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模塊可換的實驗箱,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分別設置有結合部和MCU單片機存放部;還包括活動設置于所述結合部上、并用于封蓋所述MCU單片機存放部用的蓋板,其中:所述MCU單片機存放部兩側活動設置有保持相對活動的插腳壓固件,所述蓋板上設置有楔形引導部,兩個所述插腳壓固件受楔形引導部擠推靠攏,以負壓使MCU插腳壓固于所述MCU單片機存放部接線腳上。該實用提供的模塊可換的實驗箱,可實現對MCU單片機快速的固定,同時提供的一定的自適應性,降低對MCU單片機插腳的損壞。降低對MCU單片機插腳的損壞。降低對MCU單片機插腳的損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模塊可換的實驗箱
[0001]本技術涉及MCU開發實驗箱
,具體來說涉及一種模塊可換的實驗箱。
技術介紹
[0002]MCU開發實驗箱,主要用于快速實現將編程寫入MCU單片機上或讀取MCU單片機代碼程序進行修改。
[0003]而MCU開發實驗箱實際使用過程中,MCU單片機插腳的接通快接是個問題,因為其插腳比較脆弱,只能采用壓固的方式進行負壓固定。故現行的通用處理方式,是單獨利用塑料壓對MCU單片機進行限位,同時負壓在MCU單片機插腳使其接通,最后利用螺絲進行鎖止即可,螺絲緊固過程中,避免因為動作幅度造成的MCU單片機晃動,使得插腳出現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模塊可換的實驗箱,快速實現對MCU單片機的鎖止以及插腳的接通操作。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模塊可換的實驗箱,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分別設置有結合部和MCU單片機存放部;
[0006]還包括活動設置于所述結合部上、并用于封蓋所述MCU單片機存放部用的蓋板,其中:
[0007]所述MCU單片機存放部兩側活動設置有保持相對活動的插腳壓固件,所述蓋板上設置有楔形引導部,兩個所述插腳壓固件受楔形引導部擠推靠攏,以負壓使MCU插腳壓固于所述MCU單片機存放部接線腳上。
[0008]作為優選的,兩個所述插腳壓固件相鄰一端,且朝向所述MCU單片機存放部一側面為斜面;
[0009]還包括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插腳壓固件,另一端位于所述斜面上開設的凹槽內,默認狀態下,所述彈性件構成矩形結構的所述插腳壓固件的一個邊角。
[0010]作為優選的,所述彈性件上設置有多個弧形結構的拱形件,所述拱形件的外側弧頂抵觸于所述斜面上。
[0011]作為優選的,所述MCU單片機存放部上設置有延伸體,所述插腳壓固件滑動設置于所述延伸體上,并通過之間設置的阻簧使兩個所述插腳壓固件之間的間距保持最大。
[0012]作為優選的,所述MCU單片機存放部內設置有不低于三個的翅片塊。
[0013]作為優選的,所述結合部包括插腳座和勾拉座,所述插腳座和所述勾拉座關于所述MCU單片機存放部對稱布置;
[0014]所述蓋板一端設置有弧形插腳,所述弧形插腳插接于所述插腳座的矩形槽內,且內側弧面與所述矩形槽相切保持軸向轉動。
[0015]作為優選的,還包括壓桿,所述壓桿包括豎直部和水平部,所述豎直部卡接于所述勾拉座上并保持軸向轉動連接;
[0016]所述結合部還包括設置于基板上的限位部,所述豎直部上設置有至少兩個U結構的凸桿,所述水平部受所述限位部限位,以使所述凸桿負壓所述蓋板相對所述弧形插腳一端設置的壓板上。
[0017]作為優選的,所述括壓桿為PVC塑料桿。
[0018]作為優選的,所述蓋板為PVC塑料板。
[0019]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模塊可換的實驗箱,具備以下有益效果:當蓋板進行封蓋的時候,會擠壓插腳壓固件由兩側向MCU單片機存放部中心靠攏,且因為彈性件作為矩形結構的所述插腳壓固件的一個邊角,從而使得其具備柔性接觸的特性,當插腳壓固件負壓MCU單片機插腳的時候,彈性件在壓固的同時,提供一定的自適應性,降低對插腳的損壞。
附圖說明
[002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1]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MCU單片機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基板上的結合部和MCU單片機存放部的位置關系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切面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整體的切面結構示意圖。
[0025]附圖標記說明:
[0026]1、基板;11、結合部;111、插腳座;112、勾拉座;12、MCU單片機存放部;121、延伸體;122、翅片塊;2、蓋板;21、楔形引導部;22、弧形插腳;23、壓板;3、插腳壓固件;4、彈性件;41、拱形件;5、阻簧;7、壓桿;71、豎直部;711、凸桿;72、水平部;8、限位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介紹。
[0028]如圖1
?
4所示,一種模塊可換的實驗箱,包括基板1,基板1上分別設置有結合部11和MCU單片機存放部12;
[0029]還包括活動設置于結合部11上、并用于封蓋MCU單片機存放部12用的蓋板2,其中:
[0030]MCU單片機存放部12兩側活動設置有保持相對活動的插腳壓固件3,蓋板2上設置有楔形引導部21,兩個插腳壓固件3受楔形引導部21擠推靠攏,以負壓使MCU插腳壓固于MCU單片機存放部12接線腳上。
[0031]進一步的,兩個插腳壓固件3相鄰一端,且朝向MCU單片機存放部12一側面為斜面;
[0032]還包括彈性件4,彈性件4的一端固定于插腳壓固件3,另一端位于斜面上開設的凹槽內,默認狀態下,彈性件4構成矩形結構的插腳壓固件3的一個邊角(圖3)。
[0033]具體的,上述實施例中基板1集成于實驗箱的電路板上(如圖4),且具體的實驗箱操作以及相應的電路設計、程序語言均屬于公知常識,不干涉本申請保護客體,不作詳細展
開說明。
[0034]進一步的,上述實施例中蓋板2為PVC塑料板,且采用的與基板1結合方式可以是借助結合部11進行卡接,插接等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結合方式均可。
[0035]上述技術方案中,當蓋板2進行封蓋的時候,會擠壓插腳壓固件3由兩側向MCU單片機存放部12中心靠攏,且因為彈性件4作為矩形結構的所述插腳壓固件3的一個邊角,從而使得其具備柔性接觸的特性,當插腳壓固件3負壓MCU單片機插腳的時候,彈性件4在壓固的同時,提供一定的自適應性,降低對插腳的損壞。
[0036]作為本實用進一步提供的一個實施例,如圖3所示,彈性件4上設置有多個弧形結構的拱形件41,拱形件41的外側弧頂抵觸于斜面上。
[0037]具體的,當彈性件4在壓固插腳的時候,則拱形件41會隨著形變,內側弧度變化,提供軟性適應。
[0038]作為本實用進一步提供的又一個實施例,如圖3所示,MCU單片機存放部12上設置有延伸體121,插腳壓固件3滑動設置于延伸體121上,并通過之間設置的阻簧5使兩個插腳壓固件3之間的間距保持最大。
[0039]具體的,當蓋板2進行封蓋的時候,會擠壓插腳壓固件3由兩側向MCU單片機存放部12中心靠攏,則阻簧5被拉伸而形變。
[0040]作為本實用進一步提供的再一個實施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模塊可換的實驗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上分別設置有結合部(11)和MCU單片機存放部(12);還包括活動設置于所述結合部(11)上、并用于封蓋所述MCU單片機存放部(12)用的蓋板(2),其中:所述MCU單片機存放部(12)兩側活動設置有保持相對活動的插腳壓固件(3),所述蓋板(2)上設置有楔形引導部(21),兩個所述插腳壓固件(3)受楔形引導部(21)擠推靠攏,以負壓使MCU插腳壓固于所述MCU單片機存放部(12)接線腳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塊可換的實驗箱,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插腳壓固件(3)相鄰一端,且朝向所述MCU單片機存放部(12)一側面為斜面;還包括彈性件(4),所述彈性件(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插腳壓固件(3),另一端位于所述斜面上開設的凹槽內,默認狀態下,所述彈性件(4)構成矩形結構的所述插腳壓固件(3)的一個邊角。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模塊可換的實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4)上設置有多個弧形結構的拱形件(41),所述拱形件(41)的外側弧頂抵觸于所述斜面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塊可換的實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MCU單片機存放部(12)上設置有延伸體(121),所述插腳壓固件(3)滑動設置于所述延伸體(121)上,并通過之間設置的阻簧(5)使兩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譚果,聞發超,錢軍,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貴正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