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UPS機箱,該機箱包括柜體和設置于柜體內的變壓器,柜體包括底板、相對設置于底板上的前門和背板,背板包括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第一背板本體、第二背板本體和第三背板本體,底板上設置有底板進風口,和/或,第三背板本體設置有前門進風口,第二背板本體于變壓器的上方均勻布置有若干散熱風扇,第一背板本體上于若干風扇的上方設置有出風口;柜體內于變壓器的四周設置有絕緣板,將變壓器分為上下兩部分,構建成獨立的風道結構。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變壓器散熱均勻,提升了UPS機箱的使用壽命。提升了UPS機箱的使用壽命。提升了UPS機箱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UPS機箱
[0001]本技術涉及機箱
,特別涉及一種不間斷電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UPS)機箱。
技術介紹
[0002]隨著UPS機箱的快速發展,UPS機箱內置的變壓器的單機容量不斷提高,對變壓器的功率要求也逐漸提高,所以必須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合理設計UPS機箱,充分利用柜內空間,提高功率密度。
[0003]現有UPS機箱由于存在對變壓器、旁路模塊組件等發熱器件散熱不均的情況,使散熱效果往往都不是很理想,影響了UPS機箱的輸出功率。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UPS機箱,旨在解決UPS機箱內變壓器散熱不均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出一種UPS機箱,所述機箱包括柜體和設置于所述柜體內的變壓器,所述柜體包括底板、相對設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前門和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第一背板本體、第二背板本體和第三背板本體,所述底板上設置有底板進風口,和/或,所述第三背板本體設置有前門進風口,所述第二背板本體于所述變壓器的上方均勻布置有若干散熱風扇,所述第一背板本體上于所述若干風扇的上方設置有出風口;所述柜體內于所述變壓器的四周設置有絕緣板,將所述變壓器分為上下兩部分,構建成獨立的風道結構。
[0006]本技術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是,所述絕緣板設置于所述變壓器的三分之一高度處。
[0007]本技術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是,所述柜體內由上至下還分別設置有若干功率模塊、用于控制所述UPS機箱工作的控制模塊、斷路器開關和銅排組件,所述銅排組件設置于所述變壓器的上方且位于所述變壓器的前面,所述斷路器開關位于所述變壓器與所述前門之間,所述斷路器開關的上端與所述功率模塊的后端連接,下端與所述銅排組件連接。
[0008]本技術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是,所述若干功率模塊均設置有模塊風扇。
[0009]本技術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是,所述若干功率模塊與所述前門出風口之間設置有旁路模塊組件。
[0010]本技術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是,所述前門的前門進風口處的背后粘貼有防塵網。
[0011]本技術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是,所述底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別設置有兩個支撐立柱,其中,所述底板的前端的一支撐立柱設置有鉸鏈,所述前門通過所述鉸鏈與所述底板的前端的一支撐立柱連接。
[0012]本技術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是,所述背板與所述底板的后端的兩支撐立柱連
接。
[0013]本技術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包括柜體和設置于所述柜體內的變壓器,所述柜體包括底板、相對設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前門和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第一背板本體、第二背板本體和第三背板本體,所述底板上設置有底板進風口,和/或,所述第三背板本體設置有前門進風口,所述第二背板本體于所述變壓器的上方均勻布置有若干散熱風扇,所述第一背板本體上于所述若干風扇的上方設置有出風口;所述柜體內于所述變壓器的四周設置有絕緣板,將所述變壓器分為上下兩部分,構建成獨立的風道結構,使得變壓器、旁路模塊組件散熱均勻,UPS機箱接線維護方便,提升了UPS機箱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5]圖1是本技術UPS機箱較佳實施例第一角度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技術UPS機箱較佳實施例第二角度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本技術UPS機箱較佳實施例不帶背板的后視圖;
[0018]圖4是本技術UPS機箱較佳實施例不帶前板的正視圖。
[0019]附圖標號說明:
[0020]標號名稱標號名稱1柜體11散熱風扇2變壓器12絕緣板3底板13功率模塊4前門14控制模塊5背板15斷路器開關6第一背板本體16銅排組件7第二背板本體17模塊風扇8第三背板本體18旁路模塊組件9底板進風口19防塵網10前門進風口20支撐立柱21出風口22鉸鏈
[0021]本技術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3]本技術提出一種UPS機箱,主要解決變壓器散熱不均的問題,還進一步用于解
決旁路模塊組件散熱不均,以及如何使得UPS機箱接線維護方便的問題。
[0024]請參照圖1至圖4,本技術UPS機箱較佳實施例包括柜體1和設置于柜體1內的變壓器2,柜體1包括底板3、相對設置于底板3上的前門4和背板5,背板5包括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第一背板本體6、第二背板本體7和第三背板本體8,底板3上設置有底板進風口9,和/或,第三背板本體8設置有前門進風口10,第二背板本體7于變壓器2的上方均勻布置有若干散熱風扇11,其中,散熱風扇11的個數可根據實際情況設定,本實施例示例為四個。變壓器2為隔離變壓器。
[0025]第一背板本體6上于若干風扇的上方設置有出風口21;柜體1內于變壓器2的四周設置有絕緣板12,將變壓器2分為上下兩部分,構建成獨立的風道結構。
[0026]本實施例中,在底板3上設置底板進風口9,和/或,在第三背板本體8設置前門進風口10,有利于對柜體1內的元器件進行散熱。
[0027]本實施例中的變壓器2工作時發出來的熱量,主要是在散熱風扇11的作用下,冷空氣由底板進風口9流入,在經過變壓器2時吸收變壓器2的熱量后,形成熱空氣,熱空氣由于密度小,熱空氣上升,從而熱氣體在散熱風扇11的作用下通過風扇口排出,具體實施時,通過設置散熱風扇11的轉速來加快柜體1內部氣體的流動速度,從而使得同等時間內能帶走更多的熱量,進而提高UPS機箱的散熱效果,有利于UPS變壓器2的正常工作,解決了UPS機箱內變壓器散熱不均的問題。
[0028]具體地,本實施例中,變壓器2的四周裝有絕緣板12,使得變壓器2分為上下兩部份,從而形成一個獨立風道結構,當散熱風扇11轉動時,冷風從柜體1的底部進風口網孔及前門進風口10網孔進來,進入機柜內后發現四周原本有空隙的地方均安裝絕緣板12,從而使得風會從變壓器2的A\B\C三相的線圈間隙通過,從而使得變壓器2的溫度形成冷熱均勻的情況,在散熱風扇11的作用下對變壓器2的熱量進行吸收后變成熱空氣,然后在散熱風扇11的吹動下通過第一背板本體6上的出風口21排出,從而延長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UPS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機箱包括柜體和設置于所述柜體內的變壓器,所述柜體包括底板、相對設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前門和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第一背板本體、第二背板本體和第三背板本體,所述底板上設置有底板進風口,和/或,所述第三背板本體設置有前門進風口,所述第二背板本體于所述變壓器的上方均勻布置有若干散熱風扇,所述第一背板本體上于所述若干散熱風扇的上方設置有出風口;所述柜體內于所述變壓器的四周設置有絕緣板,將所述變壓器分為上下兩部分,構建成獨立的風道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UPS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板設置于所述變壓器的三分之一高度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UPS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體內由上至下還分別設置有若干功率模塊、用于控制所述UPS...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忠池,鐘起紅,晏海,鄭鐘鵬,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科士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