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電學測量連接工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測試輔助夾具,包括套管、夾片、連接線和插拔桿,套管內具有一段錐狀的變徑管段,套管外壁上開設有與套管內部連通的通孔;夾片包括錐狀的外錐管、和連內錐片,外錐管外壁與套管內壁貼合,內錐片的壁面斜率小于外錐管、且外錐管和內錐片之間形成有可插拔線束的夾縫,內錐片可發生彈性彎折而貼合在外錐管內壁上;連接線穿過通孔而與外錐管外壁電性連接;插拔桿具有一與變徑管段相配合的變徑桿段;拉動插拔桿,將導線的線束端插入至夾縫,松開插拔桿,在壓簧的作用下,變徑桿段插入至變徑管段內,而使線束端被擠壓固定在內錐片和外錐管之間,在連接線的端部可直接電表連接,使用方便快捷。用方便快捷。用方便快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測試輔助夾具
[0001]本技術涉及電學測量連接工具
,具體涉及一種測試輔助夾具。
技術介紹
[0002]在測試電阻、電壓、電流等物理量時,常用萬用表與待測電路通過導線進行連接;在試驗過程中,很多待測電路的導線線束的端部往往較為散亂,實際操作中需要繼續將線束端部理清,再使用電阻夾夾持,而電阻夾夾持導線時由于接觸面較小,容易發生電路不穩定的情況,也增加了試驗過程中不確定性和時間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0003]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測試輔助夾具,可方便快捷地連接散亂的線束端部,快速進行電學物理量的測定,連接穩定。
[0005]二、技術方案
[0006]本技術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本技術提出了一種測試輔助夾具,包括:
[0007]兩端貫通的套管,所述套管內具有一段錐狀的變徑管段,所述套管外壁上開設有與套管內部連通的通孔,所述套管采用絕緣材質;
[0008]夾片,所述夾片包括錐狀的外錐管、和連接在外錐管內中部的內錐片,所述外錐管外壁與套管內壁貼合,所述內錐片的壁面斜率小于外錐管、且外錐管和內錐片之間形成有可插拔線束的夾縫,所述內錐片可發生彈性彎折而貼合在外錐管內壁上,所述外錐管和內錐片采用銅質材質;
[0009]連接線,連接線穿過通孔而與外錐管外壁電性連接;
[0010]插拔桿,所述插拔桿具有一與變徑管段相配合的變徑桿段,所述插拔桿與套管插拔連接,所述插拔桿插入至套管內時,所述內錐片受變徑桿段擠壓而向外錐管內壁貼合。
[0011]進一步而言,所述套管內靠近變徑管段較大的一端具有插合管段、靠近變徑管段較小一端具有導向管段,所述插合管段和導向管段均為內徑恒定的直管狀;所述變徑桿段較大一端固定連接有插合桿段、較小一端連接有導向桿段;所述插合桿段采用橡膠材質、且其與插合管段過盈配合;所述導向桿段與導向管段滑動連接。
[0012]進一步而言,所述導向桿段伸出至套管外部,且在其端部固定連接有限位圓板,所述導向桿段位于套管外的部分外部套設有壓簧,所述壓簧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限位圓板和套管上。
[0013]進一步而言,所述插合桿段端面上固定連接有拉環。
[0014]進一步而言,所述插合桿段上開設有可供導線穿行的弧形槽。
[0015]進一步而言,所述套管下方固定連接有下表面呈平板狀的水平底座。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技術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術提到的一種測試輔助夾具,拉動插拔桿,將導線的線束端插入至外錐管和內錐片形成的夾縫間,松開插拔桿,在壓簧的作用下,變徑桿段插入至變徑管段內,而使線束端被擠壓固定在內錐片和外錐管之間,在連接線的端部可直接電表連接,從而進行電阻等電學量的測定,使用方便快捷;導線與外錐管之間的接觸面大,連接線路穩定,不易松動。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夾片的中間剖視圖;
[0021]圖3是圖1的中間剖視圖;
[0022]1?
套管;11
?
插合管段;12
?
變徑管段;13
?
導向管段;14
?
通孔;2
?
夾片;21
?
外錐管;22
?
內錐片;23
?
夾縫;3
?
連接線;4
?
插拔桿;41
?
拉環;42
?
插合桿段;43
?
變徑桿段;44
?
導向桿段;45
?
限位圓板;46
?
弧形槽;5
?
壓簧;6
?
水平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
[0024]請參閱圖1、3,本技術提到的一種測試輔助夾具,包括由絕緣材質制成的套管1,該套管1為兩端貫通的,在套管1內具有一段錐狀的變徑管段12,在套管1內靠近變徑管段12較大的一端具有插合管段11、靠近變徑管段12較小一端具有導向管段13;在套管1外壁上開設有通孔14,該通孔14連通至套管1內部。
[0025]在套管1內設有夾片2,請參閱圖2
?
3,夾片2包括錐狀的外錐管21,在外錐管21內側的中部連接有內錐片22,外錐管21和內錐片22采用高導電率的銅質材質,外錐管21的外壁與套管1內壁相貼合,在通孔14內穿設有連接線3,連接線3穿過通孔14而與外錐管21外壁電性連接;其中,內錐片22的壁面斜率小于外錐管21,從而在外錐管21和內錐片22之間形成有口部較大,內部較小的夾縫23,當內錐片22內側壁受力時,內錐片22會發生彈性彎折而貼合在外錐管21內壁上。
[0026]在套管1內插拔連接有插拔桿4,該插拔桿4具有一與變徑管段12相配合的變徑桿段43,在變徑桿段43較大一端固定連接有插合桿段42、較小一端連接有導向桿段44,當插拔桿4插入至套管1內時,變徑桿段43擠壓內錐片22而使內錐片22貼合在外錐管21上。
[0027]本實施例中,插合管段11和導向管段13均為內徑恒定的直管狀,插合桿段42采用橡膠材質,插合桿段42與插合管段11過盈配合,當插拔桿4插入套管1內至插合桿段42與插合管段11連接時,插合桿段42貼緊擠壓在插合管段11內壁上,形成密封絕緣,同時,方式變徑桿段43松動脫離內錐片22表面,保證了電路的穩定性。
[0028]此外,導向桿段44與導向管段13滑動連接,導向桿段44伸出至套管1外部,在拉動插拔桿4時,導向桿段44在導向管段13內滑動,起到導向和穩定作用。導向桿段44的端部固定連接有限位圓板45,導向桿段44位于套管1外的部分外部套設有壓簧5,壓簧5的兩端分別
固定連接在限位圓板45和套管1上,在插合桿段42端面上固定連接有拉環41。
[0029]在插合桿段42上開設有弧形槽46,導線穿過弧形槽46進入到套管1內,防止擠壓損壞導線。
[0030]在套管1下方固定連接有下表面呈平板狀的水平底座6,在線束連接后,將本夾具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使用,較為便利。
[0031]工作原理:拉動拉環41時,可將變徑桿段43向套管1外部拔出,將導線的線束端插入至外錐管21和內錐片22形成的夾縫23間,松開插拔桿4,在壓簧5的作用下,變徑桿段43插入至變徑管段12內,線束端被擠壓固定在內錐片22和外錐管21之間,插合桿段42配合插入至插合管段11內,導線線束、夾片2和連接線3之間形成通路,在連接線3的端部可直接電表連接,進行電阻等電學量的測定,使用方便快捷,本實施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測試輔助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兩端貫通的套管,所述套管內具有一段錐狀的變徑管段,所述套管外壁上開設有與套管內部連通的通孔,所述套管采用絕緣材質;夾片,所述夾片包括錐狀的外錐管、和連接在外錐管內中部的內錐片,所述外錐管外壁與套管內壁貼合,所述內錐片的壁面斜率小于外錐管、且外錐管和內錐片之間形成有可插拔線束的夾縫,所述內錐片可發生彈性彎折而貼合在外錐管內壁上,所述外錐管和內錐片采用銅質材質;連接線,連接線穿過通孔而與外錐管外壁電性連接;插拔桿,所述插拔桿具有一與變徑管段相配合的變徑桿段,所述插拔桿與套管插拔連接,所述插拔桿插入至套管內時,所述內錐片受變徑桿段擠壓而向外錐管內壁貼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測試輔助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內靠近變徑管段較大的一端具有插合管段、靠近變徑管段較小...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亞倫,張鳳玲,張釗熇,蘇彥潮,
申請(專利權)人:吳亞倫,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