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攤鋪機領域的一種穩定配置水泥碎石雙層連鋪的攤鋪機,包括攤鋪機本體,攤鋪機本體包括水泥鋪料機構及碎石鋪料機構,水泥鋪料機構位于攤鋪機本體下表面的后側,碎石鋪料機構位于攤鋪機本體下表面水泥鋪料機構的前側,水泥鋪料機構下表面的后側轉動連接有呈水平狀態的第一壓輥,碎石鋪料機構下表面的后側轉動連接有呈水平狀態的第二壓輥,水泥鋪料機構后側表面的頂部固定有呈水平狀態的固定板,固定板的后側固定有第一弧形板,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夠對多余的水泥料進行回收利用,便于保證水泥料層的平整,有助于對水泥料進行節約,能夠節省一定的成本。能夠節省一定的成本。能夠節省一定的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穩定配置水泥碎石雙層連鋪的攤鋪機
[0001]本技術涉及攤鋪機領域,具體是一種穩定配置水泥碎石雙層連鋪的攤鋪機。
技術介紹
[0002]攤鋪機是一種主要用于高速公路上基層和面層各種材料攤鋪作業的施工設備,是由各種不同的系統相互配合完成攤鋪工作的,主要包含行走系統、液壓系統、輸分料系統等等。
[0003]雙層連鋪的攤鋪機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夠依次對路面的所需要的穩定配置水泥碎石的兩個層級進行連鋪,使用時能夠提升對路面水泥碎石鋪設的工作效率,有助于對路面攤鋪工作的進行,現有的攤鋪機在使用的過程中,不能夠對兩側多余的水泥料進行回收利用,使用時會造成水泥料的浪費,會增加一定的成本。
[0004]因此,我們提出了一種穩定配置水泥碎石雙層連鋪的攤鋪機。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穩定配置水泥碎石雙層連鋪的攤鋪機,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穩定配置水泥碎石雙層連鋪的攤鋪機,包括攤鋪機本體,所述攤鋪機本體包括水泥鋪料機構及碎石鋪料機構,水泥鋪料機構位于攤鋪機本體下表面的后側,碎石鋪料機構位于攤鋪機本體下表面水泥鋪料機構的前側,水泥鋪料機構下表面的后側轉動連接有呈水平狀態的第一壓輥,碎石鋪料機構下表面的后側轉動連接有呈水平狀態的第二壓輥,第二壓輥下側外環面的中部位于第一壓輥下側外環面中部水平面的下側,水泥鋪料機構后側表面的頂部固定有呈水平狀態的固定板,固定板的后側固定有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的下表面與第一壓輥下側外環面的中部處于同一水平面。
[0008]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泥鋪料機構兩端的后側均固定有第一固定塊,第一固定塊呈豎直狀態,第一固定塊相對面下端的中部與第一壓輥的兩端之間相轉動連接。
[000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固定塊的設置,能夠對第一壓輥進行限位,便于穩定的對第一壓輥進行使用。
[0010]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碎石鋪料機構兩端的后側均固定有第二固定塊,第二固定塊呈豎直狀態,第二固定塊相對面下端的中部與第二壓輥的兩端之間相轉動連接。
[00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固定塊的設置,能夠對第二壓輥進行限位,便于穩定的對第二壓輥進行使用。
[0012]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中部朝向后側拱起,第一弧形板的兩端朝向前側并固定有第一連接塊,第一連接塊的前側表面均固定有弧形塊。
[00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連接塊的設置,能夠對弧形塊進行限位及固定,便于穩定的對弧形塊進行使用。
[0014]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兩端外表面靠近第一弧形板的一側均固定有第二連接塊,第二連接塊呈豎直狀態,第二連接塊之間共同固定有第二弧形板。
[001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連接塊的設置,能夠對第二弧形板進行限位及固定,便于穩定的對第二弧形板進行使用。
[0016]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中部朝向前側拱起,水泥鋪料機構包括混料組件及下料組件,水泥鋪料機構包括混料組件及下料組件。
[001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弧形板的設置,能夠對水泥表面多余的水泥料進行刮除。
[0018]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上表面靠近攤鋪機本體一側中部的兩側均固定有連接板,連接板與攤鋪機本體之間相固定連接。
[001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連接板的設置,能夠對固定板與攤鋪機本體之間進行固定,便于穩定的對固定板進行使用。
[002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技術中,第一弧形板能夠對多余的水泥料進行收集并推動多余的水泥料進行移動,使得能夠對水泥料層上有缺漏的地方進行補料,以便于保證水泥料層的平整,避免因缺料而導致水泥料層凹凸不平,使用時能夠對多余的水泥料進行回收利用,便于保證水泥料層的平整,有助于對水泥料進行節約,能夠節省一定的成本。
[0022]2、本技術中,第一連接塊能夠帶動弧形塊進行移動,弧形塊移動的過程中能夠對被第一壓輥輥壓至兩端的水泥料及沿第二弧形板上的弧面移動至兩端的水泥料進行收集,使得被第一壓輥輥壓至兩端的水泥料及沿第二弧形板上的弧面移動至兩端的水泥料經弧形塊之間移動至第一弧形板的內側,連接板能夠對固定板與攤鋪機本體之間進行固定,便于穩定的對固定板進行使用。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本技術的第二弧形板結構示意圖;
[0025]圖3為本技術的側視示意圖;
[0026]圖4為本技術的俯視示意圖。
[0027]圖中:1、攤鋪機本體;2、水泥鋪料機構;3、碎石鋪料機構;4、第一固定塊;5、第二固定塊;6、第一壓輥;7、第二壓輥;8、固定板;9、第一弧形板;10、第二弧形板;11、第一連接塊;12、第二連接塊;13、弧形塊;14、連接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9]請參閱圖1~4,本技術實施例中,一種穩定配置水泥碎石雙層連鋪的攤鋪機,包括攤鋪機本體1,攤鋪機本體1包括水泥鋪料機構2及碎石鋪料機構3,水泥鋪料機構2位于攤鋪機本體1下表面的后側,碎石鋪料機構3位于攤鋪機本體1下表面水泥鋪料機構2的前側,水泥鋪料機構2下表面的后側轉動連接有呈水平狀態的第一壓輥6,碎石鋪料機構3下表面的后側轉動連接有呈水平狀態的第二壓輥7,第二壓輥7下側外環面的中部位于第一壓輥6下側外環面中部水平面的下側,水泥鋪料機構2后側表面的頂部固定有呈水平狀態的固定板8,固定板8的后側固定有第一弧形板9,第一弧形板9的下表面與第一壓輥6下側外環面的中部處于同一水平面,第一弧形板9能夠對多余的水泥料進行收集并推動多余的水泥料進行移動,使得能夠對水泥料層上有缺漏的地方進行補料,以便于保證水泥料層的平整,避免因缺料而導致水泥料層凹凸不平,使用時能夠對多余的水泥料進行回收利用,便于保證水泥料層的平整,有助于對水泥料進行節約,能夠節省一定的成本。
[0030]其中,水泥鋪料機構2兩端的后側均固定有第一固定塊4,第一固定塊4呈豎直狀態,第一固定塊4相對面下端的中部與第一壓輥6的兩端之間相轉動連接,第一固定塊4能夠對第一壓輥6進行限位,便于穩定的對第一壓輥6進行使用;碎石鋪料機構3兩端的后側均固定有第二固定塊5,第二固定塊5呈豎直狀態,第二固定塊5相對面下端的中部與第二壓輥7的兩端之間相轉動連接,第二固定塊5能夠對第二壓輥7進行限位,便于穩定的對第二壓輥7進行使用。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穩定配置水泥碎石雙層連鋪的攤鋪機,包括攤鋪機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攤鋪機本體(1)包括水泥鋪料機構(2)及碎石鋪料機構(3),水泥鋪料機構(2)位于攤鋪機本體(1)下表面的后側,碎石鋪料機構(3)位于攤鋪機本體(1)下表面水泥鋪料機構(2)的前側,水泥鋪料機構(2)下表面的后側轉動連接有呈水平狀態的第一壓輥(6),碎石鋪料機構(3)下表面的后側轉動連接有呈水平狀態的第二壓輥(7),第二壓輥(7)下側外環面的中部位于第一壓輥(6)下側外環面中部水平面的下側,水泥鋪料機構(2)后側表面的頂部固定有呈水平狀態的固定板(8),固定板(8)的后側固定有第一弧形板(9),第一弧形板(9)的下表面與第一壓輥(6)下側外環面的中部處于同一水平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穩定配置水泥碎石雙層連鋪的攤鋪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鋪料機構(2)兩端的后側均固定有第一固定塊(4),第一固定塊(4)呈豎直狀態,第一固定塊(4)相對面下端的中部與第一壓輥(6)的兩端之間相轉動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穩定配置水泥碎石雙層連鋪的攤鋪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鋪料機構(3)兩端的后側均固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薄冠中,陽洋,喬宏亮,朱帥烽,何維佳,程思思,李飛,李寧,趙鑫,劉麗紅,
申請(專利權)人: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