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汽車排氣系統消音器,包括消音管,消音管的一側設有進氣孔并連接有進氣管,消音管的另一側連接有出氣管,消音管內設置第一通管,第一通管的內徑從中心位置向兩端逐漸變大,第一通管上布設有第一透氣孔,第一通管外側的消音管內設置有第二通管,第二通管的內徑從中心位置向兩端逐漸變小,第二通管上布設有第二透氣孔。高速氣體從第一透氣孔排出,排出的高速氣體向第一通管的外側圓心聚集并相互抵消,減削氣體的動能進行消音,未被消除的噪音同時被填充料進行吸收,剩余的高速氣體從第二通管上的第二透氣孔排出并被消音管內壁上的第一凸塊漫反射,漫反射的高速氣體進行相互抵消,高速氣體未被直接阻擋不會二次產生噪音。二次產生噪音。二次產生噪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汽車排氣系統消音器
[0001]本技術屬于汽車消音
,具體涉及一種汽車排氣系統消音器。
技術介紹
[0002]汽車消音器是用來降低機動車的發動機工作時產生噪聲的零件,汽車發動機產生的噪音主要通過高速氣體承載傳播,消音器將高速的氣體緩釋使聲音減小,從而起到消音的效果。
[0003]授權公告號為CN216554057U的中國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汽車排氣系統消音器,包括包括外消音器體、內消音器體、擋塵板和連接蓋,外消音器體的內側安裝有安裝桿,且安裝桿的內側設置有內消音器體,內消音器體的外側安裝有第一擋風板,且第一擋風板的下側設置有第二擋風板,內消音器體的內側安裝有透氣網板,且透氣網板的下側設置有擋塵板,外消音器體的外側安裝有第一限位塊,且第一限位塊的內側設置有第二限位塊,第二限位塊的外側安裝有緊箍,且緊箍的內側設置有連接板,并且連接板的內側設置有螺栓,外消音器體的下側安裝有連接蓋,且連接蓋的內側設置有第三限位塊,第三限位塊的外側設置有連接塊,并且連接塊的外側設置有拉手,通過第二擋風板呈傾斜設置,以及第二擋風板的內消音器體的外側呈等角度設置,設置有透氣網板、第一擋風板對氣體進行阻擋,對氣體進行大幅度的消音,消音效果顯著。存在的不足之處為:高速流動的氣體直接沖擊在風板上,會在撞擊到風板時二次產生噪音,消音效果較弱。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排氣系統消音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高速流動的氣體直接沖擊在風板上,會在撞擊到風板時二次產生噪音,消音效果較弱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排氣系統消音器,包括消音管,所述消音管的一側設有進氣孔并連接有進氣管,所述消音管的另一側連接有出氣管,所述消音管內設置第一通管,所述第一通管的內徑從中心位置向兩端逐漸變大,所述第一通管上布設有第一透氣孔,第一通管外側的消音管內設置有第二通管,所述第二通管的內徑從中心位置向兩端逐漸變小,所述第二通管上布設有第二透氣孔,所述第一通管與第二通管之間設置有填充料,所述消音管的一側布設有第一插孔,所述出氣管上布設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與第二插孔之間均連接有連接管。
[0006]優選的,所述進氣管與出氣管的一端均設置有法蘭環,法蘭環便于將該裝置安裝在排氣管上。
[0007]優選的,所述進氣管上設有插槽,所述插槽內插設有插環,所述插環內設置有第一過濾網,插槽兩側的進氣管上均設有螺紋,進氣管上的所述螺紋上均螺接有螺環,所述螺環上均設置有限位環,向兩側分別轉動螺環可將插環取下并對第一過濾網進行清理。
[0008]優選的,所述插環上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插設有密封環,密封環防止氣體泄漏。
[0009]優選的,所述第一通管內設置有第二過濾網,第二過濾網防止雜質進入到第一透
氣孔內。
[0010]優選的,所述消音管的內壁布設有第一凸塊,第一凸塊將未為消耗的高速氣體漫反射回去。
[0011]優選的,所述消音管的一端設置有第二凸塊,所述第二凸塊上布設有管槽,第二凸塊將未從第一透氣孔流出的氣體反彈回來。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高速氣體從第一通管上的第一透氣孔排出,排出的高速氣體向第一通管的外側圓心聚集并相互抵消,減削氣體的動能進行消音,未被消除的噪音同時被填充料進行吸收,剩余的高速氣體從第二通管上的第二透氣孔排出并被消音管內壁上的第一凸塊漫反射,漫反射的高速氣體進行相互抵消,未被抵消的高速氣體再次進入到第二透氣孔內與排出的高速氣體進行抵消,高速流動的氣體未被直接阻擋不會二次產生噪音。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技術的主視示意圖;
[0014]圖2為本技術的主視剖切示意圖;
[0015]圖3為圖1中的A
?
A處剖切示意圖;
[0016]圖4為圖2中的a處放大示意圖。
[0017]圖中:1、消音管;2、進氣管;3、出氣管;4、法蘭環;5、插槽;6、插環;7、第一過濾網;8、螺紋;9、螺環;10、限位環;11、凹槽;12、密封環;13、第一通管;14、第一透氣孔;15、第二過濾網;16、第二通管;17、第二透氣孔;18、填充料;19、第一凸塊;20、第二凸塊;21、管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汽車排氣系統消音器,包括消音管1,消音管1的左側開設有進氣孔并無縫焊接有進氣管2,消音管1的右側焊接有出氣管3,進氣管2與出氣管3的外端均焊接有法蘭環4,法蘭環4便于將其安裝在排氣管上,進氣管2上開設有插槽5,插槽5內滑動插設有插環6,插環6內焊接有第一過濾網7,第一過濾網7的過濾目數為80目,第一過濾網7將尾氣中的雜質過濾防止其進入消音器內,插槽5左右兩側的進氣管2上均開設有螺紋8,進氣管2上的螺紋8上均螺接有螺環9,螺環9上均設置有限位環10,限位環10與螺環9為一體件,限位環10防止插環6掉落,插環6上開設有凹槽11,凹槽11內過盈插設有密封環12,密封環12的材質為耐高溫橡膠,螺環9向插環6擰緊,螺環9抵緊密封環12防止氣體泄漏,向兩側分別轉動螺環9可將插環6取下并對第一過濾網進行清理,消音管1內焊接第一通管13,第一通管13的內徑從中心位置向兩端逐漸變大,第一通管13上均勻開設有第一透氣孔14,氣體進入第一通管13是從第一透孔14通過,氣體從第一透孔14出去后向外側圓心聚集,第一通管13內粘接有第二過濾網15,第二過濾網15防止雜質進入第一透孔14內,第一通管13外側的消音管1內焊接有第二通管16,第二通管16的內徑從中心位置向兩端逐漸變小,第二通管16上均勻開設有第二透氣孔17,為被消耗的動能氣體從第二透氣孔17出去,第一通管13與第二通管16之間填充有填充料18,填充料18為耐高溫消音
棉,填充料18進一步消除汽車的噪音。
[0020]如圖2、圖3所示,消音管1的內壁均勻焊接有第一凸塊19,第一凸塊19將為消耗的高速氣體反彈漫反射,漫反射的高速氣體進一步互相抵消,未被抵消的再次進入到第二透氣孔17被填充料18吸收,消音管1的左端焊接有第二凸塊20,第二凸塊20上均勻開設有管槽21,進入到第一通管13內的氣體被第二凸塊20反射,并被管槽21吸收一部分,消音管1的右側開設4個有第一插孔22,出氣管3上開設有4個第二插孔23,第一插孔22與第二插孔23之間均焊接有連接管24,能量被消除的氣體從連接管24進入到出氣管3被排出。
[0021]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帶有高速動能的氣體從進氣管2進入,被進氣管2內的第一過濾網7過濾,將氣體中的雜質過濾,防止雜質進入到消音管1內,高速的氣體進入到第一通管13內,第一通管13上的第二過濾網15進一步防止雜質進入,高速氣體從第一通管13上的第一透氣孔14排出,排出的高速氣體向第一通管1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汽車排氣系統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音管(1),所述消音管(1)的一側設有進氣孔并連接有進氣管(2),所述消音管(1)的另一側連接有出氣管(3),所述消音管(1)內設置第一通管(13),所述第一通管(13)的內徑從中心位置向兩端逐漸變大,所述第一通管(13)上布設有第一透氣孔(14),第一通管(13)外側的消音管(1)內設置有第二通管(16),所述第二通管(16)的內徑從中心位置向兩端逐漸變小,所述第二通管(16)上布設有第二透氣孔(17),所述第一通管(13)與第二通管(16)之間設置有填充料(18),所述消音管(1)的一側布設有第一插孔(22),所述出氣管(3)上布設有第二插孔(23),所述第一插孔(22)與第二插孔(23)之間均連接有連接管(2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排氣系統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管(2)與出氣管(3)的一端均設置有法蘭環(4)。3.根據權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江志洪,賈珂珺,唐強,王新山,
申請(專利權)人:綿陽高新區天力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