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建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筑支撐件,包括主體板,主體板的表面對稱開設有兩個固定孔,主體板的上表面對稱固定有固定板,主體板的上表面對稱滑動連接有三角滑塊,主體板遠離固定板的一側轉動連接有限位螺栓,固定板的相背離側對稱固定有三角固定塊,主體板與固定板通過三角固定塊固定連接,固定板上遠離三角固定塊的一側開設有第三腰形槽,固定板上且位于三角固定塊的上方開設有安裝孔,實現把支撐桿與地面隔開,起到防潮的作用,改變對支撐件的支撐角度,實現較好的角度調整作用,同時提供支撐力,加強支撐件的穩定性,起到支撐作用,使支架穩定,增大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分散壓力,起到防震作用和固定作用。起到防震作用和固定作用。起到防震作用和固定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建筑支撐件
[0001]本技術屬于建筑
,具體涉及一種建筑支撐件。
技術介紹
[0002]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工地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建設,在建筑工地中支撐件是運用最多的一種支撐裝置,它肩負工地安全的重要責任。
[0003]現有的支撐件往往結構較單一,在使用時不能同時對圓柱體支撐桿和長方體支撐桿兼容,并且不能隨意調整支撐桿的角度,因而需要頻繁更換,影響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建筑支撐件,能夠實現把支撐桿與地面隔開,起到防潮的作用,改變對支撐件的支撐角度,實現較好的角度調整作用,同時提供支撐力,加強支撐件的穩定性,起到支撐作用,使支架穩定,增大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分散壓力,起到防震作用和固定作用。
[0005]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具體如下:
[0006]一種建筑支撐件,包括主體板,所述主體板的表面對稱開設有兩個固定孔,所述主體板的上表面對稱固定有固定板,所述主體板的上表面對稱滑動連接有三角滑塊,所述主體板遠離固定板的一側轉動連接有限位螺栓,所述固定板的相背離側對稱固定有三角固定塊,所述主體板與固定板通過三角固定塊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上遠離三角固定塊的一側開設有第三腰形槽,所述固定板上且位于三角固定塊的上方開設有安裝孔,所述固定板上位于兩個三角固定塊之間開設有第一腰形槽,所述固定板上位于第一腰形槽的上方開設有第二腰形槽。
[0007]所述第一腰形槽、第二腰形槽和第三腰形槽大小形狀相同,所述第一腰形槽的中心和第三腰形槽的中心在同一軸線上,所述第一腰形槽的中心和第二腰形槽的中心在同一豎直線上。
[0008]所述兩側相對的第一腰形槽用于轉動連接支撐件。
[0009]所述安裝孔開設在位于第一腰形槽的上方,且位于第一腰形槽的兩側。
[0010]所述主體板上表面的兩側且對應三角滑塊開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螺栓凸出的一側端部轉動限位在限位槽的內壁。
[0011]所述三角滑塊的底部且位于限位槽的內部固定有滑移塊,所述滑移塊的內壁與所述限位螺栓螺紋連接。
[0012]所述主體板底部固定設置有橡皮墊。
[0013]本技術取得的技術效果為:
[0014]本技術,通過在固定板上開設相對的第一腰形槽,用于轉動連接支撐件,通過第一腰形槽先將支撐件鉸接連接,選擇支撐件偏移的朝向,對應支撐件的偏移方向,選擇適配的安裝孔,兩個相對并且同側的安裝孔通過螺紋連接支撐桿時,則另一側相對的兩個安
裝孔閑置,進一步的調整轉動角度,達到調節作用,安裝孔開設在位于第一腰形槽的上方,且位于第一腰形槽的兩側,通過第一腰形槽和安裝孔螺紋連接支撐桿,調整水平方向角度,通過第三腰形槽和第二腰形槽通過螺紋連接長方體支撐桿,通過第一腰形槽和第二腰形槽螺紋連接圓柱體支撐桿,調整豎直方向的高度,同時與地面隔離,起到防潮作用,增大與地面接觸面積,起到穩固作用。
[0015]本技術,主體板上表面的兩側且對應三角滑塊開設有限位槽,限位螺栓凸出的一側端部轉動限位在限位槽的內壁,三角滑塊的底部且位于限位槽的內部固定有滑移塊,滑移塊與限位螺栓螺紋連接,通過轉動限位螺栓,限位螺栓的端部在限位槽的內壁轉動,此時,因滑移塊與三角滑塊固定,且滑移塊限位在限位槽的內部,故滑移塊通過限位螺栓的正轉或反轉前后移動,通過調整三角滑塊的前后位置,改變對支撐件的支撐角度,實現較好的角度調整作用,同時提供支撐力,加強支撐件的穩定性,分散墻體傳導力,進一步輔助三角滑塊滑動連接在主體板表面,起到支撐固定作用,主體板底部固定設置有橡皮墊,能更好的與地面接觸,起到防震的作用。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技術中圖1中A
?
A處剖面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本技術中主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4是本技術中俯視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5是本技術中左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1、主體板;2、固定孔;3、固定板;4、第一腰形槽;5、第二腰形槽;6、第三腰形槽; 7、安裝孔;8、三角固定塊;9、三角滑塊;10、限位螺栓;11、滑移塊;12、限位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具體說明。應當理解,以下文字僅僅用以描述本技術的一種或幾種具體的實施方式,并不對本技術具體請求的保護范圍進行嚴格限定。
[0024]如圖1
?
5所示,一種建筑支撐件,包括主體板1,主體板1的表面對稱開設有兩個固定孔2,主體板1的上表面對稱固定有固定板3,主體板1的上表面對稱滑動連接有三角滑塊9,主體板1遠離固定板3的一側轉動連接有限位螺栓10,固定板3的相背離側對稱固定有三角固定塊8,主體板1與固定板3通過三角固定塊8固定連接,固定板3上遠離三角固定塊8 的一側開設有第三腰形槽6,固定板3上位于三角固定塊8的上方開設有安裝孔7,固定板3 上位于兩個三角固定塊8之間開設有第一腰形槽4,固定板3上位于第一腰形槽4的上方開設有第二腰形槽5。
[0025]參照附圖1和附圖3,第一腰形槽4、第二腰形槽5和第三腰形槽6大小形狀相同,第一腰形槽4的中心和第三腰形槽6的中心在同一軸線上,第一腰形槽4的中心和第二腰形槽5 的中心在同一豎直線上,兩側相對的第一腰形槽用于轉動連接支撐件,通過第一腰形槽4先將支撐件鉸接連接,選擇支撐件偏移的朝向,對應支撐件的偏移方向,選擇適配的安裝孔7,
兩個相對并且同側的安裝孔7通過螺紋連接支撐桿時,則另一側相對的兩個安裝孔7閑置,進一步的調整轉動角度,達到調節作用,安裝孔7開設在位于第一腰形槽4的上方,且位于第一腰形槽4的兩側,通過第一腰形槽4和安裝孔7螺紋連接支撐桿,調整水平方向角度,通過第三腰形槽6和第二腰形槽5通過螺紋連接長方體支撐桿,通過第一腰形槽4和第二腰形槽5螺紋連接圓柱體支撐桿,調整豎直方向的高度,達到一件多用,配合不同支撐桿使用,可增大與地面接觸面積,起到穩固作用起到建筑支撐件的固定作用和調節作用,同時與地面隔離,起到防潮作用,增大與地面接觸面積,起到穩固作用。
[0026]參照附圖2和附圖4,主體板1上表面的兩側且對應三角滑塊9開設有限位槽12,限位螺栓10凸出的一側端部轉動限位在限位槽12的內壁,三角滑塊9的底部且位于限位槽12的內部固定有滑移塊11,滑移塊11的內壁與限位螺栓10螺紋連接,通過轉動限位螺栓10,限位螺栓10的端部在限位槽12的內壁轉動,此時,因滑移塊11與三角滑塊9固定,且滑移塊 11限位在限位槽12的內部,故滑移塊11通過限位螺栓10的正轉或反轉前后移動,通過調整三角滑塊9的前后位置,改變對支撐件的支撐角度,實現較好的角度調整作用,同時提供支撐力,加強支撐件的穩定性,分散墻體傳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建筑支撐件,包括主體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板(1)的表面對稱開設有兩個固定孔(2),所述主體板(1)的上表面對稱固定有固定板(3),所述主體板(1)的上表面對稱滑動連接有三角滑塊(9),所述主體板(1)遠離固定板(3)的一側轉動連接有限位螺栓(10),所述固定板(3)的相背離側對稱固定有三角固定塊(8),所述主體板(1)與固定板(3)通過三角固定塊(8)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3)上遠離三角固定塊(8)的一側開設有第三腰形槽(6),所述固定板(3)上位于三角固定塊(8)的上方開設有安裝孔(7),所述固定板(3)上位于兩個三角固定塊(8)之間開設有第一腰形槽(4),所述固定板(3)上且位于第一腰形槽(4)的上方開設有第二腰形槽(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支撐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腰形槽(4)、第二腰形槽(5)和第三腰形槽(6)大小形狀相同,所述第一腰形槽(4)的中心和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先水,
申請(專利權)人:曹先水,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