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減少殘液的電解液包裝桶,涉及電解液包裝技術領域;所述包裝桶包括:桶體,所述桶體設有開口向上的容納腔,所述桶體的內底部具有傾斜面,所述傾斜面具有最高點和最低點;聚液槽,所述聚液槽開設于所述傾斜面的最低點;排液組件,所述排液組件的一端與聚液槽連通,另一端延伸至桶體外。本申請的電解液包裝桶,排液組件能直接從聚液槽延伸到桶體側面進行灌裝和排液,能有效減少桶體內的殘液。液。液。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減少殘液的電解液包裝桶
[0001]本申請涉及電解液包裝
,具體涉及一種減少殘液的電解液包裝桶。
技術介紹
[0002]鋰離子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綠色環保的特點被廣泛應用。電解液作為鋰離子電池的關鍵材料,在電池中起到傳導鋰離子作用。目前電解液常規包裝方式為200L鋼桶、1000L鋼桶。在需要對包裝桶內的電解液進行排液時,需要將液相管從桶上端插入延伸到桶底,但上述排液方式,在排液時難以將電解液完全排出,殘液量大,既浪費電解液,也為后續桶清洗帶來困難;同時插液管存在斷裂破損、清潔難度高、引入金屬異物等問題。
[0003]針對上述問題,目前一些新的電解液桶設計提到了將桶底部設計為錐形,如中國專利CN215324241U;或者將輸液結構設計為螺旋形,如中國專利CN216685354U,但上述方案本質上還是需要從桶上端插入延伸到桶底的液相管,實現排液。因此,上述方案并無法解決液相管從桶上端插入到桶底進行排液所存在的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本申請提供一種減少殘液的電解液包裝桶,本申請的包裝桶,排液組件能直接從聚液槽延伸到桶體的側面進行灌裝、排液,能有效減少桶體內的殘液。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提出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減少殘液的電解液包裝桶,所述包裝桶包括:
[0007]桶體,所述桶體設有開口向上的容納腔,所述桶體的內底部具有傾斜面,所述傾斜面具有最高點和最低點;
[0008]聚液槽,所述聚液槽開設于所述傾斜面的最低點;
[0009]排液組件,所述排液組件的一端與聚液槽連通,另一端延伸至桶體外。
[0010]進一步地,所述排液組件包括:
[0011]至少一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一端與聚液槽連通,另一端延伸至桶體外;
[0012]閥門,所述閥門安裝在所述排液管上。
[0013]進一步地,所述傾斜面的傾斜角度為1
?
60
°
。
[0014]進一步地,所述傾斜面的傾斜角度為2
?
30
°
。
[0015]第二方面,本申請提供了另一種減少殘液的電解液包裝桶,所述包裝桶包括:
[0016]桶體,所述桶體設有開口向上的容納腔;
[0017]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傾斜設置在所述桶體的內底部,所述引流板具有最高點和最低點;
[0018]聚液槽,所述聚液槽開設于所述引流板的最低點;
[0019]排液組件,所述排液組件的一端與聚液槽連通,另一端延伸至桶體外。
[0020]進一步地,所述排液組件包括:
[0021]至少一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一端與聚液槽連通,另一端延伸至桶體外;
[0022]閥門,所述閥門安裝在所述排液管上。
[0023]進一步地,所述引流板的傾斜角度為1
?
60
°
。
[0024]進一步地,所述引流板的傾斜角度為2
?
30
°
。
[0025]進一步地,所述引流板可拆卸安裝在所述桶體的內底部。
[0026]進一步地,所述引流板與所述桶體一體成型。
[002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本申請通過將桶體的內底部設置為傾斜面,或通過在桶體的內底部傾斜設置有引流板,可以將桶體內的電解液引入聚液槽中,排液組件可直接將聚液槽內的電解液排放至桶體側面進行灌裝、排液,無需使用液相管從桶上端插入到桶底進行排液,既能避免使用液相管可能出現的斷裂破損,清潔難度高及引入金屬異物等問題,還能有效減少桶體內殘液,排液更徹底,實用性更高。
[0029]本申請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這些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申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0030]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申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申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31]圖1為實施例1的電解液包裝桶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2為圖1中A的放大圖;
[0033]圖3為實施例2的電解液包裝桶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4為圖3中B的放大圖。
[0035]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6]1、桶體;2、容納腔;3、傾斜面;4、聚液槽;5、排液組件;51、排液管;52、閥門;6、引流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37]為了更充分的理解本申請的
技術實現思路
,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申請作進一步介紹和說明;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未給予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申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區分不同的部件等,不代表先后順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類型。
[0038]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0039]實施例1
[0040]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示的一種減少殘液的電解液包裝桶,該包裝桶包括:
[0041]桶體1,在桶體1設有開口向上的容納腔2,該容納腔2用于容納電解液;桶體1的內底部具有傾斜面3,該傾斜面3具有最高點和最低點;
[0042]聚液槽4,所述聚液槽4開設于所述傾斜面3的最低點;
[0043]排液組件5,所述排液組件5的一端與聚液槽4連通,另一端延伸至桶體1外。
[0044]具體地,本申請的排液組件5具有開啟和關閉狀態,在開啟狀態時,可排出容納腔2內的電解液;在關閉狀態時,容納腔2內的電解液停止排液。
[0045]具體地,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排放組件安裝在桶體1的側面。
[0046]基于上述結構,本實施例的包裝桶在應用時,可通過開口往容納腔2內注入電解液,待電解液注入完畢后,對開口進行密封,如采用對應的密封蓋進行密封,以保證存儲和密封時的密閉性。
[0047]當需要進行排液時,由于桶體1的內底部設置為傾斜面3,可以將桶體1內的電解液引入聚液槽4中,聚液槽4能將電解液進行聚集。通過開啟排液組件5,排液組件5可直接將聚液槽4內的電解液排放至桶體1側面進行灌裝、排液,無需使用液相管從桶上端插入到桶底進行排液,既能避免使用液相管可能出現的斷裂破損,清潔難度高及引入金屬異物等問題,還能有效減少桶內殘液,實用性更高。
[0048]隨著電解液的排出,桶內剩余的電解液會自動沿傾斜面3流入聚液槽4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減少殘液的電解液包裝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裝桶包括:桶體,所述桶體設有開口向上的容納腔,所述桶體的內底部具有傾斜面,所述傾斜面具有最高點和最低點;聚液槽,所述聚液槽開設于所述傾斜面的最低點;排液組件,所述排液組件的一端與聚液槽連通,另一端延伸至桶體外。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解液包裝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組件包括:至少一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一端與聚液槽連通,另一端延伸至桶體外;閥門,所述閥門安裝在所述排液管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解液包裝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面的傾斜角度為1
?
60
°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解液包裝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面的傾斜角度為2
?
30
°
。5.一種減少殘液的電解液包裝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裝桶包括:桶體,所述桶體設有開口向上的容納腔;引流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純梁,曹宏飛,
申請(專利權)人:九江天賜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