀棱面的數量為2~8個,相鄰兩個所述刀棱面之間形成邊棱,所有的所述邊棱互相平行。
[0011]進一步地,所述刀背面設置有多個分屑槽。
[0012]進一步地,所述刀刃面與所述刀棱面形成切刃線,所述切刃線與所述刀頭的軸心線之間形成基平面,所述基平面與所述刀刃面之間夾角為17
°
~25
°
。
[0013]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4]1)在本技術方案中,在刀片的外壁側設置多個刀棱面,通過刀棱面形成邊棱,可以有效的防止刀背面與被加工材料發生干涉,起到避空的作用。減少刀具和被加工面的摩擦,切割光潔度更好。
[0015]2)在本技術方案中,設置排屑斜面和分屑槽使得開料刀具有更好的排屑效果。設計排屑槽能夠更好的切入材料中,減少切割阻力,切割更輕快,多組分屑槽錯位排列,相互補充,讓加工面更光潔。
[0016]3)在本技術方案中,開料刀上設置涂層增加了刀具的韌性和硬度,提高了刀具的壽命和耐磨性。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開料刀立體結構圖;
[0018]圖2為本開料刀的主視結構圖;
[0019]圖3為本開料刀的側視結構圖。
[0020]圖中,1
?
刀柄,2
?
刀片,3
?
刀背面,4
?
刀刃面,5
?
刀棱面,6
?
切刃面,7
?
排屑斜面,8
?
分屑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2]參閱圖1
?
圖3,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
[0023]一種直刀式開料刀,包括刀柄1和刀頭,所述刀頭工作部開設有多個刀片2,所有的所述刀片2在所述刀頭1上均勻分布設置,所述刀片2上設置有刀背面3及與所述刀背面3相對的刀刃面4,所述刀背面3與所述刀刃面4之間設置有至少兩個刀棱面5,所述刀棱面5遠離所述刀頭的旋轉中心側設置,所述刀片2的端部設置有向所述刀背面3傾斜的切刃面6,所述刀頭、刀柄1和刀片2的外表面均設置有涂層。刀片2為3個,且所述三個刀片2相鄰夾角為120
°
。切刃面6向所述刀頭的軸心線側傾斜設置。刀背面3與切刃面6之間設置有排屑斜面7,排屑斜面7上設置有涂層。在本技術方案中,設置刀棱面5可以避免開料刀在使用過程中,刀背面3與被加工材料發生干涉,起到避空作用。在開料刀上設置涂層增加了刀具的韌性和硬度,提高了刀具的壽命和耐磨性。
[0024]在一些實施例中,刀棱面5的數量為2~8個,相鄰兩個刀棱面5之間形成邊棱,所有的邊棱互相平行。每個刀片2上設置有三個刀棱面5,刀刃面4與刀棱面5形成切刃線,切刃線的法線與第一個刀棱面5之間形成第一棱角,與第二個刀棱面5之間形成第二棱角,與第三個刀棱面5之間形成第三棱角,第一棱角15
°
~20
°
;第二棱角25
°
~40
°
;第三棱角45
°
~60
°
,本技術方案如圖3所示,第一棱角選19
°
,第二棱角選38
°
,第三棱角選50
°
。設置上述棱角數量及角度,可以更好的加強刀具的剛性,刀具不易斷裂及震動,也可以更好的排屑。
[0025]在一些實施例中,切刃面6向刀頭的軸心線側傾斜設置。在本技術方案中,刀片2外邊側比軸心線側高出0.1~0.3mm,這樣方便更好的加工孔,因此,切刃面6向刀頭的軸心線側傾。
[0026]在一些實施例中,涂層為TiNC涂層、TiN涂層、TiSiNC涂層或類金剛石涂層中的任意一種。涂層增加了刀具的韌性和硬度,提高了刀具的壽命和耐磨性。
[0027]在一些實施例中,刀背面3與刀刃面4之間設置有多個分屑槽8。設置分屑槽8方便將鉆孔時產生的長木屑分斷,便于排屑。
[0028]在一些實施例中,刀刃面4與刀棱面5形成切刃線,切刃線與刀頭的軸心線之間形成基平面,基平面與刀刃面4之間夾角為17
°
~25
°
。在本技術方案中,基平面與刀刃面4之間的夾角選用20
°
,如圖3所示,這個角度方便切刃線對木料進行切削。
[0029]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理解本技術并非局限于本文
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并能夠在本文所述構想范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則都應在本技術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直刀式開料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1)和刀頭,所述刀頭工作部開設有多個刀片(2),所有的所述刀片(2)在所述刀頭上均勻分布設置,所述刀片(2)上設置有刀背面(3)及與所述刀背面(3)相對的刀刃面(4),所述刀背面(3)與所述刀刃面(4)之間設置有至少兩個刀棱面(5),所述刀棱面(5)遠離所述刀頭的旋轉中心側設置,所述刀片(2)的端部設置有向所述刀背面(3)傾斜的切刃面(6),所述刀頭、刀柄(1)和刀片(2)的外表面均設置有涂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直刀式開料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2)為3個,且所述三個刀片(2)相鄰夾角為120
°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直刀式開料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刃面(6)向所述刀頭的軸心線側傾斜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直刀式開料刀,其特征在于: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強,羅能開,唐萬清,李小娟,余剛,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壹佰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