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發酵乳及其制備方法,該發酵乳原輔料配方含量為生乳60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發酵乳及其制備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食品加工
,具體涉及一種發酵乳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0002]乳酸菌在發酵工程中能形成乳酸, 使食品基質迅速酸化, 從而提高食品的保存性能。乳酸菌在發酵過程中能夠產生醇、醛、酮等多種風味物質,這些風味物質和乳酸菌在糖酵解過程中產生的有機酸相互作用,形成具有獨特風味、質地和營養價值的發酵乳。在酸奶的主要風味物質中,乙醛、雙乙酰是其主要成分, 其產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強發酵乳的特殊風味。
[0003]風味不僅對發酵乳的品質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決定消費者對產品認可度的重要指標。酸奶因為其凝膠強度低,一直是酸奶行業發展中需要解決的難題。不含任何增稠劑的發酵酸奶凝膠結構很弱,添加增稠劑能顯著提高凝膠強度、黏度、保持體系的相對穩定性,對流變、質地及口感具有顯著的改善作用。
[0004]目前,酸奶的種類越來越豐富,快速增長的消費量使得產品的品質特別是風味和質構備受關注。
[0005]靜電場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業、醫學、食品和農產品加工等多個領域。在食品領域,靜電場保鮮技術是基于電場改變對帶電粒子、生命活動的影響而設計的非熱品保鮮技術。電場保鮮的優點在于,在成本低、功耗低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食品衰和營養流失,而且操作簡單,可多次重復使用,是目前食品保鮮
最具發展前景的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0006]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發酵乳及其制備方法,目的在于進一步增加發酵乳產品的風味,提高黏度、保持體系的相對穩定性,進而改善發酵乳的稠度、質地及風味口感。
[0007]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發酵乳的制備方法,所述發酵乳的原輔料配方質量含量為:生乳60
?
75%,食品級殼聚糖0.05
?
0.10%,白砂糖3
?
8%,發酵劑0.01
?
0.03%,余量為水,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將食品級殼聚糖,白砂糖與水進行混合、高溫滅菌后冷卻至室溫;步驟2)、生乳高溫滅菌后冷卻至室溫;步驟3)、將步驟1)和步驟2)中的冷卻物混合、加入發酵劑后放置于25℃
?
32℃靜電場中4
?
6h;其中,靜電場條件為:輸出電壓為50
?
90mV,所述發酵混合物與靜電場發生板之間的距離為10
?
20 cm;步驟4)、將步驟3)中靜電場處理后的混合物于0
?
4℃放置6
?
12h。
[0008]優選地,所述食品級殼聚糖的分子量≥300 kDa,脫乙酰度≥75%。
[0009]優選地,所述生乳為牛乳或者羊乳。
[0010]優選地,所述發酵劑為乳酸乳球菌。
[0011]優選地,步驟3)中,加入所述發酵劑后的混合物中的菌數為1
×
108?1×
109CFU/g。
[0012]優選地,步驟1)和步驟2)中,所述高溫滅菌為120℃
?
130℃下滅菌15
?
25min。
[0013]優選地,所述發酵乳是攪拌型或者凝固型。
[0014]有益效果:(1)靜電場通過空間放電可在空間內形成負離子氛圍,中和殼聚糖上的陽離子,抑制其抗菌性能。發酵過程中,殼聚糖通過分子長鏈的相互交聯形成堅固致密的三維網絡結構,能將水或其它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溶質固定在其中,分子化合物的網絡結構形成,經過液態
?
固態轉變過程形成凝膠,此外在發酵后期,pH降低時,殼聚糖能與草酸、磷酸和硫酸等形成物理凝膠,呈現增稠和膠凝的協同作用,進而提高了發酵乳的黏度、保持體系的相對穩定性,改善發酵乳的稠度、質地。
[0015](2)靜電場處理提升了發酵乳的風味,增加氣體成分種類數量和含量,其中乙醛、雙乙酰含量顯著增加。微生物在不同環境中進行響應,生物體會激發相應途徑進行調節,從基因轉錄調控水平的變化是進行各種生理活動的分子基礎,乳酸乳球菌nox和Als基因的相對表達量提高,正是其對靜電場所做出的的反應。在靜電場處理過程中進行發酵,靜電場中可以提高發酵菌的nox和Als基因的相對表達量,進而提高NADH氧化酶和α
?
乙酰乳酸合成酶的相對酶活力。由于nox基因編碼的NADH氧化酶(Nox)可使NADH轉化為NAD+,此基因的大量表達可以消耗大量的NADH,限制NADH/NAD
+
依賴型的代謝途徑,進而可有效地阻止乙醛向乙醇的轉化,進而大大提高乙醛的產量。在酸奶發酵過程中雙乙酰產量和α
?
乙酰乳酸合成酶密切相關,在乳糖合成雙乙酰的代謝途徑中,過量的丙酮酸在α
?
乙酰乳酸合成酶(ALS)的作用下合成α
?
乙酰乳酸;使als基因過量表達,能增加中間產物丙酮酸、α
?
乙酰乳酸的積累,進而改變雙乙酰代謝途徑,提高雙乙酰的產量。此外,NADH氧化酶的大量表達,可以使糖代謝偏離乳酸的形成,而朝著形成α
?
乙酰乳酸(雙乙酰前體)的方向進行,進而得到大量的雙乙酰產物。因此,靜電場處理在發酵過程中對發酵菌產生了生物學效應,對基因轉錄影響顯著,促進了nox和Als基因的表達,進而提高乙醛、雙乙酰的產量,提升發酵風味。此外,靜電場處理可以促進發酵乳的風味物質種類總數和含量的提高。
[0016]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3、對比例1~5發酵菌的nox和Als的相對表達量;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3、對比例1~5發酵菌的NADH氧化酶和α
?
乙酰乳酸合成酶的相對酶活力;圖3 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3、對比例1~5的所制備的發酵乳的乙醛和雙乙酰的濃度。
[0017]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3、對比例1~5的所制備發酵乳的感官評分。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使本專利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
[0019]實施例1:制備步驟如下:步驟1)將0.08%分子量為400 kDa,脫乙酰度為78%的食品級殼聚糖,6%的白砂糖與
水進行混合,在121℃滅菌20min,隨后冷卻至室溫;步驟2)70%的生羊乳加熱至121℃滅菌20min,隨后冷卻至室溫;步驟3)將步驟1)和步驟2)中的冷卻物進行混合,隨后在混合物中加入0.02%的乳酸乳球菌,使混合物中的菌數為6
×
108CFU/g,放置于30℃靜電場中5h,電場輸出電壓為50mV, 發酵混合物與靜電場發生板之間的距離為13 cm;步驟4)將步驟3)處理后的混合物于2℃放置7h,獲得凝固型發酵,或者攪拌后,獲得攪拌型發酵乳。
[0020]獲得的發酵乳中活菌數為1.2
×
109CFU/g。
[0021]實施例2:制備步驟如下:步驟1)將0.08%分子量為400 kDa,脫乙酰度為78%的食品級殼聚糖,6%的白砂糖與水進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發酵乳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酵乳的原輔料配方質量含量為:生乳60
?
75%,食品級殼聚糖0.05
?
0.10%,白砂糖3
?
8%,發酵劑0.01
?
0.03%,余量為水,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將食品級殼聚糖,白砂糖與水進行混合、高溫滅菌后冷卻至室溫;步驟2)、生乳高溫滅菌后冷卻至室溫;步驟3)、將步驟1)和步驟2)中的冷卻物混合、加入發酵劑后放置于25℃
?
32℃靜電場中4
?
6h;其中,靜電場條件為:輸出電壓為50
?
90mV,所述發酵混合物與靜電場發生板之間的距離為10
?
20 cm;步驟4)、將步驟3)中靜電場處理后的混合物于0
?
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松林,焦心語,卞倩,聶小寶,王輝,
申請(專利權)人:淮陰工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