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放大檢測試劑盒,包括主盒體、副盒體、檢測試紙以及放大結構。副盒體,蓋設在主盒體的上方,并與主盒體一起構成承接空腔,其中副盒體上還設有觀察口。檢測試紙,設置在承接空腔內,用于顯示檢測結果,檢測試紙的結果顯示部分與觀察口的位置相對應。放大結構,設置在觀察口處,用于放大檢測試紙的檢測結果。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放大檢測試劑盒設置了放大結構,且在觀察口處設置有環形定位塊或定位組件,用于對放大透鏡進行安裝固定,對檢測結果進行放大,實現了檢測結果清楚以及方便精準解讀的結果,實用性強。實用性強。實用性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放大檢測試劑盒
[0001]本技術屬于檢測裝置
,具體涉及一種放大檢測試劑盒。
技術介紹
[0002]試劑盒是用于盛放檢測化學成分、藥物殘留、病毒種類等化學試劑的盒子。
[0003]現有技術中,在試劑檢測的過程中,試劑進入試劑盒后會與試劑盒內部的試紙接觸,并在試紙上通過顯色來表示出檢測結果,這個檢測結果通常需要通過試劑盒上的觀察口來觀察檢測結果。但是現有的試劑盒會出現試觀察口比較小,檢測結果不清楚,不便于檢測人員精準解讀檢測結果,適應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放大檢測試劑盒,旨在能夠解決現有的試劑盒存在的檢測結果不清楚以及不方便精準解讀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放大檢測試劑盒,包括:
[0006]主盒體;
[0007]副盒體,蓋設在所述主盒體的上方,并與所述主盒體一起構成承接空腔;
[0008]其中,所述副盒體上還設有觀察口;
[0009]檢測試紙,設置在所述承接空腔內,用于顯示檢測結果,所述檢測試紙的結果顯示部分與所述觀察口的位置相對應;
[0010]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觀察口為長通孔,貫穿所述副盒體,并在所述副盒體內壁上設置有環形定位塊,所述環形定位塊用于定位所述放大結構;
[0011]其中,所述環形定位塊繞設在所述觀察口的周圈。
[0012]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放大結構為放大透鏡,所述放大透鏡的底面上還凹設有環形定位槽,所述環形定位槽與所述環形定位塊形狀相匹配,所述環形定位塊的頂部位于所述環形定位槽內。
[0013]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觀察口為長通孔,貫穿所述副盒體,所述放大結構為放大透鏡,所述承接空腔的內壁上還設置有定位組件,所述放大透鏡卡接在所述定位組件上。
[0014]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固定板和移動板,所述固定板的數量為三個,三塊所述固定板首尾相連,且三個所述固定板與所述移動板環繞所述觀察口周圈;
[0015]其中,三塊所述固定板中的兩塊平行且間隔設置,所述移動板位于兩所述固定板之間,且另一塊所述固定板與所述移動板平行且間隔設置。
[0016]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三塊所述固定板的內壁上均設有滑動槽,所述滑動槽均位于同一平面上且首尾相連。
[0017]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移動板設置在所述主盒體的內壁上,所述主盒體與所述副盒體安裝后,所述移動板與三個所述固定板圍設成用于固定所述放大透鏡的固定空腔。
[0018]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移動板的頂端設有凸起的卡塊,所述移動板上還設置有避讓檢測試紙的避讓槽。
[0019]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放大透鏡為菲涅爾透鏡。
[0020]在本實現方式中,本技術提供的放大檢測試劑盒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現有技術相比,設置了放大結構,且在觀察口處設置有環形定位塊或定位組件,用于對放大透鏡進行安裝固定,對檢測結果進行放大,解決了檢測結果不清楚以及不方便精準解讀的問題,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放大檢測試劑盒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放大檢測試劑盒的主盒體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放大檢測試劑盒的副盒體結構示意圖;
[0024]附圖標記說明:
[0025]10、主盒體;20、副盒體;21、觀察口;22、環形定位塊;30、檢測試紙;40、放大結構;41、定位組件;411、固定板;412、移動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了使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
[0027]請一并參閱圖1至圖3,現對本技術提供的放大檢測試劑盒進行說明。放大檢測試劑盒,包括主盒體10、副盒體20、檢測試紙30以及放大結構40。副盒體20,蓋設在主盒體10的上方,并與主盒體10一起構成承接空腔,其中,副盒體20上還設有觀察口21。檢測試紙30,設置在承接空腔內,用于顯示檢測結果,檢測試紙30的結果顯示部分與觀察口21的位置相對應。放大結構40,設置在觀察口21處,用于放大檢測試紙30的檢測結果。
[0028]本實施例提供的放大檢測試劑盒,與現有技術相比,設置了放大結構40,且在觀察口21處設置有環形定位22塊或定位組件41,用于對放大透鏡進行安裝固定,對檢測結果進行放大,解決了檢測結果不清楚以及不方便精準解讀的問題,實用性強。
[0029]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觀察口21可以采用如圖1至圖3所示結構。參見圖1至圖3,觀察口21為長通孔,貫穿副盒體20,并在副盒體20內壁上設置有環形定位22塊,環形定位22塊用于定位放大結構40。
[0030]其中,環形定位22塊繞設在觀察口21的周圈。觀察口21可以為其他形狀,環形定位22塊也可以為其他形狀,適應性強,實用性好。
[0031]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放大結構40可以采用如圖3所示結構。參見圖3,放大結構40為放大透鏡,放大透鏡的底面上還凹設有環形定位22槽,環形定位22槽與環形定位22塊形狀相匹配,環形定位22塊的頂部位于環形定位22槽內。環形定位22槽內設有粘結劑,將環形
定位22塊,粘結在環形定位22槽內,放置放大透鏡掉落。
[0032]如圖2、圖3所示,在上述結構的的基礎上,上述放大結構40還可以為另一種專利技術構想。
[0033]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觀察口21可以采用如圖3所示結構。參見圖3,觀察口21為長通孔,貫穿副盒體20,放大結構40為放大透鏡,承接空腔的內壁上還設置有定位組件41,放大透鏡卡接在定位組件41上。定位組件41可以設置在述副盒體20上,固設在觀察口21處,用于定位和安裝放大透鏡,加強放大透鏡和試劑盒的連接關系,放置放大透鏡脫落。
[0034]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定位組件41可以采用如圖3所示結構。參見圖3,定位組件41包括固定板411和移動板412,固定板411的數量為三個,三塊固定板411首尾相連,且三個固定板411與移動板412環繞觀察口21周圈。
[0035]其中,三塊固定板411中的兩塊平行且間隔設置,移動板412位于兩固定板411之間,且另一塊固定板411與移動板412平行且間隔設置。三塊固定板411構成矩形空腔,結構簡單,便與加工。
[0036]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固定板411可以采用如圖3所示結構。參見圖3,固定板411的內壁上均設有滑動槽,滑動槽均位于同一平面上且首尾相連。滑動槽用于定位安裝放大透鏡,滑動槽的寬度略大于放大鏡片的厚度,方便連接。
[0037]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移動板412可以采用如圖3所示結構。參見圖3,移動板412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放大檢測試劑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盒體;副盒體,蓋設在所述主盒體的上方,并與所述主盒體一起構成承接空腔;其中,所述副盒體上還設有觀察口;檢測試紙,設置在所述承接空腔內,用于顯示檢測結果,所述檢測試紙的結果顯示部分與所述觀察口的位置相對應;放大結構,設置在所述觀察口處,用于放大所述檢測試紙的檢測結果。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檢測試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觀察口為長通孔,貫穿所述副盒體,并在所述副盒體內壁上設置有環形定位塊,所述環形定位塊用于定位所述放大結構;其中,所述環形定位塊繞設在所述觀察口的周圈。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放大檢測試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結構為放大透鏡,所述放大透鏡的底面上還凹設有環形定位槽,所述環形定位槽與所述環形定位塊形狀相匹配,所述環形定位塊的頂部位于所述環形定位槽內。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檢測試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觀察口為長通孔,貫穿所述副盒體,所述放大結構為放大透鏡,所述承接空腔的內壁上還設置有定位組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靜,眭彥軍,
申請(專利權)人:禾柏江蘇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