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牛初乳粉自動化生產制備方法、系統及其制劑在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該方法包括:將存儲罐中的牛初乳輸送到離心機進行離心分離;離心分離后的牛初乳靜置到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脂肪,下層為蛋白質濁液,通過分離管道節取蛋白質濁液;將蛋白質濁液輸送到膜過濾裝置,去除脂肪取濁液后利用膜過濾對去除大分子蛋白與小分子雜質;將膜過濾裝置處理后的蛋白質濁液輸入到殺菌濃縮裝置,通過微濾膜對蛋白質濁液進行除菌,使用納濾膜對微濾除菌乳進行濃縮;將殺菌濃縮后的蛋白質濁液在真空冷凍干燥機進行冷凍干燥得到牛初乳粉。由于整個工藝在溫度較低的條件下進行,牛初乳中的熱敏性成分損失較少,提高了產品的質量。提高了產品的質量。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牛初乳粉自動化生產制備方法、系統及其制劑在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牛初乳粉生產
,特別涉及一種牛初乳粉自動化生產制備方法、系統及其制劑在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
技術介紹
[0002]初乳又叫膠奶,是雌性哺乳動物分娩前后所分泌的乳汁。奶牛界一般把母牛分娩后7d內分泌的乳汁稱為初乳。其色黃有苦昧和異臭味,營養成分顯著高干常乳,但耐熱性差,一般不用于乳品加工。牛初乳中含有7種以上的生長因子、免疫球蛋白、生物活性肽結合蛋白及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從而賦予牛初乳一系列的保健功能。大量動物、人體功能實驗證實,口服牛初乳可提高系統免疫力、調節腸道菌群,并促進胃腸道生長發育或腸道組織創傷的愈合、延緩衰老、促進生長發育等。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保健品的需求不斷增長,針對性開發初乳產品,現在已經有大量成熟的產品問世,市場上出現了一系列產品。以牛初乳粉為例,其生產工藝流程為:牛初乳
→
分離脫脂
→
殺菌
→
多效濃縮
→
冷凍干燥
→
牛初乳粉。
[0003]針對現有的牛初乳粉的生產工藝,我們發現以下一些不足之處:
[0004]第一,針對牛初乳原材料,通常是通過營養成分和礦物元素含量的檢測來判斷的,例如荷斯坦奶牛分娩后2h以內24h、48h、72h、96h、120h的初乳和分娩15d以后的常乳,測定其常量營養成分和部分礦物元素含量。結果表明:除乳糖以外,初乳中各項指標均顯著高于常乳。分娩后2h以內第1次所擠初乳,其蛋白質、脂肪、乳糖、灰分的含黽分別是常乳的5.03、1.95、0.56、1.92倍;Ca、P、Na、Ma是常的1.90、2.24、2.11、5.56倍;Zn、Fe、Mn是常的6.21、2.81、1.64倍。現有的牛初乳加工時,需要通過采樣等方式對牛初乳進行檢測,但是,對于牛初乳中是否摻雜了常乳、常乳摻雜量無法快速地識別,從而給牛初乳粉自動化加工中原材料領域帶來了風險。
[0005]第二,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的免疫球蛋白G是牛初乳粉的核心營養成分,牛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G在受熱時極易變性,導致其抗原結合能力下降,影響其在體內發揮免疫調節功能。牛初乳粉加工過程中,對免疫球蛋白G破壞最大的殺菌和干燥兩個主要過程。現有殺菌方法一般采用輻照殺菌或巴氏殺菌;輻照殺菌的優點是殺菌完全,lgG損失少,操作方便;缺點是輻照過程中使脫脂初乳中殘留脂肪氧化,產生異味,維生素類物質損失嚴重。低溫熱殺菌時,初乳受熱溫度達70℃,其粘度迅速增加,高酸度初乳開始有微小蛋白顆粒形成,IgG損失率也迅速上升。現有的干燥方式一般采用冷凍干燥和低溫噴霧干燥,冷凍干燥的藝操作簡單,IgG損失率低:缺點是能耗大,成本高,生產能力小,效率低。低溫噴霧干燥的優點是可實現連續式生產生產量大,效率高,成本低,并能脫去初乳中的腥味,改善產品風味和口感,但是IgG損失率較高。
[0006]因此,需要對現有牛初乳粉生產工藝進一步優化,最大限度保證牛初乳粉的營養成分,并且適用于自動化連續生產。
技術實現思路
[0007]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牛初乳粉自動化生產制備方法、系統及其制劑在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能夠最大限度保證牛初乳粉的營養成分,并且適用于自動化連續生產。
[0008]具體地,本專利技術第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牛初乳粉自動化生產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9]將存儲罐中的牛初乳輸送到離心機進行離心分離,分離溫度為35~40℃,離心分離的轉速為2500~3500r/min;離心時間為15~20min;
[0010]離心分離后的牛初乳靜置到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脂肪,下層為蛋白質濁液,通過分離管道節取所述蛋白質濁液;
[0011]將所述蛋白質濁液輸送到膜過濾裝置,去除脂肪取濁液后利用膜過濾對去除大分子蛋白與小分子雜質;脂肪的含量不超過0.5%;
[0012]將所述膜過濾裝置處理后的所述蛋白質濁液輸入到殺菌濃縮裝置,通過微濾膜對所述蛋白質濁液進行除菌,使用納濾膜對微濾除菌乳進行濃縮;
[0013]將殺菌濃縮后的所述蛋白質濁液在真空冷凍干燥機進行冷凍干燥得到牛初乳粉,所述牛初乳粉包括免疫球蛋白200~400份、乳鐵蛋白1~10份和富脯氨酸多肽10~40份。
[0014]進一步的,所述將存儲罐中的牛初乳輸送到離心機進行離心分離的步驟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0015]選取奶牛產仔之日起的2
?
3d內分泌的乳汁輸入到所述存儲罐,并且并設置所述存儲罐的溫度在
?3?
0℃下。
[0016]進一步的,所述將存儲罐中的牛初乳輸送到離心機進行離心分離的步驟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0017]利于摻雜初乳識別檢測儀采集所述存儲罐內的牛初乳的介電參數,通過常乳添加量與摻雜初乳介電參數的關系模型判斷所述牛初乳是否添加常乳。
[0018]具體的,已有研究能夠證明,在特定在頻率范圍內,隨著頻率的增大,牛初乳的相對介電常數逐漸減小,隨著常乳添加量的增加,摻雜初乳的相對介電常數線性增大;介質損耗因數線性減小,均可用一元一次表達式表示摻雜初乳中常乳含量與其介電參數的關系。因此,以常乳添加量在0~50%(梯度2%
?
5%)的摻雜初乳為大樣本,基于介電譜建立識別摻雜初乳的定性模型。然后通過摻雜初乳識別檢測儀獲取存儲罐內的牛初乳的介電參數,從而能夠判斷牛初乳原料是否添加常乳,以及常乳添加量的數量區間(由于模型梯度2%
?
5%,精度誤差較大。)
[0019]具體的,所述將所述蛋白質濁液輸送到膜過濾裝置,去除脂肪取濁液后利用膜過濾對去除大分子蛋白與小分子雜質具體包括:
[0020]所述膜過濾裝置內依次設置有至少一層500000~1000000道爾頓的過濾膜、至少一層1000~10000道爾頓的過濾膜;采用500000~1000000道爾頓的過濾膜進行過濾,去除牛初乳中大分子蛋白;然后采用1000~10000道爾頓的過濾膜進行過濾,去除牛初乳中小分子雜質;所述小分子雜質包括乳糖和無機鹽。
[0021]進一步的,所述將所述膜過濾裝置處理后的所述蛋白質濁液輸入到殺菌濃縮裝置,通過微濾膜對所述蛋白質濁液進行除菌,使用納濾膜對微濾除菌乳進行濃縮包括;
[0022]所述殺菌濃縮裝置內依次設置有至少一層微濾膜、至少一層納濾膜,所述蛋白質濁液依次通過所述微濾膜、納濾膜,所述蛋白質濁液的溫度為進料35
?
40℃,進料速率為2.0
?
2.4m/s。過膜后濾液的檢測結果顯示,細菌總數、大腸桿菌群、酵母、霉菌的數量均達國家標準。測得殘留菌對數值為3.0以下,免疫球蛋白G保留率為80%以上。牛初乳的水分含量為76%~84.7%,凍干過程中消耗能源較多,采用有機納濾膜對其進行濃縮,濃縮2倍可除去一半的水分,大大節省冷凍干燥工序消耗的能源。
[0023]進一步的,所述將殺菌濃縮后的所述蛋白質濁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牛初乳粉自動化生產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將存儲罐中的牛初乳輸送到離心機進行離心分離,分離溫度為35~40℃,離心分離的轉速為2500~3500r/min;離心時間為15~20min;離心分離后的牛初乳靜置到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脂肪,下層為蛋白質濁液,通過分離管道節取所述蛋白質濁液;將所述蛋白質濁液輸送到膜過濾裝置,去除脂肪取濁液后利用膜過濾對去除大分子蛋白與小分子雜質;將所述膜過濾裝置處理后的所述蛋白質濁液輸入到殺菌濃縮裝置,通過微濾膜對所述蛋白質濁液進行除菌,使用納濾膜對微濾除菌乳進行濃縮;將殺菌濃縮后的所述蛋白質濁液在真空冷凍干燥機進行冷凍干燥得到牛初乳粉,所述牛初乳粉包括免疫球蛋白200~400份、乳鐵蛋白1~10份和富脯氨酸多肽10~40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初乳粉自動化生產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存儲罐中的牛初乳輸送到離心機進行離心分離的步驟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選取奶牛產仔之日起的2
?
3d內分泌的乳汁輸入到所述存儲罐,并且并設置所述存儲罐的溫度在
?3?
0℃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初乳粉自動化生產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存儲罐中的牛初乳輸送到離心機進行離心分離的步驟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利于摻雜初乳識別檢測儀采集所述存儲罐內的牛初乳的介電參數,通過常乳添加量與摻雜初乳介電參數的關系模型判斷所述牛初乳是否添加常乳。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初乳粉自動化生產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述蛋白質濁液輸送到膜過濾裝置,去除脂肪取濁液后利用膜過濾對去除大分子蛋白與小分子雜質具體包括:所述膜過濾裝置內依次設置有至少一層500000~1000000道爾頓的過濾膜、至少一層1000~10000道爾頓的過濾膜;采用500000~1000000道爾頓的過濾膜進行過濾,去除牛初乳中大分子蛋白;然后采用1000~10000道爾頓的過濾膜進行過濾,去除牛初乳中小分子雜質;所述小分子雜質包括乳糖和無機鹽。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初乳粉自動化生產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述膜過濾裝置處理后的所述蛋白質濁液輸入到殺菌濃縮裝置,通過微濾膜對所述蛋白質濁液進行除菌,使用納濾膜對微濾除菌乳進行濃縮包括;所述殺菌濃縮裝置內依次設置有至少一層...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姜偉,包予東,
申請(專利權)人:黑龍江省康平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