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再生滌綸雪尼爾的生產方法,涉及紗線紡織領域,包括:步驟一:準備雪尼爾中芯線部分,芯線部分為再生滌綸;步驟二:準備雪尼爾中羽紗部分,羽紗部分為腈綸纖維和麻纖維的的混合纖維;步驟三:將步驟一種的芯線和步驟二中的羽紗進行紡織。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將再生滌綸作為雪尼爾的芯線,腈綸纖維和麻纖維的混合纖維作為雪尼爾的羽紗制作的雪尼爾織物,在作為窗簾用品的時候,不易發皺,其既具備相對厚實、耐磨的特點也不會簡單易皺,不簡單起球,方便整理,其中作為芯線的再生滌綸不僅性質穩定,且具有較高的強度與彈性恢復能力,作為羽紗的,腈綸纖維和麻纖維使得雪尼爾面料織物更加具有透氣性,且造價低,市場易流通。市場易流通。市場易流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再生滌綸雪尼爾的生產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紗線紡織領域,具體為一種再生滌綸雪尼爾的生產方法。
技術介紹
[0002]雪尼爾紗又稱繩絨,是一種新型花式紗線,它是用兩根股線做芯線,通過加捻將羽紗夾在中間紡制而成,一般有粘、腈、棉、滌等雪尼爾產品,雪尼爾裝飾產品可以制成沙發套、床罩、床毯、臺毯、地毯、墻飾、窗簾帷幕等市內裝飾飾品,再生滌綸是用回收料(PET瓶片,泡料等)再造粒,然后拉絲成纖,比較環保,但是纖維的強力等性能比原生滌綸要差一些,原生滌綸就是用化工原料PTA和MEG聚合酯化拉絲成纖的。
[0003]雪尼爾布料布質相對厚實,布料耐磨也不簡單破損,同時這類產品也不簡單起球,因此布料整理起來會變得更加方便,可以對布料進行印花、提花等工藝進行整理,能讓窗簾具有更好的裝飾性,雪尼爾布料用久以后會逐漸發生形變,水洗也簡單出現發皺的現象,這樣會很大程度的影響織物的外觀,而再生滌綸耐皺性超過其他纖維,即織物不折皺,尺寸穩定性好,滌綸織物具有較高的強度與彈性恢復能力,堅牢耐用、抗皺免燙,為此亟需一種再生滌綸雪尼爾的生產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0004]基于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再生滌綸雪尼爾的生產方法,以解決現有的雪尼爾布料使用到后期容易發皺的技術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再生滌綸雪尼爾的生產方法,包括:
[0006]步驟一:準備雪尼爾中芯線部分,芯線部分為再生滌綸;
[0007]步驟二:準備雪尼爾中羽紗部分,羽紗部分為腈綸纖維和麻纖維的的混合纖維;
[0008]步驟三:將步驟一種的芯線和步驟二中的羽紗進行紡織;
[0009]步驟四:將成品雪尼爾進行整染。
[0010]優選地,所述步驟一中的再生滌綸生產過程包括原料選擇、分揀、去除標簽、初洗、粉碎、除雜、二洗、殺菌、干燥、熔融擠出、紡絲、繞卷、集束、牽伸、卷曲、熱定型、切斷成型。
[0011]優選地,所述步驟二中的原料選擇包括有廢舊聚酯瓶片、紡絲廢絲、泡泡料、漿塊等,其中在初洗步驟中,需要將原料用燒堿進行浸泡然后沖洗,在粉碎步驟中,采用粉碎機將原料粉碎至一定大小,在熔融擠出步驟中,熔融溫度為270℃,擠出長絲長度為102
?
200mm,纖度在1.5D
?
20D。
[0012]優選地,所述殺菌步驟需要加入除味劑和殺菌劑,且除味劑為小分子有機物,紡絲過程中需要加入紡織助劑、印染助劑、分散助劑,其中紡織助劑為固色劑,印染助劑為除油劑。
[0013]優選地,所述紡絲助劑生產原料包括有PEG10
?
15質量份;二甲基酰胺6
?
7質量份;2,4
?
甲苯二異氰酸酯8
?
9質量份;二羥甲基丙酸6
?
7質量份;乙二胺5
?
6質量份;環氧氯丙烷
4
?
5質量份;苯丙乳液6
?
9質量份;六溴環十二烷4
?
7質量份;水余量。
[0014]優選地,所述步驟二中腈綸纖維和麻纖維選用比例為2:1。
[0015]優選地,所述步驟二中的腈綸纖維經過聚合、紡絲、蒸汽牽伸、水洗、烘干、熱定型、卷曲和切斷步驟。
[0016]優選地,所述腈綸纖維和麻纖維的混合包括以下步驟:
[0017]S1:和絲,將腈綸纖維和麻纖維投放入混合設備中進行和絲,和絲時間不少于3小時;
[0018]S2:悶絲,將混合完畢的腈綸纖維和麻纖維放置在加熱設備中進行悶絲,悶絲時間不少與24小時,悶絲溫度為190
?
240℃;
[0019]S3:紡絲,將腈綸纖維和麻纖維進行混合紡絲,成為一組混合纖維。
[0020]優選地,所述芯線和羽紗重量比為35:65,將芯線作為Z捻,羽紗作為S捻,制成雪尼爾紗線。
[0021]優選地,所述步驟四中的染色溫度為125℃,染色時間為20分鐘,染色PH值為4
?
5。
[002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專利技術通過將再生滌綸作為雪尼爾的芯線,腈綸纖維和麻纖維的混合纖維作為雪尼爾的羽紗制作的雪尼爾織物,在作為窗簾用品的時候,不易發皺,其既具備相對厚實、耐磨的特點也不會簡單易皺,不簡單起球,方便整理,其中作為芯線的再生滌綸不僅性質穩定,且具有較高的強度與彈性恢復能力,作為羽紗的,腈綸纖維和麻纖維使得雪尼爾面料織物更加具有透氣性,且造價低,市場易流通;
[0024]2、本專利技術通過在再生滌綸纖維的生產過程中加入殺菌步驟,將小分子有機物加入生產過程,對纖維進行除臭殺菌,提高面料安全性,紡絲過程加入的固色劑可以大大增強限位的固色能力,避免后期限位布料使用時間長發生掉色情況,除油劑和分散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穩固纖維性能,起到一定的阻燃效果。
附圖說明
[0025]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系統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
[0027]下面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對其實施例進行說明。
[0028]實施例1
[0029]選用再生滌綸原材料,廢舊聚酯瓶片、紡絲廢絲、泡泡料、漿塊其中一種或多種,然后對其進行分揀,將其中的雜質分揀出去,將廢舊聚酯瓶片外部的標簽進行去除,然后對其進行初洗,利用燒堿進行浸泡,浸泡時間為3
?
5小時,浸泡之后利用活水對其進行沖洗,將原料清洗干凈,將清洗之后的原料放置在粉碎機中進行粉碎,粉碎至大小差不多的碎片,然后將一些明顯不可使用的部分挑出去除,例如其他材質的瓶蓋、紡絲廢絲的結塊端頭等,再次對其進行清洗,清洗包括沖洗和浸泡,先沖洗再浸泡,浸泡時,將小分子有機物作為殺菌劑、
抗菌防臭處理劑AT9800作為作為除味劑按照1:1,的比例投放入浸泡池中,浸泡時間為2
?
3小時,干燥之后即可將原料送入螺旋擠出機中進行擠出,紡絲,在紡絲過程中,加入紡織助劑、印染助劑個分散助劑,其中,紡絲助劑生產原料包括有PEG10質量份;二甲基酰胺6質量份;2,4
?
甲苯二異氰酸酯8質量份;二羥甲基丙酸6質量份;乙二胺5質量份;環氧氯丙烷4質量份;苯丙乳液6質量份;六溴環十二烷4質量份;水余量,紡絲結束之后,對其進行繞卷、集束、牽伸、卷曲、熱定型、切斷成型,雪尼爾中的羽紗部分采用2:1的腈綸纖維和麻纖維作為原料,進行混合,其中腈綸纖維和麻纖維加工過程包括和絲、悶絲、和紡絲,悶絲時間不少與24小時,悶絲溫度為190℃,然后將芯線部分和羽紗部分一起進行紡織,最后整染,整染溫度為125℃,染色時間為20分鐘,染色PH值為4。
[0030]實施例2
[0031]選用再生滌綸原材料,廢舊聚酯瓶片、紡絲廢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再生滌綸雪尼爾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一:準備雪尼爾中芯線部分,芯線部分為再生滌綸;步驟二:準備雪尼爾中羽紗部分,羽紗部分為腈綸纖維和麻纖維的的混合纖維;步驟三:將步驟一種的芯線和步驟二中的羽紗進行紡織;步驟四:將成品雪尼爾進行整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再生滌綸雪尼爾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的再生滌綸生產過程包括原料選擇、分揀、去除標簽、初洗、粉碎、除雜、二洗、殺菌、干燥、熔融擠出、紡絲、繞卷、集束、牽伸、卷曲、熱定型、切斷成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再生滌綸雪尼爾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的原料選擇包括有廢舊聚酯瓶片、紡絲廢絲、泡泡料、漿塊等,其中在初洗步驟中,需要將原料用燒堿進行浸泡然后沖洗,在粉碎步驟中,采用粉碎機將原料粉碎至一定大小,在熔融擠出步驟中,熔融溫度為270℃,擠出長絲長度為102
?
200mm,纖度在1.5D
?
20D。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再生滌綸雪尼爾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殺菌步驟需要加入除味劑和殺菌劑,且除味劑為小分子有機物,紡絲過程中需要加入紡織助劑、印染助劑、分散助劑,其中紡織助劑為固色劑,印染助劑為除油劑。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再生滌綸雪尼爾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紡絲助劑生產原料包括有PEG10
?
15質量份;二甲基酰胺6
?
7質量份;2,4
?
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陸建東,
申請(專利權)人:錦祥紡織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